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96|回复: 0

客家儿女:八千子弟走勤王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11-15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9月26日         開封日報        

客家儿女:八千子弟走勤王
——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历史回望(三)
本报记者 吕树建

         

核 心 提 示

北宋末,客家人随君王南迁,客居赣南、闽西,在那里繁衍生息。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土,北望中原泪沾襟。及南宋末,元军南进,南宋小皇帝南逃,在抗元名将文天祥的率领下,客家义军揭竿而起,奋力勤王,书写了一部宁折不弯、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抗元失败后,他们不得不再次迁徙,走向深山,走向密林。

徐旭曾(清)《丰湖杂记》记载:“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天不祚宋,崖门蹈海,国运遂终。其随帝南来,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虽痛国亡家破,然不甘田横岛五百人之自杀,犹存生聚教训,复仇雪耻之心。”

南北对抗: 民众流离山河间

南宋建立后,金国为了逼迫南宋投降,多次发兵南下,南宋军民浴血奋战,多次挫败金兵,最终保住了宋高宗所建立的南宋政权。史学家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的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

“这次‘中兴’并不是什么伟大的胜利,也没有满足南迁汉人心目中的打回家乡的迫切愿望。只不过宋金逐渐达到了军事平衡,百余年间,双方打打杀杀,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和约,谁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9月23日,市博物馆馆长、文史学者曾广庆谈到这段历史时评价说。

国仇家恨,大丈夫仗剑走天涯,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中兴”过程中,很多文臣武将屡立战功,其中有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还有众多英雄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但是,那个时代又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南宋诸位皇帝要么有雄心又有胆量,却没有可用之将;要么是胆小怕事,一心议和,致使英雄被压抑,甚至被谋害,留下“莫须有”罪名。又有多少英雄好汉吟着“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郁郁而终?

南宋和金的关系是实力的较量,又是一次次对理智和情感的考验。南宋和金签订了3个和议,分别为宋高宗“绍兴和议”,宋金之间维持了近20年的和平; 宋孝宗“隆兴和议”,宋金两国维持了40多年的和平;宋宁宗 “嘉定和议”,维持了6年和平。由于北方蒙古兴起,南宋朝野得知金国遭受蒙古猛烈攻击,就于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停止了和议的执行。

3个和议中,“绍兴和议”影响最大。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年底,宋金双方达成 “绍兴和议”。“绍兴和议”是在宋军反击金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宋高宗急于求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兵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和议的签订直接影响了南宋的国祚。

“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在政治上的不平等地位,宋朝皇帝需要金国册封,使宋朝永久失去了原来北宋的山西和关中养马的马场,从此南宋只能靠步兵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精骑对阵。后来南宋的“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都是因以步兵对阵金国精骑兵大败而归,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绍兴和议”导致南宋骑兵力量由于缺少战马而削弱,无法和绍兴年间的南宋军队相提并论。

“绍兴和议”规定的金国境内的汉人归金国。从此,北方汉人不但完全在名义上成为金国臣民,而且不能南逃,否则将被遣返,这造成北方汉人成为宋朝的敌国子民。公元1279年,灭宋的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和他的父亲张柔是河北的金国汉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宋、蒙联合攻破金国最后的“都城”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完颜守绪自杀身亡。

和北宋“联金灭辽”一样,金国的灭亡使南宋没有了缓冲地带,直接面对强大的蒙古政权,这是一个比金国还要强劲的对手。

宋蒙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蒙古和南宋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三次战争导致了南宋的灭亡。第三次宋蒙战争(公元1268年~公元1279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

宋度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十一月,蒙古仿照汉制,建国号为元。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献攻灭南宋的策略。南宋重在防御襄樊,“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并指出“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更坚定了忽必烈灭宋的决心。忽必烈根据刘整的灭宋建议,开始了五六年的襄樊之战。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初,樊城陷落。二月,南宋知襄阳府吕文焕见大势已去,举城投向元军。

襄樊之战的失利,元军打开了长江中游的门户,撕开了南宋在京湖地区的重要防线,极大影响了宋元双方的士气。之后,元军攻势迅猛,南宋几乎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抵抗,一败涂地,直至灭亡。

时战时和,中原地带和江淮成为“拉锯战”的主要战场,房屋、钱粮、牛马、车辆等生产生活资料随时都会被军队征用,家中男子随时都会被拉去做壮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批北方汉人奔向南方,逃离战火,寻找僻静之地再建家园。

德祐之变:靖康之耻又重演

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春,忽必烈诏令中书省签军10万人,在开封建造战船800艘,编入南征部队,利用南宋降将,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当年七月,宋度宗病逝,年仅4岁的宋恭帝即位,由谢太后听政。元世祖抓住这一时机,令丞相伯颜统领诸路大军伐宋。

为保障军事进展顺利,最大限度减少抵抗,行中书省提出建议:“江汉未下之州,请令吕文焕率其麾下临城谕之,令彼知我善遇降将,亦策之善者也。”元世祖采纳了这个建议。伯颜率领水陆元军由襄樊杀向临安。沿途遇到顽强抵抗时,元军并不恋战,而是采取“陆上行舟”(将堤坝凿毁,用竹席铺地,用人力将战船拉向另一水道)或开挖河道的办法,躲过宋军坚守之城。宋军长江防线迅速崩溃。伯颜主力东下,沿途宋军纷纷投降。

消息传来,南宋政府大惊,急忙下令各地勤王。宋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三月,元军为减少伤亡,暂时停止对两浙的进攻。一面派人前往杭州逼降,一面抽调兵力加强对四川、两淮、荆湖、江西地区的进攻,以达到孤立杭州,迫使南宋朝廷投降、顺利占领南宋全境的目的。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进驻临安(今杭州)东北郊,临安城内一片纷乱,朝中文武百官纷纷逃离。丞相陈宜中不见了踪影,谢太后临时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前往元营议和。文天祥被扣,议和无果。三月,皇帝及皇亲、后宫数千人被元军押解北上大都(今北京)。

宋恭帝被俘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赏给19岁的赵隰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赵隰写一首诗触犯了元朝皇帝,被赐死。

赵匡胤陈桥兵变,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得天下。几度春秋,他的赵宋江山也遇到同样的命运。

赵匡胤灭南唐后,南唐后主李煜及宫室被押往京城东京,怀念故国,吟着“春花秋月何时了” 的李煜被赐死。几度春秋,赵匡胤的后人也遭受同样的命运。

靖康之变,徽、钦二帝及宗室被掠北国。几度春秋,宋室又遇到同样的命运。

东京沦陷,康王赵构侥幸逃脱,赵宋血脉得以延续。几度春秋,谢太后安排皇子悄悄出城,王朝血统又延续三年。

客家儿女:男执干戈女甲裳

离开中原,离开开封,客家先民带走祖宗牌位,那是血脉之根,家族寄托所在。来到赣南,他们重新建立家族祠堂,把祖宗牌位供上,祭香俯首屈膝。宗祠是客家人心目中的圣地,往往用祖宗辉煌故事或者祖宗居住之地作为堂号;往往在族谱里细而又细写明本宗的源与流,为的是让后裔知其根、不忘本。

从开封走出的王家,曾在开封曹门外种三棵大槐树,家族兴旺。来到南方,他们取的堂号是“三槐堂”,至今“三槐堂”王氏的子孙已遍布全世界。他们进行具有深远意义的祭祖敬宗活动,以此铭记先祖在中原的赫赫声望、功名业绩。

风萧马鸣,北望中原,人生百年,留下多少遗憾。宋室倾倒,他们感到心痛;外族入侵,他们感到羞耻。在对后裔的教育中也十分强调 “国之有难、匹夫有责”。

“南迁汉人有极强的家国意识,强烈崇拜先祖恢复中原人地位的意识,他们为此而生,为此而死!。”曾广庆说。

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虔州(今赣州)知州。次年,元军大举进犯,朝廷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哭泣,在其家乡吉安,组织客家义军。从隆祐太后带领先人到赣南(包括赣州、吉安),经历几代繁衍,人们已把这里当做家乡。客家人纷纷加入义军,文天祥聚集兵众万人,进京勤王。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文天祥在被元军押往北方途经镇江时冒险出逃。他辗转到达福州,被任命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由于受排挤,文天祥离开南宋行朝,以枢密使、同都督的身份在江西、福建等地指挥抗元。文天祥派兵收复宁都县,进攻虔州于都县因福州失陷,元军反攻,文天祥部队严重受挫。

宋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四月,文天祥率部转移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嘉应州松口镇8000子弟跟随文天祥抗元。厓山之战后,这8000子弟仅余一人,其余全部以身殉国。黄遵宪曾为梅州题诗:“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厓山舟覆沙虫尽,重载天来再破荒。”

五月,见元军在江西的防务稍松,便率部再次进入江西,入会昌,战于都,获得胜利。于是,文天祥把督府设于兴国县。

身为客家人的文天祥在兴国县建立抗元大本营,赣南各县到处摆开抗元的战场。文天祥派兵进攻赣州、永丰、吉安、太和。经过激烈战斗,收复虔州10县中的9县,吉州(今江西吉安)8县中的6县,江西大振,淮西、湖南、福建也有不少州县的抗元武装群起响应。

上犹客家人与元军血战72天,杀敌数千,元军溃退他处。后元军又返回再次攻打上犹,城破后,宋将李梓发与子侄47人誓不降元,自焚而死,全城“死者1316家,仅存68人”。(《上犹县志》)

在抗元斗争中,客家人前赴后继,加入义军,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客家人万难不悔、宁死不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注入了一种力量。

民族英雄: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文天祥(公元1236年六月六日~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在兴国县建立了抗元的大本营,元军派兵反击,偷袭兴国县,猝不及防,被击败。文天祥领兵撤退,元军穷追不舍,部队溃散,文天祥妻妾儿女被元军俘获。由于文天祥所部惨败,元军得以集中兵力重点攻击南宋行朝。赵罡政权在潮州难以立足,遂下广东中山。

当年冬天,文天祥与南宋行朝取得联系,率部由龙川进至惠州海丰,不幸遇到瘟疫,文天祥所部将士遭到传染,战斗力大为下降。得知南宋行朝进驻厓山的消息后,文天祥要求与行朝会合,但遭到拒绝。

十一月,文天祥退往潮阳(今广东汕头潮阳区)。这时,文天祥的数千江西残部也历尽艰险来到潮阳。文天祥得知后决定率部转移,再次返回江西。

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文天祥所部到达海丰以北的五坡岭时,被元军追上,经过连番激战后,兵败被俘。元将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在元大都被囚禁3年2个月。其间,元朝千方百计劝降、逼降、诱降。

已经降元并被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来劝降,文天祥先是出于君臣之义“北面拜号”,然后又说出“乞回圣驾”4个字,表明自己决心殉国、无意降元的决心。

元朝统治者又让被押解到大都的文天祥妾及女儿劝降,他们“哀哭劝公叛”。文天祥没有彷徨,对妻妾女儿说:“汝非我妻妾子女也,果真我妻妾子女,宁肯叛我而从贼耶?”又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文天祥高风亮节,义薄云天。

文天祥被俘后,江西等地有以他的名义起兵抗元的。到至元十九年,河北中山府有人自称是南宋小皇帝,聚兵千人,准备进攻元大都,要救出文天祥。

忽必烈亲自对文天祥进行劝降无效后,决定不能留文天祥。当年十二月九日,文天祥从容就义,时年47岁。

事后,忽必烈惋惜地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可惜也。”文天祥虽然救不了南宋,但其浩然正气,可谓光耀千古,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文天祥在狱中所作《正气歌》壮怀激烈、气壮山河、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君降我不降”,文天祥站在全民族的高度对客家民系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厓山之战:赵宋王朝终覆亡

南宋赵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兵分两路进攻厓山,对厓山形成夹攻之势。

厓山屹立于海上,两山相对,北口水浅,南口直通南海,如今已淤为平陆。宋军在厓山东岸盖起草屋,号称“行宫”,每月初一和十五便在 “行宫” 举行朝会。

当时,虽然元军已经占领全国,但是就厓山之战双方实力来说,宋军占优。宋军有“大舶千余”、“内大船极多”,当然其中不全是战船。元军有战船420艘,特别是元军最初不习水战,普遍晕船。元军来攻,张世杰下令将岸上所有草屋烧掉,让宋军将所有战船相互连锁,结成水寨,船尾一致向外,船上设立战楼。

正月十三日,元兵封锁厓山西南出口的海道,断了宋军的海上补给线。

正月二十三日,元军隔断了厓山的东北出口,完全断绝宋军的汲用淡水。宋军饮用海水,饮者呕吐不止。

元将派遣使者劝降,张世杰只是向元军提出一个要求,立即退兵,将广东留给南宋,“以奉赵氏宗庙”。元军岂会答应。

二月六日,元军发起总攻,战斗到中午,双方杀伤相当。傍晚,风雨大作,海雾四起,咫尺难辨。张世杰见大势已去,便乘着退潮,率领19艘战船,护卫杨太后突围而去。

赵昺所在舟船最大,又居于宋军水寨中央,不能挪动。左丞相陆秀夫见势不妙,急忙登上赵昺的大船,保护赵昺。张世杰在突围前,曾派一艘小船想接走赵昺,但是陆秀夫担心船上士兵不可靠,怕赵昺被俘受辱,不肯让赵昺登船。

陆秀夫眼看要被元军俘虏,先仗剑逼迫自己的妻儿投海自尽,接着又背起9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赵昺之母俞太后也随之跳海而死。南宋行朝官员、将士及家属纷纷投海,死者众多,据说有10多万人。

张世杰一行突出重围后,杨太后得知赵昺的死讯,嚎啕大哭,说:“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说完,投海而死。张世杰把杨太后埋葬在海滨。不久,张世杰也不幸溺亡。

文天祥率领的客家义军是南宋末年抗击元军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战斗的主要地区就是赣南、闽西、粤北客家人聚居区。抗元失败后,为躲避元朝的追捕株连,客家人又一次大迁徙。这一时期的迁徙主要由赣南、闽西迁至粤东、粤北地区。客家人“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特点,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区居民的特征。

经过这次大的变乱迁移之后,客家人已从自在群体演变成自觉群体,汉族的一大支系客家民系终于形成了。

徐旭曾(清)在《丰湖杂记》这样描写客家人与开封的关系:“要之,客人之风俗俭勤朴厚,故其人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余昔在户部供职,奉派视察河工,稽查漕运鹾务,屡至汴、济、淮、徐各地,见其乡村市集间,冠婚丧祭,年节往来之习俗,多有与客人相同者,益信客人之先本自中原之说,为不诬也。”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4 05:12 , Processed in 0.1250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