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48|回复: 3

客家古族谱见证琉球与中国文化交往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

回帖

217

积分

版主

积分
217
发表于 2013-5-23 21: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jpg

附图3:族谱行状2.jpg
客家古族谱见证琉球与中国文化交往

王贵垣


        在福建省永定县高陂镇上洋村,有一座福建土楼中最大的单体方楼——遗经楼,2009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新大楼厦”,是一代富翁陈华升(1760-1822,讳文霄,字华升,号斐斋,监生例授州同,从六品)建造的。不远处,有一座“老大楼厦”,是陈华升的父亲陈永春建造的。
        前不久,笔者走访新、老大楼厦,意外地在老族谱上发现:老大楼厦的主人之一、陈华升的五弟陈锦湖(1768-1832,讳梦莲,字鸾升,号锦湖,优贡生,历任陕西知县,正七品)曾经担任过三年琉球教习。这对于研习客家文化与琉球历史,是一个重大发现!
       这套老族谱是深受永定历史上最大官职者、协办大学士廖寿恒赏识的汀州龙山书院掌教陈咸政于光绪十九年(1893)主编的,全称为《上洋颍川陈氏族谱》。
       族谱里有众多的寿序、像赞、传记、行状、墓表、墓志,对于研究上洋陈氏历史名人很有益处。其中有一篇陈锦湖行状,殊为可贵。
       行状,是属于丧葬文化的一种应用文体。通常由死者子孙、门生故吏、亲朋好友撰述,叙述死者籍贯、世系、生卒年月、生平事迹,留作撰写墓志或提供给史官立传作为依据。
这篇行状是陈锦湖去世后,其与清末大臣沈葆桢同科中举的儿子陈叙畴率兄弟四人“仝泣血稽颡谨状”、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玉麟填讳的,篇名为《皇清敕授文林郎、例晋封奉直大夫、显考锦湖府君行状》,里头有一大段文字记叙了陈锦湖在京城国子监当琉球教习的经历,笔者对其中涉及到的时间、人物稍作注解,加以断句,谱文照搬如下:“……嘉庆八年(1803),恩雨堂先生(讳普,字雨堂,蒙古镶蓝旗人,时任福建学政)典试闽中,而府君(对已故父亲的尊称,下同)试第二,食廪饩;十年(1805)选拔优贡,雨堂先生所取‘忠、孝、廉、节’四名,以府君为榜首。十一年(1806),府君进京,得考充琉球教习,座师玉研农先生(1766-1833,讳麟,字子振,号研农,满族正黄旗人,时任吏部左侍郎,正二品),盖雨堂先生密友也。府君居门下,亲受业焉。雨堂先生以琉球国服化已久,自康熙年间送子弟来学,至今再来,实我朝声教洋溢,无违弗届。谕府君在教习,不得奉行故事,以副我皇上培植远方人材之至意。府君承命兢兢,口讲指画,无敢稍懈。三年期满,引见,奉旨著以知县用。琉球学生毛邦俊等四名(另三人为向邦正、梁文翼、杨德昌),人品学行,俱彬彬文质,似中华儒雅。中堂费筠浦先生(1739-1811,讳淳,字筠浦,浙江钱塘人,时任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赠长古,有句云:‘卓哉雨堂真赏识,保奏明经褒嘉德;旋主讲席教琉球,懿言嘉行流外国。’毛邦俊等将承贡使回国,临行拜别府君,师弟(指老师和弟子)依依不舍,各赋诗为别。府君著有《教习记》一卷、《改正琉球学生诗、古文、词》四卷。……”
        这一段谱文,里面蕴含的内涵丰富极了!笔者查阅史料,获悉如下:
        从明洪武五年(1372)起,一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这五百多年,琉球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封建王朝的册封,成为藩属国;在经济上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占据了其赖以生存的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在文化上,汉唐文化对琉球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明太祖赐予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开风气之先,尤其在琉球王国内政外交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在中国文化对琉球的传播中,众多来中国学习的琉球留学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留学生分两种:官生(公派留学生)和勤学(自费留学生)。官生达到福州,等待清朝皇帝准许上京的期间,往往还在福州延师受业;上到京城后,入国子监,接受系统的儒学教育。据专家考证,整个明代,琉球派遣了16批官生,清代派遣了8批共30名官生。每批官生名额约为3-5人,大多数为4人。这些官生学成归去后,引领风骚,使得琉球汉学兴盛,汉诗创作达到顶峰。其中同治八年(1869)最后一批官生的佼佼者林世功,在光绪五年(1879)琉球为日本所吞并时,曾亲自前往中国求救,但愿望破灭,愤而在北京总理衙门前挥剑自杀,以死抗议日本的吞并。其两首绝命诗就写得相当有水平,可以说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家国情怀的总爆发。其诗曰:
                                     一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
                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二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
                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近年来,中琉关系的研究日益兴盛,对琉球来华留学生的研究日趋深入,对当年辛勤园丁的研究却资料缺乏、空白较多。
        清《国子监志·外藩入学》:“外藩就学国子监者,有琉球学,有俄罗斯学,俱不常设。……其所遣陪臣子弟入学读书,由监臣遴贡生为教习,又派博士、助教等官董之,学成遣归。”清朝对于来华琉球官生,其教习之选,不用博士、助教而用贡生,是在充分考虑琉球学生汉语汉文化现有基础的情况下所作的正确安排。
        2003年4月福建师范大学林少骏的硕士答辩论文,介绍了清代第三批(乾隆廿五年)琉球官生的教习潘相(1713-1790,讳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人,之前是拔贡,后来中举人、中进士,官至知州,从五品)。2012年9月20日潘猛补先生发表于《温州日报》的文章《孙衣言与他的琉球国弟子——〈琉球诗录〉见证中国与琉球文化交往》,对清代第七批(道光廿一年)琉球官生的教习孙衣言(1814-1894,讳衣言,字绍闻,号琴西,浙江瑞安人,之前是副贡,后来中举人、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太仆寺卿,从三品)有较详报道。
        此次发现的清代第五批(嘉庆十一年)琉球官生的教习陈锦湖(之前是优贡,后历任陕西兴平、朝邑、蓝田、长武、凤翔等县知县,正七品)族谱资料,正可弥补历史空白。
       同时这也是历代崇文重教、科甲连绵的永定客家人积极参与对外交往的一个佐证!


附图2:族谱行状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673
发表于 2013-5-23 23: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加入我们的客家通队伍,很好,很好!是大好事嘛,啊!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客家文学和理论板块的同志们以及创始人缔造者秋西风博士导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王兄的加入,增添了我们的力量,增添了我们的新鲜血液。正是有无数的像王兄这样的热情的德才兼备的同仁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青春,我们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
在这里,我提几点希望和建议,供王兄和所有的客家友人们参考,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啊。
第一、我们要为真理而奋斗,吾爱客家,吾爱真理;
第二,我们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第三,我们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四,我们要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唯心史观;
第五,我们要加强团结,天下客家是一家;
第六,我们要每天报到,不要一曝十寒;
第七,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八,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有“沙文主义”思想;
第九,我们要进德修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十,我们要为中华文化服务,为祖国大业服务。
以上发言,就说这么多了。请大家批判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回帖

217

积分

版主

积分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侠的鼓励!我将不断努力,为客家文化尽一些绵薄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3-5-24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6 22:43 , Processed in 0.1482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