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4|回复: 0

老山深处的古老客家民居——关西新围(组图)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5-8 16: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山深处的古老客家民居——关西新围(组图)
2014-05-07 03:35:34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瑛):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 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又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
     5月6日下午,《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两周年》记者从龙南县城出发,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向大山深处行进,去寻访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一处客家围屋——关西新围。
     围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普通的围屋占地8亩、10亩,大围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嘉庆三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历时29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方形民居。是客家人传颂的九幢十八厅的宫廷式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映,俗称为“新围”。
     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
     这祠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以其作为中轴线,将围内建筑对称布局。祠堂,分上、中、下三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而形成九幢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高大的空间和华丽的装饰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围内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围内人们过年节、赶集、祭祀等举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
     围屋内的房梁雕饰别具一格,大致利用谐音造型和形象寓意手法,表达多子、多福、富贵、如意、繁衍昌盛一类内容,主要造型有蝙蝠(与福谐音)、龙、凤、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富贵)、桃子(长寿),另有一些房梁上直接写上文字配以纹样,如:百子千孙、平安富贵、财丁兴旺等。
     2001年关西新围被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在关西新围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共接待来自海内外3000多名客家人后裔及其家属;2009年关围新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12年,以关西新围为代表的赣南围屋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客家人的由来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7 14:21 , Processed in 0.1493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