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锡艺源于苏州传承数百年 客家嫁女用锡器陪嫁
www.fjsen.com 2014-05-01 10:49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5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社区情报员 庆萍 德祥 文/图)在连城四堡乡,有一门手艺,传承了数百年,那就是锡艺。 连城四堡锡器,在当地,也曾是客家嫁女必备的嫁妆。如今,四堡锡艺的传承人,正在逐渐减少。这门曾经风靡一时的手艺,已被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源于苏州 传承数百年 四堡锡艺,曾经是祖辈吃饭的行当。它始于宋朝,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据有关资料记载,宋朝时,四堡乡有一位小伙子外出经商。这小伙子,到了苏州,娶了一个当地女子为妻子。而他的岳父,就是当地有名的打锡师。 女儿出嫁那天,岳父送一堂锡器(酒壶、茶壶、油壶、腊壶、宝鹤壶、暖壶、烛台、油灯)做嫁妆。 小伙子把这些亮堂堂的家伙,都带到了四堡乡。左邻右舍跑来一看,都被锡器吸引住了。于是,左邻右舍都想要买锡器。村民托小伙去苏州找他岳父定制锡器。 小伙子倒挺有经商头脑,他心想:既然村民那么喜爱锡器,自己何不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于是他每到苏州岳父处订购时,就细心观察打锡技艺。但打锡是门独特技艺,传内不传外,可最后岳父还是破例把锡艺传给了这位小伙子。 回乡后,他以打锡为业,并招徒授艺,把这门手艺在家乡传开了。据悉,历史上的四堡打锡匠遍布全国各地,据统计清代中叶四堡地区有打锡人达500多人。 客家嫁女 用锡器陪嫁 据称,四堡锡器的繁荣,与当地客家人的一个习俗分不开。在连城四堡,客家人嫁女儿,是一定要陪嫁锡器的。锡器作为陪嫁,多则一堂(八件),少则半堂(四件),以前锡器都是传家之宝。 但如今,锡器多数用来装米酒。在连城当地,进入农家,村民就会以米酒待客。而这米酒,往往装在锡壶内。打锡壶的行当也就一度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