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87|回复: 0

广东百年古祠:“状元祠”承载家族荣光(图)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2-7 2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百年古祠:“状元祠”承载家族荣光(图)
2014年02月07日 07:43 来源:广州日报


                                                
顺德陈家祠的灰雕和现代建筑对比强烈。  记者陈枫 摄
紫金县蓝塘镇杜氏宗祠。
  乡俗寻乡留住乡愁之二——讲古
  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宗祠在今日广东人的生活中仍占重要位置。一座座历经沧桑的祠堂,有怎样的威水史?又承载着多少乡愁?连日来,记者寻访了多座百年古祠,寻觅其承载的家国情怀。
  【游子心声】
  家乡模样一直萦绕心头
  “我爸爸是新会罗坑石咀人,我是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后来又移民到澳大利亚。”旅澳乡亲林永义先生在获知林氏家庙维修需要大笔资金后,曾慷慨解囊,先后捐赠了200余万元。去年,他还专程回到家乡,将父亲的灵牌摆放在林氏家庙的神楼上,送父亲“落叶归根”。
  林永义告诉记者,此前多年他一直未有机会踏足家乡,自己对家乡的印象,停留于小时候听父亲的讲述:“他常常提到我们的家乡叫石咀,在新会罗坑,那里有一棵大榕树,还有一座很大的家庙。”
  虽然未能跟随过父辈回乡,但家乡的模样一直萦绕在林永义的心头。直到三年多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永义带着夫人一起回到广东,几番辗转,57岁的林永义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这里真的有榕树,还有一座家庙。”林永义说,“能捐钱重建家庙是福分,可以回乡尽自己一分绵力,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自豪。”
  凝聚宗族
  见证林氏家族900年历史
  在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有一林氏聚落——石咀、南联、下沙,古称“沙冈”。这里世代住着宋代始迁祖林森公的子子孙孙,并由此开枝散叶到整个珠三角、粤西、广西、海南等地乃至海外。而在如今的石咀村,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林氏家庙承载着该地林族900多年的历史。
  林氏家庙是新会林族中最古老的大宗祠,前身名“崇报祠”,祀石咀开基一世祖森公及二世祖植公、三世祖宽公为不迁之祖,上奉披公、蔇公、旺公以追远,为族中地位最高的大宗祠;后在清朝更名为林氏家庙。在封建年代,只有其祖先做过皇帝或者由皇帝御赐,才可以将某氏家庙牌匾挂在家族祠堂大门之上。
  在林氏家庙的凝聚下,新会林氏家族历来都有祭祖的传统,林氏家庙文化研究会去年成立后决定,今后石咀林氏家庙“三年一小祭,九年一大祭”,以延续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新会林氏家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家盛表示,希望通过祭祖活动继承发扬壮大祖训祖德,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各地宗亲的感情联络。
  传承文化
  邓氏宗祠至今设有农家书屋
  据河源市地方史料记载,紫金县蓝塘镇自古以来就是河源客家人的聚居地,该镇目前有姓氏140多个,其中以杜、邓、甘为代表的姓氏祠堂以及当地客家传统民居祖屋组成的建筑群,是蓝塘镇宗祠文化的缩影。
  如今,蓝塘镇的杜氏、邓氏、甘氏等家族崇文重教的传统正通过宗祠代代相传。紫金县档案局原局长、退休干部龚火生告诉记者,杜、邓、甘三大姓氏在尊师重教方面别具特色,自从他们落居河源紫金以来,都建有自己的姓氏学堂和农家书屋。此外,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姓氏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
  除诗人邓缵先的祖屋布心村办有私人塾馆外,邓氏宗祠还办有“云台学馆”,这些学习场所培育出大批人才。在老围村邓氏宗祠,至今仍开设有农家书屋和书画展览厅,当地乡民在春节期间均会在宗祠欢聚一堂,在闲暇之余则到农家书屋里学习。
  见证荣耀
  “状元祠”承载家族荣光
  俗话说:“顺德祠堂南海庙”。在顺德现有的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祠堂就占了3处,其中位于杏坛的黄氏大宗祠尤其值得一提。据了解,中国千年科考,全广东出过九位状元,顺德就占据三分之一,三位状元分别是伦教人张镇孙、杏坛人黄士俊和梁耀枢。其中只有黄士俊状元的家族祠堂有迹可寻,这就是“黄氏大宗祠”,至今已有400年历史。
  正是因为“状元祠”的荣光所在,右滩村可谓“代代书香”,村干部黄先生告诉记者,即便是在过去的艰苦年代,右滩村都没有断过私塾香火,“因为我们都是状元的子孙,不能不识字,丢不起这个人。”受黄氏大宗祠影响,村内其他祠堂也承担起私塾的功能,其中建在右滩村一个山坡上的景厓黄公祠,甚至还被村民戏称为右滩的“最高学府”。

记者曾焕阳、曾毅、严建广、陈杰、徐靖 通讯员/叶战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7 00:58 , Processed in 0.1521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