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27|回复: 0

毕飞宇:文学时代已过去,但文学不会死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16 0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毕飞宇,江苏兴化人,1964年生,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曾获得第一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哺乳期的女人》、《玉米》、《青衣》、《平原》、《推拿》等。
毕飞宇有两部小说曾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一部是他的长篇处女作《上海往事》,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部是中篇小说《青衣》,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青衣》。
毕飞宇承认自己得到过影视的好处,但他恰恰因此不以为然,“我是写作的人,我的内心有一个对象,我的对象是读者。也可能影视的观众与文学的读者是重叠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如果是分离的,我倾向于读者。在我心里,读者是第一的。我在意的还是阅读我的作品的人,而不是观看影视的人。”影视的表达手段是声画,文学的表达手段是语言。语言能拓宽读者的思维。“一句话,我和影视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毕飞宇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那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进入90年代,文学逐渐被疏远,被边缘化了,许多作家非常失落。经历过文学从繁荣到失宠的毕飞宇却说,“进入新时代,虽然文学的读者少了,但我坚信文学总会有读者。只要有这部分读者,我就感到满足。曹雪芹当年喝稀饭也写出了伟大的《红楼梦》,我没什么抱怨的。文学永远不会死,但文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认识这么一个现实,不能有什么抱怨。”
中国作家至今无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缺乏文学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曾经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毕飞宇表示,“获奖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代表什么。”他赞同当代中国缺少真正的文学大家的说法,但有没有“大家”,与有没有获得过诸如诺贝尔文学奖是两回事。是否获奖不是评价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准。与他的话相印证的是,毕飞宇曾“因个人原因”放弃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小说家奖。
毕飞宇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创作母题疼痛,他所写的几乎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都是“疼痛的人”。出生于“文革”前两年的毕飞宇称,“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文革就意味着伤害,受伤害就会疼痛,身体的,更主要的是心灵的。凡是疼痛的人,疼痛的事,都会引起我特别的关注。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艺术家的兴趣,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责任。”他说,其实我们的内心,我们的生活远远不如我们想像中那么放松、舒展、开阔。“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做不到像鲁迅先生那样‘呐喊’,我没有这样的思想气魄,但我至少可以喊一声‘痛’。”
与很多作家喜欢熬夜写作不同,毕飞宇是位白天写作的作家。1999年,他35岁,由于长期熬夜,他的身体状况开始下降,那时起他开始调整写作时间,再不熬夜写作。《青衣》是他第一部白天写作的作品。“一开始还担心白天写作,灵魂能否像夜间一样打开,但事实证明,这一点影响也没有。”毕飞宇还把上健身房视作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身体好一点,写作的生命才会长一点。”这是他真实的心愿。(谢安良)
   


来源链接: http://www.gndaily.com/whys/2010-12/27/content_466031.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09 , Processed in 0.1193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