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66|回复: 0

关于两岸客家文学的现状和未来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13 08: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3月31日晚,经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沟通搭线,在梅州客都新村寓所,我与台湾作家蓝博洲畅谈了两岸客家文学的现状和未来。
蓝博洲先生是台湾苗栗人。他衣着朴素,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在我的想象中,台湾作家应该是那么一副模样--西装革履,带一副金丝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学者模样。可是,他穿的是一件面料十分随便的黑色拉链外套,又短又黑的胡子,显然有许久没刮脸,但都掩盖不住他的刚毅和自信。
都是文人,都是作家,都是同胞,我们一见如故。我把他推到我写字台的靠椅上,自己拣个靠椅坐在对面,开始了我们拉家常式的亲切对话。
蓝博洲:刚才,你叫秘书小罗来宾馆接我到你家里来,而不是在酒店见面,我心里便涌现出"亲切感"。其实,2001年中国第六次作家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有幸受邀参加。我们都住在奥林匹克酒店,那时我们就见过面。但只是见面,没有交谈,去年,我在台北买了一本你和曾令存先生的对话:《客家·文学·禅》我一口气读完,非常亲切,也很羡慕,决心到大陆时一定要见见你。是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帮我联系,给了你的联系电话,我才有幸和你见面。
程贤章:你的话令我感动。我今年七十九虚岁,劳碌一生,平庸一辈。没想到台湾还有"粉丝",而且是位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作家,岂不羞煞我这老汉?
蓝博洲:程老别太谦虚。其实,你的大名我早就知道,可惜在台湾买不到你的著作,特别是小说,台湾见不到,就是大陆也找不到一本。为此,令我感到十分遗憾。
程贤章:我出版过十部长篇小说,若干部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书店都卖完了,出版社也没有增加印数。只有一部长篇小说是例外,那就是我和王杏元合作出版的《胭脂河》。我知道的就重印了三次。那时著作权还不明确,也没有收到追加印数的稿费。现在,就连《胭脂河》也买不到。有人查阅电脑网络,发现南京秦淮河书店有一本。1995年冬,我在中国书店发现13册《胭脂河》。我想全部买下来,书店不同意,只允许我买十本。作为作家,到处买不到自己的著作,令人啼笑皆非。我想,这是不是作家的一种"悲哀"?
蓝博洲:《围龙》印数好像一万册?印数不小呀!
程贤章:《围龙》一万本,当然全省书店已销售一空,《神仙·老虎·狗》、《青春无悔》都在两万册以上,《胭脂河》印了多少本,只有出版商才知道,《樟田河》是文革后期出版的,写改天换地,那是当年农业学大寨的产物,但也是中国农村推广毛泽东思想一页鲜活的历史书,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北京修改后也出版了,一共印了50万册。那时,已经取消了稿费制度,没有报酬,如果现在,至少可收入百万元人民币。
蓝博洲:就是印一万册,在台湾也是天文数字,台湾出版小说,一次印三千本就不得了。大陆作家拿工资,写东西还拿稿费,真令台湾作家羡慕。
二、关于客家文学
蓝博洲: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几次来大陆,从未听说有"客家文学"这名堂。据说,2006年开"程贤章从事文学创作五十周年作品研讨会",客家文学被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粤、桂等地的到会专家一致肯定,客家文学是中国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学,而且特色浓烈,和商洲、运河、两湖的地域文学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并提出客家文学的掌旗人是你。于是,客家文学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在台湾虽然风不大,但也有所闻。
程贤章:是有这么一回事。我是十多年来见证"客家文学"孕育、出生艰难过程的。1995年11月,《文艺报》和广东博罗县、大亚湾经济开发区联合在北京举办程贤章长篇小说研讨会。当时参加的有张炯、张楔、邓友梅、郑伯农、徐怀中、阎刚、江晓天、缪俊杰、雷达等众多京都一流学者和批评家。开会前,我向主办讨论会的负责人、《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提出:能否有十分钟谈谈客家文学?吴泰昌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回答:"北京开会,只谈中华文学;不谈客家文学。"我不服问:"那么,你们为什么大谈湘西文学、商州文学?"吴泰昌回过头问我:"你们有贾平凹吗?有沈从文吗?"我无言以对。十年后,我写的《围龙》、《大迁徙》、《仙人洞》,廖红球的《苍天厚土》,谭元亨的《客家魂》,陈瑞春的《山区这片天》,罗英祥的《飘洋过海的客家人》,黄火兴的《梅水歌谣》,宋绍青的《黄遵宪传》等一大批客家文学著述出版。是众多客家作家支撑着客家文学的一片天空,我只是写得比较多,比较系统,而且在上世纪写《围龙》时公开打出"客家人写客家人"的旗帜。《围龙》出版后,社会影响较大,认为这是"全景式写客家人百年风云际遇"的客家文学。所以,在2006年"程贤章从事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到会专家众口一词肯定了"客家文学"这一优秀地域文学。刚才提的《文艺报》也派了副主编张陵参会。回北京后,以一整版发表这次讨论会部分专家的发言,并冠于醒目的标题: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程贤章。从此,客家文学这一新的地域文学成为大江南北的热门话题。我也受邀在梅州、深圳、广州几间大学讲演"客家文学与中华文化"。我说:客家文学的前提是大中华小客家。客家文学只是中国文学中一个较有特色的地域文学。其实,客家文学前辈张资平的《梅岭之春》,楼栖教授用客家方言写的长篇新诗《鸳鸯子》(解放前在香港出版)都是客家文学的优秀作品。我只是传承和发展了客家文学创作的当代稍为突出的一个作家罢了。没有众多客籍作家的努力,客家文学就没办法形成气候,罗可群教授的《广东客家文学史》也就无法成书。当然,我们也有自知之明,我们客家文学还是缺少贾平凹、沈从文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家,但这并不意味客家文学看不到未来的前景。这样一千年迁徙的民系,一定会绽开色彩斑斓的地域文化,这一点我很自信。台湾也有几百万客家人,也出现了陈映真、钟理和、包括蓝先生在内的台湾客籍作家。你们作品的坚实和多彩的生活,绚丽灵动的文笔,都值得大陆客籍作家学习。
蓝博洲:谢谢你对大陆客家文学现状和发展的介绍、评估。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擎旗人。台湾客家文学也一样,陈映真先生一生就作了不懈的努力。我在台湾,现在传承他的位置,也觉得任重道远。比较起来,台湾的客籍作家更艰难,我们的目标是祖国统一,我们最近迫切的任务是反台独,教育团结有台独意识、但并非台独分子的客家人。还得和"台独"分子,包括客家作家台独分子"作战"。我们的作家没有工资,出书也是自找出版商或自费出版作品,能印五千册就是好运气。但台湾客家也有许多优势。台湾客家人在台湾,经历日本占领,国民党专政,民进党台独"去中国化",这些重要的历史,写出来会更灿烂多彩。由于我们这批客家作家坚持祖国统一的旗帜鲜明,祖国自然也成为我们坚强的靠山,大陆,特别是客家地区自然也是我们出版的大市场。"台独"、"去中国化"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不统,不独"也是政客推销自己的"广告词",人民一旦觉醒就会反对他们。所以,我们主张统一的台湾作家责任很重,道路特别艰难。有些事情希望大陆的同行理解。更主要的最迫切的是两岸作家携起手来,共同弘扬色彩斑斓的客家文化和五千年历史光辉的中华文化。
(文/程贤章)
   


来源链接: http://gx.people.com.cn/n/2015/0723/c367042-25690732.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3-29 23:50 , Processed in 0.1552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