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5|回复: 0

勿忘母语-陆河客家话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7 14: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乡我常看到一些年轻外出的父母带着不怕生人的孩子,孩子的表现很令人喜爱,但是听到孩子不会说我们的母语——陆河客家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跟朋友在闲聊时也偶尔谈起过,他们都表示有同感。为此,想找个平台对家乡人说明一下“勿忘母语”的重要性我觉得很有必要。
       带着这个想法,当我再次给学生上都德的《最后一课》,跟学生谈到母语这个问题时,学生也很有同感。通过了解后,我才发觉陆河人在外地不会讲母语的现象越来越多了。于是,更加坚定了我要宣传把家乡的母语在我们陆河要发扬光大的决心。为此,一次在学生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时,我给学生写了一篇《不要忘记家乡的语言》的演讲稿,大家听后反应强烈。
       不知道大家能否想起,当年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春节期间去访问河源时,到了一家农户家里,恰巧那家人在吃饭,他看见后就用我们本地的客家说了一句菜很丰盛时的画面,这个画面我至今难忘。
       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听说过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戚朋友拿着稿件用我们的本地话——陆河客家读的呢?即使有,我们听得不习惯,听得不舒服,这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嘲笑就不可理喻了!这倒好像我们用本地语言读就是一种过错,一种笑话。
       当然,这与我们平时没有重视母语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姓名,同样的名字,往往会有人用普通话去叫,令人忍俊不禁,可是用本地话又不知道怎么读,真的让人有些吃不消。
      这当然与现在很多父母甚至老师没有注意或强调本地语言的重要性有关,毕竟语言这东西一旦失去就会无法弥补。
       平日里,老师总是在强调汉语的重要,汉语的发音。当然,普通话确实很重要,孩子一定要会讲。但是学普通话是很容易的,孩子接受普通话的教育也很早,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师就开始教了。再说,现在的媒体也多,可以说孩子不用怎么教,他就会讲。
       正因为有了这种对母语的不重视,结果就出现了本地人在外面居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父母没有教孩子学母语,最终导致了孩子不会讲母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无奈!
       感到可笑的是现在居然有些人去了趟深圳、广州回来后居然用广州话与家乡人交谈,我也多少会讲广州话,但是看着家乡人在自己的面前在讲,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可是就有些人不去注意,不顾人家的难堪,甚至还以为这是一种时髦!这种做法就使人难以接受了。
       唐朝的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家衣锦还乡时都已经鬓毛衰了,还不改乡音,看看现在孩子居然把祖宗的语言给忘得一干二净,这叫我们的后辈们怎么去热爱家乡?对家乡的贡献我们又从何跟孩子谈起?
       我们的母语是非常独特的,它跟邻县揭西、揭阳、五华、梅县的客家不一样。虽然大家都是客家人,讲的是客家话,但是它们的语调较我们的语调有着一些区别,其他地方的客家总让人觉得比较“软”,听起来总觉得没有自己的语言那么舒服。
      但是如果有些人以自己家乡的贫穷作为借口,而认为我们的母语将会被淘汰是一种必然的话,那就不对了。
       首先,做人不能嫌弃自己的家乡,家乡就是我们的母亲,俗话说,子不嫌母丑,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再说,我们家乡也不会很差,我们陆河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物产,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国青梅之乡”,是“中国装饰之乡”!我们陆河人创业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就这个拥有不到四十万人口的地方,却在中国装饰行业里面拥有一席之地——全国百家装饰行业中,我们陆河就占了十六家!这个不能说不是个奇迹,我要为家乡陆河而自豪!
       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有这样的的一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曾经触动了不少国家的人民,也曾被不少国家的人民当做爱国的名句。我们难道要等到亡国的时候才去觉得这句话的分量吗?我们何不认为掌握了母语就是热爱家乡的基本要求?
       我们是客家人,讲的是地地道道的客家话,在此没有别的意思,只希望我们要热爱母语,不要把我们的母语给忘记了,并且还要告诫我们的后辈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母语,做到“乡音不改鬓毛衰”。
      我不是反对家乡人讲普通话、讲闽南话、讲广州话,甚至讲英语,我只是觉得不管是儿童或成人,首先要把母语学好、用好。不要一味地去追时尚,追潮流,作为成年人为了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学些外语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必需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已逐渐融为一体,多会一点外语和一些方言是很有益处的。我们的祖国要振兴就必须把我们自己的母语也发扬光大,我们要走向世界就要学会外语。
      为此,说话要确定选择讲哪种语言至关重要,如果只是工作需要或者在公开的场合,不讲母语,大家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不分场合地把其他语言带到家里讲,在老乡面前讲、在异地他乡遇故知时你还在讲,到时候老乡可能会不高兴的,不知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很反感的。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登高楼,望故乡,重重山峦遮眼水东流。梦里泪湿枕头。 思念苦,相思忧,家书怯写离愁。敢问魂魄几时回岳州(当代诗人周天侯《思乡》)”,从远古时“狐死必首丘(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的传说到前几年才唱红的《常回家看看》,无不展示华夏民族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
       落叶归根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母语应该是连接家乡情结最好的纽带和桥梁。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回老家而不会讲我们的客家话,那将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你还好意思要求孩子长大后要回报自己的家乡吗?又或者,我们清明扫墓时,在我们扫墓的队伍中夹杂着不会讲我们母语的亲人,他们的心理,还有我们的心理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作为一个热爱家乡的人,如果连母语都不会讲,我觉得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家人、亲戚、朋友都不是件光荣的事。不是吗?
       不要忘记自己的母语,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份的变更,我们都要让我们的后辈们记住客家陆河,记住陆河客家!
       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难道我们不能说:“客家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的吗?如果真有这样的概念,我也就放心了。
勿忘母语——陆河客家。希望有更多热爱家乡的陆河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AyNTAyNQ==&idx=1&mid=200074347&sn=6cddc0fe0e18a7fd0bfe6ec65786d3b1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8 18:48 , Processed in 0.1291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