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2|回复: 0

南博办清碑学书法展郑板桥金农阮元伊秉绶真迹亮相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4 0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前天报道了扬州博物馆特别引进的《怪而不怪——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书画展》将于4月10日开展,引起读者关注。记者昨获悉,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的《金石新趣——清代碑学书法专题展》中,不仅有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和金农的墨宝,还有清代扬州知府伊秉绶及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的真迹。
南京博物院拥有优秀而完整的清代碑学书法收藏,几乎涵盖了清代所有见于中国书法史的碑学名家,4月5日,《金石新趣——清代碑学书法专题展》亮相南京博物院艺术馆,该展览截止7月5日。
据了解,此次精选其中37位碑学名家的三十九件代表之作,试图客观地再现清代碑学书法的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清代碑学书法中,就有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金农的隶书轴《盛仲交小传》、郑板桥的重修城隍庙碑记册,以及清代扬州知府伊秉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的作品。
金农才学博雅,南京博物院藏金农的隶书轴《盛仲交小传》写道:“盛仲交南京人,以诸生次贡于廷,才气横溢,挥笔不休,纸尽则已,善画水墨竹石。居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徵仲题曰苍润。张肖甫开御史台于句容,仲交大醉,挝县鼓于戟门,肖甫曰‘安得有此狂生,必盛仲交也’,要入痛饮,达旦而别。”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认为,金农的隶书轴《盛仲交小传》写得很生动,传主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也是明清狂士的做派,难怪金农将其引为同调。
南京博物院专家认为,金农别出心裁,自创漆书,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所作漆书用笔扁方,棱角分明,横粗竖细,极富古拙趣味,虽然已有一定的美术化倾向,但仍不失书法美的本质规定。这则小传内容或出自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盛贡士仲交传》,又有片断与清吴肃公《明语林》语句相似。《明语林》:张肖甫开御史台于句容,诸生盛仲交才气横溢,忽大醉,挝鼓戟门。肖甫曰:“何物狂生,必仲交也!”使人拉入,痛饮达旦。
此次展出的郑板桥的重修城隍庙碑记册,则诉说了郑板桥为官期间的故事。
乾隆十四年(1749年),潍县城西城隍庙雨中倒塌,知县郑板桥建议修缮。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有资料显示,城隍庙碑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而南京博物院藏郑板桥的《重修城隍庙碑记》是《新修城隍庙碑记》草稿,有专家认为,这件作品中,郑板桥打破了用笔上潜在的刻板,结构上采用字形的长短、大小、宽窄进行调节,一气呵成,在相对统一的笔势连贯中出之自然而又能做到一定的变化有度,在对比的流美中溢出朴拙的古意。
南京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金石新趣——清代碑学书法专题展》中,除了扬州八怪的真迹外,还有清代扬州知府、为扬州文化的繁荣尽心竭力的文章太守伊秉绶的两件作品,分别是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横幅、致陈崇本七律一首札,以及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的归田诗稿册。
伊秉绶的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横幅,行书,是伊秉绶于1803年创作的。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喜绘画、能治印、工诗文、擅书法,又精于理学,极尽儒稚才艺之能事,在书法上造诣尤深,享誉一时。他的隶书根柢汉人,个性强烈,如横空而出,无所依傍。他在隶书上的过人胆魄和出众才华,也同样体现在行草书上。其楷书、行书早年曾师从帖学名家刘墉,后来对颜真卿的行书情有独钟,并别有心会地专学其《刘中使帖》一路笔法,同时又承袭明代李东阳行书的结字和布局特点,并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摸索出点画瘦细紧结、体势疏朗流动的奇特面目,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新奇感受。此次参展的两件作品,就尽显伊秉绶的书法特色。 记者 陶敏
   


来源链接: http://book.yznews.com.cn/2016-04/08/content_5714306.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3:37 , Processed in 0.1200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