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3|回复: 0

汉江文化魅力再发现(上)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30 03: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在我省举行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已经进入倒计时,全省上下涌动着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就更深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三千里汉江,百万年历史积淀,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点,由此形成的汉江文化在新世纪凸现的价值是我们的关注眼,是我们的新期待……
汉江源等于经济源为期不远
巍峨的秦岭和延绵的大巴山如两道突兀的屏障,将我国两大流域长江与黄河神奇划开。于两道古老的山脉之间,汉水从一座隐没于云雾的嶓冢山峰溶洞汩汩而出,滴水穿石,九曲回肠,流淌三千余里,历经陕、豫、鄂三省50余县市,在武汉汇入滚滚长江。陕西《宁强县志》载:汉江源于宁强,由西南而东北,横贯其中。“县北嶓冢山石牛洞为正源。”人类的起源离不开水。我国的黄河、长江,中亚的两河,非洲的尼罗河与南亚的印度河诞生人类四大古老文明。汉江处于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因特殊的地域,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区,《尚书》、《诗经》、《左传》、《楚辞》等都有关于汉江的记载。《水经注》更是以“江河淮汉”把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汉江文化因其多元性和包容性,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在嶓冢山溶洞前伫立倾听,一股股晶莹、清澈的细流从嶓冢山溶洞淙淙流出,仿佛历史的足音由远及近:两汉、三国、南宋及至近现代,刘邦、项羽、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数风流人物在楚河汉界挥斥方遒,演绎出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古汉台、武侯墓、拜将台、张骞墓、张良庙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等众多的遗址、遗迹,在汉江流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近年来对汉江两岸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演进历程,汉水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当之无愧。汉江,千百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流淌,舒缓中时见激越,轻灵中却饱含凝重。长住汉水源头的马家河村张世光家中挂有一张硕大的中国地图,他准确地向记者指出自己的家所在位置。“住在汉水之源,我感到很自豪。”宁强县由于交通不便,一直是汉中市有名的贫困县。记者走访了马家河村朱家河6组的数十户人家,大部分都以土木房为主,屋内只有几件简单陈旧的家什,有的几乎空空如也。张世光几间土木房子,墙上凸凹斑驳,屋里空荡荡一片。调查得知,这里的几十户居民以种木耳、天麻、玉米为生,人均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下。虽然只是汉水一隅,但多少反映出汉江流域目前的现实状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水之源的秀美山水养育了汉水之源的人民,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可仅仅有“自豪”是远远不够的。汉水之源的人民应该研究如何有效承接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将汉江源头的隐性优势转化为经济的助推器和现实的生产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汉中地区开始重视旅游的发展。至近年,旅游活市更成为地方政府“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汉中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强介绍,去年,汉中地区旅游和开发实现了大发展,年收入达到12.5亿元,同比增加一倍。对汉江源头的开发也进入实质性阶段。汉中市文化局局长张筱云、文联副主席张正国都认为,汉江源头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文化之源的厚度转换为经济增长的高度,文化之源的魅力转换为经济增长的活力。记者获悉,宁强县委、县政府近期加大了对汉江源头的开发,已投资上百万元,修建一条从县城至源头的盘山公路,目前已粗具规模。可以预见,这里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汉江将随着汉江源的逐步开发,向世人打开一扇魅力独具的文化风景。汉江源也必将随着源头的全面开发,实现经济的大发展。汉水三千里,源头春潮涌。一条绵长的悠悠汉水哺育了源头儿女,也必将为源头人民插上腾飞的翅膀。
历史瑰宝绽放财富之光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启动,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记者在郧县、丹江口市、武当山经济特区沿途欣喜地看到,库区文物抢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郧县地处大巴山与秦岭余脉交汇地带,是连接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心区域,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理想居住地——100万年前的郧县人,75万年前的梅铺人,5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人,5万-10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人,在郧阳盆地上都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俊英介绍,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最为重要的遗址,上起距今5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周、汉唐宋明各朝不间断,反映出辽瓦地区在各个时期中经济文化的繁荣与昌盛。“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不断代的通史遗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历时多年在此调研,发现了本地大量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从历史文化体系的视角对鄂西北进行审视,惊奇地发现,鄂西北文化体系可以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可以分为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个文化系。丰富的地下文物资源让鄂西北人欣喜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在郧县青龙泉遗址,朱俊英在电脑上为记者打开数百幅在该地已发现的文物图片,根据他的统计,目前在郧县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子77座,祭祀坑2个,灰坑539个,灰沟20条,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19座,瓮棺墓50座。郧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桂林坦承:“郧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涉及地下文物点101处,将会有数以万计的文物出土,目前由于财力、人力所限,挖掘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也面临同样情况。丹江口市文体局局长殷进介绍,该市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只有十几个人,目前虽然全员上阵,但由于点多面广,工作难度仍然很大。该市筹建文物博物馆,总投资额达1500万元,国家先期只投资350万元。“目前虽调动各方力量筹资,但缺口依然较大。”调查发现,目前鄂西北博大精深的文物宝藏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科学挖掘,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尚不为社会知晓。有关方面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发掘进度和力度,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推进,这些人类宝贵的历史财富将会被湮没。对此,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深表忧虑:“丹江口库区的文物远远多于三峡坝区,而目前有关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后者,两者形成极大反差。”他认为,对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和抢救的资金投入,“应不低于三峡坝区,否则,将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物的抢救和保护虽然困难重重,但库区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竭其所能,尽心尽责,作出了有益尝试。记者一行来到丹江口市净乐宫采访,不禁为其宏伟壮观折服。这座于去年3月31日开门迎宾的宫殿,曾经聚集多少世人的目光与期待。1958年丹江口水利工程的兴建,净乐宫伴随着“铁打的均州城”沉寂水底,“重建庭台”成了丹江人的一种梦想。这是一项耗资近亿元的工程,仅靠丹江口市自身力量显然难以承受。如何借助社会力量拯救行将湮没的珍贵遗产,丹江口人做出了极为成功的尝试。2000年6月,丹江口市成立净乐宫复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多元投资,分步实施”的方针,筹资工作紧锣密鼓,有关部门领导上北京、下武汉,和每个有投资意向的客商,诚恳洽谈。2002年,北京振海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振海对净乐宫表现出浓厚兴趣。为了坚定他的投资信心,丹江口市领导多次与其恳谈。他终于下定决心,并很快斥资7000万元用于启动第一期修复工程。丹江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萍说:“要让历史瑰宝绽放灵光,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开拓文物抢救和保护的新思路。”
传统民俗演化为城市名片
从十堰出发,溯汉江而上,皆在群山峡谷穿行,汉江在秦巴山间劈山削谷,显出雄奇与彪悍之势。傍晚,平坝映现,江面豁然开朗,一座城市出现在眼前:安康到了。汉江之滨的安康,夜色朦胧,两岸霓虹闪烁,大桥卧波,几条灯带把江面照得金光闪闪,桥头小山头上被誉为小黄鹤楼的安澜楼华灯齐射,流光溢彩。“这里的美全靠有了龙舟节,安澜楼的所在地过去就是一个垃圾堆啊。”汉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先余向我们讲述了这里变迁的故事。龙舟竞渡自汉朝始,至宋代形成竞技比赛风俗,流传至今已两千余年历史。在安康的兴盛史则在500年以上,这是“楚国风俗流传到其他各国”的端午习俗。2000年6月安康举办第一届龙舟节。当时川陕鄂渝毗邻六地市区域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安康举行,市里通过举办龙舟赛来丰富洽谈会内容,拉动经济增长,一天的活动,引来3万名观众。文化活动的传承背后,组织者看到了它的巨大商机,于是便一发不可收,到2006年已举办了七届。龙舟节被确定为安康民俗文化节,挖掘秦巴汉江文化,做足水上文章,展示汉江风采与魅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成为龙舟节的基本主题。龙舟节先后举办了水上集体婚典、汉江诗会、秦巴花卉展、汉江奇石展、民间传统工艺展、秦巴根艺展、安康花灯展、汉江经济论坛、地方民俗专场演出等,龙舟节成为新时期汉水文化的一个亮点。龙舟节热闹的背后,给安康人带来了什么?一组数据说起来令人振奋。七届龙舟节期间总计签约各种经济项目361个,总金额30亿元。商贸交易金额3.71亿元。举办第一届龙舟节时,安康城区的宾馆铺位有2200张,到2006年为2.4万张,旅游收入2006年节日期间全市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6亿元。龙舟节的举办,推动了安康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让城区的汉江两岸成为旅游热点。第一届举办龙舟节的主会场全是乱石荒草垃圾堆,由于没有场子,只有在垃圾堆上搭台子。第二届开始清理垃圾,在土台上表演节目。第三届确定长期办节思想后,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汉江两岸进行改造。总计投资2600万元修建河堤,建造龙舟节观礼台,同时建立龙舟文化园。为了解决龙舟节背景问题,在主会场对面修建“安澜楼”,并在其周边种上树草。为了实现白天看龙舟,晚上看演出的设想,又投资800万元对汉江两岸实施亮化工程,让汉江成为七彩之河。就像结婚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婚礼仪式,龙舟节对于安康的意义并不是几天的狂欢就能充分表现出来的。这种渗透是细微的,是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的,但显而易见的是它改变了安康人的生活,改变了安康人的思想和观念。汉水在安康流长340公里,全市10个县区都分布在秦巴山的交汇地带。这里物产丰富,却由于交通的封闭与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没有大的工业,只有做山和水的文章。而龙舟节就是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效的结合利用。它集图腾崇拜、爱国精神及群众的参与性、竞技性、观赏性、民俗性于一体,形成一人赛众人帮,一队赛万民看的奇观,其强身健体、增强地方荣誉的性质,对人心产生了聚合力。它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促进了文化创新。七届龙舟节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歌舞和节歌、节旗、节徽,发掘创新了一系列的道情、八岔、花鼓子、山歌、紫阳民歌、巴人歌舞、汉剧新编节目,给弘扬、利用、保护传统文化打造了平台。安康龙舟节被中国节庆协会评为中国150个名节之一和“2005年度中国节庆50强”。龙舟节已经成为安康一个声名雀起的文化品牌,其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制度化的办节趋势,又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需求,对经济起着巨大拉动作用。
聚星星之火熔为太阳之光
到了名城汉中,打开地图,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其发生地像一颗颗璀璨明珠,缀满了汉中盆地,令人惊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古汉台、张良庙、拜将坛、蔡伦墓、褒斜栈道、张骞墓、饮马池等一路走来,仿佛让人走进繁荣的大汉帝国;武侯墓、武侯祠、定军山、马超墓、古阳平关等,又让我们置身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汉中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众多。秦岭呵护和汉江滋润着的这块风水宝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诗经》中就有“惟天有汉,鉴亦有光”的句子,所以古人一直把汉中称为“天汉”。汉中自公元前312年秦首置汉中郡以来,自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中北通关中,南达川渝,西出甘陇,东控荆襄,汉江横贯东西,幅员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史称“天汉”的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秦末楚汉相争,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在汉中筑坛拜将,举雄才,出奇兵。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怀念帝业兴于“天当”的汉中,为了取天汉之美德,故特将他统治的朝代定为汉朝。强盛的汉朝绵延400多年,它是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朝代,汉朝、汉族、汉字、汉文化等由它始称至今。三国时期,魏蜀相争,汉中成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又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两大政治势力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碰撞,于是就有了老将黄忠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曹操在汉中褒谷口杀杨修、马岱虎头桥斩魏延的故事。刘备早年在汉中称汉中王,诸葛亮在汉中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他在汉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下。汉中还养育了“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长眠着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还留下李白、杜甫、陆游等伟大诗人的壮丽诗篇。汉中栈道自古就是连接秦蜀、沟通陇鄂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始于春秋、兴盛于汉唐的秦巴古栈道,更是我国古人翻越秦巴山脉、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汉中境内7条古道绵延千里,通川达关,连接西北西南,有着极为丰富的蜀道文化遗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木牛流马走关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等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些古道上。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古道虽然已陆续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其遗迹随处可见,栈道沿途留有许多摩崖石刻、驿站亭阁、雄关险塞。翻去历史的一页,如今的汉中又是怎样发挥优势,让这些历史瑰宝绽放财富之光呢?汉中在经历了多次定位的摇摆不定、甚至困惑之后,认识到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决定打古文化金字招牌,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兴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经济龙头,予以重点扶持开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汉中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西部地区旅游枢纽城市。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宗旨,进一步加大了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力度,建成了一批旅游净化、绿化、畅通工程,陆续包装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使汉中旅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先后推出了汉中三国遗迹游、天汉访古游、文物考古游等精品线路50余条,有成熟景区(点)50多处,其中国家级景区17个。先后举办了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诸葛亮文化节、张良庙旅游节、张骞文化艺术节、紫柏山登山节等系列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高中档宾馆饭店50多家,床位2万多张;有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4万余人,基本能满足游客需求。通过近年的发展,汉中旅游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仅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2.5亿元。
京剧渊源之争凸显汉江文化辐射力
对于京剧声腔的产源及促成京剧剧种的形成,多数采用安徽说和湖北说的观点,即乾隆55年徽班进京带去二黄调,道光年间湖北艺人又传去西安调,二者在京同台合流,形成“皮黄”,标志京剧的诞生。然而,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文寿却发表了一篇《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的文章,他认为京剧的声腔源自于陕西,陕西二黄戏剧种才是产生京剧的真正母体。此文一出,在剧史界引起强烈反响。关于京剧的渊源之争再次展开。文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一种说法把汉剧称陕二黄、山二黄,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而另一种说法是汉调二黄由关中平原引进由秦腔演化而来,湖北的汉剧是由汉水顺江而下由山二黄演绎而成,是“汉剧之母”。“无论何种说法能得到多数专家认同,京剧的渊源之争,都说明汉江文化的张力之强,辐射力之广。对汉江的关注,就是对汉江的宣传,汉江流域的人民只会受益。”汉剧,是陕西第二大地方剧种,原称汉调二黄,属于我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之一。据史料记截,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乾胜班在安康的汉滨、紫阳、石泉等县区进行汉剧艺术活动,清道光年间有汉荣班、仁丰班、宜泰班近二十个班社在汉滨活动,开班授徒。悠久的历史和活动班社的众多,在主要流行地汉滨留下了珍贵的汉剧艺术遗产。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昌琪说,汉滨区至今保存的汉剧音乐、脸谱、剧目等艺术资料,在京剧和其他相关剧种的产生流传,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等学术研究上,具有“活化石”作用与价值。2006年,汉剧(汉调二黄)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在安康,仍保留着一个专业性的地方戏剧演出场所———安康大剧院,在能容纳近500多人的剧院里,汉剧团团长袁朝玲说,剧团为汉滨区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年平均演出100余场次,为省级重点扶持的县级剧团。剧团成立至今,50余年来共进行各类演出活动13500余场次,演出本剧种传统戏、新编古典戏及移植剧目880余个,在陕南汉水流域颇有影响。汉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太芳说:“如今古老的汉剧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陕西全省13个汉剧团纷纷解散。目前,安康汉剧团为全省唯一保留并不断发展的专业团体。近年来,汉滨区实施了汉剧保护工程,通过开办汉剧学员班培养接班人,搜集整理印制了总字数400余万字的《陕西汉剧剧目、音乐、脸谱》、改造剧场,选拔急需专业人才进入剧团工作,使汉剧在安康的发展从沉寂逐步走向了复苏,完成了一些抢救性保护工作,正逐步走向发展繁荣。”文寿在给我们用陕西汉剧唱了一段《李逵下山》之后,感慨地说,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汉剧在发展中涌现出“汉剧梅兰芳”陈伯华等表演艺术家,她们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在全国的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我在江之头,君在江之尾。我们都是流传于汉江流域的戏剧种类,只不过特点有异罢了,一条汉水把我们相连,我们应该在新的时代通过地方戏剧的再次繁荣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也无愧于我们的先人,无愧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汉江了。”
工业文明熔铸城市之魂
驱车行驶于十堰大街,司机老马问我们:“你们注意到没?十堰是个街上没有护栏的城市,这里很少有人横穿马路,司机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他一说,我们很细心地观察了十堰的交通。的确,百里车城没有一条街道有护栏,也很少看到有违章的人群和车辆,人车各行其道。这座建在深山的城市,显示出比一些特大城市更高的文明。“这是因为有了汽车文化的根。”老马一语中的。单一的汽车产业结构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弱点,同时也是一个特点。十堰建市30多年以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汽车,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关于车的文化,车是十堰历史上最具色彩的篇章。20世纪60年代末,十堰这个只有两个铁匠铺的小山镇突然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大工业城市5万多名技术工人、干部和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当年国内机械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来到这里。创业者头顶蓝天,脚踏荒山,住芦棚,点马灯,“干打垒”中建厂房,芦席棚里造汽车,在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下建起了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随着第一辆军用越野车和第一辆载重汽车先后下线,第一条汽车总装配线的建成,一队队崭新的“东风”牌汽车似蛟龙出郧山,一座崭新的汽车工业城市神话般地崛起在世人面前。汽车改写了十堰“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垄把锄犁”的历史,记录了十堰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录了新中国一代汽车产业工人的酸甜苦辣,也记录了车城人民用“车”创造的辉煌和车城人的骄傲与自豪。汽车工业成为地方的主导工业体系,历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十堰的产品结构高度倾斜于汽车产业,汽车工业一直是十堰的支柱产业。现在,除了东风公司的24个分厂仍分布在全市的各个区域外,近年十堰市政府又引进整车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数十家,白浪开发区已形成新的汽车城,加上占地上万平方米的汽车配件销售中心,十堰仍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之一。汽车,集高科技与美为一体,它的色泽、流线、造型、设计、品牌、广告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汽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而造汽车的人是一支高素质群体,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这些富有智慧与创新精神的人组成的城市,当然就是一个高品位、汇聚各种优秀文化的城市。”湖北汽车学院教授肖生发如此解释十堰的文明。走在十堰街头,书报亭里多种当地创办的关于汽车的报刊进入记者视野,《东风汽车报》、《汽车导刊》、《汽车之旅》等等,都融注着车城人对汽车的思考和感情。东风公司退休干部杨育基深情地对我们说:“十堰人不仅创造了东风名牌汽车,赢来车城美名,而且培育了几代东风人,他们身上凝聚了新中国汽车从业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传统和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十堰丰厚的汽车文化,其物质文化层表现为车城汽车及配套产品、企业容貌以及企业环境,精神文化层表现为车城几十万汽车产业工人在山沟里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由他们塑造的企业形象和车城形象。这些是车城独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质,是巨额的无形资产。”是的,十堰的特色不是山城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新城并不独特的现代建筑,而是车城所沉积的关于车的文化,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运输以及关于车的诗、车的画、车的文章等,几乎充斥着车城每一个角落,汽车已成为这个市的城市之魂。东风公司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代又一代地在为车献身,有些退休了的干部从外地又回到了十堰,因为他们感到那才是他们的“家”;新引进的汽车厂因为有了最浓郁的车的环境使他们干得如鱼得水;年青一代唱着儿歌“长大我要造汽车”茁壮成长,幼儿园的娃娃可以用泥捏造出无数个汽车模型。车已浸入百姓的心甜,他们恋车爱车,靠车而生活,车成为他们生活的根。“无论东风公司总部往哪儿搬,车城人的这种恋车情结是永远也搬不走的,因此,关于‘废都’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十堰将会继续依托汽车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市长陈天会对汽车城的未来充满信心。“有了对车的热爱,对车的崇拜,对车的眷恋,交通秩序不好那才怪哩。”司机老马的感悟真是真知灼见啊!
合理利用道教文化助旅游经济腾飞
武当山在变,正在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满意的方向变,变得越来越美了,变得人气指数、财气指数直线上升……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武当山接待旅游人数84.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439万元,综合财政收入1.05亿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98%、246%、252%。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圣地,她以其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美,以其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1994年,联合国赴武当山考察组官员考斯拉称赞:“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向记者介绍,2003年6月17日,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主持武当山现场办公会,确立“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方针,多年徘徊不前的武当山保护与发展,由此开始一个历史性转折。思路决定出路。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领导班子确定了以“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为奋斗目标,以保护好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武当山资源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李发平说,道家讲道法自然,讲人与人的和谐,讲人自身心灵的和谐,我们合理的运用这一思想内核于旅游经济发展中,对武当山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特区按照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思路,把一切与自然、人文景观不密切、不协调的添加物一律“减”下去,以免人为损坏“仙山”景象;山下城区加大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休闲项目建设步伐,以丰富游客的夜生活,提升旅游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游客进不来、留不住、玩不好的问题。文物古建筑是武当山最具价值的旅游资源,为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狠抓以古建筑修复为重点的文物保护工作。4年来,累计投资6000万元用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先后完成了玄岳门、南岩玄帝殿、紫霄宫朝拜殿等20余处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实施文物数据库工程,将全山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全部进行数字化,实行电子档案管理。投资1500万元,在主要文物景点增设了一批消防设施,安装了电视监控报警设施和避雷设施,取缔了文物景点内利用古建筑承包性质的商业活动,彻底纠正了古建筑对外出租和违规使用行为。为了开发好武当山,采取以资源换资金、招商引资、市场融资、内部挖潜等办法,破解资金难题,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4年来,累计投资2亿元,改善内外部交通条件,达到了“内部畅通,外部开放”的水平。游玩在武当山上,你如果随意丢纸屑,不会罚你的款,环保员将跟随你轻轻地又把它捡起来。看到这一幕,你还好意思随地乱丢东西吗?武当山特区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叫响“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口号,开展以游的放心、玩的开心、购的安心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武当”工程建设,游客们在这里又一次受到心灵的洗礼。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知名度经济。4年来,特区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大手笔运作旅游宣传营销工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强势媒体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强力推介“武当山灵”主体形象,打响了武当文化品牌。猪年伊始,由词作家宋晓明作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独唱的《天下太极出武当》已制作成MDV上市。“水之阴,山之阳,天下太极出武当……”歌曲一开始,便扣人心弦,告之世人太极的来历;“四两拨千斤,三寸取一丈……”唱出了武当功夫以柔克刚的雄风,令人心旷神怡,热血沸腾!在“中华精神美名扬”的结尾声中,启迪世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家庭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讲和谐,才能建设和谐世界。有人说,看西安是中国文化之根,看武当是中国文化之魂。武当旅游将会再创辉煌!
汉江文化研究呼唤跨区域合作
溯江而上,记者沿途采访汉江之滨的城市,感受最深的是沿途城市对汉江文化的认同。汉江文化的博大与深厚在汉江人民的心中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甜蜜或苦难,欢乐或痛苦,都成为汉江人民宝贵的财富。近年,汉水之滨城市对汉水文化的精深研究,成为我国文化界一道别致的风景。特别是考古学家近年在郧县的一系列发掘,为人类起源提供了一部弥足珍贵的通史,使汉水文化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十堰市,陕西省汉中市就成立了汉水文化机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汉水文化进行关注。现代经济的发展不断彰显文化的价值。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最终决定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十堰市委书记赵斌一语中的:“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只能争一时一地之长,不可能持续发展,更难以超越。”高度决定辐射力和影响力,抢占文化的制高点成为沿江城市所必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汉江文化”争夺战已经在沿江城市拉开。近年来,汉江沿岸的十堰市、襄樊市、陕西汉中市、安康市和河南南阳市等5城市都纷纷成立了汉江文化研究机构。其中,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成立的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最具规模,他们有一支专门的队伍,由部分专家学者组成,还办有《汉水文化研究通讯》专刊。众多的专家学者对汉水的山川风貌、民俗礼仪、风俗习惯、剧种民歌、生活饮食、民居样式、文物遗址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借博大精深的汉江文化形成城市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寻找快速发展的现实机遇,本无可厚非,可是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甚至虚妄自大,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好,贬人扬己,难免显得小家子气。结果是混淆视听,谁也讨不到好。一部分有识之士已开始寻求跨区域合作之路。2005年底,在汉中市举办的“汉水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上,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安康师范专科学校3家联手发出了《关于建立汉江文化研究合作机制的倡议书》。倡导建立研究机构之间定期交流学术信息的机制,包括召开年会、互赠出版物等;建立研究机构之间访问学者的机制;建立研究资料的共享机制;建立汉水文化研究课题合作机制,联合攻关,优势互补。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王立新、刘莉介绍,由于目前困难较多,各项工作进行缓慢。但是,毕竟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们有理由预期。
   


来源链接: http://news.163.com/07/0403/09/3B551B150001124J.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2:30 , Processed in 0.15969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