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6|回复: 0

练姓:四川是全国继粤桂后第三大聚居省份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30 00: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喜欢姓氏文化,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四川百家姓”持续关注!





有网友希望“四川百家姓”能说说练姓。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今天就和大家谈谈练姓。
练姓,出自东姓,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251位。《姓苑》记载,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练何,本姓东,于贞观年间被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





练氏源流
出自东姓,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因功赐姓练。《姓苑》记载,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练何,本姓东,跟从李勣将军征伐高句丽,献火攻战术,破南苏罗城有功,于贞观年间被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
练氏得姓始祖:练何。


练氏起源
《练氏溯源序》,是公元1387年,明洪武进士、工部侍郎,御史大夫练子宁续谱时,请同科进士黄子澄撰写的谱序,读者可从中一窥练氏的起源及宗支发展情况,脉络十分清晰。
全文如下:
始祖东何,世居河南河内县,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夏历十月,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易东为练。
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兴帝,号伏羲,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
自不訾以后,历传九十六代嗣裔东何公,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世居河南河内县,智勇超常。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上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故易东为练。相传至今,不易其世系、世族、郡县,人文愈传愈盛,可得而详记焉。
自何公受姓,生子舜麒、舜麟。麒公授世袭职骑尉将军,生友钦、友明、友文、友思。钦公为袭职骑尉将军,生贤相,相公亦为袭职骑尉将军。而友明公自幼能文,工于诗,不求闻达,好山水之清奇,迁闽之建州浦城,娶王氏,生贤佐、贤佑。佐公有文行考功员外郎,生裔庆。
庆公授选布政司理问直隶分州,生岐安。安公生山毓。毓公生侯简、侯籍。简公任山西津河县令。籍公邑庠生,生第高、第亨,女玉姑适章太傅,忠贞之名,载于史记。亨公生贞石、贞竹、贞丝。丝公生观星、观斗。星公武德郎云骑尉漕卫领运千总,生恩春、恩冠。春公生及柄、及桂。柄公名定,嘉佑九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生赐瑚。桂公字月亭,嘉佑六年副魁,任授广东保昌县训导, 生赐琏、赐璋。琏公字素,崇宁元年进士,生性初。璋公廷试进士,任授江南仓州知州,督理甘肃粮饷军务有功,擢升山东道巡按御史,生性敏、性良。
敏公大观三年进士,官至奉议郎,生启玉、启运、启莲。良公邑庠生,生启明、启日。明公名干誉,赐进士出身,迁建州南吉游坑,任河南考城县令,清廉民建有祠奉祀,生宇亮、宇祯、宇树、宇梧。亮公名粲,官至通直郎,民以廉称之。祯公名来,著《大易发微》《二礼释疑》《采野遗民》诸集。树公名表鹏,邑优行廪膳生,以著书自娱,《大易发微》等书传世。
梧公名逢,登进士,授抚州司,迁剑浦县令,调本州推官。树公生诗赋、诗兴、诗传。传公名文开,登开禧时进士,任江南淮安府教授,生书绅、书缙。缙公生冠群、冠世。世公恩授贡生,生冕端、冕靖。端公郡廪生,恩科明经进士,生诒嘉、诒声。嘉公字子善,覃恩承德郎,由闽迁江西新淦县之三洲,生谋政、谋德、谋道。
政公生济柏、济炳、济林、济松、济椿。柏公大宋时乡试进士,生美志、美成、美衷、美源。志公字孟庸,号一郎,任福建建宁府通判,致仕后创修宗谱作家训,以遗子孙,妣黎太宜人,生理通、理中。中公生学洙、学泗。洙公字永升,赐赠修职郎,生渊才、渊海、渊文、渊澜。
渊才字英,号孟颜,迁长洲,妣刘氏,生源振。渊海字雄,号仲颜,任三洲指挥职,生源巨。巨公字清,妣黄氏,生文寿、文从、文棠、文甫、文常。夫文甫公者,妣黎氏,生伯尚、伯升。伯尚,讳明,字高,临汀、镇安二府通判,妣郭、李、郝氏,生子宁、子载、子宏。
子宁,字名安,以乙丑科进士,钦点榜眼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配王、何、曾氏,生观、宣童、仁善、成经、任忠。子载生人异、人特、朋童。子宏任授福建上杭教谕。渊文字豪,号伯颜,郡廪生,恩授明经进士,任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教谕,因赣州蔡五九乱陷宁化城,由葛村至武平象洞乡阳贲村而居焉。渊澜字杰,号叔颜,妣李氏,生源富。
子宁先生以乙丑科进士,钦点榜眼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未几丁艰归里,修辑家乘,以稿示余,余阅斯谱,世次井然有序,分迁昭然不爽,亲疏有辨,异同有别,昭穆有序,凡祖德宗功,一一表扬,而弗替者,秩秩乎大犹也,非先生之孝思不匮,亦焉能彰明较著若是哉。余不文,谨溯其姓氏,考其源流,胪列陈之,以垂诸篇端云。
乙丑科赐进士钦点探花及第授翰林院修撰詹事侍东宫讲读年家姻眷晚生黄子澄顿首拜撰
大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岁三月朔日




练氏图腾


练氏郡望
由于何公世居河南河内县(现为河南沁阳县)故练氏立“河内郡”。在福建省聚居有“河内郡”、“丹阳郡”、“建安郡”3支系练氏。依据“丹阳郡”和“建安郡”两支系提供的现存谱料,存疑终于解开,此两郡均是何公后裔,只不过是因遗失迁入“丹阳郡”和“建安郡”以前的具体世系谱料,而以“丹阳郡”、“建安郡”立谱而已。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3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
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3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17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
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南北朝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吞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有一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建安郡:即今福建省南平市。汉建安初(196-205年)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四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永安三年(庚辰,260年)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晋朝元康元年(辛亥,291年)属江州。南朝陈永定初(丁丑,557年)属闽州,后属丰州。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隋大业三年(丁卯,607年)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唐朝武德元年(戊寅,618年)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唐天宝元年(壬午,742年)复置建安郡,唐乾元元年(戊戌,758年)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
五代时期闽龙启二年(甲午,934年)属闽;闽天德三年(乙巳,945年)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南唐保大四年(丙午,946年)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宋朝开宝八年(乙亥,975年)改忠义军为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己卯,979年)改剑州为南剑州,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980年)置邵武军,治所邵武,宋端拱元年(戊子,988年)改建州为建宁军,宋绍兴三十二年(甲申,1162年)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
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元大德六年(壬寅,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元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
明朝时期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三府。清朝亦同。清朝末期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三府。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六县和上洋厅,建宁府领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七县,邵武府领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
“民国”二年(癸丑,1913年)废府制为北路道,驻南平,领16县。“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为建安道。“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11月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延建(闽上)省。“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境内为第三、第九、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改为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年)改水吉特区为县。
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为第一、第二专区。1950年3月第一专区改建瓯专区(9月改建阳专区),第二专区改南平专区。1956年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划入闽清、三明两县,增设南平市,撤销水吉县,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三明19县。1959年划出闽清、松溪、政和三县,1960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三明县划归三明市,松溪、政和县合并为松政县,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政和县。1963年划出古田、屏南两县,1964年增设建西县,1970年划出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五县,增入松溪、政和合并的松政县,撤销建西县,南平专区迁驻建阳,改为南平地区.1971年改为建阳地区。1975年松政县复为松溪、政和二县。1983年邵武撤县设市。1988年建阳地区迁驻南平,改名南平地区。1989年撤崇安县设省辖县级武夷山市。1992年建瓯撤县设市。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同时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练氏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是练氏的总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
丹阳堂:以望立堂。
建安堂:以望立堂。


迁徙分布
练氏东何得姓后,其孙练友明迁建州府(今福建建宁)开始,又传十六代练干誉迁建宁府(今建瓯市小桥镇),传至第二十二代练诒嘉时,迁到江西新淦县三洲(今江西新干);又传至第二十八世孙练渊文,字豪,任福建宁化教谕,再次从江西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练渊文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福建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今洋背村)开基繁衍;又传至三十二世孙练元龙,明朝初期迁至广东梅县,后又迁至兴宁。
练元龙为入粤兴宁的始祖,历经600多年,嗣裔分布广东兴宁、紫金、惠阳、惠东、陆河、河源、博罗、增城、信宜、高州、郁南、云浮、新兴、阳春、阳江、阳东、四会、广宁、鹤山、中山、广州等40多个市县,人口将近7万人。现今深圳龙岗区坪山镇的练氏族人,就是入粤兴宁练元龙的第五子练思宁的后裔。
宋朝时期,练姓有1万余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苏,广东一带。明朝时期,练姓大约有1.3万人,当时江西为练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练姓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福建、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当代练姓的人口大约有29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
自宋朝至今,练姓人口增加率呈V形的态势。练姓第一大省为广东,大约占全国练姓人口的40%。练姓在全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集中了练姓人口的78%。其次分布在四川、浙江、贵州、福建、江西、河南等地。
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桂黔琼、粤湘大部、江西南部、闽浙交接地区、湖北西南、重庆南部、四川东南、云南东部,练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09%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8%的练姓人群。



始祖牌位


练氏世系
练何(东何)得姓后,其孙练友明从河南第一次入闽建宁(唐朝建州府)。
传至第十六代练干誉迁建宁府(今建瓯市小桥镇)。
传至第二十二代练诒嘉迁江西新淦县三洲。
传至第二十八代练渊文,字豪,授宁化教谕,再次从江西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练豪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武平县象洞乡洋贝开基蕃衍。
传至第三十二代练元龙明初迁广东梅县,后迁兴宁市甘专村至明洪武初年,练氏后裔逐渐迁往广东,有的落居在兴宁龙归洞,有的在广东惠阳等地。
清乾隆年间第四十九代练庆廷,字芳飞,翻越丛山峻岭,渡汪洋大海登陆台湾台中迁居苗栗头份,披荆斩棘,耕耘斯土。练庆廷生练集泰、练良泰、练享泰、练兰泰、练求泰。
练良泰生练端云、练生云、练辛云、练增云、练根云。
练辛云生练盛干、练盛立、练盛玉。
练盛玉生练官保。
练官保生练春皇、练春富、练春贵、练春祥、练春发、练春华。
练春贵生练金兰、练荣枢。
练金兰生练锡九、练锡铭、练正沼、练锡麟。
练锡铭生练智文、练颜任、练兆钦、练兆铭、练兆国。
练兆钦生练龙斌、练晓帆。
练庆廷至今有数百年之久,子孙繁衍已十余代,遍及台、闽、粤、港、美洲及澳洲等地。氏族繁众,如星之耀,祖德宗功,先后辉映。
练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近1000个练氏聚居地,现已出现练(东)何后裔57代。


练氏家谱
练氏宗谱,(明)练子宁纂修,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始修木刻活字印本。






练氏字辈
浙江缙云练氏字辈:亿万千百,谦恭懋德,仁义礼智,文忠信贤,良方英俊,高明清廉。
浙江景宁河内堂练氏字辈:明国文日元,秉学时忠章,温良奕世昌。
福建、广东练氏字辈: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顺星公庭,粤科伯积,德家子孙,奕余庆富,贵享荣华,成尔予琦,元中华汉,朝廷儒曰,文思广世,永仕天明。
河北燕山练氏字辈:秦喜富贵和华…代千孙荣通顺志靖让永兴旺有来应祖盛宗起奕世桂昌隆庆暖玉谐富禄发祥承美景礼仪长辉积懋财诗书文采家声秀昆仲常存泽远扬。
贵州凤冈河内堂练氏字辈:圣邦承显守英希公师光大达文家发起卋绍虞唐秉忠怀祖志体国继宗方兴仁和孝友昭德永隆昌。





练氏宗祠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河内家声远
岐山世泽长
——佚名撰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练氏宗祠通用堂联。


七言通用联
青丘集表忠传世
金川院立祀妥灵
——佚名撰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人练定,字公权。著有《青丘集》。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淦人练子宁,名安,字子宁,洪武年间进士,历官修撰、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惠帝时官御史大夫,与方孝孺并受重用。燕王朱棣攻人京城抢夺帝位,他被捕,不愿屈服,与全家人一起被杀。遗文被编为《金川玉屑集》,文学家李梦阳又立金川书院来纪念他。


台山连接岐山业
淡水长流淦水风
——佚名撰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茂林社区练氏宗祠联(1)
祠祀此支练氏开基始祖练蕃榜,字在君,率儿一子兆科,2个孙子和族亲40多人渡海,去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乾华村开基发展。氏族人特于原乡茂林社区建一座两层钢筋水泥宗祠,以供子孙祭祀和怀念祖德。


十四言通用联
思我祖别井离乡,由汀武而适台湾,辟土开疆,克俭克勤新世泽;
嘱尔曹守成创业,自士农以及工贾,继志述事,毋忘岐淦旧家风。
——佚名撰台湾省台北县石门乡茂林社区练氏宗祠联(2)
全联典指练氏始祖东何,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智勇超常,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将军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故易“东”为“练”。受姓始祖练何公,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练氏由来,特将李勣将军的赞词“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作为子孙辈行诗。在族谱上可以看到:何生舜、舜生友、友生贤、贤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的记载。


练诞节
练氏宗亲定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为公祭练何将军日,简称为“练诞节”。
练氏聚居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江苏、台湾等地,都要在当地练氏宗祠举办“练诞节”活动。
这一天,还要选派宗亲代表,到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神农山,举行“练诞节”相关纪念活动。


练氏名人
练何
字子俊,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上以“精练军戎”封岐山侯,赐姓练。


练定
字公权,北宋人。著有《青丘集》等。


练寓
又名隽,五代时浦城人,时称练氏夫人。其夫章仔钧为闽王王审知属下将领。
《建宁府志》述:五代后唐天佑年间(约907年),王审知任命章仔钧为西北营招讨使。领兵卒五千戍卫浦城,驻屯西岩。仔钧一度被南唐军队包围,乃派遣二校兵向建州求援。但是,二校兵失误了期限,按军法贻误期限者当斩。夫人出面挽救说:“时危奈何杀壮士”,遂释放了二校兵。二校兵即边镐与王建封。此二人以后投奔南唐当了将领。
章仔钧死后,夫人迁居建州(今建瓯)。公元944年闽国发生:内乱,第二年王延政为闽王,改大殷曰闽,帝都仍在建州。此时南唐查文徽率兵进攻建州,边镐接应围困建州,王建封为先锋,首先登城攻克,建州城破,王延政投降,闽国灭亡。南唐破建州、灭闽国时,边镐、王建封二将破城有功,奉命歼城。二将念及夫人活命之恩,知夫人迁居建州,特谒见夫人拜曰: “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夫人亲戚内外,乞录示姓名,当保全之。且使植旗于门为号。”夫人把旗还给二将,并曰:“城中居民不下六七万口,妾不先死而贪生可乎?氏愿杀一身,以死免城中老幼……君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妾愿与城具亡。”边、王二将闻夫人之言,深为感动,止杀戮,城得保全。
练氏夫人死后,邑人念其全城大德,破历代城治中不许建墓之禁例,将夫人墓建于府治后衙,题为“芝城之母”。惜“文革”之时,夫人墓被挖掘,千年古墓遭到破坏。1981年,练夫人的事迹和传说,由浦城县赣剧团搬上舞台,在省内外上演,并由中央和省电视台转播。


练子宁
1350-1403年,名安,祖籍三洲(今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人。子宁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年)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1403年,燕王临政,定号永乐,子宁因对朱棣夺侄皇位有异议,遂被诛并族全家。弘治年间(1498-1505年)王佑搜其遗文,取名《金川玉屑集》刊刻传世。《明史》有传。


练国事
字君豫,今河南永城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正月生。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沛县知县,调任山阳知县。明天启二年(1622年),升任监察御史,曾上疏20余次,因涉及权宦魏忠贤逼取冬衣、欺辱尚书锺羽正一事,致使魏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巡按漕运,次年回朝复命。给事中赵兴邦阿谀魏忠贤,向皇帝奏称练国事是赵南星东林党人,练被削职为民。明崇祯元年(1628年),被起用为监察御史,掌管京畿道,次年升任太仆寺少卿,督饷山西。崇祯三年,陕西延安饥民聚众起事,势燎如原。练国事又升任佥都御史,巡抚陕西,督军镇压。
崇祯四年正月,义军神一魁攻占保安,李老柴、一条龙攻占中部县。练国事率兵进剿,斩杀义军1700余人,俘义军首领李老柴、一条龙,送献京师。同年十月,明总督杨鹤因接受诈降义军失事被革职逮捕,练国事亦戴罪自赎。
崇祯五年(1632年),练国事誓师督战,在宜川、白水、合 阳、宁塞、蒲河西壕、铜川桥、虎儿洼、铁角城等地杀义军4万余人,俘杀义军大小首领点灯子、刘道江、郭恶虎、混天猴、神一魁、黄友才、不沾泥、普天飞、金翅飞、插汉儿、飞山虎等60余人,始被赦免戴罪。
崇祯七年(1634年),义军由山西进人陕西,伪作受抚,总督陈奇瑜信以为真,传檄各路明军不要继续进击。练国事上疏陈述轻抚的害处,陈奇瑜对练甚是怨恨。不久,义军脱离陈奇瑜,出道北上。兵部尚书张翼凤因与陈奇瑜系儿女亲家,便将陈的过失嫁祸予练国事。练被逮林狱,于九年正月遣戍广西,十六年(1643年)赦还,以原职起用。
福王时,练国事任户部左侍郎,不久改任兵部左侍郎,加尚书。次年(1645年)二月因病去职,三月卒,终年64岁。


练贞吉
字石林,练国事之第三子,13岁补博士弟子员,清顺治八年(1651年)拔贡。自幼受其父影响,擅长文辞,尤其熟悉先朝典章制度。练国事与侯恂(商丘人)友好。崇祯十七年(1644年),侯方域(侯恂之子)因遭党祸隐蔽练国事家中,与贞吉情投意合,慷慨悲歌,侯曾醉后挥笔写下《别练三》一诗,后收人《四亿堂集》。
贞吉虽生长官宦之家,绝无纨绔习气,常布衣草笠,友皆文人学士,与商丘侯方域、贾开宗、徐作肃和夏邑魏敏祺、彭舜龄、崔抡奇、王侯服、关麟如、杨如栋等相友好,常诗酒往还。晚年,他披葛策杖,自娱于山水间,常与农夫、渔民一起叙谈。
他喜爱作诗,古近体诗宗法盛唐,闲远高脱,兼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之长;为文则雄奇壮伟,不可羁勒。著有《丛言诗话》《扫叶居士诗文集》。


练蕃榜
字在君,清嘉庆年间在武平象洞的练氏后裔。练氏族人特于原乡茂林社区建宗祠,以供子孙祭祀和怀念祖德。


练恕
1821-1838年,字辛福,号伯颖。廷璜之子,被称为神童少年史学家。编有史学专著《后汉卿表》《五代史地理考》《北周公卿表》《西秦百官表》4篇,被收进《二十五史补编》。少年患咯血病,英年早逝。


练纲
字从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由乡举进入国子监。累官御史。郕王监国,上中兴八策。也先将入犯,言不可和议,不可南迁,惟有于谦、石亨可以主管中军。有才辨,急于功名。景泰改元,上言时政五事。巡视两淮盐政。应诏上言八事。次年出赞延绥军务。五年(1454)巡按福建,与按察使杨珏互相攻击,被贬为邠州判官。久之死。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YzMDkyNg==&idx=1&mid=200149284&sn=0bcc6865fc4b5f2d6bbf2abf0cc6d87a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19 16:47 , Processed in 0.1344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