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7|回复: 0

【客家文化】客家俗语故事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8 18: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客家口头语中,有许多成语式的俗语,其中有不少俗语是有其渊源掌故的,一句话就有个生动的故事,这就是“客家俗语故事”。
一、“脚踏黄塘问黄塘”
    客家人碰到类似“明知故问”的事,就会说:“脚踏黄塘问黄塘”。这句话的掌故与清代嘉应州(今梅县)岭南才子宋湘(芷湾)有关。
    传说,有一日,宋湘要到黄塘去,来到黄塘村里,时已傍晚,见路边一女人,看不清年貌了,便随口问道:“叔娘子,到黄塘哪条路去?”那女子回头一瞥,见是一书生,也不直答,却唱出一条山歌来道:
    “你个先生样柬狂,脚踏黄塘问黄塘。
    涯都黄花少嫩女,样般喊涯大叔娘?!”
    宋湘一听愕然,仔细一看,果是一少女。但观其体态,不像未婚之人,便也随口用山歌驳道:
    “你话涯狂唔会狂,因为唔知正问黄塘。
     你话你系黄花女,样般胸前两个‘旁’?!”
    “旁” 客家方言,指突起的肉,意为“乳房”也。女子闻歌,不敢再言,含羞而去。
    从此,“脚踏黄塘问黄塘”这句话,就在客家地区流传开了。一直传到港澳、台湾、南洋各地。
二、“教师怕柴爿”
    客家有句俗语,叫做“教师怕柴爿”。“柴爿”就是“柴头、柴片”之意。“教师”这里指武教师,俗称“教打师父”。这有个掌故——
    传说,过去某地有个教打师父,因出师不久,死遵师传,一招一式,丝毫不敢逾越。有一日,惹了一个卖柴爿的人,又是个爆火鬼,口角起来,讲没三句半,两人就动了手脚。那教打师父,自恃有本事,扎好马步,出招迎敌。不料那卖柴人,根本不管什么招数,不待他准备好,就一片片柴爿飞过来。教师还没见过这种打法,顾得上来挡不住下,关得前来顾不了后,实在难于招架。只好口里乱嚷道:“咳,你怎么唔照路数呀?!”那卖柴人感到好笑,答道:“若照你的路数,我的老命会输给你了!”说着,又是左右开弓,两片柴爿飞来。教师终于输了。
从此,“教师怕柴爿”的掌故就一直流传至今。
    评曰:“刻舟求剑”,当笑刻板之人,“教师怕柴爿”,何尝不是如此!教师的可笑,就在于他的“死遵师传”。须知师传“功夫”,只是武功基础,实战对打,必须灵活运用。武打如此,处理各事,又何尝不以此为鉴!
三、“当哩三年保长,唔曾食杯好茶”
    这句话,在客家地区是常听人说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个典故:某地有个保长,每到一处,人们都泡茶招呼他,为了敬奉他,都端“头杯茶”给他喝。
    喝头杯茶又有什么不好呢?凡喝茶者都知道,过去制茶用手工,在热锅里炒揉后晒干而成。制茶人边炒边揉边流汗,汗水、泪水甚至鼻水都掉在茶里,茶叶炒得不好还有“锅辣、锅腥”味。茶一泡出来,什么味都浮在上边,斟到头杯茶里面。故俗语有云“茶底、酒面、饭中腰。”即喝茶要喝茶底,又浓又干净。而当保长的人,却到处都是喝的头杯茶。所以他深有感触地说:“唉,当哩三年保长,唔曾食过一杯好茶!”
四、“官大唔当子孙贤”
    俗语云:“财多唔当身体健,官大唔当子孙贤。”
    相传很久以前,某地有三个穷人,结成知交。后来其中一个交了官运,一个发了横财。只有一个照样清贫如故。自此,他们之间便有了隔阂。
穷朋友并不灰心丧气,艰苦创业,同时重视教育子女,家里妻贤子孝,享不尽天伦之乐。
    然而,另两个朋友却生活得并不愉快。发横财的“财多身弱”,药碗不断。当官的,子女没教育好,依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结果三个知交,一个病死了,一个气死了,只剩下那个穷朋友,活到百岁。临死前他给子孙们留下一句话:“你们记住:财多唔当身体健,官大唔当子孙贤。!”
五、“见钱眼开”的菩萨
    从前,某地有个财主,素性贪婪,爱财如命,待人刻薄,又偏爱装作大方。有一回,他请人刻一尊佛像,讲明工钱30块,后来却只付10块。师傅也只得忍气吞声,捡好家伙就走。
    财主去看佛像时,吓了一跳说:“明明是睁着眼的,为何却闭着双眼?”于是,连忙星夜派人去把师傅找回来,问个究竟。师傅也装作诧异地道:“真是怪事,原来是睁着双眼的,为何现在却闭住了。”那财主心里慌了,忙对师傅道:“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法子补救?”师傅故意想了很久,然后道:“救是有补救的,你诚心敬一敬,他就会开眼的。”财主问什么来敬?师傅答道:“不必用什么三牲礼仪,只拿20块钱来给我就可以了。”财主心里一怔:“莫非是师傅做了什么手脚?”但又不方便问,只好赶快去拿钱,师父见财主一走,就把贴在佛像双眼上的漆膜扯去。待财主把钱交在师傅手中时,师傅对财主道:“你先把双眼闭着,待我念几句咒诀,菩萨的双眼就会开的。”财主遵命,闭起双眼。师傅念道:“天地神明,菩萨有灵,敬神敬佛,先爱敬人。若不敬人,神佛无灵。钱财到手,睁开眼睛。非偷非抢,财主分明。”财主听到此处,忙问师父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师傅笑答道:“菩萨有灵,见钱眼开,得人钱财,替人消灾!”说罢带了20块钱走了。财主认真一看,佛像的双眼果然开了。虽然心痛肉痛,却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六、“目眉毛,垫好看”
客家人对于子女多而不贤孝的,或碰着类似的事情,就会怨叹说:“目眉毛,垫好看的”。这句话有个来历——

从前,有个人家,夫妻生了四五个孩子,都辛辛苦苦哺育成长了,有的出门做工,有做生意,家里只剩下一个耕田的。人家说他出门的孩子都赚了钱,但总是终年不回家看视父母,连钱也不寄,耕田的孩子出息不大,年老父母生活照样辛苦。老头子越想越有气,便同时写了几封信,分别寄给出外的孩子们,信的内容简炼:“老父病危,朝不保夕,见字速回,切切勿误”。孩子们接到信,惊惶不已,以为老父命在旦夕,若不作速回去,不知还能否见到面呢?

于是,都及时赶回老家来了。谁知一到家中,老阿爸却在大门口坐着,神色自若,一点病情也看不出来。儿子们都感到诧异,也不便询及信中所说“病危”之事。老父一言不发。孩子们也不敢启口。那大儿子对着父亲出神,见老父亲把眉毛剃得精光,心里觉得奇怪。便小心问道:“阿爸,你怎么把目眉毛都剃光了?”老父亲没好气地答道:“目眉毛,再多也是垫好看的,有也当过无!”此话一出口,孩子们才如梦初醒;原来阿爸是怪怨自己兄弟们不贤不孝不顾家哩!于是,兄弟们赶忙跪倒在老父膝下,表示悔过,请求宽恕,并商量以后一致尽心赡养父母。

七、“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
客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井水化为酒,又嫌猪无糟。”用以讽刺那些贪心无厌足的人。

传说,从前,有一家夫妻俩口,日子过得清苦,但心地善良。一天,有个老叫化子来到这家讨饭吃,那老夫妻见他可怜,虽然自家还不够填饱肚子,也舀了一大碗粥给那叫化,老叫化端起粥,又讨菜吃,那老夫妻也没怨嫌,忙把仅剩的一点咸菜也给了他。那老叫化吃完后,也没说句感激话,放下碗又讨水喝。老夫妻说:“没开水,凉井水就有”。那老头说:“我最爱喝凉井水,常言道,人情好,食水甜,你带我自己去打吧!”老叫化来到井边,打一桶水喝了几口,从身上擦一团汗垢,丢在井中,就走了,也不说多谢。老头子感到这老叫化有些怪,便对老婆说,那老叫化临走时,不知把什么东西丢在井里了,于是,急忙到井栏边去看看,刚到井栏边,就闻到一阵酒香,连老婆子也隔远闻到了,忙问丈夫道:“老头子,是哪来的酒香味?”老头道:“你快来,我闻酒香味是井里冲上来的哩!”说罢打起一井桶水来,闻一闻,正是酒味,用手掬着喝了一口,哎呀,真是好酒哩!再打一桶二桶还是酒。老俩口欢喜极了。才想到自己遇到的老叫化是仙人呢。从此,老俩口就靠卖酒过日,不愁吃穿,没一年功夫,就成了不大不小的财主。夫妻俩对那叫化仙人真是感激不尽!

第二年,那老叫化又来了,那老俩口子知道他是仙人,热情接待,招呼他吃了一顿像样的午饭。吃过饭,那仙人问主人道:“你们现在还缺什么呢?”老头正犹豫间,老婆子抢着说道:“恩公哟,多谢您把井水化为酒,这一年日子也好过多了,就是养猪没有糟,想请你帮帮忙!”那仙人一听,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会道:

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

井水化为酒,又嫌猪无糟!

仙人边叹气边念着这句话走了,头也没回。老俩口赶出门来意欲挽留他,可惜已不见人影。回到井边想打酒卖时,井水已经仍然变成了水,一点酒味也没有了。从此再也没有酒可卖了。老俩口虽然后悔自己不该贪心无厌足,可是已经迟了。

八、“狗径线,食唔察”
客家人有句俗话:“狗径线,食唔察”。“食唔察”是“吃不及”的意思。

从前有个人,不太懂礼貌,每逢吃饭时,都抢好菜吃,十分“乱事”。有一次,他跟老婆回娘家吃喜酒,老婆怕他在酒席上抢挟好菜吃,会当众出丑,便事先吩咐他:“吃饭时你用一条长线拴在脚趾上,另一头由我牵着,我拉一下线,你就挟一下菜,以免‘乱事’。”他答应着。吃饭时,他老婆跟他坐在对面,手里牵着线头,扯一下,他就挟一次菜,果然听话。不料过了片刻,线被桌下的狗缠上了,那狗把脚乱蹬,丈夫以为是老婆用手扯动的,便乱挟起菜来,狗脚越蹬越急,他便越挟越快,把一席的客人都看呆了。他老婆忙把手里的线头放开,丈夫便再也不敢挟菜了。席散后,丈夫问老婆:“你为什么把线丢了?”老婆好气又好笑道:“你真呆!刚才是狗径线,你都食唔察了!”后人就用这句话来嘲笑那些在酒席上不注意文明礼貌的人;也用来形容事情多而忙乱、应接不暇。

九、傻个学唔精
有个人很傻,一次老丈人家嫁孙女,请他去喝酒。老婆说:“人家做好事,你别乱说话,听别人看怎么说你就怎么说。”他记住这话就上路了。

出门遇到一个渔人因起网无鱼在叹息:“一塘清水绿油油,可惜无鱼落网中。”又向前行,遇到一个人边过桥边念道:“双板桥好过,独木桥难行。”再往前去,遇到一个人对一个妇女说:“恭喜你好福气,一胎养了双生仔。”接着遇见路人在劝一丧家:“莫哭了,人都死了,哭也哭不回来。”

到了丈人家,有人请他洗脸,脸盆里却不放面巾。他一看忙道:“一塘清水绿油油,可惜无鱼落网中。”家人忙拿面巾给他。开席时,他面前只有一支筷子,他又说:“双板桥好过,独木桥难行。”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人不傻,忙给他添了筷子。丈母娘心里高兴,上前劝酒。傻女婿想了想对丈母娘说:“恭喜你好福气,乳菇都是双生的。”一语未完,哄堂大笑。不久,新娘上轿,哭哭啼啼。傻子上前对新娘道:“莫哭了,人都死了,哭也哭不回来。”丈母娘火冒三丈,举手给他两巴掌:“真是傻的学唔精”。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80209435&ver=1&signature=-zECfWk1z7Xk-Vo8ePZFXa8tsEnS8cxbKI1SVY-Pw1pOE*q9wX62HC6aYx0n3P6Vtve6wD*LHCGr97fYQp9RLhK9bb2UYCvY706G212Jz7RuZiIo0AkdHsqhKK0vYjJowCZ9D9HRdBfZREHhp-Czcg==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6:18 , Processed in 0.1271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