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31|回复: 0

探访高要水南客家山区古法榨油作坊粒粒油茶籽榨出滴滴乡愁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1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黎学金的榨油作坊虽然没有卢作福的古老,但是同样采用古法榨油技艺。

油茶籽好像板栗,是榨茶油的原料。

卢作福坚守的老油坊是高要区水南镇唯一的百年榨油作坊。
转眼之间,2016年的11月份即将过去,往年11月初就已开榨的高要区水南镇卢福来、黎学金榨油坊却一反常态,迟迟没有开榨。卢福来对记者解释 说:“今年,我们客家山区的油茶树挂果不多,乡亲们收获的油茶籽比较少,影响了我们老字号榨油坊的生意。”事实上,即使是往年,一个榨油季下来,他们赚的钱也不多,“我们不想祖传的榨油坊在自己手里失 传,才咬牙硬挺到现在。” 记者 李文华 文/图
古法榨油坊 榨油工具传百年
卢福来是高要区水南镇对口村村 民,他告诉记者,高要区水南镇的油茶榨 油季节每年只有两个多月,“就是11月份和12月份。每年榨油季结束,我和弟弟卢 亚六都要拆掉木榨油槽等榨油工具,然 后保存起来。这些木榨油槽等榨油工具都是我们的阿爷传下来的,因为大家都 比较爱惜,所以使用了100多年,现在还 可以使用。” 高要区水南镇政府干部黎少斌是当地人,他对记者回忆,“上世纪80年代, 高要水南客家山区还有好几家古法榨油 作坊,目前只剩下对口村的卢福来、卢亚六两兄弟还在坚持古法榨油。” 由于卢福来兄弟俩将木榨油槽等古 法榨油的工具封存起来,记者只能根据 他们的讲述还原古老的茶油榨制工艺。据卢福来介绍,从清代末期开始, 他的祖父就建了榨油作坊,“以前作坊 外有个水车,山水冲击水车的力量转动碾槽,把油茶籽碾碎。1995年,这个古 老的水车坏了,没人修复,就再也没人 使用它。” 被碾碎的油茶籽放入一个大木桶蒸煮以后,卢福来兄弟俩把茶籽用稻草打 包成一个个圆饼,“再放入木油槽内,每 次只能放十一二个圆饼。” 卢福来兄弟俩将榨油的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就进入了最辛苦的榨油环节, “我们把圆木楔逐个增加放到木油槽里 面,然后兄弟俩轮流上阵,抡起挂在房梁的粗木头,不断撞击木油槽内的木楔,挤 压圆饼流出茶油,榨一木槽油,我们要撞 一个多小时,热得就算是大冷天也要光 膀子。” 卢福来兄弟俩辛苦榨油两个多月, 由于顾客以压榨过后的茶籽饼代替加工 费,“一个榨季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两兄弟每个人只能赚几千块钱。我们都已 经60多岁了,我们的儿子都害怕辛苦,不 愿意接手榨油坊,我们不想祖传的榨油坊在我们两兄弟手里失传,才咬牙硬挺 到现在。”
手工榨油 父子两代为顾客而坚守
黎学金是高要区水南镇水南村 村民,他的茶油榨坊虽然没有卢福 成兄弟俩的油坊古老,但是也有30 多年历史,承载了黎学金父子两代人的感情。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的高 要县水南人民公社建立了茶油加工 厂,黎学金的父亲黎念礼是那里的榨 油工人。由于古法榨油工作强度太大、出
油率比较低,中国的工厂生产了出油 率较高的铁油槽人工榨油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黎念礼工作的公社榨油厂倒闭,“我父亲买下 了榨油厂的部分设备,自己在村口 开了一间榨油作坊,我们父子俩一 起干。2001年,父亲去世,我一直让这间老油坊坚持开了下来。” 黎学金告诉记者,这十几年来, 水南镇的客家人开办了好几家机器
榨油的茶油厂,“但还是有些客家人 觉得我们人工榨的茶油香浓、味道 好,虽然我的这间油坊赚钱不多,但是为了这些老顾客,我坚持了下 来。” 黎学金将顾客送来的油茶籽碾 碎、蒸煮、打包成圆饼以后,“放入 铁油槽里面,先放入一个圆木楔,再转动活塞,然后不断增加圆木楔, 直到挤压出茶油。”
习俗传承 视油茶树为吉祥树
高要区水南镇是肇庆地区客家 人居住比较集中的乡镇之一,全镇 1.8万多人,绝大部分是客家人。 高要区史料记载了水南镇客家人的来历:清末至民国初期,原本生 活在梅州等地的客家人迁徙来到高 要区水南镇等地定居,带来了客家 人喜欢在山上种植油茶树,以及用油茶籽榨油食用的习俗。 对于客家人为何喜欢种植油
茶树、食用茶籽油,当地的客家长 者给记者讲述了客家人世代口耳 相传的原因,“因为油茶树的果实 多籽,常年开花结子,寓意多子多福,我们客家人的祖先都看中传 宗接代,因此把油茶树当成吉祥 树,每家每户都要种植几十棵,甚 至100多棵油茶树。油茶籽可以榨油,茶籽油还可以 药用,真是一举 三得,所以客家人世代都喜欢种植
油茶树。” 记者在高要区水南镇对口、石 下等客家人聚居的村庄采访时获 悉,他们每家都有祖先搬迁来到水南镇以后种下的百年油茶树,“油茶 树还有一个特性,一年盛产以后,第 二年就很少挂果,去年,我们这里的 油茶树结果很多,所以今年就挂果很少,明年挂果又会很多,多年以来 都是这样循环反复。”
油香浓郁 勾起游子淡淡乡愁
自古以来,水南镇的客家人都 遵循“耕读传家”的传统,通过读 书、参军等途经走出客家山区,来 到高要城区、肇庆等地生活,但是他们依然难忘故乡的油茶树,还有 那浓香的客家茶油。 卢钊来虽然举家迁往佛山城区 已有30多年,但是对故乡高要区水南镇对口村山上的油茶树依然记忆 犹新、念念不忘,“茶油可是我们客 家人的特产,油茶树都生长在深山
里。油茶树盛产那年的入秋以后,树 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油茶果,它们比 北方的红苹果要大一些。” 儿时的卢钊来跟父母采摘油茶果回家以后,“把油茶果剥皮、晒干 后打开,里面的油茶籽就露了出来, 油茶籽很像板栗,但是不能直接食 用,只能榨茶油。” 卢钊来的父母把油茶籽处理完 毕以后,“他们和我的哥哥、姐姐每 人都要挑一担油茶籽,来到村里的
古老榨油坊榨油,几百斤茶油籽可 以榨出100多斤油。” 卢钊来告诉记者,茶油不仅可 以炒菜,还可以补身体和药用,“客家妇女生了孩子,食用茶油煎的鸡 蛋,不仅补身体,而且祛风湿。我 们小时候喉咙痛,声音沙哑,母亲 用汤匙给我们喂几口茶油,连喂几次,我们的病就好了。我现在只要喉 咙痛,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茶油。”
   


来源链接: http://zq.southcn.com/content/2016-11/24/content_160318600.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5 21:41 , Processed in 0.1268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