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4|回复: 0

【湘戏晋京】《孟姜女传奇》:用汉剧高腔唱响“湘妹子”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12: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湘戏晋京】《孟姜女传奇》:用汉剧高腔唱响“湘妹子”)
7月至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精选了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这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和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将充分展示近三年来湖南艺术创作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交流展现湖南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为湖南戏剧文化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扩大湖南文化影响力。
为此,红网特推出《湘戏晋京》系列报道:



孟姜女传说自古有“东、西、南、北”四个派别的版本,流传于孟姜女故乡的传说是南派代表——孟姜女是秦时澧州(现津市)嘉山人,地道的湘妹子!
“澧水波粼粼,嘉山草青青,姜女在何处,民心永系生死情……”用常德汉剧高腔演绎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将碰撞出怎样绚丽夺目的火花?
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玲表示,这是该中心至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一部戏,将把它打造成常德汉剧的保留剧目。
常德汉剧高腔和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于2006年和2008年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唱腔以高腔、弹腔、昆腔以及民间小调组成,富于浓郁的湘北地方特色。一个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传奇爱情故事。“能否将两者融为一体?”国家一级演员彭玲早有这一想法。
彭玲从艺30余年,在汉剧舞台上塑造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殊荣,同时还担任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主任。
彭玲2013年5月上任伊始,就请来原常德市汉剧院院长龚卫民和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导演何艺光,一同交流探讨新戏的选题事宜。
何艺光是国家一级导演,对常德汉剧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他最先建议用常德汉剧高腔来演绎嘉山孟姜女传说。
彭玲坦言,“在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故事中,相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的影响力要小一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表现形式虽多,但内容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有鉴于此,他们将剧目的切入点和主题思想,确定为颂扬孟姜女和范喜良忠贞不屈、感天动地的爱情,和人民大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处理好秦皇暴政、修筑长城等较为敏感的问题,和积极创新、融入本土文化元素等方面,三人也达成共识。
此后,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特邀文艺评论家、对常德汉剧有所研究的安志强担任编剧,一年多时间八易其稿。
《孟姜女传奇》演出后大放异彩好评如潮,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融入不少本土独特的文化元素。
孟姜女传说自古有“东、西、南、北”四个派别的版本,流传于孟姜女故乡的传说是南派代表——有史料印证,孟姜女是秦时澧州(现津市)嘉山人,地道的湘妹子!
从2013年10月开始,剧组多次组织主创人员到嘉山姜女祠、澧县文庙一带考察、采风,与当地“孟姜女传说”传承人和文艺专家座谈,观看民间艺人表演有关孟姜女故事的节目等,收集到“下池”、“蹈火”、傩文化等属于本土传说独有的内容。还将赛龙舟、澧州大鼓、常德丝弦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剧情中。
彭玲介绍,为了贴近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惯,真正让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孟姜女传奇》“老腔新唱”,在高腔的曲牌中,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在“伤别”“滴血认亲”片段中打破传统模式,将高腔与弹腔相结合,使唱腔更有特色和时代感,这对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服装造型新颖别致,表演巧妙糅合戏曲、舞蹈、话剧等元素,兼具传统与时尚之美。
这个戏原名《孟姜女》。剧组在益阳排戏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应邀前来观看,建议剧名添上“传奇”。采用这一视角和层面来演绎,舞台施展的空间变得非常开阔,极大地调动了主创人员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彭玲凭借在剧中成功塑造了孟姜女这一感天动地的人物形象,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表演奖”。
谈到自己表演上的创新,彭玲以“哭城”一场为例指出,当孟姜女惊闻夫君范喜良身亡的噩耗,传统戏剧中的孟姜女一般是突然晕倒,苏醒后大放悲声。
彭玲介绍,“我和何导沟通后做了大幅度改变:接近崩溃与昏厥的孟姜女僵立呆住,靠全身剧烈颤抖的肢体语言,靠眼珠的对视,转动,发散与收滞神光的‘眼技’和声嘶力竭的呼喊,来表现人物极度悲愤与血泪控诉的强烈情感,提高了戏剧表演的震撼力。”
三年磨一戏。彭玲在接受采访时,曾用“不容易”来形容《孟姜女传奇》的整个编创过程。
《孟姜女传奇》是该中心至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一部戏。因为本地二度创作的实力有限,除导演、音乐等邀请湖南名家担任外,剧本创作、舞美、灯光设计和化妆、服装、人物造型设计等都是到北京、杭州请国内顶级专家和企业团队来做。这是常德汉剧界破天荒的事,曾招致各方的不理解和质疑。
在编创过程中,剧组团队也克服了不少实际困难。
按剧本设计,上场演员共七八十人,场面可谓恢宏大气。该中心全部演员才40多人,向常德市湘楚歌舞团、武陵区歌舞团寻求帮助,借调了近30名演员。
2015年4月,《孟姜女传奇》正式投排。因常德没有符合要求的舞台,剧组在益阳租用剧院一个多星期。每天早出晚归两地奔波,排戏任务重,中午吃个盒饭,休息片刻就开工,大家非常辛苦,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一年多光景,全体演职员取消节假日,精诚协作,为梦想而坚守,为戏剧而拼搏。
何艺光导演推掉了四个戏,在常德扎根半年,全身心扑在编创上。期间,女儿结婚,他无暇参与筹备,匆匆忙忙喝了杯喜酒就往排练场赶。后来,女儿生小孩,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去探望。
年逾八旬的李少先是常德汉剧音乐创作的国家级传承人。剧本改到第三稿时,李老不顾年迈多病,迫不及待地投入音乐唱腔设计工作。
演“小玉”的张金玲,孩子才一岁大,生病住进重症监护室,她只能匆匆看几眼,含泪赶去排练。
彭玲因排练强度大,左膝旧疾复发,医生多次劝她静养休息,切忌剧烈运动,否则将来很可能无法站立行走。彭玲毫不犹豫地说:“戏决不能停下来!坐不坐轮椅以后再说,先排戏!”
从北京展演归来有何打算?“我们将进一步打磨提升,将它打造成常德汉剧的保留剧目。”彭玲笑道:“今年9月将迎来常德市汉剧团成立60周年,我们希望把《孟姜女传奇》当作一份献礼,当作继续传承和保护常德汉剧的一个崭新起点。”
——常德汉剧高腔《孟姜女传奇》观感
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的《孟姜女传奇》,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梅花奖演员彭玲至情至美的表演,导演何艺光的艺术手段,可以凝聚成这样一句评语:为人民讴歌,为人讴歌!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开场词中说,“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戏剧情感的传递需要细节与过程的力量。这就要看你怎么唱,唱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该剧编导深知此理,精明地围绕“情”字设置每一关目,如是演员在有激发情感的情景情节中,有了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依凭。
楔子部分,划龙舟时,范喜良、孟姜女一见钟情,孟姜女香囊留情。第一场“入池”,范喜良偷窥跌落园中池塘,孟姜女再见情郎共燃情,爹妈出来要拆情,姜女勇敢“表情”,得遂因缘,喜宴酒酣,官府来抓丁修长城,毁情。第二场“别妻”自有情;第三场“思夫”,一边是孟姜女思夫欲绝,一边是范喜良众百姓苦难劳役;一边是孟姜女做寒衣尖针刺手,一边是范喜良坠落悬崖。心电感应,情至极处的孟姜女决然去寻夫。第四场“过关”的首关,风、雨、雷、电四神于云端讨论人间情的真伪与力度,给孟姜女严酷考验;第二关,人间关隘,把守者嗜财如命,孟姜女以乡情、苦情动人,守关人反被感化皆解囊相助。第五场“哭城”,知死讯,哭倒城,始皇至,孟姜女求三允:滴血认亲,夫妻冥见,傩坛大祭,满朝文武披麻戴孝,始皇亲祭修城亡灵。皇允照办,如此天下苍生与个人的苦情伸张,孟姜女蹈火涅槃。简练剧情,场场在情,这给表演者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彭玲从孟姜女情窦初开到坚贞笃定、一念孤行,到直面死亡与皇权暴政,形象上有三次改变与提升。由平凡小女儿形象到不一般的望夫孤妇,到人神共钦的被奴役者的妻女总代表。每个阶段的艺术形象的精神层次是递进的,是必须找到灵魂依据与支撑点才能够创造性完成人物塑造的。在行当上也需从花旦到青衣的转换。快五十的彭玲做得游刃有余。在其充满形象感、情感真挚感人的唱词中,我们大体知道这需要怎样的演唱演绎功底去把握与表现。
在剧本文辞基础上,必须有新的架构、设计、提升与强化,必须要让立在舞台上的灌注灵魂的真血肉形象去演绎、表现,去抚摸、愉悦、撞击观众的心灵,给观众审美的享受。自幼学戏,本身就是出色演员的导演何艺光深深懂得这些。
作为一个外请导演,何艺光在充分了解熟悉剧种的艺术特征与历史积淀上,真正进入创作的状态。协同创作团队,调度整合,在编剧、唱腔设计、舞美、形象设计等方面,突出剧种特色、地域特色,把常德高腔的艺术特色充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剧种声腔、表演上的特色呈现,开场的划龙舟群舞;第一场“下池”的满台绿荷红莲的布景;“过关”一场的澧州大鼓;“哭城”时的湘西北地区的傩舞等,地域性特征与素材的创造性运用与编排,也让人耳目一新。孟姜女万喜良结婚贺喜时,乡邻们汇聚,让人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似曾相见的婚宴群舞场面,锣鼓点子响起,舞台上走起的是有板有眼、亦庄亦谐的三轮各具情态的斗酒场面,程式与设计创作交融。
风、雨、雷、电四神出场,既有程式化的插科打诨,又有神灵通识古今,任意穿越的荒诞意味;既有程式化的虚拟写意,又融入摇滚等现代音乐元素与兽鸟嘶鸣、飞沙走石、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声光电的渲染技术。加上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呈现出常德高腔表现主义意味的魅力。“哭城”一场,孟姜女的悲痛欲绝,天地为之震撼,城墙为之战栗。舞台上出现了异度空间的一群苦役,巨大的充满压迫感的城墙与背负、压迫、蹒跚、匍匐的肉体所展现的暴戾、冲突、抵抗、不折不挠、愤恨、渴求等,是戏曲程式的写意?是舞蹈的写实?是表演的抒发?皆有,又皆不可专有。城倒,秦始皇来并不现身只有幕后音效的“嗯”“哼哎”与笑声,但是那苍龙般的声音,把秦始皇的暴戾、狡猾、好色、感佩表现得淋漓尽致,简而未简,以少胜多,留白对比……中国美学趣味运用精到。
回到前文谈到的那条评语,“为人民讴歌。为人讴歌!”为何这么说?孟姜女的故事虽有超现实的地方,但是它正是底层人民炽烈的爱恨与反抗精神的凝聚。这一点是众多孟姜女戏都会去着力表现的,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原因。而常德汉剧高腔《孟姜女传奇》中,特别是风、雨、雷、电四神出场部分还可以看到,它有类似古希腊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故事所折射的,人之令神怖惧的人的存在价值的精髓。
   


来源链接: http://news.163.com/16/0815/12/BUGQ7IKV00014AEE.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2:26 , Processed in 0.1297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