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9|回复: 0

客家文化重现荣光 央视大戏《下南洋》受热捧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0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承启楼内景

初溪土楼群外景
本报记者简彪
他们是跋涉在群山峻岭间的高门华胄,穿越了“五胡乱华”“黄巢之乱”的慌乱,迈过了黄河长江,来到闽西赣南粤东的汀江流域,开创了沿袭中原文脉的客家文化。
他们的身份定位,历经千年方才清晰;他们的土楼家园,已傲然立于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他们散布在台海两岸,他们下南洋,他们走四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们——客家人。
3月15日,由沈好放执导,俞智先、廉越执笔的央视年度大戏《下南洋》落幕。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数据显示,这部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电视剧以4.56%的收视份额,仅次于央视3·15晚会,排名当日全国电视收视排行榜第二。
再往前的新年伊始,2月22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之歌·桃园春风”大型电视晚会在台湾桃园巨蛋体育馆上演。这个庆祝客家节日“天穿节”的文化交流活动,带来了台湾客家的集体狂欢。
此前的2月20日,展现客家文化的大型歌舞《土楼神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更是让客家文化在国家级艺术殿堂展现。
一时间,客家文化走进了北方民众的生活,成为又一个文化热点。这个让许多民众感觉陌生,甚至不知所云的群体,也引发了许多疑问:客家人从哪里来?为何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跋涉在崇山峻岭间的高门华胄”
展现客家文化的《下南洋》和展现山东文化的《闯关东》、展现晋商文化的《走西口》被人誉为央视“迁徙三部曲”,反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移民历程。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上,还有广府人、闽南人、客家人的三大迁徙。
即将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述“福建土楼与客家文化”的福建省闽西博物馆负责人孙国亮介绍,广府人、闽南人、客家人都经历了漫长的迁徙过程。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当时的中原地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南戍五岭”。秦末群雄逐鹿,大军滞留当地“与越杂处”,在赵佗的领导下建立了南越国,成为广府人的第一批成员。北宋末年,开封大批民众南迁岭南,途经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此时的南迁汉人与早期广府人融合成为新广府人。南雄珠玑巷,成为广府人的族群认同。
西晋“八王之乱”及随后的“五胡乱中华”,导致大批黄河、洛水流域民众南下到达福建沿海,他们把这里的一条江命名为“晋江”,以示自己是晋人;他们的语言被称为“河洛话”(或称“福佬话”)。唐朝初年,光州固始(现河南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平乱,开发了现厦门、漳州区域,随行人员不少定居于此,成为闽南人的第二个来源。五代时期,光州固始人王审知“悉举光、寿兵五千”开创了闽国,成为闽南人的第三个来源。由此,光州固始成为闽南人公认的渊源。
和广府人、闽南人先祖迁徙交错的是客家人先祖的迁徙。
按照客家文化研究鼻祖罗香林的研究,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这种判断逐渐成为学界主流,并被客家人认同。
第一次是在“五胡乱华”时期的“衣冠士族”南渡,这些人大多滞留在江淮地区,部分到达江西排湾等地。东晋王朝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安置他们,予以各种优待。这股迁徙潮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近200万。这被称为是客家人的孕育期。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蜚声文坛的客家籍作家张胜友风趣地说:“那时的自发迁徙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如安全保卫和经济保障等。所以,客家先祖要么是高官显贵,要么是富豪之家。按照今日的说法,就是‘大官大款’。”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破坏了江淮的宁静,迫使人们继续迁徙,大部分人来到闽西赣南地区。在翻越了武夷山脉后,这批客家先祖大多在现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驻留,故而“宁化石壁村”成为客家人的族群认同。第三次迁徙则是靖康之耻到元灭南宋期间,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到闽西赣南地区,和拥有共同文化信仰的原南迁汉人融合在一起,部分则往粤东一带迁徙。由此,闽西赣南粤东地区成为客家人大本营;客家人的群体定型。
因为那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都编入“客籍”,当地人称呼客家先民为“客籍人”,并逐渐演变为“客家人”。这个他称性的名词,后来成为客家人的自我认同。更具悲情意义的是,这种认同也是客家先民长期迁徙形成的“处处无家处处家,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样“做客人家”的族群心态。
张胜友一直希望为客家人写首歌,可在这厚重的历史前迟迟不知如何落笔。一次,他从北京飞往厦门,当听到空姐说飞机已经飞过黄河就要飞越长江时,客家先民跨越黄河、长江直至汀江畔的一幅幅图景浮出脑海,他当即撕下飞机上的卫生袋,写下那首著名的《土楼谣》:“漫漫黄尘兮山高路长,诉说着一曲千年惆怅;依依土楼兮圆圆方方,珍藏起多少客家梦想?”
此后,客家人经历了两次大迁徙。一次是“湖广填四川”以及明末“入台”;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广东“土(著)客(家)械斗”导致的向广西、海南等方向的迁徙。此外,南宋以来,客家人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外迁徙,包括《下南洋》中描绘的“契约华工”等。
据估计,客家人分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2亿人,中国内地约有7000万人,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其中,香港华人1/3是客家人;台湾有1/5到1/4是客家人。除闽赣粤外,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也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有许多客家人,典型表现是有不少“永靖同乡会”。永,是福建永定;靖,是福建南靖。这两个“纯客县”是著名的侨乡,有着世界遗产“福建土楼”。
可供借鉴的是,作为客家人的孙中山先生当年在海外募款,即得到海外客家同胞的大力支持。
当前,西方学界对客家人的评价是:“东方犹太人”“跋涉在崇山峻岭间的高门华胄”。
历尽艰辛的“客家”正名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客家人”受到不少误解。即便现在,许多人也会混淆广府人、客家人、闽南人,最具典型意义的说法是“客家人是汉族人吗”。
现在学界习惯对汉民族进行民系划分,如北方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民系”这个概念,由罗香林创立。正是罗香林,让“客家”正本清源,恢复原有荣光。
由于客家先民所居地区山高林密,不适耕作,随着人口膨胀,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外迁徙,使得客家人和当地人的矛盾激化,加上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点,“土客械斗”盛行。19世纪中期,广东开平、恩平、台山等地爆发土客大械斗,持续12年,死伤数十万。在这种情况下,广府人对客家极尽排挤。1905年,广东顺德人黄杰编写的教科书《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里,称客家人“非粤种,亦非汉”,一时舆论哗然。
幼年险些丧命于土客械斗的广东兴宁人罗香林,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先后师从王国维、梁启超、朱希祖、陈寅恪、顾颉刚等大师的历史学家,他用自己的研究,实现了“为客家明利弊、辨得失,昭告于同群”的儿时梦想。
1933年,罗香林发表25万字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开创性地运用谱牒、史书等论述了客家“为中原衣冠旧族”“为避战乱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等观点。此后,他撰写了《客家源流考》、《客家迁徙及分布地图》等作品,全面阐释客家的源流、分布、语言、特性。罗香林首创“民系说”,认为由于自然环境、外族关系、内部演化,会导致一个民族分化为不同民系。由此,汉民族被分为八大民系,客家成为唯一不按地域划分的民系。
“可以说,他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遗失千年的根,找回了属于他们的身份与荣耀。”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曾如此评价罗香林的研究。
罗香林的《中国族谱研究》一书,也使得族谱学成为继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后又一史学研究新领域。这一研究,正是根植于客家文化。客家人薪火相传,最看重的就是族谱。几乎每个客家人都能上溯数十代的祖先,甚至按照族谱可以找到每一位祖先。 如台湾简姓,出自南靖简姓;随着两岸编修族谱工作的进展,他们了解到南靖简姓出自永定简姓,明白宗祠在永定县的洪源村。按计划,台湾简姓祭祖团将于今年回乡祭祖。按简姓族谱,简姓先后在山西、河北、四川、江西等地居住,中古始祖为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儿时好友简雍。现在的四川省简阳市,正是得名简雍。
1978年,罗香林去世,但客家人的文化追寻没有停止。谢重光、周建新、梁昌俊等研究者陆续从客家文化的细节如建筑、服饰、习俗等方面着手,描绘客家文化的面貌。华南理工大学成立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客家文化研究所,推出了《客家文化史》、《重绘广府、客家的文化地图》等作品,并打造《客家研究文丛》等品牌。此外,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机构,也涉及两岸客家同胞研究,客观上推动了对客家文化的研究。
“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
谈到客家,人们第一想到的或许就是客家土楼。这个或圆或方的奇特建筑,往往或独立或组合,或在溪边或在山脚,营造出一片清雅恬淡、安乐祥和的氛围。
冷战时期,美国的间谍卫星闹过一个笑话。当时,美国间谍卫星在对中国拍照侦察时发现,福建西部山区分布着大量不明的大型建筑。美国方面认为是“核反应堆”,着实紧张了一阵。据说,美国人设法让永定籍台胞回乡拍了照片,才知道那是跻身中国五大民居的客家土楼。“我看过相关的文献和照片。”张胜友肯定了这个轶闻。
美国人的误判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本计一郎的形容相近:“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此后,土楼这一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逐渐走向世界。
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圆楼王子”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上世纪90年代,承启楼成为中国民居邮票中的福建民居图案,风靡中国。土楼营造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楼营造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松生介绍,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杂以蜂蜜、糯米等,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十分牢固。如永定环极楼曾在7级地震中,墙体震裂20厘米后仍自行复合。华安二宜楼在1934年被迫击炮轰,但安然无恙。
土楼的大门往往用10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土楼底层不开窗户,低层则窗户狭小,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一幢土楼往往能容纳数百人,可有四层、数百个房间。土楼的使用分层也很明确,如底层一般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由于都用生熟土夯筑,故而底层墙体很厚,一般为2米,墙高则达10米以上。土楼分方形、圆形、府第式、混合式。其中圆形土楼有单环或多环,如承启楼有4环,按易经八卦布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这种建筑风格和客家人的生存条件有关。在客家先民来到本地后,由于山区猛兽、盗匪多,需要建筑防御性较强的建筑,因此土楼往往大门一关自成天地。此外,由于客家人是典型的宗法社会,故而土楼容量大,且有明显的地位区别,如往往都围绕着核心如祖堂、主楼向外扩展。
土楼从居住场所,到现在的世界遗产,有着坎坷的经历。
1988年9月,研究闽西南土楼卓有成效的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负责人黄汉民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福建圆楼考》,将土楼提升到国际学术研究的重要层次。
1998年3月,热心于土楼研究的永定人胡大新听闻武夷山申报世遗的消息后,动了为土楼申遗的念头。当年5月,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成立。
2000年4月,福建省省长办公会议决定,永定、南靖、华安三地土楼联合以“福建土楼”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2007年,“福建土楼”成为我国2008年世界遗产唯一申报项目。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发扬光大客家文化
据统计,永定客家土楼现有2.3万多座。其中,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初溪土楼群等7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县文化委员会主任徐建国表示,守护好土楼这份世界遗产,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该县从政府机制、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创造性努力。如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客家土楼文化研究院和客家土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除了推进对土楼营造技艺、客家礼仪等方面的研究,还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土楼神韵”剧场、客家文化城的建设。
去年以来,永定县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等4个规范性文件,并在福建省率先设立县级文物局,从体制机制方面为这一文化瑰宝的守护、传承和运用提供保障。具体的举措则包括设立福建土楼博物馆,编制23座世界遗产本体土楼维修方案,为承启楼建立三维数字模型等。
《土楼神韵》总导演赖永生在创作这一歌舞时思绪万千。最终,他决定以土楼客家人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客家土楼为背景、以客家风情为基调,用原生态山歌和客家民间的劳动、生活化场景等再现中原汉民辗转迁徙的艰辛历程,表现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的客家精神。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上,这部歌舞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这种效果,在去年的台湾之行中已经出现。2010年5月2日至11日,永定县组团赴台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土楼神韵》成为重头戏。5月6日,参访团在台湾省台北县举办了《土楼神韵》演出。马英九发来贺电说:“透过今晚精彩的表演,相信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土楼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并促进两岸的文艺交流,共创中华文化新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祖籍永定县下洋镇的吴伯雄和3000多位台湾客家乡亲观看了演出。赖永生回忆,台北县的阙先生观看演出后对他说:“台湾有500万客家乡亲。我们非常希望《土楼神韵》能到苗粟、桃园等客家乡亲比较多的县市巡回演出。”
在通过客家文化推进两岸交流和对外交往上,永定在2010年还有不少作为。6月22日,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在振福楼揭牌;3月5日,永台妇女客家山歌大赛在振成楼前举行,40名台湾歌手和27名永定歌手同台打擂;10月14日,美国中国文化周期间,永定土楼模型在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州立大学展出。
普通民众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贡献令人感动。
年过古稀的简庆祺,是永定县培丰镇一名退休教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培丰客家十番乐队负责人,曾于2004年自费印刷了300本集工尺谱、简谱与五线谱于一体的《大排十番十六首》。这支乐队演奏的是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这个没有编制、没有经费保障的“草台班子”,凭着几位成员的退休工资、儿女们的支持坚持了十多年。简庆祺的儿子简海仁还把合办的体育协会的场地提供给乐队排练。“这是我们客家文化的代表,再苦难也要好好传承下去。”简庆祺老人说。他的孙子加入了传承的行列,县、镇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这支队伍。
这种努力并非只在永定,福建南靖、广东梅州等地同样如此。吴汉光担任副会长的福建客家联谊研究会,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努力。在研究会的努力推动下,客家祖地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被纳入《福建省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以及福建省“十二五”规划。
《下南洋》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出,但这部在永定取景,并以“简肇庆”这样典型永定人为主角的电视剧,透出了深深的“天下客家是一家”的情怀。该剧主题曲《阿哥出门下南洋》是永定客家山歌大王李天生的客家话原唱;客家土楼是客家人族群团结凝聚的象征;全剧的红腰带,更仿佛是烙在客家人身上的重情重义的标记;客家人独特的合八字、上灯等习俗也让客家人倍感亲切。
《下南洋》编剧廉越在永定只呆了两天,但她深深感受到了永定人的热情与亲密。“客家人有着北方人的豪爽、真诚、质朴,一下化解了我这个北方人的陌生感。李天生老人在给我演唱客家山歌时,认真而郑重。一首哀怨的《过番歌》,让我决定要向导演推荐用他的声音唱主题曲。”廉越对她当初对着《客家话和广东话大辞典》苦苦补习客家文化的情景也是颇为怀恋。
如今,客家群体已形成了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活动,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客家文化重现荣光,就在前方。
(卢基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土楼谣张胜友
漫漫黄尘兮山高路长,
诉说着一曲千年惆怅;
依依土楼兮圆圆方方,
珍藏起多少客家梦想?
啊,黄河长江汀江,
诗书耕读兮四海流芳。
先人创业兮筚路蓝缕,
客家文脉兮万代弘扬。
土楼啊土楼,
一首童谣兮万千乡愁,
吾为之踏歌兮为之欢狂!

   


来源链接: http://m.sohu.com/n/305100891/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1-12 05:06 , Processed in 0.1217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