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9|回复: 0

瓦子街,客家文化符号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0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瓦子街景点:流芳牌坊(资料图)
上杭县城有条著名的“瓦子街”。“瓦子街”和宁化“石壁”一样,是客家原乡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为什么叫“瓦子街”呢?这要从宋代的杂剧演出说起。
北宋时期,中国的戏剧——“宋杂剧”初步形成。宋代的杂剧表演,既有滑稽诙谐的娱乐成分,又能表演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很受百姓的喜爱。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内的娱乐场所星罗棋布,其中新门瓦子、桑家瓦子等规模尤为壮观:“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则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中瓦子莲花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乐棚内外,官办、军办或民办的剧团竞相表演杂剧,上自皇帝近臣、下至黎民百姓,“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中元节“勾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莲救母》杂剧,直到十五日止,观者倍增。”
北宋亡,杂剧艺人大多随南宋王室南迁。南渡的杂剧在温州、杭州等地获得了新的发展,供演出杂剧和其他艺术的勾栏瓦肆鳞次栉比,数量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汴京。南宋时期,大量南迁汉人进入汀州境内的上杭县,同时也把杂剧表演带了进来。于是,上杭县城就出现了许多戏剧娱乐的演出场所——“瓦舍”、“瓦肆”,俗称“瓦子”。由于百姓喜爱,演出场所众多,客流量大,各种商铺也在“瓦子”附近竞相开业,比如:茶楼、酒肆、当铺、杂货店、理发店、豆腐店、打铁店应有尽有。
可见,“瓦子街”是宋元乃至明清时期上杭县一条重要的文化商业街。由于它在小县城里最繁华、最热闹,因此,“瓦子街”成为明清时期从上杭县外迁客家人回忆客家原乡的一个文化符号。
(兰寿春)
   


来源链接: http://www.gndaily.com/gnly/2015-10/10/content_1643361.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6 23:41 , Processed in 0.1211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