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57|回复: 0

客家宗祠的教化功能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6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迁的客家先民在传承祖源地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当地文化,逐渐形成鲜明的客家文化特征。客家重视自身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具体而微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宗祠即承担着客家文化教育的重要职能。
宗祠是庙、学结合的公共空间
移民生活的艰辛、生存条件的恶劣、军事防御及社会生活的需要等因素,使客家人在定居地形成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其建筑式样因地制宜,在传承祖源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形成封闭、半封闭的围屋。围屋集家、祠、堡于一体,拥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宗祠”(也称“祖堂”、“祖屋”)。宗祠位于围屋的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由上、中、下三堂构成。
客家人在继承中原宗祠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了唐宋以来官学庙学建制的特点,将宗祠和学校结合。通过宗祠的符号系统、礼仪活动以及族学,围绕祖先的祭祀仪式传递价值、塑造理想,建立统一的信仰,实现客家以尊祖敬宗、恪守礼仪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世代传递。
客家宗祠具有的庙学形制特征,通过围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半月池的存在得以佐证。赣南、粤东围屋结构中都有半月池,位于围屋正门外禾坪外侧,是呈半月形的蓄水池。学界、民间一般认为半月池具有军事防御、蓄水、塑造风水的功能,但却忽略了客家文化的厚重底蕴。西周时期,中央太学学宫四面环水,称为辟雍,象征教化流布。诸侯学宫只在南半部修建半圆形水池以示尊卑等级,称为泮宫。汉代儒学独尊,传统的学宫建制及名称逐渐恢复。东汉时期辟雍即是推广教化的礼乐之宫,泮宫则是郡县诸侯国地方官学的称谓。北宋时期,地方学宫中开始有泮池,明代中期以后,地方官学孔庙在棂星门内外建泮池已成规制,泮池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位于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门”内外。泮池是孔庙其他建筑符号之一,标志其身份为地方学校。客家建筑中的半月池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其与宗祠中的其他文化符号共同组成传递文化的教育空间,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符号、仪式、族学实现教育功能
宗祠建筑空间布局中的符号系统、宗祠内的礼仪活动以及宗祠内的族学是实现客家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符号: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符号通过其表达的意义实现文化传递。宗祠中的堂号、楹联等语言符号,阐释了祖先籍贯、迁移历史、文治武功、道德文章、传承的家风等,是客家自身历史、文化的凝练表达,是客家人学习自身历史、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
堂号书写于神牌上方醒目位置神匾上。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号,主要以姓氏发祥地郡望命名,也有以先世的道德文章、功名科第等命名。如卢姓,郡望是范阳郡,堂号有范阳堂、光裕堂、友恭堂、爱敬堂、积庆堂等;叶姓,郡望是南阳郡,堂号有南阳堂、下邳堂、敬慎堂、绍先堂、崇本堂等。郡望堂号是客家人不忘祖根的意义表达。
堂联是对族源地、迁徙历史、祖先功德的展开说明。客家堂联主要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道德文章等。例如,梅州各地叶氏的祠堂堂联:“姓氏锡南阳,支分程水,派衍梅江,源远流长绵世泽;功名昭宋史,科登甲第,教授潮郡,枝繁叶茂振家声”、“敬所尊爱所亲,秩序一堂,亢宗必自新伦始;继乃志述乃事,箕裘百世,余庆原由积善多”。
宗祠门外的桅杆彰显客家人推崇科举及第的价值追求,也是教育激励手段。客家祠堂前往往竖石质或木质桅杆,上面凿本族有功名的人的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迹。桅杆是宗族中佼佼者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是整个宗族的荣耀,也是族人尊崇学习的榜样。桅杆形制来源于中原世家大族大门外的阀阅。客家地区有俗谚曰:“三年中举,旗杆夹石。”只有科举成名,才有资格在这象征着光辉荣耀的桅杆上留下姓名,成为整个宗族的焦点,这也成为客家人重视教育的象征。
仪式:礼乐仪式体现了人伦尊卑贵贱长幼亲疏制度和道德规范,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人伦理道德教育从各种仪式活动中获得。经常性、定期的庄严隆重的仪式活动,把客家人历代传承的文化精神顺利地传递下去。
“惟祖是崇”的客家人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形成春祭墓、秋祭祠的传统。祭祀中要朗诵祭文,祭祀后要宣读族谱中的家规家训。祭文内容主要歌颂祖先迁徙过程、创业艰辛,发扬先辈艰苦创业、宽厚仁德的思想。族谱记录世系源流,祖先功业、家规家训、本族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
族规祖训凝练表达宗族崇奉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客家每年定期向族人进行口头宣传族规祖训,让听者牢记在心,借此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
客家丧葬活动按照哀悼、追思、安葬、祭奠的程序进行,安葬之前的仪式活动在祖屋的厅堂中举行。丧葬仪式繁琐、隆重,要念祭文、行三献礼,体现出客家人孝亲的伦理思想。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在颂词、祭文、祖训族规等语言强化下,传递着客家的伦理规范、价值观、信仰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族学:文化传统、文化传递、家族争夺地方“话语权”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客家人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三世不仕宦,三世不学问,则枉生人世”。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往往集宗族力量大力兴办族学。早期客家人往往在宗祠内设立私塾,办学的经费来源于学田、学谷或族里的赏田收入,还有一大部分要靠乡绅、乡民的捐助。学校的管理一般都由族长或乡绅组成董事会,负责经费筹措、师资延聘。客家人利用其宗祠的场所和资产,开展办学、奖学和助学等活动。族学主要指小学阶段的教育,它除了教授文字、经书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授礼仪,学习客家生活中方方面面礼仪活动的仪式程序,堂联、祭文的撰写等。学生还要跟随老师参加宗族的婚丧嫁娶,充当礼生。
客家祠堂除办学设校外,还出资帮助族内部分有培养前途而经济困难的子弟继续深造,对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子弟给予重点扶持,奖励族内学有所成的子弟。
族群认同是宗祠教育的目的
族群认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容易形成凝聚力强的群体。共同的历史记忆以及语言、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构成族群认同的要素。
人类不是依赖遗传而是通过社会传授和个人学习获得文化和生存技能的。教育活动对文化传递具有系统性特点,精神文化中的深层次文化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只能通过教育活动才能得以传播。通过教育,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经常、系统的联系。宗祠通过符号系统、礼乐仪式和族学等内部要素保存客家人的历史记忆,让客家文化的核心文化传承下来,并通过其综合的教育功能实现文化的世代相承,塑造着客家文化独特厚重的文化特征。世代传承的谱系意识、祖宗崇拜、崇尚礼仪和崇文重教等文化特征标识着客家人和其他族群文化的区别,对于客家人建立共同的信仰,实现本族群的文化认同,形成强大的族群凝聚力起到关键的作用。正是通过宗祠这一特定的载体,对本族群历史文化有效的保存和传递,才使得客家人从在远离故土的他乡,经历上千年的时间悬隔,在艰苦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依然保持了厚重的中原文化特征。
   


来源链接: http://www.gndaily.com/kjgz/2016-05/05/content_1681323.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0:30 , Processed in 0.1164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