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4|回复: 0

赣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弘扬客家文化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5 2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赣州大地上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客家山歌婉转动人、舞龙舞狮神乎其技、戏曲鼓乐余音绕梁……一系列具有客家特色的非遗节目,带领人们走进风情万种、魅力别具的赣南客家。总而言之,客家文化内涵、内容丰富,应充分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发挥客家文化优势,发展提升客家的传统文化。弘扬文化,传承精神,让客家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让客家文化与时代的步伐一起前进,闪耀着更加灿烂的光辉!
于都县杖头木偶:历经数百年 世代相传

杖头木偶。(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于都县木偶戏,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又叫“蚊帐戏”)和布袋木偶三种类形。前两种,在明末清初就在民间盛行了。当时,银坑镇汾坑村刘氏家族的合顺堂、鼎顺堂木偶戏班,活跃在于都和邻近的县乡等地,历经数百年,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十余代了。
提线木偶剧团由4--8人,杖头木偶剧团由2--4人组成,其中有提线艺人(有杖头艺人)及器乐人员。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种, 共有各种木偶人18至38尊(杖头木偶18至22尊)。里面有老生又有小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还有平民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称青衣;更有丑旦,俗称丑角,又号“三花子” 。曲调以楚剧曲调为主,有上弦二簧,下弦西皮,还有板腔、倒板、慢板、快板及一些小调。
木偶人一般由艺人自己做,用樟木雕刻,丑角用篾子编肢体,然后点光。木偶人衣服也是自己裁剪缝制,包括头饰、道具等等。详细
赣州宁都鼓子曲 土话叫“乓筒”

宁都鼓子曲表演。(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也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鼓文、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绎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之强,深受宁都及周边县许多地区的百姓喜爱。在过去,每遇男婚女嫁,小孩满月过周,祝贺生日,建屋乔迁,时令节日,都会请唱鼓子曲的来,唱上几天几夜。
宁都鼓子曲,虽然其方言表演带来了传承地域的限制,但其说唱语言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快、慢、多、少,所唱曲调的凄、婉、缴越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凡的。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对艺术表演经验和理论的积累,会是一个极大的贡献。详细
赣州信丰大堂花鼓

大堂花鼓表演。(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大堂花鼓是流传在江西省信丰县的古老的一种民间小戏。由于此戏种表演场地都在各村厅堂等重要场所,因此得名为大堂花鼓。
信丰大堂花鼓是一种说唱结合、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其演员都是半农半艺。说唱语言主要是当地方言为主夹带赣州官话。表演诙谐、风趣。既有边歌边舞的抒情场景,也有武打场面。
大堂花鼓与赣南采茶戏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无论从艺术特点、表演形式、服装、道具、演出地点、音乐曲调与采茶戏都有区别,它比赣南采茶戏更原始更古老。详细
赣州安远九龙山采茶戏

《茶女采茶曲》 陈罗昌 摄。(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
早在明朝,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
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汲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三角班”从山上到山下,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九龙山采茶戏。详细
传承中原古风 宁都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中村客家傩,据现有资料透露部分信息,已有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几百年来,这习俗虽经风雨,却从未中断,“文革”中依然保持部分形式。其表演内容,包涵禳神祈福、傩节目表演两部分。其表演的节目相传有30多个,其中有不少大节目,现只能表演六个小节目。其表演形式,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
对中村客家傩的抢救、保护、挖掘、传承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以它深厚的客家傩文化内涵,承载着广泛的客家情结,是世界客家华人热爱中国,为中华腾飞出力的一个精神纽带;二是以它生动的表演形式和厚重的艺术内涵,是文艺创作源泉不可多得的戏曲“活化石”;三是以它厚重的人文内涵,是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四是以它折射透露出的客家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对客家民系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详细
赣州于都半班戏:剧目内容丰富 故事情节动人

于都半班戏。(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于都半班戏的前身是民间灯彩、小曲、小调相互融入,逐步改进、完善的一种地方戏种。其流传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于都县葛坳乡为中心的兴国、宁都、瑞金县相毗邻的乡村一带。
于都半班戏戏班一般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大部分成员都是多面手,或会吹会打,会弹会拉,会演会唱,需要时轮番上台,内外皆宜。剧中行当以“生”“旦”“丑”为主。
于都半班戏的最大特点:一是所有女角都以反串形式演唱,对白。二是半班戏中的剧目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动人,人物表演诙谐、幽默、喜、怒、哀、乐,随剧情而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三是半班戏在初期并无剧本及曲调谱记,几乎都是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靠个人的悟性去发挥、提高。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剧目都已整理,有些还输入了电脑录音摄像刻成光碟、磁盘(带),其演出节目达上百个。详细
赣州信丰万隆李庄江头村“瑞狮引龙”

信丰万隆李庄江头村“瑞狮引龙”。(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公元1575年,叶氏自明朝万历年间由南雄坪田迁入万隆李庄江头村,清道光二十六年,叶氏就已经有舞龙的习俗了。万隆李庄江头村叶氏的龙为五节布龙,长6.71米。叶氏为了将自己的龙灯与其他龙灯区别开,于是在五节龙灯的基础上加入了南派单狮进入到表演中。单狮由一人表演,即狮子只有狮头及用布匹做成的狮身。表演时狮子领头,龙随狮走,混合表演,故称为“瑞狮引龙”。
瑞狮引龙一般由12人组成。领牌人一名,也就是领队,持有“瑞狮引龙”的铭牌。铭牌的作用类似于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表演前将铭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一个单人狮,五个舞龙人,五个乐队。瑞狮引龙有35个表演动作,表演时用的伴奏音乐为状元红。详细
赣州上犹车马灯: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称赞厚爱

上犹茶篮灯。(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上犹车马灯起源于明末清初,是寺下周屋村“厚德堂”周氏―――可道公后裔为纪念可道公的历史编排的娱乐节目。
上犹车马灯由红、白马各一匹,小木车一辆,大排灯一只,丑小生一人,车夫一人,马童二人,茶婆一人组成;唢呐曲调有“做到鞋子送情郎”、“锣鼓打来闹盈盈”、“正月是新年”、“做到鞋子送新年”、“高山滴水”、“鹅毛雪”、“拜将台”、“巴山步”等,车马灯表演队伍阵容不大,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有独特的农村风味,表演时,车夫同茶婆互相对唱马灯歌,同时也有锣鼓,唢呐等曲调,悦耳动听,有其独特的民谣和乐器伴奏,唱词较多,夹杂少量对白,并配有适量的舞蹈动作与造型,舞蹈动作反复多次的出现,尤其是矮子步,更是原始采茶戏的精华,民间气息浓厚,生动、活泼、滑稽,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和厚爱。详细
赣县五云柚子灯:为庆祝推翻外来侵略和统治

赣县五云柚子灯。(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赣县五云柚子灯又称中秋灯,据上辈老人传说:五云镇居民的祖先在山东曲埠地区一带,几经迁移到现在的居住地赣县五云镇。中秋灯是为庆祝推翻外来侵略和统治,取得自由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大约一千多年前,当时的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当时中国中原文人利用中秋明月之夜,把传单放在月饼中,号召中原百姓历起反抗,一举歼灭了外来统治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中秋的第二天(农历八月十六)中原百姓为了胜利以示庆祝扎起草把,用竹杆举起柚子,按照鲤鱼花的步伐奏乐起舞。当时正值收玉米、柚子、稻谷的农忙季节,没有时间扎彩灯,只有就地取材相互庆祝。几经演变,中秋灯又就成了农民庆祝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文化艺术。
赣县五云柚子灯在地方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重视下,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如今五云柚子灯已重燃香火。详细
赣州安远茶篮灯:反映茶农劳动生活民间歌舞

安远茶篮灯。(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
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
《茶篮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详细
赣州全南车马灯: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

全南车马灯。(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车马灯戏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流传于全南县的大吉山、乌桕坝、南迳、中寨、大庄等乡镇及周边的广东省连平、翁源、始兴、南雄等邻县乡镇。相传明朝年间,宫廷内乱,叔侄争权,贵为天子的侄子被叔父赶出宫廷,为保全性命,积蓄力量,化装潜行乡间,访遍民间疾苦,深感愧对子民,久而久之,将农时编成曲艺向农民普及。鉴于身份特殊,车马灯演出队一般昼伏夜行,且需带面具,在其演出团队中,骑马和跳加官的官人即指赶出皇宫的天子。
车马灯戏分三个步骤:走马灯、跳加官、捡红包。
车马灯:走马灯表演是民间艺人以演唱的形式形象描绘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生产节气特征.
跳加官:跳加官即由一名身穿官服、戴官帽的人为群众送祝福,祝福词都是以吉祥词句为内容。
捡红包:为了能够得到丰厚的酬金,艺人们以丰富的表演手法获取观众的赏赐,并更进一步活跃表演场地的气氛。详细
赣州于都茶篮灯:于都过去较为常见的民间灯彩歌舞

于都茶篮灯。(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茶蓝灯结构较为完整,分下正套、杂套两大部分,表现的都是茶家与茶商的生活。茶蓝灯舞蹈动作的特点就是男角的蹲和女角的圈。男角的动作都是半蹲,这表现了茶商爬山越岭鉴茶、买茶的情景。女角则多是于齐胸部的舞动,这与茶家摘茶的动作相近。蹲的动作,要求腰跨要稳,气息要沉,膝部始终保持弯曲状态,并以脚跟着地;圈的动作要求做得连贯、顺畅。详细
   


来源链接: http://www.wenming.cn/syjj/dfcz/jx/201611/t20161102_3855827.s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2 18:19 , Processed in 0.1306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