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1|回复: 0

香港大慈善家田家炳的人生箴言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5 0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物简介】

田家炳,香港企业家和慈善家广东梅州人,出身客家世裔。他一生笃行慈善,薄己厚人,数十年致力公益,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生民的慈善事业,几乎捐尽平生财产。至今,他已累计为各项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捐赠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做一个好人,一个为社会谋福祉的善人。”

——田家炳谈他的人生价值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祖辈都是客家人。

千百年来,客家人以吃苦耐劳、淳朴务实着称。田家炳自幼便常听父亲讲述客家人的来历,客家先贤的故事,时刻铭记,不敢忘本。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田家炳自然而然养成了勤俭诚朴,克己待人的品质。田家炳常说:“我受先父言传身教的影响最大,今日我小有成就都离不开他的教导,他怜贫恤孤,乐善好施,通过《朱柏庐治家格言》教我修身立品,做一个好人,一个为社会谋福祉的善人。我和父亲之间有很多故事,那时我家乡穷人多,父亲总是体恤他们,关心他们的温饱。牢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古训,让大众都生活得好。至今,我对516字的《治家格言》还可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在清末民初的动荡之中,西学、革命思潮不断冲刷传统的中国思想体系,但父亲仍然教育田家炳笃行沧桑正道,以那些历经时间检验的为人处世之道稳重行事,奠定了田家炳一生的人生观和价观。


“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

——田家炳谈他的人生价值观

1933年,田家炳进入大麻中学读书。入学之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读书要力求华实兼备,如果不能华实兼备,退而求其次,也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由于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和聪慧的天资,中学时代的田家炳不仅以通经明史、勤勉好学闻名,更在为人处事、治学态度上深为老师称道。

此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田家炳都恪守“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的做人道理,并成为他一生遵循的信念。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田家炳谈他的人生价值观

在创办田氏企业时,田家炳就深知,做企业如同治家治国,民心决定沉浮。因此他时刻告诫自己要尊重工人,爱人如己,推己及人,践行《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所表达出的不卑不亢的气节,在人格上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为此,他不吝重金,为工人修建花园别墅式的宿舍,与工人一起下工厂劳动,出资送工人去学习……田家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修养,使田氏企业备得人心,拥有了外界难以置信的企业凝聚力。


“做人最根本的就要讲一个‘诚’字。要做到心中有‘诚’,口心一致,将心比心,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田家炳一生秉承诚信道义,受到各界广泛尊重

田家炳极其注重企业信誉。他说:“做生意诚信最重要,我们的生意做得并不大,但与我们来往的客户都知道,我们说话算数,与田氏来往,绝对不会吃亏。虽然我经历过了许多困难,但最后还是安全度过了,这与我做人的原则有很大关系。做人最根本的就要讲一个‘诚’字。一切出自真诚,要做到心中有‘诚’,口心一致,将心比心,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管你与商界、政界、百姓还是跟谁交往,也不管你与他有没有利益往来,都要始终以诚相待。”

即便是在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最困难的时候,田家炳也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他说:“我欠人的钱百分之百还清,我宁可别人拖欠我的。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坦诚地告诉对方,说明原因,并承诺自己何时可以克服困难兑现资金,然后就尽最大努力提前兑现给对方。”正是这种“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诚实品行深深感动了很多与田家炳打交道的人,他们总是愿意与田家炳合作做生意。

田氏企业也因此在香港政府和商界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信任度,以至于田氏的任职证明,都成为商界通行的职业信誉证明。田氏可能不是香港利润最高的企业,也不是最大的企业,但在企业无形资产上,田氏绝对是执牛耳者。


“我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客家精神是我生命的内动力!而我的一生能够鼓足勇气、锲而不舍地去奋斗,终生也不能忘记父亲深深铭刻在我脑际的‘勤、俭、诚、朴’四个字。”

——田家炳说客家精神是影响他人生的核心思想,而核心的核心则是:勤、俭、诚、朴

从小经历了人间辛酸苦辣的田家炳,懂得将心比心,懂得理解,懂得人间冷暖,所以对他人的苦难能够感同身受,他的慈善,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钱财,更是温暖与关怀、还有尊严。为此,从小熟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的田家炳一生都保持着勤劳、简朴的生活习惯,从不铺张浪费。他生活节俭,不事应酬,清茶粗饭,以步代车,乘坐地铁,然后走路上下班。在生意场上,他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每月生活开支仅三千元;他戴的电子表,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他每次外游,都自带肥皂,而不愿拿酒店的肥皂用,因为怕“用不完很浪费”;他外出吃饭,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饮料。一位香港记者问他何因?他回答道,全港七百万人,若每人少开一罐饮料,一天就省下七百万个罐,也省了七百万个罐堆填的面积。


“独富独贵,君子耻之”

——田家炳的财富观

田家炳白手起家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但他为世人瞩目的原因,不是因为富甲一方的家业,他爱国爱乡的慈善情怀和助教兴学的满腔热忱,才是赢得尊重和推崇的关键。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不是田家炳的最终目标,报效国家,造福于民才是他的人生理想。

早在他在大麻中学读书时,就爱看学校壁报,特别是校刊上用红纸油印的向捐赠教育经费的贤者表示感谢的公告。星期天返回家中,他与父亲交谈最多的话题就是乡间兴办慈善事业的事迹。

早在20 世纪60 及70 年代,田家炳就曾出任香港博爱医院、东华三院总理,现仍兼任仁爱堂咨议局委员及多间慈善机构的社会事务。他很早就致力推动社会福利工作:兴办不牟利青少年中心、老人宿舍及服务中心、幼稚园、小学、中学、图书馆等事业,造福广大市民,还设有奖、贷学金嘉奖成绩优异的青年。在大埔,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家炳牌楼家炳亭,家炳图书家炳琴,家炳电站家炳馆,家炳情谊家炳心。家炳电台家炳楼,家炳学校家炳桥,家炳医院家炳路,家炳星光照千秋。”

田家炳的慈善之路,先由香港及家乡开始,再慢慢扩展到全国各地。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田家炳就把捐助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1978年春,田家炳捐资100万港元在家乡大埔县兴建全长一百五十四米、宽十一点五米的湖寮大桥(后改称田家炳大桥)。这座大桥解决了百年来仅靠几条粗木作桥、多次行人坠桥淹死的惨剧,可以谓泽被乡里。

之后,田家炳陆续开始为家乡捐资兴办各类有益民生的工程,比如医院、电视台、电视广播中心、少年宫、妇幼中心、渡轮码头、桥梁、水电站等民生项目;在教育上又系统地捐建幼儿所、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卫生学校、电视大学等,每一项目都是急民众之所急,关系到全县父老的福利民生,更带动了全县旅外乡亲关心桑梓的热诚。

至今,田家炳已在家乡捐建了一百二十余座大桥,还有学校、医院、电视台、发电站、体育中心等四百余个项目,令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项目所产生的效益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出来的,它们是数千年来游子报效家乡的优秀传统的见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

——田家炳谈世代传承

田家炳认为真正传家的财富,是祖辈流传的勤劳简朴、自强自尊的客家精神。他的五子四女,一律先进中文学校学习,接受正统中文教育,沐儒家思想熏陶后,才会送到美、加去读大学,以适应今天世界形势的需要。田家炳也将其待人处世之诚信为本、生活上勤俭立身,慈善事业上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厚人薄己的品行传予下一代。


“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小坏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坏。”

——田家炳谈行善的力量

田家炳终生把精力和财富倾注于做善事上。1984年,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会,以“安老扶幼,兴学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类,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创会宗旨,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基金会运作二十多年来,一直维持家族管理,在香港共捐资兴建了二十余所以田家炳命名的机构,在全国三十四省、市、区,资助大学九十余所,中学一百六十余所,其它民生善业数百宗。

田家炳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慈善捐款,他在社会上产生的精神感召力,远远大于财富本身的能量。他认为,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捐钱,更不是一种俯视贫穷者的施舍,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奉献,捐出来的是带有温度和心意的钱。这种奉献不是单方面的给与,而是捐献者和受捐者都能享有的双重、平等的爱。

田家炳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也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称颂。1988年,台湾总统府颁给田家炳“热心公益”牌匾,褒奖田家炳为台湾同胞所做的公益事业,几十年来,香港只有十八人受到过这种出于公益惠及社会的精神颂扬。海内外十多所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院士荣衔,仅在香港的九间大学中就有七间授予了他博士、院士称号。


欢迎关注全球华商名人堂
【在这里了解华商大人物与大事件】
喜欢这篇文章,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可将本文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搜索【全球华商名人堂】微信号hsmrt8888即可关注官方微信账号
阅读田家炳报道全文,请点击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IyNjcwMg==&idx=1&mid=10000227&sn=bd331c46e5d47e33e0f4f27d5cf2d379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8:24 , Processed in 0.1241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