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7|回复: 0

张胜友的文外功夫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5 00: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刘远江

也许当思绪收窄时,即便无意中一论及某位作家,我们亦会立时联想到“文章合为时而著”这句耳熟能详的时代箴言,因为作家艺术家往往与时代性密不可分,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作家艺术家都能在“著文”的时代性方面有上佳表现,甚至很大一部分作家艺术家完全脱离了时代轨道,沦为个人呓语,写着毫无灵魂的文字,行走着缺失风骨的文学之旅。正因如此,能真正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作家艺术家在任何时代都属凤毛麟角。然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我窃以为,最能淋漓彰显“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作家艺术家,显然非张胜友先生莫属。

作家艺术家是时代风气的风向标和精神风尚的引领者,是时代精神颇具意味的人文象征,每个时代或多或少皆会涌现出有能力和智慧书写时代大气象的作家艺术家。

作家张胜友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记录者,更是难能可贵的时代思考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曾亲自调看由张胜友撰写的政论片《十年潮》和《历史的抉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正是浩瀚的时代历练和精微的思想淬炼,为张胜友先生赢得了擅长表现宏阔时代背景下的时代故事的“改革作家”称号,他的写作,于不经意间被打上了强烈而炫目的时代文化标签,无疑是迄今最具时政视野和时代使命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常被人褒奖为高擎时代旗帜的文坛“大手笔”。

继连续推出《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以及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片《风帆起珠江》之后,时至2014年5月,张胜友的时代写作又走到另一个历史性的节点,由他担纲总撰稿的五集电视政论片《百年潮 • 中国梦》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央视多个频道及各省市卫视节目同时隆重推出,一时成为一部政论片风靡全国的热播现象,甚至就连央视《新闻联播》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重点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则全文刊发政论片解说词,这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化界创造的一个瞩目盛举。且由于《百年潮 • 中国梦》承载的强大时代解读力、向心力与引领力,该电视政论片未播之前即已惊动最高执政者,习近平总书记于百忙中拨冗审看,其引发的社会关注度和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又至2016夏秋交替之际,张胜友先生再度迎来了文化生涯中的莫大荣誉,他因其笔下展现的波澜壮阔鲜活详实的历史画卷,无可争议地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有幸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手中接过了相关聘任书,无疑是一种高礼仪的褒奖。

可是,虽说张胜友的文化成就早已有目共睹,但倘若仅是仰仗剖解他的道德文章,实难管窥一豹,无力一叶知秋。的确,如想真正洞悉一位作家的思想智慧,实在有赖于发掘他的“文外功夫”,尤其是像张胜友这等波澜不兴的深邃作家。

相较而言,张胜友是位少年遭遇过磨难的从闽西红土地上脱颖而出的有为作家,他以大龄青年的身份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其后又成功进入紧贴时政起舞的光明日报社。可以说,曾经的苦难赋予张胜友千金难买的敏感心性,随之而来的新闻舞台又令他磨砺了属于一位改革作家的时代张力和文化才思。

张胜友的与众不同尚体现在他的价值取向上。我曾亲见许多名利心较重的文人一旦从位子上退下来后,常予人心态失衡之感。可张胜友则不然,我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便是他退下来后说的,他如释重负地说:“这下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了。”他说这话时显得心无旁骛,因为他极其看重“作家身份”、是一位中国当代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不仅自己嗜文如命,而且还时常嘱咐身边的同行一定要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鸿篇巨制。

不过,对于物质需求他却看得很淡,他从不与人攀比这些身外之物,对此,他的贤内助曾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她以绝对认同的口吻说:“胜友喜好特有的文化感觉,喜欢把室内弄得古色古香,但那些古玩摆件与价值无关,他又不是企业家。”言外之意是,一位文人的生活就应该是淡雅率性的,心有至富,何须外求?我想,或许正是源于家庭的无条件宽容与支持,才让他可以在文学之途孜孜以求,我们也才可以不断看到他为时代奉献出的一部部高智慧的精品力作。

当然了,最能展现张胜友身为一位大文人的了悟生死的生活智慧,还要数其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突发事件。

其中一次是数年前,当我去看望他时,他一见面就道出了刚历经生死之劫的情景,说:“远江啊,我们差点见不上面了,就在半个月前,当我正在写作600字的《石壁记》的时候突患脑梗阻,如果稍稍耽搁一下,无论在哪个环节上,我都已经不可能站在这里了,真是客家先祖护佑啊,你说神奇不神奇。”他说话时始终面带欣然之色,仿佛赚回了一条命。但听闻他的险遇,我却受惊不小。

另一件事是今年年初,张胜友例行体检时被查出令人心惊胆颤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俗称“血液病”),在面对此“生死关口”,张胜友在与医生探讨余下不多的生命旅程时,“上演”了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对话:

“把该交代的交代,该处理的处理。”

“请放心,尽管把结果照直说,我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一相信科学;二坦然面对;三积极配合治疗。”

……

所幸,吉人天相、命不该绝,张胜友面对生死难关再次涉险而过,他遇上了良医和医学科技新成果,原本的所谓“绝症”有望完全治愈。毋庸置疑,福大命大的张胜友从容淡定地到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前不久受《东南文化》杂志之邀,嘱我写写我眼中的作家张胜友。但做为后生晚辈,实有不胜惶恐之感,盛情难却之下,我只好勉为其难地草成此文,以飨广大喜爱张胜友其人其文的业内外的读者友人们。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3 00:19 , Processed in 0.1349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