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1|回复: 0

广东最具特色的十大古村老屋,这些地方有……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9-21 18: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南方读者汇”,广州美景全知道哦~


1自力村碉楼

开平碉楼主要分布在自力村、马降龙、南楼,附近村镇均有分布,碉楼远高于一般的民居,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这些碉楼均是铁门、铁窗,开设有射击孔,配备了枪械、铜锣、探照灯,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一旦有贼匪入侵,村民便躲进楼内与之抗衡,令贼匪望楼兴叹,无功而返。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本地出产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





自力村位于开平市塘口镇,内有华侨、港澳问胞248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自力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这里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美不胜收,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






2开平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现有村民171户,80%为侨户,海外侨胞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马降龙村落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13座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身临其境,翠竹扶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


马降龙碉楼在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据记载,1963、1965、1968年开平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3河源林寨古村

林寨古村位于河源和平县林寨镇,作为东江客家民居四角楼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周围有86座古民居,其中四角楼24幢,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文化底蕴之深厚,为国内罕见,境内还有留云古寺、七叠泉、 撑腰石、云外赏、响水滩、蟾蜍石等众多风景点。





林寨古村始建于秦末汉初,据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赵佗率大军南下开拓,赵佗为了防御来犯之敌,派一林姓将军来此筑寨守关,官府便用他的姓命名为林寨,在林寨周边建起了众多的四角楼。林寨古村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如今的林寨古村仍然住着很多原村民。




除了林寨古村外,林寨镇管辖的各村也有四角楼,即便是杨洞、坳洞等山坑角落,也随处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四角楼。






4清远连南南岗千年瑶寨

千年瑶寨位于清远市连南县三排镇南岗村,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国家AAAA级景区。





南岗瑶寨依山而建,有368幢明清时期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等,古典的建筑民居群落、有原始的竹笕供水系统、有集体议事场所、有瑶老制、有古盘王庙、有玩坡山、有龙文化、有太平天国遗迹…站在寨子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寨前是层层相叠的梯田,左边是茂密的森林,右边是陡峭的峡谷,天高云淡,群峰连绵,千姿百态,心旷神怡。




居住在山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现在多数村民已迁山下新居,只有少数老人家仍在古寨居住,老人家悠然的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看游人来来往往,面容亲切。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瑶寨的“开耕节”,此时进入农事大忙季节封歌封舞;农历七月七是“开唱节”,此时耕种大忙暂告一段落,瑶族各排各寨即日起解封歌舞,青年男女可以进村过寨唱歌跳舞,各排各寨的瑶族群众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集在山坡上,尽情高歌宣泄内心的情感,憧憬美好生活。





5清远连南油岭瑶寨

油岭瑶寨位于清远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一个原生态的古瑶寨,一层一层的小屋,最高一层就是山顶了。这里的房子年久失修,住的人越来越少,有钱人家都到山下建新房去了,旧屋里住着少数老人,不会说汉语,但对外人很友好,也许是经济条件不好才会住老房子吧,请亲们善待哦。


南岗瑶寨是千年瑶寨,我们开玩笑说油岭瑶寨是百年瑶寨,这里没有开发,不是景区,没有景区的拥挤和做作,更加的自然和古朴,想去的趁早哦。


从山脚到寨子的路弯弯曲曲,一路群山俊岭,风景很不错,如果在这住一晚,也许能看到云海日出哦。






6


梅州花萼楼

土楼堪称世界民居建筑一大奇观,花萼楼位于惠州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建于明代万历36年,为土木结构圆形建筑,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冬暖夏凉,为广东省现存最大、最古老和最完美的土楼。因为所建圆形楼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邻居相亲相爱之意,所以取名为花萼楼。



土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土楼内有天井、厨房、饭厅等,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


蓝天白云下,土楼外墙裸露着斑驳的黄墙,折射出历史的久远,一缕缕炊烟从楼上轻盈缓慢地散开,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旁边蜿蜒而过,圆圆的土楼、层层的梯田、清溪竹林相互映衬,和谐地融为一体。






7梅州侨乡村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梅州是围龙屋分布最多的地方,现存总数约有6000座,又主要集中在梅州的兴宁、梅县和五华三地,又为梅县的桥乡村最为出名。



侨乡村坐落在麓湖山下的梅县南口镇,这里风景秀丽、民风纯朴,华侨众多,华侨在海外挣了钱就回家乡建房,村里造型别致的围龙屋有近百座,其中百年以上历史的有31座,又以南华又庐为代表。这里的围龙屋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有扛式楼、堂横屋、八角楼等等,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博物馆”、“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的太极图。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房屋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8隘子镇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位于韶关始兴县隘子镇,是一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客家围楼建筑群,它“集赣南、粤北、粤东四角楼之大成”,“无论从规模、造型、材料到工艺,都堪称客家四角楼之最”,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围”、“粤北第一民宅”,是目前广东省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客家大围楼,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堂客家大围当年历时28年建造、拥有777间房屋、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由上、中、下三个小围楼连接构成,集古朴雄浑的气势和精致高雅的韵味于一体。




该大围具有以下几大奇观:一奇是,规模大。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777间。二奇是,围中有围。整座大围分为中、左、右,即由中心围、上新围屋和下新围屋三部分中等围楼组成,中等围楼中又包裹着更小的围楼,形成围中有围的奇观。三奇是,用料讲究。整座大围围墙用清一色青砖砌成,青砖全部用人工精心磨制成大小厚薄相同,规整光滑。四奇是,富丽堂皇。各种木构件、生活家具都做工精细,古色古香,显耀家财万贯,富丽堂皇。

五奇是,厅堂无联无匾。整个大围的祠堂大厅中无联无匾,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个谜。六奇是,坚固安全。整个大围用河卵石垒砌,花岗岩石条叠角,石糯米浆粘合,十分坚固。围楼内东西南北均设有楼梯,楼上楼下回廊过道四通八达。七奇是,松木作地基。大围使用了极罕见的松木作为基础,共使用了九层松木作固定地基。大围经历百多年的风吹雨打,霜冻冰摧,仍无一处裂缝或下陷迹象。八奇是,冬暖夏凉。由于建筑物高低错落有致,屋顶下均有一层木板隔热,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九奇是,保持聚族而居习俗。如今围楼内仍居住着许多同族人,世代同居,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热情好客。





9汕头前美村

前美村位于汕头市隆都镇,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也是汕头市著名侨乡,前美村传统民居建筑繁多,最具特色的是建于清末民初的陈慈黉故居建筑群,其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0多间,集观光、学术研究于一体,是潮汕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结合体。



汕头地区流传着"富不过慈黉爷"、"慈黉爷起厝"这两句民谚,这位"慈黉爷"指的就是清末富商陈慈黉,他起的"厝"就是如今有着"潮汕小故宫"及"岭南第一侨宅"之称的陈慈黉故居。


这座巨型豪宅群,始建于1876年,历时三十多年、毕三代人精力建成。占地25400多平方米,分设"善居室"、"朗中第"、"寿康里"及"三庐"四大宅院,厅房共506间之多。据说以前陈家专责开关窗门的佣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暗了,可见陈慈黉之规模宏大。


陈慈黉故居的建筑原料有相当部分是从欧洲、东南亚等地运回来的,房屋的总格局即以潮汕传统"驷马拖车"的建筑架构糅合了西式洋楼,再以亭台楼阁、通廊天桥作为点缀;而内里门廊和窗套既有潮汕嵌瓷,也有西方的石膏泥塑;其装饰花纹有传统的花鸟图案,又有西式的几何图形,甚至是英文字母,值得慢慢欣赏。




肇庆黎槎村

黎槎村位于肇庆市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





黎槎村布局精巧,形如八卦图,这些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卦形排列,呈圆形分布,一座座一排排,一圈接一圈,玄机重重,风格独特。
村中有主巷15条,横巷84条,共99条巷道,彷如迷宫。设有十座门楼,称为“九里一坊”。每一座门楼代表一个坊,也就是一个家族。每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思想命名,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俗称“九里一坊”。“九里一坊”10座门楼共有10副红木刻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体现儒家文化里仁思想深刻内涵的楹联,给人以启迪。




黎槎古村有几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以水为脉,环村大道外围的护村池塘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既可养鱼,又可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更重要的是起护村抗敌的防御作用。二是以屋墙为围。黎槎古村既不立界碑,也不建围墙,而是以本村最外围的一层周边房屋临环村大道一侧的外墙作防护墙。即最外围的一圈房屋的门口都往里开,村民只能从“九里一坊”10座门楼进入。当有贼人来犯,出口大门一关,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三是以石为基。该村落的门楼及其附近的房屋和主巷道都是以石为基础。在10座门楼中除“遂德坊”门楼外,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房基;在门楼的内、外巷道上都用咸水石或红砂石铺砌路面。




建议出行的亲们:
1. 自驾的亲们,多拼车,多装人,减少车的数量,为蓝天白云减减负吧。
2. 请勿私摘果园菜地的蔬菜水果哦,那是村民的饭碗呢,有需要可以向村民购买的。
3. 小村田园非景区,没有城里的水泥大道,请小心看路、勿踩蹈村民的庄稼哦。
4. 请自带垃圾袋,把不可降解的塑料、金属等垃圾带走,果皮等可降解的垃圾可留在山里土间。
(转自:广东周边旅游)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U4NDgwNQ==&mid=205917594&idx=2&sn=c3e08b918fc96ff173eaf6be25db1014&3rd=MzA3MDU4NTYzMw==&scene=6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10 18:45 , Processed in 0.1399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