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93|回复: 0

林开钦先生授权发布《客家简明读本》(全本)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30 2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  本文系林开钦先生授权发布。
    林开钦,福建省上杭县人,1934年生,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现任福建客家研究院院长。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著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春秋纪事》《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论汉族客家民系》等书。


客家简明读本
1.jpg
林开钦  著
2.png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9月第1版
2015年7月第2次印刷





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客家民系关心支持是一贯的,他在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上致词,尤其令人难忘。
    2000年11月19日至21日,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在客家祖籍地——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代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人民,在大会上致词,深情地评论客家,他说:“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与会人员深受鼓舞。


可喜可贺的又一力作
——读《客家简明读本》

    林开钦同志的又一力作《客家简明读本》问世,可喜可贺!《客家简明读本》,所谓“简明”,“简”而不减客家要素,“明”之更显客家精华,是对作者2011年《论汉族客家民系》的解读。《客家简明读本》因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必将直接走向广大普通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者,植根于千千万万的读者心中。客家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将大大向前推进,广大读者了解客家基本知识的水平将大大提高。这是最值得称颂的大好事。
    《客家简明读本》最直接最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客家和客家民系,客家先民是由什么人构成,中原南迁汉人何时何地进入赣闽粤边和所经过的主要四条路线,以及形成汉族客家民系缺一不可的四个特征等问题,用史实论证了赣闽粤边是孕育、形成、发展、播迁汉族客家民系的祖籍地,一批批客家人又从祖籍地历尽艰辛播迁海内外。作为客家祖地,客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多姿多彩。保护、建设和运用好文化资源这一珍贵遗产的工作十分紧迫,这是当代客家祖地人所要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正确认识客家源流,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将客家精神发扬光大。为此,在读本中均作了精确的阐述。《客家简明读本》对推进客家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也将是一大贡献。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作者长期以来“一靠学习,二靠调研”的认真工作和辛勤劳动。
    作者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和高深素养,并勤于学习,精于调研,善于思考,细微观察,严谨辨析。作者在《客家农民工调查》中第一次提出客家人新时期的大迁徙,充分表述了对客家农民工的深厚感情。他潜心三年写出具有客家学理论研究里程碑意义的《论汉族客家民系》专著。他生于客家,也得益于客家,他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客家给予他充足的素材,也给予他丰厚的滋润。
    作者在中共龙岩地委书记和后来的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的任内,因工作需要外出考察时,也不忘对客家进行调研。足迹遍布福建省的龙岩、三明、漳州、南平,赣粤的赣州、吉安、南昌、梅州、蕉岭、大埔,以及四川、陕西、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客家祖地和客家播迁地。他在境外、国外考察经贸、文化或友好访问时,都把客家列为考察项目,既为代表团考察经贸、文化增添了有利条件,也了解了海外客家人的状况。侨居国外的客家人既是华侨华人的一部分,又是富有客家亲情的华侨华人,他们热心于参与祖国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作者曾考察美国纽约、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韩国汉城(今首尔)、日本东京、越南、斯里兰卡的客属总会等客家联谊组织,考察了秘鲁、巴拿马、巴西等地的客家崇正会,考察了泰国的客家公会、菲律宾的永靖同乡会、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及香港和澳门崇正总会,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深深地被所到之处客家乡亲对祖国的深情和热爱所感动,他们都认同赣闽粤边是魂牵梦萦的祖籍地,认同根在中原。他们牢记祖训“不忘祖宗言”,即使离开祖国数代甚至十几代,乡音未改,都能用客家话交谈,情真意切,倍感亲切。这些使作者深受感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一种对客家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作者通过国内外考察和占有广博的客家资料,通过学习罗香林的客家学著作,以及学习专家、学者们20多年来的专著和文章,学习国史、方志和阅读客家族谱,并结合考察客家祖地众多的古祠、古墓、古屋、古寺,进行综合研究和考证,厘清多年来客家学界纷争不断的是是非非,对客家源流作出明确、科学的判断。《客家简明读本》就是作者建立在上述科学判断基础上的成果。
    我们四人,在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工作。我们深切理解作者对客家的热爱,对正确认识客家源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高度责任感,理解作者对《客家简明读本》的构思。多年来,我们深受教诲,终生难忘,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对读本先睹为快。值此《客家简明读本》出版发行之际,为表达我们对他的感激,写成此篇,仅表管见。

丘能扬  刘有长  罗开洪  吴汉光


目      录


前  言……………………………………………………(1)
引  语……………………………………………………(3)
第一章  什么是客家、客家民系和客家人……………(1)
  第一节  什么是客家…………………………………(1)
  第二节  什么是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2)
  第三节  南迁汉人何时何地进入赣闽粤边…………(3)
  第四节  南迁汉人主要经过四条路线进入赣南、闽西
……(5)            
第二章  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9)
  第一节  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9)
  第二节  有特定的地域条件 ………………………(13)
  第三节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 ………………………(14)
  第四节  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14)
第三章  客家人向海内外大迁徙 ……………………(16)
  第一节  人多地少是主因 …………………………(16)
  第二节  播迁海内外 ………………………………(17)
  第三节  播迁台湾 …………………………………(17)
  第四节  新时期客家人的大迁徙 …………………(20)
第四章  赣南、闽西、粤东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籍地
……(22)
  第一节  赣南客家祖籍地 …………………………(23)
  第二节  闽西客家祖籍地 …………………………(24)
  第三节  粤东客家祖籍地 …………………………(26)
第五章  发挥客家祖地优势,为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服务
……(30)
  第一节  保护和建设客家祖地生态文化 …………(30)
  第二节  部分客家祖地风景名胜 …………………(44)
第六章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56)
  第一节  爱国保台丘逢甲 …………………………(57)
  第二节  爱国爱港曾宪梓 …………………………(58)
  第三节  大慈善家胡文虎 …………………………(59)
  第四节  功绩显著张弼士 …………………………(61)
第七章  客家历史上的诗画奇才 ……………………(63)
  第一节  爱国诗人文天祥 …………………………(63)
  第二节  著名画家华喦 ……………………………(68)
  第三节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 …………………(70)
  第四节  著名画家宋省予 …………………………(73)
第八章  了解客家源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75)
后  记   ………………………………………………(79)


前    言

     这本小册子是面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的《客家简明读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所以这个读本要注重准确性、结论性、简明性、知识性、图文并茂的可读性相结合。这个简明读本,老年朋友使用也方便。对有的上班族也很适用,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阅读客家的长篇读物。
    所谓准确性,就是要准确反映客家民系和客家人,准确性是读本的首要问题。了解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民系,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读者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是传播客家基本知识的根本目的。
    所谓简明性、结论性,简明不是简单化,是使准确的客家基本知识简单而又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所以对客家史中重要事项和问题的处置,要突出结论性的内容。
    所谓知识性和可读性,就是简明读本的知识覆盖面要广,又要通俗易懂。
    上述这些是简明读本必须具备的要素。然而,简明读本限于篇幅,无法把客家史的全过程进行具体阐述,许多方面的问题无法展开讨论,只能对重大事项释析清楚,这又是简明读本的不足之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虽然根据这些要求做了不少努力,但深知距离甚远,期盼同仁们指正。



引   语


中原汉人往南徙,进入赣闽粤边区,1
结合畲民和土著,客家先民从此起。2

唐至宋末已融合,形成汉族一民系,3
中原文化是主导,独特文化人心齐。

客家播迁海内外,始终不忘祖籍地,4
携手共进图发展,中华民族增凝聚。

聚焦客家源流说,不同声音不为奇,
客观历史是依据,主流民意不会移。



第一章   什么是客家、客家民系和客家人


第一节   什么是客家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民系,即汉族客家民系。
    这是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1首次提出和论述的。2

第二节   什么是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

    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唐宋时期一部分南迁汉人进入赣闽粤边地区生活,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原住民,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以及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 
    上述就是界定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的主要依据。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是群体和个体的关系。群体指客家民系,个体指客家人。这个界定,回答了为什么形成的是汉族客家民系,为什么南迁汉人能融合原住民,客家文化为什么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等问题。明确指出了形成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了优势。


第三节    南迁汉人何时何地进入赣闽粤边

    秦汉时期就有少量中原人进入赣闽粤边,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等战乱引起的移民潮都有一些汉人迁移到赣闽粤边,但数量很少。大批的汉人进入赣闽粤边是在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时期,大约300年,主要是黄巢起义和靖康之乱等战祸引起的移民潮,使居住在鄱阳湖流域的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再次大批南迁进入赣南、闽西。

第四节   南迁汉人主要经过四条路线进入赣南、闽西

    赣中、赣北与赣南、闽西地缘相近,是毗邻地区,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进入赣南、闽西,加上进入福建的南迁汉人,从闽江上游支流进入闽西北,主要有四条路线。
    第一条:出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
    第二条:出鄱阳湖溯抚河、盱江进入赣南宁都、石城,或经过石壁站岭隘进入闽西的宁化等县。
    第三条:江西和浙江交界地带,越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地区。
    第四条:南迁汉人进入福建后,沿闽江上游支流,进入将乐、泰宁、建宁、沙县、三元、梅列、归化(明溪)、永安等县。
    闽西与赣南之间隘口不少,石城与宁化之间的站岭隘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还有越过桃源岽、火星岽,可从赣南的瑞金、会昌进入长汀、上杭;越过黄田隘、牛牯岽隘,均可从赣南进入武平、上杭。


第二章   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

    汉族客家民系具有四个特征,即: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有特定的地域条件,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有独特的客家文化。这四个特征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形成汉族客家民系。

第一节   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的构成是形成客家民系的首要问题。形成客家民系的关键是人,也就是客家先民。
    1.客家先民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
    一部分是南迁汉人和原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或其后裔,主要经过四条路线进入赣闽粤边地区后,成为客家先民;另一部分是原来居住在赣闽粤边的民众参与客家民系融合发展,他们也是客家先民。
    2. 赣南、闽西人口猛增
    中原南迁汉人大批进入赣南、闽西后,赣南、闽西人口猛增。《简明宋史》记载,赣南在北宋熙宁年间只有10万户(包括这之前进入的汉人和原住民),至南宋宝庆中期猛增至32万户。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因避乱流民三千户而置汀州,但人口稀少,至天宝十一年(752年),汀州户口仅4680户13702人,北宋元丰时只有主客户8万多,至南宋宝祐年间猛增至22万户。
    因此,南迁汉人占了赣南、闽西人口的绝对优势,少数民族却不多,因为这些地区不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区域,加上闽越国、南海国、东越国灭亡,遗民北徙,剩下的人就更少了。
    3.客家人迁徙粤东
    宋代粤东的嘉应州,地旷人稀,属蛮荒之地,早期接收了一批南迁汉人,从太平兴国至神宗元丰的百年间,人口从1577户增至12390户。但自宋末抗元勤王起兵战败后,民众遭受屠杀并大量外逃。
    粤东客家人主要是在宋末元初从闽西、赣南迁入的。族谱记载“由汀来者十之八,由赣来者十之二”。据《中国移民史》家谱调查,粤东人口大部分来自闽西,其中宁化较多。据《元史》卷62《地理志五》记载,到了元代初年闽西的人口竟减至4万余户,大量人口外迁,这些迁出的人口在粤东北最为集中。


第二节   有特定的地域条件

    这是孕育发展客家民系的必要前提。人活着,是要有生存条件的。生存条件,就是必须具备的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安定的政治环境。赣闽粤边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有易于开发生产解决生活的自然条件,还有基本没有战祸,各个割据政权干预很少的政治条件。

第三节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

    这是形成客家民系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在战乱的环境下,才有这么多的南迁汉人逃难而来成为客家先民,另一方面只有在南迁汉人大批进入赣闽粤边的年代,南迁汉人才能占优势,才能融合原住民,才能在唐末宋初至宋末元初时期形成汉族客家民系。

第四节   有独特的客家文化

    罗香林说:“畲民是‘刀耕火种’最勤操作的一种南蛮里的民系,客家昔时,与之相处,一方吸收了他们一部分的血统,一方感受了他们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当地人与南迁汉人杂处,向南迁汉人学习筑屋造田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南迁汉人也向原住民学习生产生活的长处,吸收融入到文化中去。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便成了汉族人和原住民的共同家园,从而形成了汉族客家民系和独特的客家文化。这个文化不同于固有的中原文化,也不是原住民的本地文化。
    客家话是唯一不以地方民系命名的语言,是客家重要标志之一。全国10多个省和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客家人语言相通,他们用客家话交谈倍感亲切。
    客家文化是形成客家民系的重要标志,没有客家文化,就没有客家民系。没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也就没有客家文化,更没有客家民系。四个特征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章   客家人向海内外大迁徙


第一节   人多地少是主因

    明末清初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客家人的人口转移持续了两个世纪。这个时期客家人口的迁出地以闽西、粤东为主,赣南迁出人口很少。
    由于明末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基本上没有波及闽西和粤东,这两个地区所经历的战事较少,受战火影响轻微,人口发展很快,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56记载,汀州人口达251082户、1485903人,嘉应州1314050人。人口的快速发展,使人多地少的闽西和粤东北一带,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于是闽西、粤东北一代代客家人离开故土,星散四方。


第二节   播迁海内外

    据不完全统计,客家人口达8700万,也有说1亿左右,因此可以说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
闽西、粤东客家人播迁广东各地和四川、广西,倒迁赣南,迁徙陕西、河南、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河南、浙江、江苏、安徽、新疆、北京、上海和港澳台等地,这些地区也成立了客家联谊组织。


第三节   播迁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同胞中绝大多数是汉族,其祖先是从福建、广东迁徙过去的。
    台湾同胞中的客属乡亲80%祖籍福建,根在中原。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史实。
    台湾客家人都是赣闽粤边形成客家民系后于明末清初开始迁移台湾的。
    “台独”势力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提出“一边一国”的“两国论”,极力去“中国化”,鼓吹台湾人不是源自大陆,要构建与中华文化不同的“台湾文化”,遭到了全国人民包括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反对。祖籍在永定的客家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说:“我们的祖先不能选择,我们很骄傲,拥有文化丰富、历史光辉的祖先,是我们共同的最大的共识。”祖籍在武平的客家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饶颖奇多次回祖籍地祭祖,为促进两岸联谊作了很多努力,饶颖奇是“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创办人、主持人之一,该论坛已举办六届了。
        ◎台湾汀州会馆


第四节   新时期客家人的大迁徙

    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少有1000万以上客家农民工进入城镇,他们从山上迁到山下,从农村迁到城市,从山区迁到沿海,不少农民工迁到了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厦门、福州等地。许多人迁到了省会城市、地级区域中心城市或县城,带来了客家人口分布和结构的大变化,许多城市形成了以客家人为主的新社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贡献了力量,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政府的关心下,正在逐步解决。


第四章   赣南、闽西、粤东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籍地

    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播迁,是在赣闽粤边展开和实现的。赣闽粤边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客家研究不能离开这个整体,这是客家史实决定的。居住在赣中、赣北的南迁汉人因战乱被迫大批进入赣南、闽西后,与当地原住民相融合,在赣南、闽西形成客家民系。自宋末元初开始,主要是闽西客家人播迁粤东后,形成赣闽粤边连片的大型的客家聚居区。至明末清初,因人多地少的主因,客家人向海内外大迁徙。赣南、闽西、粤东成了海内外客家人的祖籍地。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播迁的过程中,赣南、闽南、粤东三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各自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   赣南客家祖籍地

    赣南是赣闽粤边最早建县的,赣南开发得早,早期的发展为形成客家民系提供了社会条件。后来闽西、粤东的发展,特别是闽西的人口,不少是由赣南迁出的。孙中山的上祖是从赣南宁都迁移汀州河田,居住了四代后再迁入广东的。
    众多的族谱记载,许许多多的客家人从赣南迁出。上杭望族李火德的父亲李珠就是石城出生的,迁宁化后,再迁上杭,所以赣南是客家人的祖籍地。虽然明末清初遭受挫折,导致闽西、粤东客家人倒迁赣南,这是形成客家民系之后出现的问题。倒迁赣南的闽西、粤东客家人,在赣南继续发展,成为赣闽粤边的客家聚居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闽西客家祖籍地

    唐末宋初开始,闽西接受了大批南迁的汉族移民,与原住民相结合,和赣南一起形成客家民系。至宋末元初,大批客家人播迁粤东和粤东北,使粤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格局,南迁汉人占了绝对优势。明末清初开始,闽西客家人大量向海内外播迁,在赣南动荡不安的情况下,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闽西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干扰较少,成了客家民系的重要核心区域。
    宁化石壁  历史上计有100多个姓氏经过站岭隘,进入宁化和闽西各地,并在宁化休养生息,是客家早期重要聚散地之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成武曾为客家祖地牌坊题字。
    上杭瓦子街  目前已知有28个姓氏从上杭瓦子街播迁出去,朱德元帅的家谱记载,仪陇县朱氏于明代由上杭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迁往广东韶关乳源县开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迁四川仪陇县,朱德是朱氏的第八代。叶剑英元帅上祖也是从上杭中都镇都康村迁移广东梅州的。

第三节   粤东客家祖籍地

    粤东早期接受了一批南迁汉人及后裔,但自宋末抗元勤王起兵战败后,民众遭受屠杀并大量外逃。后来粤东接受了大批闽西客家人和一部分赣南客家人。之后,客家人发展很快,播迁粤东北和广东各地以至海内外,对客家民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粤东成了客家祖籍地。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祖先是广东嘉应州播迁出去的。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祖先是粤东迁去的。李显龙祖先的源流:隐居在河南归德州的李贵长子李燔,因金兵南侵携子李孟迁至江西虔州(今赣州)石城。因宋元兵乱,李孟带儿子李珠又迁福建宁化石壁村开基。李珠,宋淳熙三年(1176年)出生于江西石城,六岁随父亲迁居宁化石壁,妻潘氏生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子。后因南迁人流不断增加,李珠随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四子外迁。李珠、火德从宁化迁上杭县胜运里(今稔田镇)。火德三子三三郎传至七世孙衍白,迁粤东大埔古野堂溪,第二十五代裔孙迁新加坡,传三代后,出了新加坡前总理、现资政李光耀,其子李显龙,现任新加坡总理。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李显龙家族从河南归德州迁至江西赣州石城,又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再迁上杭稔田,再迁至广东大埔,又再迁新加坡的历史。这些史实更说明南迁汉人进入赣闽粤边后形成了汉族客家民系,再播迁海外。赣南、闽西、粤东都是李显龙的祖籍地,根在河南,这是十分清晰的。所以研究客家史,赣闽粤边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南迁汉人进入客家民系和再播迁海内外的一个缩影。很多播迁海内外的客家人都有类似的迁徙经历。



第五章  发挥客家祖地优势,为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服务

第一节   保护和建设客家祖地生态文化

    敬祖睦宗,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包括语言和教诲)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泰国客家公会歌词:
从北方到南方,从南方到南洋,
客家儿女闯天下,历尽艰辛与沧桑,
客家之根牢牢记,传统美德代代传。

    不忘祖宗语言和教诲,不忘中原,不忘赣闽粤边祖籍地,不忘祖国,是海内外客家人的普遍心理。
    作为客家祖地,保护和建设好客家生态文化,是其传承和弘扬客家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的优势,也是应尽的义务。
    (一)江西赣县客家文化城
    (二)广东梅州雁南飞
    (三)福建“十个项目”建设
    福建是重要的客家祖地,客家文化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为海内外客家人寻根谒祖服务,弘扬和传承客家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在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市、县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和所在市、县客家联谊会的努力下,从2009年开始,前后花了五年的时间建成了客家园馆等“十个项目”,即:

    1.宁化石壁客家公祠配套的客家文化园
    宁化石壁是南迁汉人迁往闽西的重要通道,是重要中转站和客家早期休养生息重要聚散地之一。石壁客家公祠是海内外客家人公祭祖宗的场所,得到了客家人的认同,在石壁客家公祠成功举办了十九届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为客家公祠题了祠牌,客家公祠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为“两岸交流基地”。这说明石壁客家公祠是客家人认同、政府认可的客家活动的基地。祖籍广东的马来西亚华侨姚美良、姚森良,祖籍广东的香港崇正总会负责人黄石华对建设公祠和庆典活动积极倡议和支持。
    2.古汀州府(长汀)“客家母亲缘”
    汀州府属八县,泛指汀江流域,汀江流域孕育发展了大批客家人。长汀是汀州府、郡、州所在地,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闽西客家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汀县人民政府,汀州客家联谊会和马来西亚客属华侨姚美良、姚森良积极倡议和支持下,这里连续举办了二十届的“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为海内外客家人寻根谒祖作出了贡献。
    3.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
    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的主体是客家土楼博物馆。福建土楼是世界遗产,主体是客家土楼。馆内展示永定客家土楼二万多座,南靖县客家土楼一万多座。客家人把土楼当作自己的“根”,所以博览园里还建有中原南迁汉人纪念坛。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为“两岸交流基地”,为两岸客家人、海外客属侨胞寻根谒祖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南靖田螺坑客家土楼群,清嘉庆年间永定县奥杳村客家人黄氏建造,黄氏开基祖原先从奥杳到此放养母鸭,搭寮暂居,后来发现此地盛产田螺,母鸭产蛋既多又大,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赚钱后在此建房定居,并把地名定为田螺坑。
    4.客家族谱博物馆(上杭县)

    该馆展出的国史、方志、族谱是构建汉族客家民系的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加上客家祖地众多的古祠、古墓、古屋、古寺,佐证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播迁的史实。馆藏客家族谱,是海内外之最,为客家人特别是台湾客属同胞和海外客属侨胞族谱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3月赴台湾举办客家族谱展深受欢迎。龙岩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和台湾联合大学在该馆建立客家族谱教学实验基地。
    5.武平县文博园
    武平县文博园除展示该县客家源流、原中央苏区县的史实外,突出展示定光文化源自武平。客家人把定光佛当作保护神,相传他为民做了很多善事,客家人迁台时带去了定光佛信仰,在台湾建了众多的定光庙供奉,信众甚多,回武平拜祭定光佛的台湾信众络绎不绝。近年来,两岸信众交往密切,已在台北、武平分别举办定光文化节。
    6.清流灵台山客家博物馆
    该馆除展出清流县客家源流外,还展出定光文化。这里由民营企业建了特大的定光露天佛塑像,号称世界之最。该馆既是旅游景点,又是联接台湾定光文化信众的基地之一。
    7.连城冠豸山客家文化公园
    该园突出展示连城客家民俗。源自中原的客家民俗丰富多彩,迎古事、游大龙等闻名海内外。游大龙是世界之最,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文化公园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为冠豸山风景区增加文化内涵,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8.闽西客家祖地博物馆(龙岩市)
    该馆是闽西客家祖地博物馆的总馆,闽西客家祖地博物馆主要展示客家源流,结合闽西实际,展示客家民系,通过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播迁和现状的展示,使观众能了解客家总体概貌,本馆与各县专题馆、园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不重复。
    9.三明市客家祖地博物馆

    该馆既是总馆,展示客家源流,又突出展示客家文化和三明市各客家县源流概况。
    10.客家信息中心(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
    该中心汇集与客家历史有关的资料和海内外客家信息,特别是客家研究中的有关资料,为全省客家研究提供服务,推进客家研究工作。

第二节  部分客家祖地风景名胜

    (一)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

    1933年春,临时中央政府(瑞金)从叶坪迁到沙洲坝,为了解决大型集会的场所,尤其是为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福建选调了400多名建筑工人,而工会组织则全力以赴组织原材料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大礼堂于1933年8月1日破土动工。经过苏区工人四个多月废寝忘食地工作,大礼堂拔地而起。大礼堂的门首上方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4个大字,是由“苏区秀才”黄亚光(长汀人)书写的。整个礼堂可容纳2000多人。大礼堂完工后在后侧修建了可容纳2000多人的防空洞。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175名中央执行委员,邓子恢、康克清等36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61年大礼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田会议会址
    1929年在上杭县古田镇,红四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召开了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解决了建党建军的纲领性的大事,纠正了党内错误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指引着中国革命胜利。古田会议纪念馆展示了古田会议精神,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1970年,周恩来总理就对中联部负责同志说:“今后外国兄弟党代表和个人来华参观,特别是一些尚在革命时期还未执政的党,多请他们到上杭古田、才溪看看,看看我们当年在艰苦环境下是怎样闹革命的,对他们来说这个更重要,不要光叫他们参观北京、上海、天津。”
    3.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址

    在20世纪30年代初,“左”倾路线盛行的日子里,毛泽东带着在革命战争的情况下要不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和怎样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三次深入才溪乡调查,结果以充分的事实回答了不仅需要而且完全可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才溪乡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乡,中央号召全苏区都要向才溪乡学习,引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才溪乡调查会址和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才溪乡调查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三个世界级“遗产”
    1.“双世遗”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西北部,总面积达999.75平方千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生态和闽越王城遗址等四个保护区,是“天然氧吧”。已知物种5110种,其中46种动物为国际濒危物种,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
    武夷山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丰富,曾是闽越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武夷山是“儒、道、佛”同山的文化名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此生活五十载,著书立说,承前启后,创立了新儒学。
    2.“世遗”福建土楼
    以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在2007年申报“世遗”成功,人们说这是“国宝进世宝,身价大增”。
    201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土楼后,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3.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共有面积492平方千米,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52平方千米,由石网、八仙崖、金铙山和泰宁古城组成旅游区。2005年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旅游胜地。

    (三)三个国家级重要景区
    1.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连城)
    此园可谓“景在城中,城在景中”,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与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2.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地处上杭县、连城县和新罗区之间的梅花山风景宜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丰富的动植物储量,有树龄达千年的红豆杉和大面积的红豆杉森林,还有华南虎园。保护区生态优美,且保护得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3.武平梁野山
    梁野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优美,还有古寺等众多名胜古迹,游人不断。


第六章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客家先民是在战乱频发的环境下多次迁徙,进入赣闽粤边后,经历种种严峻考验。客家先民饱受了战祸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稳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养成了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丘逢甲、曾宪梓、胡文虎、张弼士等人,正是客家精神卓越的实践者和体现者。

第一节   爱国保台丘逢甲

    抗日保台英雄丘逢甲上祖是由上杭县下都乡迁广东蕉岭后,再迁往台湾的。中日甲午战争败后清政府将台湾割给了日本,丘逢甲闻讯号啕大哭,他以“守土拒倭”号召乡里子弟,出钱出力,亲率义军与日军血战20余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退。为了日后雪耻,他返回广东蕉岭、福建上杭办学。他认为培养青少年是复兴国家、民族的根本,在广东办了几十所小学,在上杭利用丘氏宗祠办了师范传习所。他在《往事》和《春愁》两诗中有如下名句:“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第二节   爱国爱港曾宪梓

    曾宪梓1934年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宪梓小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
    曾宪梓现为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经在香港担任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贸易发展局理事等职务,还是香港华侨华人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永远荣誉会长。1997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勋衔制度中的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奖章。他事业有成,捐献巨资,支持国家建设,扶贫济困,曾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三节   大慈善家胡文虎

    华侨领袖、爱国华侨工商业家胡文虎祖籍福建永定,有“药业大王”“报业巨子”的美誉,提出“我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他捐巨资支持抗日战争得到特别嘉奖。1931年在国内创办了厦门中山医院、南京医院等100所医院。1934年捐350万元拟5年建成1000所小学,并将专款存到上海、昆明等地的银行,抗战全面爆发时,已建成300所。1935年在福州、厦门、永定各建了一所新式监狱,监狱里设工信部,使犯人监禁期间能学到一技之长,出狱后能自立谋生,不致重入歧途。
    胡文虎女儿胡仙创办胡文虎基金会,致力于中国和海外华人慈善福利事业。

第四节   功绩显著张弼士

    爱国华侨张弼士,是中国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广东潮州府大埔县客家人,16岁那年遇上灾荒,漂洋过海到印尼雅加达,从店员做起,发展到创办大型企业,成了亿万富翁。时人有一首客家山歌,正是张弼士发迹南洋的写照:
一条裤带过番邦,
两手空空敢飞天。
不怕吃尽苦中苦,
自有无穷甜上甜。
    张弼士发家后,功绩显著,英、荷殖民当局几次欲给他封官赐爵,都被他谢绝,但他接受了清朝政府委任的槟榔屿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粤汉铁路总办、考察外埠商务大臣、中国通商银行总董等职务。
    张弼士慷慨解囊,支持公益事业发展。1895年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是“金奖白兰地”的创造者。
    辛亥革命后,他捐助福建军民白银7万两,将大量资金投向国内,在广东、山东等地创办了机械、矿业、航运、农垦、酿酒、玻璃制造等企业。



第七章   客家历史上的诗画奇才

    客家地区,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无论军政、财经,还是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各界,都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英雄豪杰和书画人才。收入本章的主要是诗画奇才,如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享誉国内外的画家华喦和宋省予。

第一节   爱国诗人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谢太后向元军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虏。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虏。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一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元朝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劝降,都被拒绝。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他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今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一说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就义,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他与张世杰、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


过 零 丁 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   气   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第二节   著名画家华喦

    华喦(1682—1756年),客家人,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华喦出生在上杭县蛟洋乡华家亭(今华家村)。
    华喦山水画疏放而简率,清新而浪漫,庄重而善变,冷峭蕴藏,给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之美感,如《隔水吟窗图》轴、《白云松柏图》轴,远山用云海烘托,近山用松柏簇拥,飞瀑的流水潺潺环绕,小桥亭台寄情寓画中,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神。
    近300年来,华喦的画风一直对中国画坛起着积极的影响,不少后世画家喜欢在自己的画幅上写明“效新罗山人笔意”,表示对这位画家的师承和尊敬。华喦的名字还激励了像齐白石等出身于工匠的人努力奋进。华喦遗作,现被珍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院和美术馆中,成为世界艺术珍宝。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并出版了《华喦花鸟册》8幅、《华喦画册》12幅。日本出版的《南画大成》收录有华喦的画作10幅。华喦的遗诗600余首已收入《离垢集》和《解韬馆诗集》。

第三节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客家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初五生于福建省宁化县,卒年不详。黄慎以狂草笔法写衣褶,泼墨粗笔劲扫,运笔凌厉,气象维新,自创一格,是扬州八怪中唯一的人物画家。所画人物勾勒准确,运笔自如。笔墨浓淡,相映生辉,栩栩如生,布局讲究。人物的主次疏密、藏露、呼应,恰到好处,体现美感。黄慎的《碎琴图》《八仙图》《桃花源图》《东坡遇雨图》《太白夜宴图》都是难得的杰作。
    黄慎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他的山水画,善写寥廓江天、苍茫野水、萧疏旷朗的景致、远树依稀的河滩,给人们以茫茫千里之遥、无边无际之感。
    黄慎画的花卉,以篆笔写八枝,以草书笔法写茎叶,神韵生动,气势奔放,显出顽强的生命力。
    黄慎33岁出门,鬻画养家,曾漫游闽、粤、江、浙,交友访胜,饱览山川民俗。38岁后定居扬州十二载,以精湛杰出画艺,享誉扬州画坛。


第四节   著名画家宋省予

    宋省予(1909—1966年),原名连庆,字廉卿,号红杏主人,福建省上杭县城关客家人。1925至1937年间,先后在广东梅县美专、蕉岭创兆、潮安镇海等6所学校任美术教员。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携眷返杭,每年春夏潜心作画,秋季则负笈外出,或举办个人画展和“抗日劳军书画义展”,捐资抗日救亡运动。期间有很长时间在汕头居住,自创“省予画社”“美术人才养成所”,为粤东地区培养学生近千人。新中国成立后,在福建师范学院任教,继续培养美术人才。代表作有《岩壑春光》《时代英雄》《万寿图》《孔雀紫藤》《双虎图》《水仙图》等,1963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设计刺绣《百鸟朝凤图》。


第八章   了解客家源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研究客家必须搞清楚客家的源流,客家祖地的客家生态文化对佐证客家源流起着重要作用。
    福建客家生态文化除了保护和建设客家园馆建设的“十个项目”外,还对福建客家地区众多的古祠古墓和古名屋进行了修复保护,为海内外客家人寻根谒祖服务。福建省客联会主编了《福建客家名祠名墓》《福建客家著名民居》《福建客家红色胜地》《福建客家著名景区》等四本书。一座客家名祠记录着几千几万几十万乃至百万客家裔孙的源流;一座客家名墓,寄托着几千几万几十万乃至百万客家裔孙的思念。这是永远摧不毁割不断的血脉渊源,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杭稔田李火德祠堂和上杭白沙张化孙陵园,每年春分前后都有海内外成千上万的裔孙前往祭祀。特别是台湾同胞,过去在政治隔离的情况下,绕道前来祭祖,从未间断。
    研究客家应以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为指导。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由分散到统一、由松散到稳固的历史,是一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史。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我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民族间的融合是历史向前推进的动力,是中华民族发展为统一、文明、强大民族的重要因素。中国各民族由分散到统一,由松散到稳固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客家研究要促进客家人的团结,促进客家民系与其他民系、民族的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只有团结发展才符合包括客家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大发展,56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支持,团结一致,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地方较为贫困,全国范围进行帮扶脱贫,当遇到有特大的自然灾害时,不分民族、地域,全国各族人民都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无私的援助,战胜困难,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客家研究的目的是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后   记

    2011年拙著《论汉族客家民系》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特此致谢。《论汉族客家民系》为撰写《客家简明读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很久以来,我和许多同志都在考虑客家基本知识如何普及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简明扼要的读本,只有这样才能有大的读者覆盖面。这次编写的《客家简明读本》,就试图在普及客家基本知识方面起些推进作用。
实践中,笔者觉得短文比长文难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成稿,并与读者见面。在此,衷心期盼同仁们编撰更多的更优秀的简明读本,为普及客家基本知识贡献力量。
    本读本得到了丘能扬、刘有长、罗开洪、吴汉光、胡善美、黄意华等同志帮助和支持,丘能扬等四位同志还撰写了《可喜可贺的又一力作》的文章,福建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其他同志对读本都很支持,陈文能同志为读本做了大量工作,还有我的老伴王元兰对撰著读本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 者
2014年8月


相关链接:
《客家简明读本》载入《客家大历史》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6:57 , Processed in 0.1435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