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00|回复: 0

推动客家研究走向世界 ——访嘉应学院校长、客家研究院...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10-9 15: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动客家研究走向世界
——访嘉应学院校长、客家研究院院长邱国锋
2015年09月30日 21: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永杰          

W020150930779278838253.jpg
邱国锋在《客家文化丛书》首发式上。 李永杰/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作为极具区域和族群特色的客家文化研究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成果斐然。近日,《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由暨南大学正式出版,记者就此采访了丛书主编、嘉应学院校长、客家研究院院长邱国锋教授,了解客家研究的最新动态。
  打造客家研究精品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您和曾令存教授主编的《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已经正式出版,这是客家研究的又一力作。请您简要介绍这一丛书相关情况。
  邱国锋:《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丛书的核心为广东三大特色文化:广府、潮汕、客家。其中《潮汕文化丛书》、《广府文化丛书》已于2011年、2012年出版。《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则于今年8月“千呼万唤始出来”。
  近30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曾经一度沉寂的“客家”不断受到热捧,并涌现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关客家的著述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著述甚至使对“客家”有些陌生与模糊认识的外界产生了误解。我们希望编撰这部《岭南文化书系·客家文化丛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关注客家文化,让客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今后我们还计划在客家学研究丛书、粤台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等领域继续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强化区域协同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提升客家研究水平。

客家研究要“触前沿、接地气”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当前的客家研究趋势以及面临的相关问题。
  邱国锋:当前客家研究有很多问题需要厘清。如客家研究的主题、当代客家研究如何紧密结合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与国内外其他学科对话交流。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探索、田野实践和学科交叉等层面开展努力,以理论对话和案例实证作为手段,真正实现跨区域和多学科协同创新。
  在我看来,推动客家研究发展,一要触前沿,二要接地气。具体来讲,当前的客家研究主要分布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范围之内,所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客家研究需要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理论对话,如福柯的权力理论、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等。学科发展需要理论的建设和支撑,更离不开学科研究对象的深入和扩展,而进入客家人生活的区域展开田野工作,借助从书斋到田野再回到书斋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路径,客家研究才能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能俯接地气”。
  随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学科分类的细化,客家研究已有海量的成果有待爬梳、整合、归并和升华,这需要敢于碰触社科前沿理论的勇气和沉入民间扎实开展田野调查的耐心。在大量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特色专业与交叉学科的合作创新,开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理论对话。
  跨学科、跨地区交流推动客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果把1933年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的出版视为客家研究进入了现代学术研究范畴的开始,客家研究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客家研究应如何推陈出新?
  邱国锋:学问的创新本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独上高楼,不怕衣带渐宽,耐得孤独寂寞,一往无前地上下求索。客家研究更是如此,研究者需要甘居边缘、乐于淡泊、自守宁静的治学态度。客家研究要创新,就需要综合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音乐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音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学科交叉合作的研究方式,形成对客家族群全面、客观的总体认识。

客家族群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既要注意到汉文化、中华文化的普遍性,又要注意到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客家文化多元一体的属性。客家研究的对象,决定客家学是一门融合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社会学等众多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如何形成跨学科的客家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客家研究必须突破的重要问题。唯有明确客家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深入的个案研究,广泛收集关于客家文化、客家方言等各种资料,从多角度进行学科交叉合作的分析和研究,才能达到创新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客家人遍布海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华人华侨有1000余万人,因此加强跨地区交流与合作也必然成为推动客家研究发展的动力,嘉应学院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邱国锋:嘉应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客家文化研究国际化。2009年8月,客家研究院在昆明召开的第16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大会上,成功组织“解读客家历史与文化: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专题研讨会,初步奠定了客家研究国际化的目标。2012年12月客家研究院召开了“客家文化多样性与客家理论体系建构国际学术研究会”,基本确立了客家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
  为强化与我国台湾各高校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6月,由我带队考察了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联合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就客家文化研究、人才互访、合作办学等与上述高校签订了一系列协议。
  2004年以来,客家研究院先后举办夏令营、研习营、高级研修班等学术活动共计10余次,不遗余力地推动客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国际化,目前与美国哈佛大学和明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
  特别是2014年,客家研究院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粤台两地客家文化交流进入常态化的发展新阶段。今后客家研究院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在粤台两地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永杰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3 09:50 , Processed in 0.13462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