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5|回复: 0

宋群礼:华裔后代不能忘本 要做真正的客家人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10-9 15: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群礼:华裔后代不能忘本  要做真正的客家人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5-10-01 09:45    来源:梅州日报



1443665185511.jpg
宋群礼近照。(郑硕光 供图)
1443665185456.jpg
宋群礼(左三)个人书画展活动剪影。

  早在200多年前,客家人由水道南来马来西亚,落脚马六甲市,再辗转怡保、吉隆坡等地,而马六甲市成为很多客家人踏上异国土地的首站。不少客家人选择留在马六甲市,从事建筑业、种植业或打金、打白铁等行当,客家人在马六甲开的当铺、金铺也渐成气候,旧时还有客家人的打铁一条街。期间,不少人以勤勉、刻苦以及审时度势,成为行业的翘楚,引领着当地主要产业的发展。而马来西亚马六甲应和会馆总理宋群礼便是在众多客家“打金人”中的“领头”人物。
  ●本报记者 罗娟娟
  见习记者 范 斌
  八天七夜,乘货船漂洋过海
  “我是第三代华裔,老家在梅县白渡,祖父在马六甲做藤器,父亲学打金后开金铺,做了‘头家’(老板)。”2009年,本报记者曾前往马六甲市,听宋群礼谈起过自己漂洋过海的故事。时隔六年,面对媒体的采访,宋群礼对6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马六甲的情景依旧颇有感触。
  “我在白渡出生,1939年的时候,早已经在马六甲的爸爸想带我和母亲、阿婆一起出去,但奶奶不肯去‘卖骨头’。” 宋群礼说,那时候老人家都有这样的观念,不要“卖骨头”, 就是不要死在外面。 我母亲既不想让六七十岁的阿婆折腾,也不想抛下她一个人在家,便和阿婆继续留在家中。两年后,阿婆去世,母亲也不再有后顾之忧,决定带着自己前往马六甲。“那时我差不多是七八岁,水客说要去马六甲会经历一个关口,是要爬山的,你有本事背着你儿子爬山吗?”被水客这么一说,母亲又胆怯了,去与父亲团聚的事情再次搁置下来。直到1947年,我13岁那年,母亲才带着我踏上前往马六甲的路途。
  “我们坐的是货船,坐了八天七夜,经过香港、海南岛,货船一路载货,最后才来到新加坡。”宋群礼回忆说,在新加坡上岸的时候,我们一船的人全部被带到一个地方进行隔离检查,住了两个晚上,确定没有查验出病毒后,才被解除隔离。大家又在新加坡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出发到马六甲。
  “到了马六甲,由于我的英文程度不够,很难融入当地的教学,我在学校读了一年书后,选择了跟父亲学习打金的手艺。”宋群礼说,那时候,由于父亲手工做得很好,很多人会专门上门订做金器,父亲靠名声和人脉,打金生意慢慢有了进步。“那时候每人一台的打金桌就是打金人的天下,父亲打金的全部活都是在打金桌上完成的。”在宋群礼心目中,他一直很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打金人。15岁那年,他开始了打金生涯,一直做到现在。
1443665185764.jpg
2009年本报记者远赴马来西亚采访宋群礼。
  与“金”长伴,打磨异乡人生
  “那时候,马六甲到处都是客家人和福建人开的金店,现在全马六甲连市郊一共有60间金店。对一个60万人口的城市而言,金子这种不是生活消费品的东西,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金店呢?宋群礼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会把子女送去金店做工学手艺,学有所成后便四处筹点本钱自己开金店,所以,马六甲的金店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家庭作坊式的。
1443665185571.jpg
宋群礼在专心致志地打造金器。
  “我母亲以前常说,打金不用风吹雨淋,不用抬不用搬,没什么不好的。”正是在母亲的影响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宋群礼开始了子承父业。从帮工到出师再到独立开店,宋群礼从15岁到30岁,用了15年的时间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店。“刚起步时真的非常非常辛苦,白天做,晚上做,后来才慢慢有了起色。”宋群礼说,以前有些活一做就要一两个月,比如说当地人要结婚,不仅女儿要做新的金器,一家人都要做新的金器,做的活很多。所以打金的人经常会到雇主家做活,按照雇主的意见把活儿做到他们满意为止。
  如今,在马六甲市的60多家金店中,有一半是客家人开的。而坚守这些金店的,大多数是老一辈的客家人。年轻一代的客家人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涉足很多新兴行业。“人生不容易,但也是这么过来了。什么东西都要去适应,人有时候没办法要去适应环境,这是没办法的人生。”说起打金的一辈子,宋群礼深有感慨。如今,他在马六甲拥有一间不小的珠宝店,尽管80多岁了,自己闲暇时还会在店里继续打磨金器。按照他的话说是,一半做一半玩。
  结缘会馆,团结客家人留住“根”
  作为老一辈华侨,宋群礼虽不是征战天下,亦非商业巨贾,但他在马六甲乃至马来西亚的整个华人圈中,是倍受尊敬的侨领。“我是在梅县白渡读完小学才去马六甲的,对家乡感情很深。”宋群礼说,应和会馆有比较长的历史,是维系客家人感情的重要纽带。上世纪80年代,宋群礼加入了应和会馆,从此开始了和会馆几十年的不解之缘。2009年,本报记者专门到马六甲市走访应和会馆时,宋群礼看到家乡来了人,非常热情,自驾车把记者一行接到下榻的酒店,一声招呼,旋即召来近10位客家乡亲,大家热热闹闹围了一桌,虽素昧平生,却一见如故。在宋群礼看来,马六甲应和会馆充满活力,大家很团结,会馆是会员共同的家。
  嘉应州人是创立客家方言社团组织的先导,而马六甲应和会馆是全马来西亚较早成立的客家会馆。宋群礼说,早期嘉应州人设立的会馆,除了直接取“嘉应会馆”以外,以叫“应和会馆”为最多。据史料,早期客家人在全马人数较多、经济实力较强,居于支配地位。而嘉应客、永定客、惠州客是客籍移民最主要的三支,其中最早成立社团组织的是槟城嘉应州人,于1801年创办了“仁和”公司(1852年改名为“应和公司”,是槟城嘉应会馆的前身),而永定客、惠州客分别是在1819、1822年才建立社团。“‘应’应该是取意嘉应的简称,‘和’是代表和谐,表示乡人内部相处要和气、团结,现在很多“应和馆”的大厅里都挂着‘同声相应,同气相和’的牌匾。表现客家人对‘家和万事兴’的期盼。”宋群礼在接受当时记者采访时说,社团会馆是华裔的根,年轻一代负有责任去维护及保住它的存在。
  正是这种“根”的意识,让宋群礼肩负起将会馆发扬光大的重任。“会馆平时会组织大家举办聚会,或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举行拜天地、拜关帝、五月节、秋祭等家乡传统活动。”在宋群礼的带领下,远在异国的华人们也同样能感受家乡的节日气氛,把家乡传统的活动搬到了小小的应和会馆。比如五月节的时候,宋群礼会召集大家一起做酿豆腐,让大家一起回忆家乡的传统味道。而每年6月,会馆还会筹集资金,资助同乡学生。
  “如今,我们正在筹资兴建新会所大楼,落成后我们要开办客家话的培训,让我们的后代们不要忘记阿姆话。”宋群礼说,现在很多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华裔,根本不会讲家乡话,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如今时代变迁,资讯日益进步,许多青少年勤习英语以跟上世界步伐,却不谙华文,这些人被戏称为‘香蕉人’,但如果连本身籍贯母语也不通晓,而成为‘客家香蕉人’,那是很可悲的事。”宋群礼说,客家人有句古话: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大马有165万名客家人,因此年轻一代必须懂得说客家话,做真正的客家人。
  “我现在都80多岁了,我一直想要退居幕后,但是大家都极力挽留。所以,我们后来就成立有青年团,有妇女组,希望能吸纳更多的后辈年轻人加入进来,担起会馆发展的重任。”宋群礼说,希望后来者为会馆乡团注入更多生命力,也希望乡亲珍惜先贤的奉献,建立乡亲团结的基础,并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相关链接]
  马六甲市应和会馆
  马六甲应和会馆始称“梅州众记公司”,创建于1821年。其时嘉应籍人侨居马六甲埠者,已相当众多,先贤认为诸同乡远离桑梓,散处炎荒,有团结互助之必要;且其时马六甲尚无旅馆,水客带来新客,苦无安顿之所,乃倡议在甲埠组织公司,为同乡落脚及业余憩息之所,并藉以互通声气联络感情。同时对于同乡或有不幸客死是地者,公司每岁亦为之扫祀坟墓。于是一倡百和,相率捐集基金,遂于是年夏购得今赌间口54、56、58号一连三间店屋为公司。后改称“应和公司”。1852年,会员日多,原所购屋宇矮狭缺乏堂皇气象,众议决另购宽广建筑为永久基业。是年冬,购得坐落甘榜马来(今名甘光予汝)17号砖瓦屋一座为馆宇。亦即今之应和会馆(应和馆)。

1443665185108.jpg
应和会馆。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7:54 , Processed in 0.1256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