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0|回复: 0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之关系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9-8 15: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9-07 18:21:00 来源:央广网江西分网


  ——以赣北修水县为例


  〔摘要〕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蕴育客家文化成为我国南方一种新的地域文化。区别一个民系的三大标志——血统、方言、风俗,在客家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姓氏同源、语言相通、 风俗相近,充分反映了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关系与密切联系。

  “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古老而灿烂、先进而厚重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辐射力、同心力、凝聚力以及根源性、厚重性、包融性,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成熟。充满朝气而又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岭南文化一样,受河洛文化的蕴育和深刻影响,成为我国南方产生的新的地域文化,或称之为河洛文化的亚文化。区别一个民系的三大标志——血统、方言、风俗,在客家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以赣北修水县为例,探讨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之关系,祈方家赐教。

  姓氏同源

  1998年,修水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组织本会会员对本县客家迁徙情况进行长达一年的实地调查,深入到凡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村组、屋场,上门走访256名知情人士,查阅修水客家人保存的清代、民国时宗谱,查看《义宁州志》以及各类志书、墓志铭等,首次得知修水客家人姓氏101个,占全县姓氏总数304个的33.32%,全县客家人口97801人,占全县总人口76万人的12.86%。修水客家人101个迁修姓氏,其首迁始祖933人,按其祖籍分:祖籍广东的首迁始祖462人,占总数的49.52%,居首位;祖籍福建的首迁始祖298人,占总数的31.94%,居第二位;祖籍南赣的首迁始祖88%,占总数的5%,居第三;其余分别为本省吉安、抚州、宜春、南昌市与湘、鄂、浙、川四省等地迁修的首迁祖。

  笔者调查,修水客家人以迁修的101个姓氏迁出地分:从广东迁入的60个姓氏,占101个姓氏的59.4%,居首位;从福建迁入的26个姓氏,占101个姓氏的25.7%;从南赣迁入的10个姓氏,占101个姓氏的9.9%;从本省其他地区和外省迁入的5个姓氏,占101个姓氏的5%。

  迁修的客家人姓氏源于粤闽、南赣,根在河洛。修水客家人寻根向祖,首先到粤闽、南赣,再到河洛。数百年来,在姓氏文化中修水客家人情系河洛有二个极为重要的传承:一是郡望,二是宗谱。

  郡望。笔者对修水客家人郡望逐一调查,在101个客家人姓氏中,有26个姓氏郡望出于河南,而多数又出于河洛:刁、杨二姓郡望弘农,邓、叶、乐、韩四姓郡望南阳,方、邱、利三姓郡望河南,廖、蓝、危、梅、卓、殷、袁七姓郡望汝南,阮、谢、虞三姓郡望陈留,陈、钟、赖三姓郡望颍川,郑、潘二姓郡望荥阳,骆姓郡望内黄,蒋姓郡望乐安。迄今,上述姓氏的宗祠、祖堂、宗谱、祖牌均冠以郡望,并以此为姓氏之荣。部分民宅与嫁妆礼盒等方面均将郡望书写于显赫位置。

  宗谱。修水客家人无论旧谱或新谱封面与中缝均冠以郡望,以示不忘根本。如陈氏宗谱,则冠名《颍川陈氏宗谱》;邓氏宗谱,则冠名《南阳邓氏宗谱》;方氏宗谱,则冠名《河南方氏宗谱》;廖氏宗谱,则冠名《汝南廖氏宗谱》,……宗谱对本姓南迁历史无论在谱序,或在源流等篇章均作了充分阐述。如:

  桃里竹塅《义门陈氏宗谱》载:“先祖世居颍川,至魁公登宋进士,奉旨分庄,挈眷九十七人入汀州庄,其五子峰再传12代至中兴,生十八子,号称十八郎,其十一郎由宁化迁广东潮州,后又迁福建上杭,历16代,生陈文光,生三子,次子腾远(号鲲池)(注:陈宝箴曾祖父)于雍正八年(1730)由福建上杭迁宁州桃里,为桃里竹塅陈氏始迁祖。”陈宝箴与子陈三立、孙陈衡恪(师曾)、陈寅恪、曾孙陈封怀陈氏“五杰”出于此。

  修水客家《叶氏宗谱》载:“沈诸梁,封于叶(今河南叶县),建立叶国,为公爵,世称叶公,叶公后裔遂以封国国名为姓,遂姓叶。……八十五世大经,宋进士,咸淳闽制置使,大德二年,元兵大举下江南,公愤恨成疾,行至梅州,以国事感慨流涕,以身殉职。迁入修水叶氏大经裔有24支;八十五世椿公,宋知县升御史,其后裔31支迁入修水”。

  《中华邱氏大成谱·修水县分谱》载:“尊姜太公为太始祖,穆公为一世祖,尊南朝梁都统大将军邱正为河南郡一世祖。至20世孙永圭公,与贤公、塘公、佰奇、盛千、茂选、王上、士坤于康熙年间从闽西迁宁州;孔善公、孔昭公,于康熙年间从广东迁宁州,……迁修邱氏55个开基祖为6大系。”

  修水客家人重视宗谱保存、编修,重视寻根问祖,客家人重视血脉流传的情绪世代相袭,矢志不忘,正如罗香林先生所说:“客家是一个最讲‘木本水源’的民系,他们在迁移的时候,往往把上代的骸骨也背着出走,一同迁葬。或在避难迁移兄弟将要分散的时候,也必分钞族谱,以备将来还得敬宗睦族”。①

  语言相通

  语言是族群文化命脉。“客家先民原使用中原语言,东晋、南朝以降经历社会变动而在不同地区停留,一方面其语言与母语隔离,另一方面又与南方或少数民族语言交流、融合逐渐脱离母语,发展为另一种方言即客家话,这个过程持续了几百年。……他们所操方言与北方接近,应为客家话,可知客家话在明之前已经形成,并随着客家人流布四方”。 ②  客家人最珍贵的共通资产就是客家话③。故此“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成为客家人的信条,也成为客家人一种强大的内聚力,并奉为圣旨,尊为神物,决不敢轻易抛弃与改变。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客家话就带到哪里,成为和其它民系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

  修水客家人于清初迁修后,为争取与本地土籍入户、子女上学同等权利,曾在数年抗争后报经朝庭准允于雍正三年设立怀远都,故修水客家人又称怀远人,其语言也称怀远话。数百年来,修水客家人仍坚持使用客家话(怀远话)。

  为了使客家话世代传承,修水客家人自古至今流传一条不见文字的口授祖训:参加祭祖、神祖会举办的聚餐或宴会、各地宾兴季举行的考试等客家人的集体活动必须讲客家话,不会说客家话的人一律不准参加,一经发现,立即驱逐。这条祖训虽无文字记载,修水客家人却自觉约定成俗,成为严格的祖训、家规,谁也不敢违反。谁违反了,就难在该地安家乐业。在外地“进学”、“中举”、“当官”、“经商”,不论离家多久,回到家里必须说客家话。否则,不仅受到父母等长辈责骂为“出卖祖宗”,而且会为乡邻客家人鄙视,暗骂其为“野种”。

  迁入修水的客家人均来自广东、福建、南赣,由于广东迁入修水的客家人较多,修水客家话与广东客家话声调近似之处较多,许多从福建迁入修水的客家后裔也逐渐改成了广东声。

  修水客家语言,虽源于粤闽、南赣,但根在中原,系最远古的中原语言。“许多客语字在国语字典找不到,必须在《康熙字典》才能找到”。①

  当今,由于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修水一部分客家人不使用客家话,其最主要原因在于不便于在公众场下与别人交流,特别在公众会议、公务活动、外出经商、就学、务工或客籍、本籍杂居中,语言不通,必须改用普通话或修水方言。

  民俗相似

  修水客家人是清初从外地迁入的客家人形成的群体,他们的风俗习惯承袭粤、闽、南赣客家风俗,并基本保存古代中原的民俗文化。正如现代史学家罗香林所指:“修水即旧时义宁县,吉安即旧庐陵县。其客人,与湘赣系人们,杂错居住,但他们的语言习俗,直到现在还相混不了”。②

  生活习俗:①各自然村庄,为了共同利益,成立名目繁多的公益性会众组织,如桥会、路会、龙灯会、宗教信仰的观音会、三圣会、关圣会、奉旨会、云霄会、奖励文人仕子的文昌都会;②红白喜事,执事人员不分客籍、土籍,不分本族、外族,主动出面相互帮忙;③拜“寄爷”、“寄娘”,攀“同年”、“老庚”,增进乡邻邑人情谊;④农村栽种、收获季节或者开荒、建房,亲朋、乡邻互助“换工”;⑤重视亲邻重要事务,有人生病,即时探望,生小孩做“三朝”、“满月”、“周岁”都去贺喜,谁家有难事都自愿出面相助解难;⑥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有“对袊衫”、 “大袊衫”,裤用两节布缝制,裤腰用稍粗的布,裤脚宽大,便于劳动;⑦每个妇女劳动时,头上必须披一方“头帕”,为客家人一大标志,男劳动做事都带一条5尺长手巾,多用于系腰,或用于挑担垫肩,或用于擦汗等用;⑧用煮饭过滤后的米汤浆洗已洗过准备日晒的衣被,使其经久耐用;⑨精细加工自己种植的蔬菜,如“擦菜”、“菜干子”,以及各种成片、成丝等各种花色的瓜干,逢年过节,用薯粉、芋头、猪肉末等做“大饣召 子”,用艾、米粉加工“艾米果”。

  民风习俗:①妇女生育,妇女一旦怀孕,丈夫与翁姑交待不与负重,定期宰鸡、煮蛋,并要烧香敬祖,报告“好消息”。到神庙求取“护身符”,佩带在身上或挂在床头。产妇产前要吃两个“荷包蛋”,产后要吃“童便”。 产后一个月“做月子”,产妇卧床静养,戴帽子或扎头巾,不得洗头、洗澡,不得吹风,禁规繁多。婴儿出生,第一个到产妇家的男宾拜为“寄爷”,女宾拜为“寄娘”,并煮一个汤碗要吃完。“寄爷”、“寄娘”第二天起要送三天饭给婴儿,并送鸡、蛋等补品,此后作为主要亲戚往来。父母要为婴儿做“三朝”、“满月”、“周岁”。 ②祝寿,与本地人不一样,不做虚岁,不做齐头,而做出头,即逢六十一岁、七十一岁、八十一岁……才为生日祝寿。长辈寿年越高,后裔越多,家境越好,祝寿越隆重。筵席摆“双凤朝阳”、“品”、“梅花”等形状。上席第一个菜为“寿面”,寓意寿者“长命百岁”,以示吉庆。庆寿仪式,设寿堂,寿星居中高座,后裔、亲友按尊卑长幼拜寿,敬献寿桃、寿酒、寿礼。寿星夫妇健在,寿礼必须双份。③年俗,正月初一日,家中主事者燃放“开门爆竹”(也称“出行”爆竹),迎接大吉大利,到门前地坪向东南西北四向作揖,祷求天地神明保佑四季平安、万事如意。随即向祖宗拜年,焚香炳烛,敬茶斟酒。初一吃斋,不敬“三牲”。初二,正式拜年。早上,除香烛、纸钱外,并以“三牲”敬奉祖宗;早饭后,各家男丁,分赴各家相互拜年,各家以自制果品4~6盘,自制米酒一锡壶款待。拜年后,玩龙灯、狮灯,热热闹闹闹新春,直到元宵节。④清明、立夏、端午(“菖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节日,多数与本地人相似,但也各有特色,不一一赘述。⑤宗教信仰,客家人属多神论者,每个祖牌位上均书“祀奉万神”四字,祀奉观音菩萨、天后娘娘、文昌帝君、关圣帝君、三圣公等诸神。客家人聚居处,常有堪舆(俗称地仙)、日课、算命、相面、卜卦等。建房、葬坟相信堪舆尤盛,首要择定“龙脉”、“案山”、“水口”,地点确定之后,还要择定吉日定位、定穴。

  婚嫁习俗:修水客家人婚嫁重视古礼,至今仍有遗风。“纳采”、“向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礼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俗仪式,《礼记·昏义》定此为六礼。婚嫁习俗中另有二条特殊规定,即“同姓不通婚”与“本籍(即清代前居住的土籍)人不通婚”要求严格遵守。前者,客家人容易接受、做到。对后者,解放前至解放初仍有多数客家人支持得到遵守,解放后六七十年代以来,客家人为了便于与本籍人交往,均打破此规定,主动与本籍人通婚,只有与有仇怨者才不与通婚。婚嫁礼节中,新娘“哭嫁”场面尤为精彩,名义上“哭”,其实是新娘以唱客家山歌调,带哭音嘱咐父母、哥嫂、弟妹,所有男、女亲居都要给新娘送嫁钱(红包)。迎亲中,当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宾客满座后,开始“撒账”,由来宾和族人推选一人,左手托着花米盘,口中朗朗祝词,每念一句,右手揖一揖花米前往一撒,直至念完为止。接着另来一人撒账,反复多次。祝词多夹有调笑词语,以增加欢乐气氛。第二天,举行“拜堂”仪式,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搞得有声有色,气氛极为热烈。

  丧葬习俗:老人病危,子女、亲属全都在家轮流守护。临终前将一应丧葬用品尽可能作好准备。老人病死,亲属举哀痛哭,一面烧“落气纸(钱)”,一面将死者手脚放直,身体各部分放正,并立即安排丧葬礼仪,书写“讣闻”,布置“孝堂”,派人请“香花和”为死者做道场。与此同时,死者子女、亲属为死者洗身后换寿衣、寿鞋、戴寿帽,入“小殓”。当棺木已经垫好石灰、摆放安稳、孝堂和夜坛场都已布置完毕,即入“大殓”,孝子全部穿上孝衣,举行“大殓”仪式,将死者放入棺木(又称灵柩),孝眷哭泣举哀,亲朋闻讯赶来为亡人祭奠。在亡人安葬头一天晚上,封棺出柩。封棺时,燃放鞭炮,敲锣打鼓,杀猪宰羊致祭,孝子俯伏灵前,以猪血向亡人敬献“血食”,望亡人领受。接着由香花和或礼生,或族中长者,将子女亲属送给亡者衣物、寿被、金银首饰逐项宣读,接上做祭、做道场,封棺出柩,孝子、亲属彻夜在灵柩前守孝。次日,将灵柩送往山上安葬,举行盛大的还山祭奠仪式(今改为追悼会),孝眷、亲朋一一至灵柩前焚香拜别,随即“发引”,顿时,鞭炮齐放,锣鼓齐鸣,哀乐同奏,“八大”高声呼叫抬起棺木至坟场。灵柩抬至途中停放一次,孝子分别向“八大”和来宾下跪拜谢。灵柩抬至墓地,孝子焚香、烧纸、跪拜,“八大”将灵柩放入已挖好的墓穴中,用土填紧坟头并垒上砖头、或石块,安放墓碑。孝子即以酒食慰劳“八大”,并焚纸、烧香、放鞭炮以示“园坟”。此后,孝子在家按规定虔诚守孝,以尽孝心。

  仅从以上所述,可见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关系甚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不仅弘扬光大了河洛文化,而且为客家民系及其文化出现在中国民系和地域文化版图上谱写了自己新的历史篇章。

  (龚良才,侨眷,江西省修水县商业管理办公室退休干部,副研究员,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理事,修水县志办编辑;钟朝霞,侨眷,江西师大历史系学士,江西省修水县散原中学教师,修水客家文化研究会理事)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0 04:53 , Processed in 0.1250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