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24|回复: 0

早期客家摇篮宁都---客家综述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5-29 15: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05月27日 10:20 来源:宁都政府网 作者: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对客家的研究,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历史与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但是,至今对什么是“客家”、客家民系的发展历史、为何要研究客家、赣南宁都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方言、习俗……等等,多数人感到陌生。当前,国内外掀起了客家研究的热潮,宁都的客家研究也逐渐为专家学者所注目。许多资深专家指出:赣南宁都是客家的早期摇篮地。大量的文献及许多论文和谱牒、碑文、田野调查都证实了这点。

   第一节 何谓“客家”

  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客家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我国一些辞典工具书对“客家”的诠释也各不相同。《辞海》对“客家”词目的释文是这样:“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九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在《辞源》、《现代汉语大词典》、《简明社会科学词典》、《民族辞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经过许多专家学者集体研究,对“客家”都有不同的诠释。但与客家研究一代宗师罗香林教授论断没有多大突破。罗香林(1906-1978年)是广东兴宁客家人,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国民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终身教授,1931年出版了被学术界公认的客家问题研究经典性著作《客家研究导论》,全书共计25万多字,集中系统地论述了客家源流、客家民系的形成等问题,不仅集前人的研究之大成,而且作出了开创性的建树。他对汉族祖先及其迁徙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得出著名的关于客家源流“五次大迁徙”的结论。现将五次大迁徙择要介绍如下:

  古中原地区(包括长城以南、长洒以北的辽阔地区)的汉民,第一次以受五胡乱华所引起,当时流民的足迹,东起今日安徽当涂,西达江西九江,南达吉安以至赣县。晋代永嘉以后,中原避难的汉族,向南播迁,远者已达赣省的中部、南部。故自东晋至隋唐,可说是客家先民自北南徙的第一时期。此间客家先民从中原首次南迁进入赣中赣南地域。

  第二次是上一次逃难的客家先民居地,乃是黄巢辗转作乱的要冲,为着求安,于是他们只好再向别的地方奔避而去。当时全国云扰,民无宁居,惟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北部,侥幸未受巢乱,比较堪称乐土。先前栖息于河南西南部、江西中部北部和安徽南部和西南部的客家先民的一大部分幸运的得迁于赣闽粤三省边区这片“乐土”。这次迁移,其远者已达惠州、嘉州、韶州等地,近者则达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更近者,则在赣南各地。故自唐末黄巢起义开始,为第二次南迁汉民迁入被称为“乐土”的赣南、闽西及粤东地区。以赣南为中原南迁汉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唐末五代及两宋之交有许多北方移民多由赣南迁入闽西及粤东、粤北地区。

  第三次是不久又遇着宋高宗的南渡,元人的入侵,客民迫于外患,不得不再次迁移,或者辗转逃窜,流入广东、福建,或者愤起勤王,随从帝驾,战死于广东南部的冈州或珠江三角洲的崖门,而其结果,则成为客家第三次的迁移运动。

  第四次是明末清初,受满州人南下影响,客家人再迁粤中及滨海地区及台、桂、湘、川、滇、云等地,也有一部分返赣南,第五次迁移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导致客民再次迁移,一部分已向海外南洋各国各地迁徙,使客家走向世界。

  纵观客家迁徙的源流历史,西晋时南迁的中原汉民,多数停留在赣皖等江淮流域的鄱阳湖周围地区,少部分已进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因地域分散,人数与当地土著相比,未能形成优势,尚不能独立成为民系,这部分中原汉民,只能称为客家先民。当唐代迁徙时,为数众多的中原汉民,只能称为客家先民。当唐代迁徙时,为数众多的中原汉民,包括此前南迁的汉民,主要迁入赣闽粤三省边区三角地带,虽经五代十国动乱,但这些地区一向是“三不管”的边远地域,“五代”管不着,“十国”分疆割据。兵荒马乱之际,天高皇帝远,对地旷人稀,大山长谷的三省边区鞭长莫及,这片林茂地肥,资源丰富的未开发山区,是南迁汉民较理想的避乱和生息繁衍的天然“乐土”。这就为客家民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学术界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徙居于此的北方汉民,又操大致相同的中原汉语,承传着大同小异的中原风情和生产技术等习俗。因此,在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中原汉族传统文化影响和融合了当地百越族或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新的人们共同体,具备了形成汉民族中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的各项条件。这个民系就是客家系(即闽粤赣系),它与越海系(江浙系)、湘赣系、南海系(两广本地系)、闽海系(福佬系)称为汉族五大民系。客家系的大本营就在江西的赣州,福建的汀州,广东的梅州的广阔地域。而不某一局部地区。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明显的时序性;先赣南,再闽西,后粤东。

  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究其历史源流,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晋末“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至唐代后期(大约570多年),长城以南,长江之北古中原汉民南迁,亦称客家先民南迁时期。

  第二阶段,自“黄巢起义”开始,至宋代末(大约400多年),客家先民大部分迁居赣南,一部分进入闽西,少数徙往广东,构成了形成客家民系的摇篮地。

  第三阶段,自宋代至清代前期(大约600多年),赣南的客民向南或向西复徙福建、广东。闽西一部分客民向西南迁往广东,这是客家民系的发展时期,终于形成了赣闽粤客家大本营。

  第四阶段,自清康熙年间至民国后期(大约260多年),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客民向海内外扩展时期。

  学术界对客家概念有不同表述,现选录《客家学概论》的论述:“客家系汉民族中一支稳定的民系,他们本为中原汉人,其中少是衣冠世族,从东晋起,因战乱、灾荒或王朝更替等原因,经今之豫、鄂、皖等地辗转南迁,渐次定居于赣、闽、粤边三角地带,在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中,相互融汇;到宋时,他们又在保持汉族基本族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情习俗与文化,共同的心理凝聚而成的民系个性,从而结成牢固的共同体。后世,人们为使他们及他们的后人区别于原居地的汉人与新居地的土著,遂取其最初为客居者的本义,概称为客家。”①

  综上所述,界定客家有三条基本的条件:一、客家之根在古中原地区,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并不是少数民族;二、时间界限必须是东晋以后至宋代末南迁的中原汉民;三、空间界域应是定居赣闽粤三省边区大本营,且同操客家方言者,以及从大本营外迁的后裔。

  客家是汉族在全球分布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民系,其人数,说法不一,有说七、八千万人,也有说近亿人,据《客家风华》①一书记载,海内外总计6560万多人,其中内地5510万多人(广东2100万、江西1250万、广西600万、福建500万、四川380万、湖南200万、海南150万、湖北15万、贵州10万、云南2万、江苏2万、安徽2万、浙江1万、陕西0.5万、新疆0.3万、其它省300多万);台湾460万;香港125万人;奥门10万人。海外各国455万多人(马来西亚125万、印尼120万、泰国55万、美国28.4万、新加坡20万、秘鲁20万、越南15万、英国15万、牙买加10万、加拿大8.1万、缅甸5.5万、澳大利亚4.3万、毛里求斯3.5万、印度2.5万、南非2.5万、韩国2万、日本1.2万、柬埔寨1万,其它国家近16万)。

  客家还有“老客”、“新客”之分。“老客”一般指唐宋间从中原南迁定居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在宁都,上三乡占多数,传代都有二十多世以上);“新客”一般是明清间从闽粤客家居地迁入的客家人(在宁都,下三乡占多数,传代二十世以下)。无论“老客”、“新客”,都是汉族客家系中的成员。

  第二节 客家研究现状和意义

  客家学是学术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独立学科,也是由多种社会与人文学科交叉融汇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的建立和研究的深度与相关学科如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地名学等的推进是同步的。并且在全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海内外对客家的研究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程,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在客家研究史上,最早注意客家问题的当推清嘉庆间的广东和平籍进士徐旭曾。1808年,他在惠州丰湖书院执教,当时东莞、博罗两县的土客械斗愈演愈烈,生员们不明缘由问及老师,徐讲授客家渊源及其语言、习俗特性和与杂居的土著相异处,说明矛盾积聚乃至爆发的来龙去脉。后来,生员们将徐旭曾所述记录整理成篇,并载于《和平徐氏族谱·旭曾丰湖杂记》,遂成为记载客家问题的最早文献。

  清道光末年(1851年),沉重打击清廷统治的太平天国起义,这场农民战争的领导核心与基本力量,主要是两广客家人。时隔不久,限咸丰六年(1856年)开始,在广东西部,客家人与广府人发生械斗,持续12年,双方死伤散失人数超过50万人。这两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触发了学术界对客家问题的关注,启动了客家源流问题的讨论,到清光绪后期的50年左右,先后有30多位中外人士撰文论述客家的历史、方言与习俗等。光绪后期至民国初期,上海国学保存会出版《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其中有出自洋人手笔撰文:“广东种族有曰客家、福佬族,非粤种,亦非汉种”。这种带贬损性的论述,引起客家人士强烈不满,朝野知名人士丘逢甲、黄遵贤、钟用和等奋起批驳,并成立多处“客家源流研究会”、“客家源流调查会”。这期间有许多客家研究著作问世,包括一些外籍人士的著述也摒弃犯狭隘的功利与偏见。对那些视客家为非汉族,是野蛮好斗、未曾开化的“蛮族”、“杂种”,将“客”写作“”等中伤、诬蔑、贬损的谬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纠正,从而客家研究开始走上客观公正,全面系统的轨道。

  最早系统研究客家问题,且成绩斐然的中外公认的拓荒者和奠基人首推罗香林教授。他的《客家研究导论》成书于1933年,至今仍被学术界公认为了解和研究客家问题者必读的经典性著作。当然,由于当时赣闽粤边区处于战乱年代,他不可能深入到实地进行调查,加上交通、通讯条件的制约,资料缺乏,难免有疏漏和不完善之处。但罗香林一直被世界学界誉为客家史学大师,其《客家源流考》、《国父家世源流考》、《客家迁移及分布地图》、《民族与民族研究》等主要著作公认为不朽之作。“客家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就是罗香林的《民族与民族研究》论文中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一论断不但当时被学界所接受,就是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沿信。

  罗香林之后,客家研究在海内外逐步进入科学化、系统化,客家学成为新兴边缘学科。但就研究的地域方面来说,长期以来,基本上立足于客家民系发展较近年代(明清壮大期)的广东客家,而忽略了客家民系形成的较早年代(唐末至南宋)客家大本营的中心地域赣南与闽西。鉴此,长期以来赣南纯客住县的客家人对客家概念甚为陌生,客家意识也很淡薄,只知道何谓“客家人”。至今,仍有多数人以为只有明清之后从广东、闽西迁入的那部分人才是客家人。

  本世纪的后二十年之际,客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新的突破。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实施,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为广泛深入开展客家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内外呼应,出现了客家研究新热潮,而且不断升温。这并非取决于谁的主观意志,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进程必然。国门洞开,禁锢解除之后,海内外客家研究学术交流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各地在政府、社团支持赞助下,已举行了各种国际性、区域性、全国性、地区性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各种客家恳亲会、联谊会、研讨会似雨后春笋般涌出。到1999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举行了十五届。国内外出现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富有创见,在学界卓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老一辈著名学者的带领和影响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及钟情于客家研究的学术界新人脱颖而出,学术刊物、杂志、学术专著、论文数量可观,硕果累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及台湾、东南亚各国都成立了客家研究机构和社团组织,创办了客家学术研究专刊、丛书。

  对客家问题的研究长期处于冷寂状态的赣南地区,在国内外客家研究热潮的推动下,近七、八年来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出现了喜人的繁荣局面。1992年,“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暨客家学术研讨会”在赣州市召开。会后,赣南师院编印了《赣南客家研究论文专集》。1993年,由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创办会刊《客家源》。此后,研究会组织了会员多次参加外地召开的客家问题研讨会,出席了在海内外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多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学术团体的参观访问。1999年初,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成立了赣南客家联谊会。1995年9月,成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客研组织——宁都县客家研究会,成立几年来,不间断开展客家研究和横向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研究会成员深入乡村调查研究,组成了一支写作队伍,辛勤耕耘,撰写论文。据统计,近几年出版了《易堂九子年谱》、《宁都姓氏人口综观》等客家专著4本,计65万字;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了文章11篇,计3.8万字;在省级报刊发表了文章31篇,计11万字;在地级报刊发表了文章40篇,计13万字。《赣南日报》和《客家源》发表宁都客研人士的文章数目名列前茅,1997年8月2日《赣南日报》“客家风”专栏还登载了一期“宁都专版”。几年来,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系,与梅州、韶关、龙岩、香港、台湾客研人士举行学术交流会、座谈会、联谊会,吸引诸多客家人来宁都寻根觅祖,观光旅游,考察投资环境。这对推进赣南客家研究,宣传宁都,提高宁都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客家研究在国内外不断推向广泛和深层次的热潮?尤其是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客家研究会呈现四面开花,八方结果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探讨的大题目。在此,仅简略谈点看法:

  一、客家是汉族中一个历史久,分布广,人口多的民系。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这个民系的历史、现状、未来,并揭示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内、外因素,全面地,多方位地研究客家民系与汉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汉文化及中原文明的关系,分析客家人的民系个性和特征,进而科学地论证客家民系对汉民族、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客家民系文化的角度来发掘、探讨,就拓深了汉学研究,丰富了汉文化、中原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及构成因素。客家研究包容着众多学科,因此,广泛学科的开展客家研究,不仅发展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中华大家庭的团结,均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客家民系是影响深远,且受到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的民系。客家人对赣闽粤的经济开发,对中原汉族文明的传播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对中国革命、祖国的独立富强,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今中外涌现出许许多多政治、经济、文化界的客家知名人物,1994年在梅州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时,展出了唐宋以来118位“客家名人展”,有张九龄、欧阳修、朱德、曾巩、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丘逢甲、罗香林、廖仲恺、朱德、郭沫若、叶挺、叶剑英、廖承志、卢嘉锡、胡耀邦、肖华、叶选平、谢非、李光耀、胡文虎、曾宪梓、田家炳等,其中还有宁都的杨筠松、郑獬、谢元龙。在新加坡谢佐芝的巨著《世界客家名人传》中,邓小平也入传。宁都客家历史久远,名人辈出,在赣南乃至省内、海内外名人除上述三位外,还有崔与之、曾原一、陈勉、孙后裔孙登龙等孙氏五贤、萧立等、董越、陈继周、罗牧、蔡五九、魏禧、邱维屏等。这些客家精英的功绩和贡献,无论是以往的历史岁月,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举世瞩目的。于是,中外学术界出现了“客家热”,掀起了对客家人顽强拼搏,不畏强暴,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勇于开拓,勤劳刻苦,爱国爱家,奋发创业的韧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以期客家精神发扬光大。

  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客家地区为了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步伐,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做好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三胞”工作,欢迎他们回祖国、回客家祖地寻根溯源,以爱国爱乡的情怀,关心桑梓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共谋振兴乡邦、振兴民族之大计;也需要加强与遍布全国客籍乡亲的横向联系,争取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投资经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奉献力量。客家人都有寻根问祖、了解自己的宗亲族性之愿,尤其是海外客家后裔的祖先,大都是明清间从大陆迁过去的,他们对祖籍既眷恋又感到陌生,对故乡对先祖渴望着了解,对同胞乡亲祈盼沟通。这种认同的心态正是推进客家研究的心理基础,也是发展学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样,通过加强客家研究,开展各种学术交流、研讨、联谊活动,拓展联系渠道,增进融融亲情,这不仅是为了学术研究,而且是兴国之大业,是文化与经济联姻,学术与实业结盟,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共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梅州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期间,海内外各代表团除了向梅州市捐资6900多万元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外,还签订了正式投资合同5.7亿元人民币,意向性签约达50多亿元。这是“客家热”带来的文化搭桥铺路,经贸开花结果的最好例证。在宁都,随着“客家热”的兴起,近几年吸引了众多海外客家同胞来宁都投资兴建“商贸城”、“文化城”、“旧城改造”和兴办企业,以及无偿捐资维修文物古迹、办学、建医院、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二亿多元。这对于宁都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宁都在客家民系中的地位
  纵观赣闽粤三省客家大本营形成发展的历史,海内外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客家大本营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有的学者称赣闽粤边区为“三江流域”,即江西的赣江、福建的汀江、广东的梅江。综观三江流域的自然概貌、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状况,证明“三江”构成赣南、闽西、粤东形成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成长发展过程有明显的时序性:先赣南、再闽西、后粤东。赣南这片青山秀水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地,或称为发祥地。
  这里说的赣南,包括现在赣州市17个县(市)和1个区,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客家人近700万人,占总人口的96%以上。赣南,古代称虔州、赣州,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历史上“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是古中原联结闽粤边境的枢纽。从客家先民南迁路线来看,主要有两条通道进入赣南:一是水路,二是陆路。中原汉民沿长江到达中下游地区,进入富庶的鄱阳湖区,而鄱阳湖紧连赣江,溯江而上,经庐陵进入虔州(即赣南)。赣南是江西的南大门,这里南横五岭、东接武夷、西倚罗霄,三条山肪均为赣闽粤的最高山系,海拔都超过一千米,而赣江自南向北流入长江,连结中原,因此赣南古代是中原与闽粤两地沟通的咽喉孔道,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中原南迁汉民为求安,择此为理想的“宝地”。
  宁都位于赣南北部,赣江支流梅江游,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现辖26个乡镇,347个村委会。1999年底总人口70万人。面积和人口约占全赣南的10%。《宁都直隶州志》曰:“赣属邑,阳都为大,幅员之广,财赋之繁,衣冠文物之盛,甲于诸邑。”宁都历史悠久,在肖田、琳池、洛口、黄陂、刘坑等地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夏商时,赣南为扬州域,后依次属吴越楚,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之地。汉高祖六年,宁都全境属雩都县域。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置阳都县,这是宁都设县初始名称。西晋太康元年,以安宁之意,改名宁都县。南北朝析置虔化县,其后宁都、虔化几度分合,至南宋绍兴复称宁都县。元朝曾升为宁都州,辖瑞金、石城两县(石城于南唐保大十二年由场升为县,置县之前属宁都县辖地)。民国二十三年曾设第十二行政区于宁都,辖宁都、石城、瑞金、兴国、会昌、雩都、广昌等七县。新中国初期,曾设宁都专区,除辖上述七县,还增辖寻乌县。宁都东、西、北三面环山,东部属武夷山余肪,西部和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肪,海拔均在800米以上,最高峰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5米。中部和南部丘陵岗地交错。古代的宁都,山多人稀,交通闭塞,林木茂密,土地肥沃,可垦地遍地皆是,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堪称是南迁客家先民理想的避乱和生息繁衍的天然乐土。
  宁都处于古驿道三叉路口,东经石城可进入闽西宁化石壁;南经瑞金、会昌可通往粤东梅州各地;西经兴国、雩都可达赣州,越过梅关,到达粤北南南雄各地。而中原汉民除了溯赣江而上迁入赣南,另一条通道就是从陆路经抚州的乐安、宜黄,吉州的永丰、右水进入赣南北部,首先徙居宁都(含石城)。从大量的谱牒和古墓证实,客家民系中唐宋时期的“老客”大多沿此条路线经赣南北大门迁入宁都。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宁都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客家先民早期聚居地,遂成为早期客家摇篮地。
  古代宁都设六乡,分为北部上三乡:清泰水、怀德乡、太平乡;南部下三乡:安福、仁义乡、平阳乡。上三乡与下三乡客家历史、民俗、语言有明显差异。“老客”在上三乡居多,“新客”则在下三乡占多数,且看宁都客家部分姓氏迁徙表:
  由于客家先民较早聚居宁都,所以人口比邻县相应增长较快。从南宋淳熙年间的户籍人口统计显示,当时宁都已有63963人。而早于宁都建县430多年的雩都县是48944人,与宁都同年代建县的兴国县是42528人。邻近的几个纯客县南宋淳熙至宝庆间的户籍统计:瑞金县37818人,会昌县304727人,安远县据九十年代初调查统计,宁都共有450个姓氏,其中130多个属客家,而全县大约有4500多个村庄,其中由“老客”始建和扩建的村庄就有3700多个,占全县总村数的85%。“南背朝至宋末,这一时期迁入赣南东北部的居民较多,中南部较少。外地迁入居民建立的村,赣县仅有8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2%,南康仅有23个。而宁都则有880个村,占全县各时期外地迁入建村总数的20%,其中40多个姓氏后来不断繁衍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县的基本居民。①这在赣南及闽西、粤东各县邑是绝无仅有的。另外,县内只有800多个村庄是明清时期从福建、广东迁来的“新客所建,且大多分布在下三乡。正如康熙年间魏礼所说:“阳都属乡六,上三乡皆土著,故永无变动。下三乡佃耕者悉属闽人,大都福建汀州之人十七八,上杭边城居二三,皆近在百余山僻之产。”②魏礼所说上三乡皆土著,即从中原迁入的汉民,居住数百年之后,由客变为土著。下三乡的佃耕者基本上是来自外省的“新客”。据地名普查统计,明清时宁都的“新客”主要是从福建宁化、邵武、建宁、上杭、汀州、清流、连城和广东梅县、兴宁、平远迁入。有少部分吉安、永丰、乐安、宜黄、南城及本地区迁入。
  宁都“老客”的源流历史和迁徙轨迹,基本上是从中原直接迁入或辗转从赣抚、吉徙入,在宁都定居后,少则几代,多则十几代再迁往福建、广东和海外,蕃衍成为客家著姓。
早期客家摇篮宁都---客家综述
  中原汉民自北向南长途跋涉,渐次来到赣闽粤三角地带这片理想的天然乐地,和当地原有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用披荆斩棘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汉民族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深入稽考早期客家聚居地宁都主要姓氏的迁徙发展蕃衍历史过程,可以清晰看出客家发展的轨迹:中原 赣南 闽西 粤东,仅兴几个姓为例就可以证实。
  孙氏:罗香林教授的名著《国父家世源流考》写道:唐中书舍人孙拙为中原世族,其子孙功封东平侯,为平黄巢作乱,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奉命引兵游于闽越江右间,遂留居虔化县。越五传有承事公复迁长汀河田,至明永乐年间再徙广东,遂迁居香山县翠亨村。这是孙中山先生的祖籍源流历史。孙墓座落于宁都城南马架坑,赣、闽、粤孙氏后裔来宁都寻根觅祖者络绎不绝。福建、广东、台湾的孙氏族谱与罗香林的考证和宁都的谱、墓完全吻合。尤其是孙裔传的居住村落,在宁都名“孙屋底”,长汀称“孙屋桥”,紫金曰“孙屋坝”。据长汀牛岭下“孙屋桥”村的老人回忆,明代这里有孙姓居住,后来迁到广东去了,现在山上尚存孙氏古墓,全是朝西北(即宁都方向)。这是明显具有崇祖亲缘关系的客家文化。
  邱氏: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族姓之一。原为中原腹地河南郡望族。据《邱文仲墓碑》和族谱记载,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邱崇为右武卫将军,因事忤高宗,贬任虔州指挥使(在同治《赣州府志》中“光孝寺”有记)。其孙文仲于唐开元间择虔化灵溪(今洛口灵村)开基立业,至宋代之后,支肪衍传赣、闽、粤、台、湘、川、桂等省,其迁徙世次、地名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川、台湾各省的《邱氏族谱》均有翔实记录。其中南宋淳熙间由灵村经南丰 建宁迁宁化石壁遂定居上杭的三五郎、继龙一支尤为旺盛。粗略统计,现在文仲后裔在海内外已逾百万人。
  赖氏:据桴源(今肖田乡美佳山境内)《赖忠诚墓碑》载,宁都赖氏始祖赖忠诚之父赖功行为避“永嘉之乱”,由颖川迁高山崇岭的桴源定居。这是目前有文字资料依据迁入宁都最早的姓氏。在宁化《客家风情》一书中写道:“赖忠诚的孙儿赖硕入赣迁居虔州阳都。唐末,为避乱,赖得由自宁都沿石城入闽,迁居长汀,后分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过居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在梅州《客家姓氏渊源》中的《赖氏族谱》有以下记载:宁都桴源赖氏第八世赖得由从赤竹坪(今宁都县城,俗称雪竹坪)迁上杭古田,第九世赖标从北枕头时继迁宁化石壁,其后裔于明代初期散居闽、粤许多县邑,并迁往海外。在深圳龙岗区大亚湾畔大鹏岭麓有一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振武将军第”,这是清道光年间的古建筑,是振武将军正一品赖恩爵的府第,门首由道光皇帝御笔亲书“将军第”三字。据《鹏城赖氏族谱》记载,晋末,赖氏硕公迁居宁都雪竹坪,其后裔迁上杭古田里,辗转长乐、陆丰、紫金。乾隆年间,赖世超文才武略,初任鹏城千总,转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封武功将军,其后祖孙五人由朝廷封为将军,成为广东赫赫有名的“一门五将军”。探究深圳赖氏的源流历史,足证客家的迁徙轨迹为先赣南(宁都),再福建,而后广东。宁都赖氏衍传海内外的后裔人口已超过百万人。
  罗氏:据《豫章富溪前门罗氏族谱》、《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和宁化《客家风情》载,罗景新于黄巢起义时徙居宁都,小九公(生于南宋景定二年)从宁都鸦鹊林迁居宁化石壁,后经长汀、上杭入广东梅州,继散居兴宁、大埔、惠州、深圳、博罗等地。在深圳龙岗罗瑞合村有一处深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鹤湖新居”,是乾隆二十三年罗瑞凤始建的。据“新居简介”,罗瑞凤系罗小九的嫡传子孙,从兴宁分居深圳龙岗马福头立业,在鹤湖兴建了座占地面积达24819平方米,堪称客家之最的大型客家围屋。宁都罗氏后裔遍及赣闽粤和海外诸多国家和地区。
  卢氏:据《范阳郡卢宗泰墓碑》和族谱记载,因安史之变,朝政混乱,卢宗泰从河北范阳经湖南桃源县徙居虔化韶坊(今洛口乡麻田村)。卢氏在宁都人丁人多(至今只有六千多人),但播迁省内外各地的裔孙为数甚多。据《梅县卢氏族谱》载,卢宗泰五世孙卢光稠孙于南宋宁宗间自虔化迁宁化石壁,宋末迁居梅县,后继衍广东各地及海内外。近年统计卢宗泰后裔也超过百万人。
  廖氏:宁都的始祖是武威郡公廖延龄之子廖崇德,据《宁都直隶州志》载,唐贞观年间授虔化令,任满留居,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宁都发展为著姓,至今已有35000多人。宁化《客家风情》、梅州《客家姓氏渊源》亦记载廖崇德裔孙四十一郎避乱,于宋初入闽,迁居宁化石壁,遂分居闽省上杭、永定等县。明洪武间,复分迁梅州、惠州等地,继迁海外。
  上述几个姓仅是举例而已。可以清楚的看出:宁都(含石城场)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客家先民迁入较早的县邑之一,应属于客家人首次迁居地。
  据稽考罗香林的《中华民族中客家的迁移和系统》、宁化的《客家风情》石壁的《客家魂》、梅州的《客家姓氏渊源》、台湾的《百家姓考》等专著和论文,下列40多姓上溯其流历史均与宁都有渊源关系:李、曾、黄、陈、廖、温、刘、谢、赖、郭、罗、肖、胡、杨、宋、邓、邱、彭、崔、卢、黎、丁、严、郑、孙、古、王、管、戴、严、朱、谭、钟、魏、姜、符、潘、徐、董、苏、孙等姓。这些姓氏大多在唐、宋间定居宁都,宋代之后播迁闽粤,遂迁海外,绝大部分发展成为客家著姓。
  且看一些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的论述:罗香林教授的《客家研究导论》将客家民系迁徙源流历史归纳为“五次大迁徙”,前两次是中原南迁的客家先民辗转迁入鄱阳源平原,溯赣江而至赣南及闽西地区,时间大约在西晋至唐末、五代和北宋年间(罗香林写《导论》正值土地革命战争,未能亲临赣南、闽西实地调查,所以对中原迁入赣南的徙步通道,即从吉抚地区进入的路线没有涉及)。但他仍得出“五次大迁徙”中前两次是客家民系孕育形成的初其阶段。《客家学概论》称:客家民系孕育于赣南,赣南为客家先民的最早聚居地区,北来汉人的徙入,使虔州地区人口陡然增多,尤其是客家先民早期到达的北边几个县增加的数量更为明显,其中以宁都、石城、兴国、瑞金为金。《客家风华》写道: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有喻之为“摇篮”、有喻之为“集结地”、“发祥地”、“锚地”。该书又说:据史料分析,从晚唐元和至北宋末崇宁的二三百年间,江西省的人口由29.3万户,猛增至200余户,其中赣南居全省之冠,可见南迁汉民进入赣南人数之多。在该书“内地客家人口分布”所列江西18个纯客县,宁都排列为首位。论文《试论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与地域》①写道: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在赣闽二省结合部,即赣南的宁都、石城、瑞金等县和闽西的宁化、清流、明溪、长汀、邵武等县。该论文又说:据梅州《客家姓氏渊源》68姓统计,就查清其中有35姓祖先是因唐末黄巢之乱而南迁的,他们先迁到江西宁都、石城、福建宁化、邵武等地,南宋末年才再迁梅州的。论文《提高理性认识,增强客家大本营的凝聚力》②写道:汉化是客家地区形成客家文化的前提,汉化有明显的时序性:先赣南,后闽西,最后粤东。
  方言是识别和区分民系的第一要素,客家人最主要特征和标志是操客家方言。梅县话则被公认为客家方言的代表。但学术界在探究客家话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地缘条件时,只注意到梅县客家话是从闽西地区的客家话发展而来的,却忽略了赣南宁都等地的客家话的历史久远的状况,有些人认为宁都客家是由闽粤迁入后(新客)才讲客家话,这显然是不符合客家民系形成发展历史进程的。且看下面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六十年代,在厦门部队服现役,与一位梅县籍的同姓(邱)的战友相处时,均用各自的方言对话,竟然对答如流,犹如老乡交谈,战友们都以为我们是同一地人。当时还认为宁都客家话是从梅县传入宁都。但询问老一辈,都说宁都灵村裔传邱氏并无从梅县迁入者。后来互相查寻家谱,发现都记载宁都邱氏是唐代乾封年间从河南迁入虔州,再定居虔化县灵村,到了宋代才迁宁化、上杭,明代再转徙梅县。以传代世数比较,宁都为一世,宁化为第十世,上杭为第十二世,梅县为第十九世。虽然仅是一个姓的例子,但管窥蠡测梅县话是从赣南北部传过去的,只不过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话更臻成熟罢了。
  客家文化的构成,有着复杂的多种因素,既与中原地区具有一肪相承的渊源、血缘关系,保留了较为浓都的中原汉族文化,也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古越族)的文化。但客家人越是聚居较早,中原汉族文化的迹象就越多,民情风俗也就与北方愈相近。宁都客家人(尤其是“老客”)与其他纯客县就有着许多显然不同的文化、民俗。例如:
  语言:保留了古代中原音韵。宁都客家人在迁徙和定居过程中,不忘保持原有的语言,遵循“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与原先的少数民族的语言虽有交流与融合,但始终保存了中原古汉语的主体成份,古汉语的语音特点基本保留在宁都的客家方言里。前面已述,梅县话公认为客家方言的代表,然而梅县话是从赣南北部传过去的。这有待研究客家方言的专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缠脚:宁都自古以来妇女皆多为小足。缠脚的习俗相传自南唐开始传人宁都。现在凡七、八十岁的妇女大多为小足,这是中原古风在宁都传承的一个例证,且与其他客居地不同。有的学者下定论说客家妇女均为“天足”,显然是舛误。
  生产: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基本上都是“男务耕耘,女修织红”。①而宁都自古至今“男耕女织”,妇女以绩苎绣花做针线活看守家门,极少从事耕作。不仅上三乡的“老客”,就连下三乡的“新客”也如此。原属虔化县的石城场亦“男耕稼,女麻某”。这是宁都客家有别其他客居地的独特习俗。
  风水:盛行风水观念和风水术。这是杨筠松(唐僖宗朝国师,掌灵台地理事,俗称杨救贫)自中原带入的。黄巢破京城,杨窃秘书中禁术,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璜陂,遂定居。收徒传授堪舆风水术,著有《青囊》、《疑龙撼龙》、《穴法》、《倒仗》诸书传世②,成为中原风水术传播到客家居地的风水大师,之后又传人赣南及闽粤各地,至今盛行。
  服饰:宁都客家“老客”衣着简朴,有唐晋之遗风。男穿正面开襟唐装,女穿右侧开襟唐装(俗称大巴衫)。妇女喜留发髻,足穿绣花布鞋。这都是保留了古代中原的风俗。
  信仰:宁都客民信仰比较乱杂,但“汉帝庙”、“东平庙”祭祀庙主则是从北方传过来的。“汉帝庙”敬奉汉高祖刘邦和吕后肖何、张良、樊哙等,赣南只宁都有此庙。“东平庙”供奉张巡许远,两位均系唐朝官吏,百姓视为忠烈楷模。后来宁都客家』迁往闽西,“汉帝庙”、“东平庙”也在闽西民间出现。汪毅夫篚《客家民间信仰引论》①中提到了“汉帝庙”和“东平庙”。
  郡望:这是各个姓氏魏晋隋唐时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相籍发祥地。宁都130多个客家姓分属90多个郡望,其中属古牛原地区的郡望有80多个,占90%左右,足见宁都客家根系中原,来自中原。
  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初见于中原地区。明代之后,传到客家地区,宁都于明代开始也效仿兴建功德牌坊和道德牌坊。在上三乡肖田,有带源村的“尚义”坊、朗际村的“节孝”坊。据《宁都直隶州志》记载,明清建有功德、道德牌坊16座。
  综上所述,宁都历史源远流长,中原汉民于东晋之后南迁。唐宋问进入赣闽粤边区,首先在赣南落地生根,客家先民筚路蓝缕,顽强开拓,在早期客家摇篮地——宁都聚居,生息繁衍,而不是小住之地。追根溯源,客家民系中的许多姓氏与宁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认为没有理由因宁都客家后裔的外迁及闽粤客家人的相对增多而忽略赣南及宁都是客家民系早期摇篮地。这一历史事实已逐渐引起学术界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赞同。正如已故世界有名望的马来西亚客家人姚美良的哥哥、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姚森良局绅所言:“如果说我们在闽西找到了客家人的父亲母亲的话,那么我们在赣南找到了客家人的祖父祖母。’近年来,海内外众多客家后裔涉洋过海,千里迢迢来宁都寻根觅祖络绎于道,纷至沓来。这几年自发专程来宁都寻根的有邱、孙、赖、卢、谢、崔、廖、曾、温、刘、罗、戴、管、陈、严、杨、邓、黄、黎、朱、彭、胡、宋、何、古、王等姓后裔。有外省(市)的,也有港、台和南洋的,远达美国、加拿大等国。其中有的姓(如孙、邱、赖、卢等姓)累计有三四十批。海外最多一批有台湾邱氏30多人,专程来宁都寻根拜祖。
  勿庸置疑,随着客家热的兴起,客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县内外乃至海内外客家人之间的联络和沟通,赣南宁都在客家民系形成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将会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和认同。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35 , Processed in 0.1789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