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煨goi24 -33 voi24-33
邱冰珍
活该,该有的痛苦。 煨,对于住在城里的人来说,是马路边小店门口高大的陶瓷罐上刻写的大大的“煨”,一旁有煨熟的栗子;是十字路口、菜场门口常常闻到一阵阵的香气,一个简易的摊位,一只大铁桶上架着几只煨熟了的白薯或红薯。 煨,《六书故》:“火中热物。”是民间传统的烹调。往往用一盆带热灰的炭火煨熟一些相对比较硬性的瓜果。正确的“煨”法是把瓜果一类的生食埋入带火的热灰里,当食物的香气飘出来的时候,食物煨熟。 于美食来说,“煨”是香暖的。但如果用“煨”的办法施用于人,那是惨烈的。“煨”一个人就是把一个人埋入滚烫的炭灰里,活埋加炮烙,当从炭灰里飘出肉香味的时候,是你不敢想象的时候。 它与炮烙、汤镬之刑相类似,活活地被烧死,煮死。不同点是,死的时间可能长些,而且没有呻吟叫唤。 《战国策》:“犯白刃蹈煨炭。”还曾真有人被炭火所煨。 明白了“煨”以后,就明白“该煨”了,即活该被炭煨。 再看该打,那真是小巫见大巫。被打,打得严重的时候,无非是皮开肉绽,伤筋断骨,头破血流,或者乱棍打死。但是煨的话,最轻微的“煨”是什么?难道烤得半生不熟? 比较下来,客语怎么如此狠毒?这需要犯怎样的过错,才落得该煨,而不是该打? 然而平常生活中,客家话常常说某某该煨。 比如,某某男人被某某人的老公打了,旁人说:该煨。 比如,某某偷窃,被一群人暴打,手断骨折,旁人说:该煨。 还曾听闻乡间一故事。说某某年轻时非常残忍地谋害了老婆,后来另娶一个,很长时间没有生育,晚年得子,但老婆不久死了。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年纪轻轻忽然也死了,媳妇带着孙子改嫁,剩下他孤老头子,再没亲人。知道底细的人,窃窃私语中,竟然说:报应,该煨。 该煨,恐怕强调的是自作自受,有苦不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