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杭 ◎李伯庠 “汀南山水之胜”的上杭,是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她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汀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县,东靠龙岩,西接武平,北连长汀、连城,东南与永定接壤,西南与广东毗邻,是闽粤赣三省交通要冲,紧靠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全县土地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有7镇15乡(其中2个畲族乡)、342个行政村,总人口49.5万人,多为汉族,尚有畲、回、苗、彝、壮、傣、高山等少数民族,方言为客家话。 上杭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期,境内就有闽越人劳动生息。史载,上杭地古属扬州域,周为闽地,战国时属越地,秦属闽中郡,西汉时属闽越,东汉时属会稽郡,三国时为吴国建安郡,晋时属晋安郡新罗县,隋时属泉州。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析上杭场,场址设今永定湖雷下堡,隶汀州。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升场为县。设县初期,县城因“治非其所”,变动频繁,数迁鳖沙坑(今白砂碧沙坑)、语口市(今旧县全坊村过渡处)、钟寮场(今才溪荣石村),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县治才迁至来苏里郭坊,即现在的上杭县城。 数千年来,上杭先民在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不胜枚举的农耕文明,形成了纷繁的俗信礼仪以及充满智慧的手工技艺,体现了先人们的超凡想象力和卓著创造力,可谓“衣冠文物,颇类大邦;礼乐诗书,实多济美”。 不可讳言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年初,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专业人员,开始在全县开展普查工作。 经过半年多的收集、整理、调查、考证,我们已经基本摸清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全县共收集非遗线索4274条,调查项目1211个,涵盖17个门类80多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300个,民间音乐55个,民间舞蹈39个,戏曲16个,曲艺6个,民间杂技13个,民间美术34个,民间手工技艺155个,生产商贸习俗20个,消费习俗47个,人生礼仪90个,岁时节令100个,民间信仰135个,民间知识33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9个,传统医药104个,其他35个。在此基础上,我们整理出了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了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实物档案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库,共编纂县、乡(镇)两级普查成果汇编本23种125册,其它相关资料2种10册,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照片1000多帧,项目调查录音20多小时,项目录像300多盘,征集、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物110多件。 普查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田野调查。整个调查阶段,我们分成三个工作片区,分赴全县22个乡镇、340多个村委会、近千个村民小组,走访近万人次,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的调查,从而采集到了一批有价值的非遗项目线索。 通过普查,我们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针对本次普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标准细、资料全等实际情况,我县非遗普查员队伍建设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尽管若干年来,我县民间文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但根据“非遗”普查涵盖面广、普查手段多样等特性,我们还是需要从头培养一大批新的普查员队伍。因此,这次普查对普查员同志来说,从知识结构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涌现出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感人事迹。半年多来,我县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经,共组织和培养了近百名专业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县初步建立起了一支以县、乡(镇)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干,乡(镇)、村文化协管员为基础,社会协查员等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有”。一是普查工作有力度。全县共投入普查人员近500人,投入普查经费45万元,投入普查设备28件。二是普查范围有宽度。共涉及17个普查门类、80余个种类,几乎涵盖上杭全部农耕文明。三是普查对象有广度。全县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拉网式摸排普查对象,排摸线索多数乡镇达到了每村100条以上,每社区50条以上,做到了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四是普查内容有深度。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能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拍照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五是普查声势有强度。在整个普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了普查热情不减、干劲不松、斗志不懈,普查声势轰轰烈烈。才成就了这本弥足珍贵的《杭川百韵》,相信对推进上杭文化强县的建设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