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方言分布概图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4CDD33~1.JPG
1/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即北方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狭义的北方方言指华北一带的汉语方言,广义的北方方言则是指一个跨越黄河、长江,北起东三省,南达云、贵、川,纵横几千公里的大方言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官话」。
北方方言内部的一致性较强,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南国春城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公里,两地的人通话却没有多大困难。
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因为北方话区域在汉族历史上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宋代以来,许多著名的白话文学作品,从话本、元曲到《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写成的。后来「官话」(「官」是公共的意思)名称的产生,也说明北方话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趋势,它作为基础方言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在汉语各种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1) 华北、东北方言:其中胶、辽半岛的语音有显著的特点
(2) 西北方言:内部分歧多一些,特别是山西中部、北部和陕西北部
(3) 西南方言或上江官话:其内部最为一致
(4) 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
此外,在通行非官话方言的地区中,还存在着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海南岛的「儋州军话」等。
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共同特点包括:
(1) 古全浊声母清化,例如「富」和「父」,「贵」和「跪」的读音都没有分别。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如「旁」、「茶」等平声字读为送气,「被」、「杂」等仄声字读为不送气。
(2) 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绝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分派情况相当一致。
(3) 辅音韵尾少,没有〔-p〕、〔-t〕、〔-k〕和〔-m〕。有入声的地区,入声或者收〔-〕,或者无辅音韵尾。古〔-m〕尾并入〔-n〕,如「甘」、「险」古代都是〔-m〕韵,现在是〔-n〕韵。一般只有〔-n〕、〔-〕两个鼻辅音韵尾。
北方话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内部大同小异,特点是常用词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都相当一致。
北方方言内部语法的一致性虽强,可是由于分布区域辽阔,各地的方言语法又各具特色。
2/ 吴方言
吴方言通称「吴语」,因它主要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包括上海),所以也称为「江浙话」。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吴语历史十分久远,可溯源到3,000年前先周时代太伯、仲雍的南迁。《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的长子和次子太伯、仲雍南奔荆蛮(今江苏常州、无锡、苏州一带),建立了「句吴」(即「吴」)国。另据《史记‧越勾践世家》所言,夏后帝少康之庶子被封为「于越」,建都会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吴越自古同音共俗,上述两国区域大致相当于现代吴方言区的范围。后吴为越所并,越又并于楚,因此吴越方言与楚语发生了密切接触。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的「渔火歌」是最早的吴歌。
自东晋开始,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冲击,接受了中原汉语的影响。明清以来出现的用吴语(苏州话)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如《海上花列传》等),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
现代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沿岸靖江、启东、海门三县和南通东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江西省的少数地区。吴方言北面大致以长江为界,丹阳、清江是它的北极,和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接壤;浙江南部温州、金华、衢州三个地区为南极,与闽方言交界。此外,福建省北部浦城县也属吴语区。
作为使用人数仅次于北方方言的汉语第二大方言,吴语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汉语方言。现代吴语,其「古老性」突出地表现在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b〕、〔d〕、〔g〕、〔dz〕、〔d〕、〔z〕、〔〕、〔v〕、〔〕等。如「报」〔p 〕不同于「抱」〔b 〕。
其次,吴方言单元音丰富,鼻音韵尾一般只有一个〔-〕,保留入声,入声韵尾合并为一个喉塞音韵尾〔〕。
吴方言有一批复合词,词素次序正好与普通话相反,如「闹热」(热闹)、「地道」(地道);有一些特有词已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煞有介事」等。
重迭是吴语构形的主要手段之一,如「饭食食再去吧」(吃了饭再走吧)、「台桌揩揩」(请把桌子擦一擦),可看出它与普通话的差异。
3/ 湘方言
湘方言或称「湘语」、「湖南话」。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湘方言不断受邻近方言的影响:东面受客赣方言「侵蚀」,南、北、西三面受西南官话包围,以致其内部分歧不断加剧,「纯粹」的典型湘语已难寻找。今天湘方言内部已出现了两类既有差别又并存并用的湘语——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
北片湘语(又称新湘语)较多反映湘语发展的趋势,以长沙话为代表;南片湘语(又称老湘语)更多地保留了古老湘语的特色,以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早在汉代扬雄的《方言》中,就屡次提到「南楚江湘」,也偶尔提到「荆汝江湘」和「江湘九嶷」。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代的一个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楚语」在上古时期已声望甚高,是一个包括吴越语在内、囊括江南一带的大方言。现代湘方言前身大概就包含在「南楚」一类较模糊的方言概念中。今天的北片湘语受官话影响颇深,湘语的「古色」较多地保留于今南片湘语中。
湖南省内方言纷纭复杂,严格来说,用「湖南话」指称「湘方言」是不够贴切的,湘方言亦不只分布于湖南一省。湘语北片以长沙为中心,通行地域包括湘北、湘中一带少数较大的城镇,如长沙、株州、益阳、湘潭等地。这也可以说是官话方言与湘语南片之间的过渡方言。湘语南片遍布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中上游一带,从新化、双峰、湘乡、邵阳到湘西南的洞口、武冈、零陵、祁阳等均是。其次,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所说的湘语亦属南片湘语。
4/ 赣方言
赣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较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不等于「江西话」,江西境内除了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而江西省邻近的湖南东部若干地方、福建西北的若干地方,也都有赣方言的足迹。
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很多共同特点,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把客赣合并为一个大方言区,称为客赣方言。
今天的赣方言主要通行区——江西省,春秋时代是吴、越、楚三国的交界处,在汉代又介乎荆、扬二州之间。按照合理的推测,古代这片土地上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可能包括吴语和楚语在内,或者至少和它们有亲密的关系。到了东晋末年,中原汉族受北方部族的侵扰,为逃避战乱大举南迁,到达江西中部。以后客家人两次由北往南的迁徙,也几乎以江西为中心站。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移民必M会带来一些歧异的语言成分,深刻地影响江西赣方言,各个地点的赣方言又有一些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赣方言呈现出较复杂的面貌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赣方言由于长期接受周边方言(特别是江淮官话和湘方言)的影响,自身的特征已经不很突出,分布的疆界也就不很明确。赣方言通行的地域主要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南省东有十多个县的方言属客赣方言系统,福建省西北有几个县(市)也说赣方言。还有湖北省东南和安徽省西南的部分县(市),语言特点近似赣方言,也可考虑归属赣方言区。
5/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通称「客家话」、「客话」或「客语」,有的地方也叫「麻介话」、「话」、「新民话」。「客家」是相对于原有的当地「土著」居民来说的,所谓「先入为主,后来为客」。各地的客家人,大概都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
客家人有句老话「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海内外的客家人,不管走到哪里,子子孙孙大都说客家话,以客家话为自己的母语。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客家先民本来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逐渐向南方迁徙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况。东晋永嘉以后,客家先民为战乱所迫,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运动。前三期(即东晋到明初)的迁徙是客家方言形成的重要社会历史原因;后两期(即康熙中叶到干嘉以后)的迁徙使客家分布的范围大大扩展,形成了今天全国各地的「客家话岛屿」。
客家方言与周边的赣、闽、粤方言都有接触。客家方言分布地域较广但不相连,今天其足迹散布在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主要的通行地域是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台湾境内。其中以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闽粤赣边区一带为客家最集中的地方。在国外,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华人小区是客家话的主要通行区。此外,欧、美、非洲使用客家话的华人总数当在10万以上。
6/ 粤方言
粤方言通称「粤语」,习惯上也叫「广东话」,本地人又叫「广府话」或「白话」。「粤」虽是广东的简称,「粤方言」却并非指广东境内的所有方言,而是指一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境内,以及港、澳等地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大方言。
广东现在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在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基本上是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和蜑家等,经济落后。直到公元前222至218年,王翦、任嚣、赵佗受秦始皇之命平定百越叛乱,发兵数十万驻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与百越语言融合的先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李新魁《广东的方言》)。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更是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促使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总之,粤语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的成分。
粤语的分布地域主要b两广,包括珠江三角洲、粤中地区和粤西南地区,粤北、粤西的部分地区,广西的东南部(如南宁、玉林等地),以及海南岛的一些工矿及林场(如三亚、陵水等地)。粤语在海外的分布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欧洲某些国家的华人小区,东南亚地区粤语也很流行,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此外,在中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及哥斯达尼加等国,粤语的四邑话较通行;在非洲的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国,也有粤语的存在。
7/ 闽方言
闽方言或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闽北不通话,闽东闽中有差异。「闽」虽为福建简称,闽方言的足迹却远远超出了福建省的范围。它遍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四省和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达5,000万以上。
据史书记载,闽方言区人民大都是历史上因避乱、或因征蛮,陆续从中原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原汉人迁移入闽,始自秦汉,盛于晋唐。汉以前,福建居民尚属一个称为闽越的少数民族,秦始皇征服百越始设立闽中郡。但闽语的真正形成该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之后。为避战乱,江南浙北的移民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大批涌入福建。由于南迁路线不同,且沿海内地长期阻隔,至今闽语仍在此存在较大分歧。唐以后,中原的语言文化随着朝廷士宦被贬南迁而传播到闽、粤等地,如大诗人韩愈对广东潮州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明末郑成功领队南渡台湾抗击清兵,闽语也飘洋过海在此生根。可见,数次迁移,促使闽语分歧扩大。
闽语早已不只是停留在「闽」区内的方言了,它是一个超省界、超国界的汉语大方言。它通行的范围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闽西、闽北部分说客话、赣语的除外),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和海、陆丰地区,雷州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和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台湾全省大多数汉族居住区。此外散居在东南亚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好几百万华侨和华裔中,也世代以闽语作为自己的「母语」。
8/ 晋语
晋语,也叫「晋方言」,指分布在以山西省为中心的西北地区的方言。主要特点是:
(1) 有入声,入声多二分。
(2) 多数地区有词缀「圪」。
(3) 轻声「子」尾多读入声。
(4) 不少地方有分音词,如平遥「摆」〔p〕说成〔p l〕。
晋语的归属是个尚有争议的问题。1985年,李荣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里,把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称作「晋语」,并主张把「晋语」从「北方官话」分出。《中国语言地图集》体现了这个主张,把晋语看做是与官话、吴语、闽语、粤语、赣语、湘语、徽语、平话、客家话等平行的方言区。这一新见解,引起语言学者特别是方言学者的浓厚兴趣。
9/ 徽语
徽语亦称「徽州话」,集中分布在安徽南部(旧徽州府一带)、浙江西北部(旧严州府一带),以及江西的小部。主要特征是:
(1) 声母系统接近赣语,全浊声母今多读送气清音,如屯溪「群」读〔tyan〕。韵母系统却跟南部吴语(如处衢片、瓯江片)较接近。
(2) 古上声通常分为阴阳或合为一调,古全浊上声一般不归阳去,部分方言上声字带喉塞音,如婺源「主」读〔ty〕,也和温州等地相似。
(3) 泥、来母洪音不分,如屯溪「脑」、「老」皆读
〔l〕。对徽语进行现代研究始于魏建功等的《黟县方音调查录》(1935),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赵元任、罗常培等人也做了调查,并发表了几个报告。自从《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把徽语划为一个独立的方言大区后,徽语更受重视。
10/ 广西平话
广西虽有「官平壮白客」五种主要语言(方言),但其中平话仍居重要地位。它分布于古官道(今铁路线)两侧的广大农村地区,成带状。通行区域北起灵川、南至凭祥、西至百色、东达灵山,使用人口超过200万。一般分为两片:桂南平话(柳州以下)、桂北平话(鹿寨以上)。
平话的最早源头跟《宋史》所载狄青南征「平定」侬智高起义有关,事定后宋王朝把「平南军」留在广西屯驻。广西的「平南县」这个地名和「平话」这个方言名称,都是「平南」战争留下的痕迹。屯驻的军人原籍大多是山东,但今天平话与北方话差异很大,却和粤语有些近似。
广西平话(另包括其扩展区:湘南土话、粤北土话)的发现,犹如语言中的新大陆,它蕴藏着宝贵的文化资源。但目前研究刚起步,对其分布范围和基本特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原文:
中國漢語方言分佈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