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06|回复: 2

教化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8-28 17: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化gao53 fa53

邱冰珍



对乞丐的委婉称呼。
首先正音。普通话口语称乞丐为“叫化”,怎么到了客家人这里写作“教化”?实际上普通话口语称乞丐也称“教化”。但是,北方话“教”和“叫”同音,再说老百姓对于“教化”敬而仰之,怎么也想不到用这么好的称呼去称呼乞丐,于是“教化”就混为“叫化”了。然而客语没有混叫,因为“叫”和“教”在客语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读音。教,读作“gao53”,叫,读作“jiao53”,而客语称乞丐为“gao53化”而不是“jiao53化”。由于发音的关系,客语称呼乞丐为“教化”保留完好。
那乞丐怎么会尊称到“教化”的程度?
教化,一个说多美好就有多美好的词。古代,我们祖先用诗、文、礼、乐教化天下,使百姓不野蛮,不蒙昧。这是教化最早的用法,应该与乞丐无关。
称乞丐为“教化”,并不是上古意义,至少不是上古所指的教化方式。它与苦行僧的出现相关。苦行僧的苦行不只是修行自己,同时也想教化天下。《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心凭机以呻吟,无力丈梨而教化。”可见,教化是僧人的职责使命。
他们以兴奋人际为使命,施舍由人,独行天地间,很超脱。用身体力行觉悟世人:人的要求不要很多,一口气,一口饭,一口水,一张床,足矣。一个默契的眼神,足以一世珍藏。

百样生理百样难,唯有讨食最清闲。

他的教是佛教,他的化是看透了。他们用生命的苦行,唤醒人心最软。教化者,也是觉悟者。是一种傲然的生命姿态,有它价值的存在。

但世人对待这种教化,肯定存在着隔阂。然而又不敢怠慢,既爱又怕。如果无欲则舍弃了生之动力,人间,本就称作“欲界”。

结果,百姓没有被教化,苦行僧化缘乞讨的生活,让世人对些讨饭的人多了一个委婉的称呼:教化。既雅又谑,亦庄亦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673
发表于 2014-9-4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6: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4-11 12:33 , Processed in 0.6926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