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客乡 山水情浓
来源:汴梁晚报 2014年3月21日 本报记者 王兰兰 实习生 厉思璇
|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的主体建筑是土楼造型。 |
|
| 客家土楼、望楼、禾埕、水圳等,凝聚着浓厚的客家气息。古时流传下来的优美歌谣,飘荡在山间、溪畔、田野,抒发着客家人深邃的情怀。身处繁华都市之中的一座座客家文化会馆,不仅是台湾客家人对古风遗俗的追思,更是对客家文化的保存和传承。3月10日下午,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一行来到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领略这里浓浓的客家风情。
新北市,东北三面环绕基隆市,东南与宜兰县相邻,西南邻桃园县,其前身为台北县。新北市约有56万客家人,是台湾客家人口较多的城市,仅次于桃园县。据资料记载,新北市的客家先民是从台湾唯一有水利之便的淡水河登陆的。他们先在淡水河附近落脚,然后分3个方向向全台扩散:一是向北经北海岸、淡水、新庄、五股,逐步前往三芝、石门;二是往东南方向走到深坑、三峡、莺歌、新店、中和、永和;三是向西南方向进发,从丹凤、回龙或林口、八里前往桃、竹、苗地区。为了传承并发扬客家文化,新北市建立了客家文化园区,以传承、活化、新颖为理念呈现客家文化,凝聚客家意识,发扬“硬颈”精神,进而将优秀的客家文化推广给更多人。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集研究、保存、推广客家文化以及聚会、休闲等功能于一馆,自2005年8月开馆以来,平均每个月都有7万人次入园。来到这座被称为“都会客家庄”的文化园区,浓郁的“客味”扑面而来。特别报道组一行尚未进入园区,就被入口处铜门上的透雕窗花深深吸引。记者仔细观察发现,透雕窗花融合了客家人晴耕雨读、惜敬字纸的价值观以及‘伯公’信仰、土楼、桐花、大衫襟等客家文化象征。“晴耕雨读除了表达客家人积极勤奋的精神外,更说明客家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以及期盼子孙能出人头地。惜敬字纸则是最典型的客家人敬重文字的习俗,惜字亭更是客家族群特有的焚烧字纸的设施。除了勤奋、敬重知识、文字外,信仰也是客家族群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一。‘伯公’信仰其实就是对土地公的祭祀。以‘伯公’来称呼土地公,意味着视他为家族的一员。”身着蓝染花背心的导览志工曾玉琴向记者介绍了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这扇铜门的客家意象。
走进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一座具有客家聚落建筑特色的土楼首先映入眼帘,除此之外,园区内的枪眼、耳楼、望楼、禾埕、水圳、通廊等,也让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客家风情。除了主体建筑具有浓厚的客家传统色彩外,常设展室、特展室、典藏室均展示了客家先民常用的农用机具、生活器具。
记者采访当天,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正举办“头摆个故事·典藏文物展”。记者看到,到园区参观的游客非常多。据曾玉琴介绍,该展览吸引了许多客家人和其他族群的游客。曾玉琴说:“仅一个上午,我就接待了上百位游客,为他们介绍了很多客家文化。他们都很喜欢客家文化。”曾玉琴告诉记者,“头摆”是客家话,就是从前的意思。记者跟随曾玉琴进入展厅参观发现,这里展出了许多客家先民常用的农用机具和生活器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早期的农用机具已被先进的生产工具替代,昔日简朴的农耕生活也已消失。曾玉琴说:“这些客家先民常用的农用机具和生活器具,大多是客家人捐献的。”与馆内展示的耕耘机、牛车、织布机等各种农用机具亲密接触后,记者眼前浮现出客家先民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的农业生活场景,了解了客家先民胼手胝足的艰辛生活。透过这些传统机具、器具,可以看到台湾客家人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不仅有客家人童年生活的回忆,更有客家族群共有的历史记忆。园区除了展示各式老机具、器具外,还展示了风采无限的客家蓝染创意品。一件件精美的蓝染创意品,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节俭,还含有客家人的巧思。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仅客家先民用来腌制食物的陶罐就有十多种。传家衣钵皆情谊,生活中寻常的碗,也是客家人传承的重要物品。曾玉琴介绍说,客家先民赴台时,不管所携物品有多少,包袱里一定有一套碗筷。在传统客家文化中,长辈在子女分家或女儿出嫁时,会给子女一套碗筷及一包米,象征子女长大成家立业。客家人除了借此告诉子女要自力更生之外,更有传家及衣钵相承的意思。
除此之外,展厅内还介绍了包罗万象的客家米文化。客家人有很多做米的方法,例如将甜豆沙与其他馅料一同包进团内,再用模具制作成红或是做成菜包、条等。客家人过年时的菜谱,也必有无发酵的甜与咸。除了米、甜点外,展厅内还介绍了客家农业开垦“三宝”——稻米、玉米、地瓜,这些都是客家人随身携带、随时可以种植的3种作物。在展厅内逛了一圈,记者眼前仿佛出现了客家先民初入台湾时的生活场景,点点滴滴都留下了美丽的足迹。
“我们希望通过现代感的空间规划、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让园区成为具有特色的平台,让这里成为大家了解客家生活、语言、文化的园地。”曾玉琴说,作为客家人,她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传承客家的传统文化。
记者行走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内看到,客家人的迁徙、语言、建筑、产业、艺术、信仰、祭祀等,正通过图文声像一一再现,浓郁的“客味”围绕在游客周围。
寻踪故事
客家人的 八角风筝
本报记者 王兰兰 | | 3月10日下午,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一行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看到了客家聚落传统的八角风筝。
园区导览志工曾玉琴告诉记者,八角风筝是新北一带客家人的传统手工艺品。“八角风筝在农耕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台湾东北部的客家先民都有斗风筝的习俗,他们借此驱赶啄食庄稼的鸟类。”曾玉琴说。斗风筝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现在,新北市的客家人每年都会举办斗风筝比赛。
为适应台湾的海岛型气候,八角风筝可以依区域的排风特性调整尾长。园区借由八角风筝的八卦意象,塑造出了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质的客家意念。
|
|
记者手记
一路采访 一路感动
本报记者 王兰兰 | | 从2月28日开始,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一行,从台中出发前往南投、嘉义,再向南来到台南、高雄、屏东,最后向北部进发,走进台北、新北,在一座座客家庄里,了解当地客家乡亲的生活现状。
一路走来,处处都能感受到客家风情,看到一座座客家建筑、一件件客家蓝衫、一把把油纸伞,记者犹如身在原乡。十多天的采访,紧张而充实。台湾客家乡亲淳朴热情的笑脸、亲切的话语,深深地印在记者心里。客家,一个处处为客、处处为家的族群,漂泊的生活促使他们团结、内聚,至今保持着传统精神、文化、礼俗和语言。客家人勤劳、节俭、务实、勇敢的精神让记者深深感动。此次采访,零距离接触台湾客家人,让记者收获很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