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64|回复: 0

河源客家人很牛 | 龙川杂技被列入河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7-4-20 14: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y01660qqp3b&auto=0


龙川杂技历史悠久,在龙川大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张镇江所编《雷乡野乘》中就有记载,在民国以前就有许多杂耍班。1953年,车田镇汤湖村彭思筹、杨华诚等青年组织起本县第一个业余杂技队,在本县和邻县巡回演出,博得观众的好评。1955年春节,该业余杂技队在龙川县举办业余文艺汇演中得到县领导的认可。并决定以车田杂技代表队为基础,组织成立龙川县雄飞杂技团。

1956年,龙川县雄飞杂技团到江西的定南等一带演出。途经梅县松口演出时,与从安徽来的段昆山、孙民英的家庭杂技班相遇,通过协商与他们联合演出,增加了《滚杯》、《足蹬椅子顶》、《蹬桌》、《平台三翻》等节目。回到龙川后,为县领导作汇报演出,县领导感到满意,并决定吸收他们,将雄飞杂技团改名为龙川县杂技团。
同年8月,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民间职业杂技魔术汇演时,曾彩凤演出的《咬花》节目获一等奖,此后,杂技团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健全的专业文艺团体的水平。1970年春,惠阳地区革委会决定把龙川杂技团调去地区,改名惠阳地区杂技团。1971年,县吸收一批少年杂技学员进行培训,后组成少年杂技队与县文艺宣传队一起演出。1973年省文化局抽调少年杂技队到广州中山纪念堂和红星剧场为外宾演出。同年冬,少年杂技队改为龙川杂技团。

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演出活动,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传统优秀节目《足蹬椅子顶》、《双蹬技》、《双杠杆》、《滚杯》等,曾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及中南五省的杂技汇演,并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和广东省“杂技发展创新奖”。
该团经常在国内特别是在中南五省作巡回演出,还曾分别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坦桑尼亚军事代表团访华举行专场杂技表演,龙川杂技团先后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杂技演员,为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输送优秀演员;同时黄一鸣、杨洪平、叶雪平、张妙文等4名优秀演员被吸收为中国杂协会员,11名优秀演员被吸收为广东省杂协会员,其中黄一鸣被选为理事。

改革开放后,龙川杂技团分别赴香港、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作长时间演出,演出共2000多场次,观众达120万人次,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成为龙川县响亮的名片。
龙川杂技始于民间文化,经过整合与交融,是集舞、摩技、蹬、攀于一体大型杂技艺术形式,成为龙川乡村民间文化的文化艺术代表,其内容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如《咬花》、《顶碗》、《走钢丝》、《足蹬椅子顶》等节目,充分地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龙川杂技团每逢春节或者节假日期间,也经常外出下乡演出,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多媒体娱乐的冲击下,龙川杂技景况维艰。现在不仅乡村杂技表演人员甚少,而且县杂技团人才也流失严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2008年,龙川杂技被列入河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文选自网络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UwNzMwNg==&idx=2&mid=401621298&sn=54d20d6e70801426384c78949c507578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31 01:30 , Processed in 0.1214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