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8|回复: 0

客家传统服饰(上)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7-3-7 17: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传统服饰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中原汉服为基础,吸收了生活在赣闽粤边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元素,并逐渐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结晶。它不但种类多样,工艺精湛,而且还融入了客家族群的风情习俗、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汉族服饰艺术的一朵奇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也日益深入,内容涉及客家传统服饰的形制、色彩、纹样、制作材料、工艺技术和民俗文化等。
客家传统服饰源自中原汉服,又融入了楚韵畲风
许多人初次见到穿着客家传统服饰盛装的客家人,往往以为是南方的某个少数民族。其实,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传统服饰也是汉族服饰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之所以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客家传统服饰既保留了中原汉服传统古风,又融入了畲、瑶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因子,其古朴的形制、幽古的色调、精美的纹饰等,无不昭示着其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某种渊源关系。
客家传统服饰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的形成,与客家族群的形成历史背景相关。客家人是因为历史上北方战乱、灾荒等原因,历次南迁至赣闽粤三省交界区定居,与当地原住民通婚杂居相处,而后衍播四海的族群。中原汉服即是随着多次大规模的北方移民带到南方的。由于迁徙途经地和南方定居地的气候、山形水势和民俗文化等的变化,而逐渐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特色,演变成客家传统服饰的。
由于服饰不易保存的特性,现今我们所见到的客家传统服饰实物一般是近现代的。从其形制结构和艺术特色看,至今还保留着北方中原汉服的古风,或能明显看出其演变轨迹。比如,客家典型服饰大襟衫和大裆裤均以宽松肥大为美,以遮盖女性身体曲线为美,特别是大裆裤俗称“宽腰便裤”,其宽松得要将裤头翻折多次才能穿用,明显承继了汉服唐装古风。客家绣花童帽有大量的虎头纹饰装饰,即是中原虎文化传播的结果。流行于赣南三南地区(龙南、定南、全南)的冬头帕,据有关学者研究考证,是北方头巾文化传播到南方后,因南方空气潮湿而演变发展而来的。客家女性银簪头饰,其状如刀如剑,传说是客家人南迁时,沿途常常遭到兵匪袭击和地方恶势力骚扰,客家妇女出于自卫防身的需要,也是为了便于隐藏和携带,便将小刀、短剑藏匿于发髻之中,以备在迫不得已之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后来,客家人定居南方后,这种自卫的武器便演变成为客家妇女最常用的银簪头饰。
另外,客家传统服饰还具有楚韵畲风。赣闽粤边区的原住居民有古越族(已融入于其他民族)、畲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20世纪80年代,赣州市博物馆在南康蟠龙镇、瑞金壬田镇和定南历市镇等地出土了一批东汉画像砖。从画像砖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赣南原始居民(古越族)的服饰形象。而畲、瑶二族的服饰文化至今仍得到传承,比较常见。将客家传统服饰与三者服饰相比较,可以发现前者随着汉民与少数民族通婚杂居相处,明显融入了不少后者的服饰文化因子。
比如,畲族服饰一般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缨珞状。”可知畲族传统服装都较短,紧身,朴实无华,适合山地生活。客家人定居赣闽粤边区后,脱下长袍马褂,穿上便于劳作的短唐装衫或短大襟衫,妇女也摒弃了中原传统裙装,改穿裤装。这除了受到当地气候和耕山种地环境的影响外,无疑是受到了畲族便于劳作的服饰风格影响。还有,客家传统服饰以蓝、黑、灰等色为主色调,在衣服的领口、袖口和个别服饰小件中,均饰以精美的服饰纹样,从而使客家传统服饰既庄重又美观大方。每当客家婴儿着惊患病时,客家人都会拿着小儿衣衫“喊惊”(喊魂)。这些现象均说明客家传统服饰融入了少数民族服饰活泼艳丽的装饰风格和民俗文化,使得其充满楚韵畲风。
客家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
客家人至迟于宋代形成,据有关研究,宋元时期为客家传统服饰特色凸显阶段,明清时期则是成熟阶段。也就是说,至迟于明清之时客家传统服饰就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自成体系,成为客家人区别于周边的闽南人、广府人等族群最直观的族群身份识别物。而客家传统服饰以妇女、儿童服饰最具特色,以客家蓝衫(大襟衫)、大裆裤、凉帽、冬头帕、围身裙、绣花鞋及鞋垫和绣花童帽等服饰为典型代表。以下择其介绍:
客家蓝衫即大襟衫,因其常用蓝靛染成蓝色而俗称客家蓝衫。客家蓝衫分为中长大襟衫和短大襟衫两种。短大襟衫朴素大方,下摆处开小襟,便于劳作,布料厚薄不同可适合四季穿用,备受中青年客家妇女喜爱;中长式大襟衫长及腿部,袖宽且短,衣领、襟沿等处常镶花边,并配以简洁图案,适合休闲时穿用,多为中老年妇女穿着。年轻妇女的大襟衫装饰较多,美观亮丽,中老年妇女的则稍为朴素、庄重。大襟衫常染成蓝色,除了因为染料蓝靛容易取得外,其实还和客家人长期颠沛流离、渴求安定的境遇有关,因为蓝色能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凉帽,又称凉笠,是客家妇女外出时用于遮阳、防沙的头饰,主要流行于粤东、闽西地区,赣南少见。凉帽与斗笠有较强的相似性,特色在于凉帽帽檐四周缝有帽帘,不仅有笠的特征,而且有帽的特色,戴起来飘逸之感随之而来。帽帘颜色一般以黑、蓝两色为主,也有白、灰等色,以柔软的绸布或纱帐布为佳。各地凉帽稍有不同,有开孔凉帽和尖顶凉帽之分。尖顶凉帽一般会像斗笠一样铺上防雨材料,或笋壳,或油纸,或涂以桐油,必要时可临时当斗笠使用。开孔凉帽则由于中间开孔,戴时露出头顶,不具备防雨功能,一般在天气炎热时使用。凉帽直径约30厘米,帽檐下缀有两条长约20厘米的布条。未婚妇女会在布条两端挂上彩带,以示自己未出阁。凉帽诞生之后,它轻巧、凉爽、遮阳、美观、朴素、大方的特性很快就受到客家妇女的喜爱,沿用至今。
冬头帕又称柳条帕,简称头帕,是客家妇女秋冬季节用于防风、防寒的裹首之物。它主要在赣南的定南、龙南和全南三县流行,分为冬头帕和半冬头两类。冬头帕由三个部分构成:条帕、护额和花带。条帕是一块长方形红花布,常以红黑蓝白等色相间,纹样为直线条。护额用较厚实保暖的黑布双层折叠而成,花带简称带子,长约2尺,宽约2厘米。每条冬头帕抹额两端各缝有一条花带。花带上绣满了以文字、菱形和三角形为主的纹样。“三南”地处赣南与粤东交界处,山深林茂,溪流密布,时有大雾,终日难以散开,致使空气潮湿。所以,客家妇女一旦人到中年就会常戴冬头帕。而在古时,冬头帕还是年轻客家女子结婚时的嫁妆和产妇坐月子期间的必戴之物。
围身裙俗称水裙,是客家妇女穿着最为花哨的服饰之一。由于围身裙大部分都会绣上各式纹样图案,所以又有绣花围裙之称。它一般裁制成倒钟形,胸口部用一块淡色布料作表,刺上吉祥花卉,与底布形成色彩对比,从而达到装饰效果。围身裙裙身稍长,上及胸口,下及腿部,常穿于大襟衫表面,是劳作时防脏的服饰。穿时,用绳带或银链系扣,上吊于颈,下围于腰。同时,它还可对折成方块围于头,作冬头帕使用。围身裙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将围身裙拦腰对折,将胸前部分折在腰围里边,系于腰部。另一种是将围身裙全部展开,吊颈系腰,一可保暖,二可防脏。客家妇女服饰常宽松肥大,穿上围身裙,显得特别干练,而且鲜艳的纹样图案也可增添几分女性的俏丽。
自然环保的制作材料
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材料主要是苎布、葛布、棉布和少量丝绸,染料主要是蓝靛。这和赣闽粤边区的气候有关,因为赣闽粤边区的气候适合苎麻、葛、蓝靛等经济作物的生长,而棉花、蚕桑的产量则非常低。
在赣闽粤边区古方志中随处可见相关记载。比如,同治《赣州府志》对苎麻的记载:“苎:山产者,《尔雅》所谓薜山麻也;园种者,枲麻也;今通谓之苎麻。园种培灌夙根,岁可三刈,四五月曰头水苎,次发、三发以次而减。”一年可收割三次,可谓高产。因产量巨大,形成了家家户户织麻的风俗,道光《宁都直隶州志》记载:“州治风俗不论贫富,无不缉麻之妇女。” 苎麻纤维品质优良,所织苎布远近闻名,形成了巨大的交易市场。在古时宁都直隶州(今宁都、石城、瑞金)形成了四大夏布(即苎布,因宜于夏季穿用故称)交易名圩——安福乡之会同集、仁义乡之固厚集、怀德乡之璜溪集、县城军山集。每月集期,商贾如云,夏布除家用外,大约每年可卖银数十万两。
葛和葛布、棉和棉布、蚕桑和丝绸及染料蓝靛的相关记载也颇多,在此不一一枚举。但方志对棉及蚕桑的记载则说明本地棉及丝绸的产量相当有限。因为当地出产的是土棉和土蚕,不合适制衣,引进的品种也多因风土不宜,产量有限,因此客家传统服饰用棉和丝绸多采买自外地。因此,客家人平时穿着打扮以朴素为主,只有在重要节日、场合或富贵人家才穿绸着缎。
苎布和葛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易干性和透气性,沾汗不污,凉爽挺括,为上好衣料。葛纤维还经常混纺入其他纤维,从而增加良性,比如“丝葛”由葛纤维和丝绸织成,可增加韧性、柔性和改善外观色泽。染料蓝靛则是一种天然染料,盛产于南方,用蓝草和石灰沉淀而成,适合于染制与身体紧密接触的内衣裤,与化学染料有本质的区别,非常具有环保性。用蓝靛染制出来的衣物,尽显朴素洁净、美观大方、实用舒适的风格。对于生活在以山地为主的客家人来说,耐脏的颜色不仅适合山区农耕生活,而且它耐穿耐洗,个性内敛,毫不张扬,很是符合他们勤劳、认真、诚实、理智又较为严谨的性格。
客家女性容饰
广义服饰包括服装、配饰、发式、化妆等内容,在此专门介绍一下富有特色的客家女性容饰。
发式
通常,客家少女编单辫,扎红绳,额留容发,俗称招郎发,不加首饰,娴雅素淡,以示未出阁。光绪《嘉应州志》载:“女嫁前一日髻,谓之上头。”“上头”即“上笄”,客家少女在出嫁前都要将单辫梳成发髻,表示已有婆家了。黄遵宪有诗云:“金钗宝髻新装束,私喜阿侬今上头。姊妹旧时嬉戏惯,相看霞脸转生羞。”描写的就是客家少女出嫁前改辫梳髻,饰以金钗,试穿新装的羞涩情景。赣南会昌县也有首山歌《梳妆曲》描写了客家妇女梳髻化妆的情景:“天蒙光,地蒙光,门北嫂嫂叫姑娘,打开房门望一望,日头出山三丈长。到转房中巧梳妆。左手端油罐子,右手提梳脑箱;头上梳起盘龙髻,脚踩花鞋绣鸳鸯;眉毛弯弯就像天上眉月眼,天上琉璃星,口似红莲初出水,脸似桃花色是红。”童养媳和等郎妹梳髻则多在除夕晚间上头成婚。少女梳髻后,意味着她以后可以使用金银首饰来打扮自己了,也标志着作姑娘梳单辫的日子结束,此后梳髻将伴随终生。
客家妇女的髻式有圆形髻、船形髻、坠马髻、椭圆形髻、锥形髻等;髻饰有髻簪、髻钗、发针等银器和髻网。梳髻配饰因人而异,富者插金银钗,戴金耳环、金银项链、金银手镯、金银戒指,一身珠光宝气;贫者荆钗彩带为饰,朴素大方。一般来说,少妇梳髻注重美观,金钗银簪饰于发髻,中老年妇女梳髻更随意一些,用发网套发髻,至多加戴银钏作装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提倡剪短发,废除金银首饰,客家妇女积极响应召号,许多人剪成齐耳短发,相当部分妇女还踊跃参加了红军。在赣南到处流传着剪髻兴短发的歌谣,如于都县岭背山歌《剪掉“圆头脑”》“姐姐摘下头上花,嫂嫂剪掉圆头脑;现在妇女讲时髦,不用镜子前后照。”此外,上犹有《剪发歌》、崇义有《妇女剪发歌》、兴国有《十剪发》等山歌,均反映了此一时期客家妇女剪髻时兴短发的情景。(钟庆禄)
   


来源链接: http://www.gndaily.com/tpzx/2016-01/25/content_1663026.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5:01 , Processed in 0.1284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