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浓:同是水溢,说词有别 http://www.gd.chinanews.com 2014年01月17日 10:41 来源:广东新闻网 □胡希张
水因为太多而流出来,客家话叫“pun1盆”,如 :“塘里个水pun1出来, 养个鱼全都走撇哩。”“水龙头忘撇关哩,水缸pun1出来流哩一灶下个水。”
水因为加热膨胀而流出来,客家话叫“pu2菩”,如:“火唔使咁大,锅里个豆浆都pu2出来哩。”“锅盖好打开哩,唔曾看到粥汤都pu2出来呀?”
这“pun1”“pu2”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个词,许多人以为这么“土”,没有文字,偶尔要用也写白水字。其实,都是有文字的。
“pun1”就是“湓”字,我手头上所有的十来本字(词)典都有这个“湓”字。如:《康熙字典》:“湓,一曰水涌也,《前汉沟洫志》河水湓溢。”《现代汉语词典》:“湓 pén〈书〉水往上涌:湓涌;湓溢(水涨满泛滥)。”《客家话字典》:“湓〔pun1盆〕2〈梅〉漫溢:水湓河堤 。”《客家话常用词词典 》:“湓(pun1)水满涌出。《通雅地舆》:‘湓溢,满起貌。’例:河水湓涨,就会淹浸田园。”
“pu2”就是“鋍 ”字。这是前几天才无意中在《实用汉字字典》里发现的:鋍 (bó)本作 “鬻 (现代汉语拼音yù)”。《集韵·十一设》:“鬻、鋍 ,《说文》:‘吹釜溢也。’或从金。”按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今江苏俗谓火盛水沸溢出为铺出,鬻之转语也,正当作鬻字。”也不知为什么我手头上的几本客家话字(词)典都没有这个“鋍 ”字,连《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鋍 ”字,我的电脑也只能打出繁体“鋍 ”字。不过,《辞海》和《康熙字典》是有这个“鋍 ”字的。《康熙字典》:“鬻 《唐韵》蒲没切。《集韵》薄没切,音勃。《说文》吹釜溢也。《玉篇》釜汤溢。《集韵》或作鋍 。”
来源:梅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