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5|回复: 0

胡文虎:“万金油大王”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8 16: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胡文虎虽标榜以商业立场办报,为民众作喉舌,但他办报其实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星系报纸在抗日战争中也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胡文虎
提要
●他生于缅甸仰光,在动乱年代继承父业;
●他发明虎标良药,年销量达200亿瓶,被称为“万金油大王”,成为华侨中的巨富;
●他先后独资创办了17家中英文报纸,各报均以“星”字冠头,组成了他的星系报业王国;
●他爱国观念强烈,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中个人捐资献物最多的一个;
●他被称为南洋华侨传奇人物,他就是胡文虎。
继承父业 创新药业
1882年1月16日,胡文虎出生于缅甸仰光。胡文虎兄弟3人,长兄文龙早夭,季弟名文豹,祖籍在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父亲胡子钦是一名中医,1861年从故乡出洋,前往缅甸谋生,在仰光繁华的广东大街(广东街644号)开设了永安堂中药铺,并娶妻生子。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胡子钦却强烈眷恋着客家山乡。10岁时,胡文虎就被父亲送回老家,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胡文豹则留在缅甸接受英式教育。

虎标红万金油

虎标万金油
胡文虎在中川村生活了4年。他不喜欢私塾教育与教学,经常逃学而被视为难教的“顽童”,以致四次更换老师。但他喜欢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受其影响非常巨大,比如其“变”的思想源于孙悟空七十二变,“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之慈善宗旨则源于宋江仗义疏财。胡文虎青少年时期长期保持着“蛮古”形象,但10到14岁的翩翩少年,在永定老家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爱上了这个纯朴的客家山村。
1896年, 父亲将不爱私塾教育的胡文虎拉回缅甸,在永安堂国药行帮忙,并教授中医脉理和药性知识。但是,胡文虎顽皮依然,倔强而好胜之心依然,因常常深夜不归、打架斗殴而遭父亲责骂,家庭关系颇为紧张。他曾回忆说:“少年时我是很蛮的,好捉弄人,尤好打架,后来一次见人割白鸽,将毛一根根拔去,皮肉殷红,忽然心有感触——多么残忍、痛苦!自己打人必须见血,也是多么凶残!因此便不再打架。”
胡文虎在父亲的指教下潜心研磨医术,逐渐能够把脉行医。他善待病人,还采购便宜药材,想方设法降低药价。父亲胡子钦在仰光素有“红利郎中”之称,后来胡文虎则光大了父亲的良好医德,吸引更多的顾客。
1908年,父亲胡子钦留下了“做人要有志气”六字遗嘱后撒手西归,母亲李金碧将全部积蓄共值2000元交给文虎、文豹去继承父业,含泪告诫他们:“全部心血都交给你们了,是生是死就全看你们自己了。”母亲的嘱托和期望,让兄弟俩暗下决心要振兴永安堂国药行业务,他们同心协力,相得益彰——胡文虎通晓中文,往来香港等地办货;胡文豹通晓英文,留守仰光店面。
1909年,胡文虎携款到香港见药材行的老板,偿还了父亲的欠款,清理了交易账目,重新联络、继承了父亲的老业务户,建立了永安堂药铺与香港药材商的紧密联系,初出茅庐便赢得了许多老板的特别信任。
胡文虎身处南洋中西医交融的时代和世界,对中西医有着较多的比较,他又考察了中国、日本以及泰国等地的中西药业。他发现,西药比中药贵许多,但中药服用不方便,其销路便不如西药,他产生了制作中成药与西药竞争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他聘请多名中西医、药剂师,研制丹、膏、丸、散成药百种,最后制成“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止痛散”等五种虎标良药。
虎标良药价廉物美,携带方便,服用简便而功效迅速,因而一投入市场即广受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居家必备、老少皆知的药品,畅销于东南亚、印度、中国等地。
1921年,永安堂在暹罗(泰国)曼谷石龙军路设立分行,1923年,胡文虎在南洋的中心新加坡设立永安堂分行,并购地兴建新药厂,1926年药厂建成后即宣告新加坡设立永安堂为总行。从仰光到新加坡,这是永安堂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重大飞跃。
1932年,胡文虎又将永安堂总行从新加坡迁至香港。后来,他在广州、汕头兴建制药厂,还在上海、厦门等中国10多个城市及澳门和台湾等地,以及菲律宾、越南、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吧城、棉兰、泗水等地设立分行。抗日战争期间,虎标良药的产业达到鼎盛。
卓越经营 开拓报业
1926年2月,在新加坡设立永安堂总行后,虎标万金油的销量飞速发展,其宣传经费也急速扩大,每年仅在上海的报刊广告费就要花费100万元,于是,胡文虎考虑创办自己的报纸。1929年1月15日,他与一家印刷公司合作的《星洲日报》正式出版,同年6月他收购了合办人的全部股份,成为他独资经营的第一家报纸。1931年7月10日, 胡文虎在国内的第一家报纸——《星华日报》在广东汕头发刊。1935年初,胡文虎出资30万银元,在厦门发行其福建第一家星系报纸、星系报刊的第三家报纸——《星光日报》。同年底,在新加坡发行《星中晚报》。他筹备在广州创办《星粤日报》,并开始修建印刷厂,后因华南局势动乱而搁浅。1938年8月1日,以名记者金仲华为总编辑的《星岛日报》在香港正式出版,这是星系报业中最成功的,“规模及影响最大、设备最完善”,后在香港又发行另二种星系报纸:《星岛晨报》和《星岛周刊》。至1952年,胡文虎先后创办了17家中、英文报纸,他独资创办的报纸多冠以“星”字,因此人称“星系报业”,这在世界报业史上迄今尚无人能超越他。
胡文虎办报追求报章质量。他不断购置最新的印刷机器,购置飞机运送报纸,这些设备都有效地保证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他还高薪聘请优秀主笔和经理,许多著名的进步文化人士,如金仲华、俞颂华、郁达夫等,都曾在香港、新加坡星系报馆中任过主编、编辑。
胡文虎虽标榜以商业立场办报,为民众作喉舌,但他办报其实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星系报纸在抗日战争中也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在1938年《星岛日报》创刊号上,他就强调其办报宗旨是:一、协助政府从事于抗战建国之伟业;二、报道新闻,兼为民族之喉舌;三、提倡学术,发扬科学之精神;四、改良风俗,善导社会之进步。1938年他邀请著名作家郁达夫为《星洲日报》编辑文艺副刊时对他说:“星系报目前最高旨趣是为国家服务,为抗日努力。”其办报方针得到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肯定,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等以及国民党的李宗仁、杨虎城等都曾为星系报刊题字。

在香港出版的《星岛日报》,是胡文虎星系报业中最成功的。
支援抗战 心系教育
同海外广大华侨一样,胡文虎对家乡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建设。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出资8万元修筑闽西公路,并投资港币20万元兴办福州自来水公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海外华侨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出钱出力,从各方面声援祖国。胡文虎首捐2.5万元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海外华侨深受鼓舞,胡文虎闻讯后,立即从银行电汇国币一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前线救伤之用。2月下旬,又电汇一万元直接给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并捐赠大批“虎标良药”和其它药品。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胡文虎除捐助大批药品、物资外,又出钱组织华侨救护队,直接回国参加抢救伤兵工作。他及时将储存在香港永安堂的一批价值8000多元的纱布急运上海,支援宋庆龄、何香凝组织的抗日救护队。另外,又先后捐赠救护车多辆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福建省政府。他先后义捐(包括认购“抗日救国公债”)总数超过300万元。
1935年,胡文虎更是宣布拨款350万元,计划十年内在全国各地创办1000所小学。后来因为虎标良药效益显著,改为五年。但由于战事爆发,千所学校计划只落实了300余所,用去150万元。结余的200万元,胡文虎于1938年致函蒋介石,建议把此项存款稍作变通,购买公债。
1952年,胡文虎参与创办南洋大学,成为南洋大学首批十一人执行委员之一。可惜因英国殖民地政府阻挠,他没有机会看到南大建成,就于1954年9月5日离开了人间。
[人物名言]
胡文虎(1882-1954),会说六种语言,但他在家里对家人则必说客家话。他认为:“听不懂是他们的损失,我希望他们都不要忘本,且当地话,在家不讲,到了外面必讲,不教也会;家乡话不讲,便容易忘记,能说多一种话,便有多一种好处,不但南洋到处有讲客话的,即使中美洲、南美洲,都有很多惠阳、东莞、宝安讲客家话的华侨,美伦餐室、非洲马达加斯加都很多新界及梅县客家人。”
[经典之道]
胡文虎的广告奇招
胡文虎深谙广告营销之道,他始终将广告宣传放在重要地位,每年花在广告宣传上的钱很多,而且挖空心思,设计引人注目的广告,让人在使用万金油时,就会想起胡文虎和他的虎标良药。每年春节,他都派人在街头路口悬挂大量灯笼,灯笼上一边画着老虎,一边写着“永安堂”,加深人们对永安堂和虎标良药的印象。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他又到处张贴广告,重金征求日历画稿,应征的人非常多,画稿像雪片样飞来。其中有一幅画着一位貌若天仙的美女,用手攀着一只老虎的脖子,人虎相依微笑,栩栩如生。胡文虎一眼看见,就被这幅画的新奇构思吸引住了,赞不绝口,当即以重金买下这幅画,把它作为日历的封面。这年的日历印成后,胡文虎到处赠送,在各界人士中引起很大反响。
很快,印着一头形象生动的老虎的万金油小铁盒,成了广州人出门必备的“灵丹妙药”。同样,说明书上西装革履、浓眉大眼、神态庄严的胡文虎更是妇孺皆知。
上世纪30年代在广州永安堂和城内的一处“虎标”万金油经销点的门口,经常看到一队打扮成老虎的乐队在吹吹打打,招徕了大批围观的市民,这就是有名的虎乐队,是“虎标”万金油的营销广告乐队。而且胡文虎还花巨款让汽车厂给他特制了一辆车头装饰成老虎头的轿车,把车灯做成老虎眼睛,还把汽车喇叭声做得像老虎的吼叫。这辆车在街上行驶,知道的人就会想到胡文虎和他的虎标良药,不知道的人也会向别人打听这辆怪车的来历。
本版文字得到嘉应学院魏明枢教授支持;部分资料来源“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和“梅州日报”微信公众号等。
   


来源链接: http://www.meizhou.cn/2015/1009/414171.s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3 08:59 , Processed in 0.1172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