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8|回复: 0

说客家话、住客家老屋、唱客家山歌高要水南客家人离乡数百年不忘祖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1 2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南镇每个客家村落都留存着这种客家老屋。 记者 李文华摄
11月27日,甘国民又驱车回到了高要区水南镇双波村,晚上在翻修以后的客家老屋中睡得很香甜。
甘国民在肇庆工作了30多年,“最近这几年总是失眠,但是奇怪的是,我只要返回高要水南的老家,在太公生活过的客家老屋里转一转,跟村里的乡亲们讲讲客家话,回忆一下小时候的一些往事,就不失眠了。”
中原汉人辗转迁至高要水南
据高要区水南镇政府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水南镇共有130个自然村、人口1. 8万多人,除了9个自然村村民说白话,剩余的121个自然村全部是讲客家话的客家村落,生活着1.5万多位像甘国民这样的客家人,共有陈、甘、赖、李等多个姓氏,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聚族而居。
据史料记载,广东的客家人其实就是中原汉人的后裔。北宋灭亡以后,世居河南等地的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南迁到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等地,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粤东、粤北等地四处迁徙。
据民国《高要县志》记载,最早迁徙至高要的客家人为黎氏,明代万历年间由惠州迁来南湾村。
清初至民国初年,梅州、惠州等地的客家人不断迁徙至高要,其中晚清时期最多。目前,高要的水南、乐城、河台、小湘等乡镇都生活着客家人,但是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还是水南镇。
虽然水南镇的客家先民跟所有客家先辈一样颠沛流离,生活在偏僻山区,但是他们勤劳、聪明,使用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将贫瘠的山地开垦成良田,让子孙们繁衍生息。
独具特色的客家话和客家山歌
虽然申汉邦走出世居的高要区水南镇石下村,来到高要区其他乡镇探亲访友,讲的是一口地道的高要白话,“但是我返回高要水南的客家山区,必须讲客家话,否则会被客家人看不起,也会被家里的老人怒骂。”
数百年来,水南镇的客家先民跟国内外所有的客家人一样,没有数典忘祖,坚持并保存了中原母语的客家话。
申汉邦从记事时起,“ 就听到父母要我牢记客家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我们水南镇的客家人都会讲白话,遇到讲白话的人都讲白话。但是如果遇到客家人,哪怕是其它县的客家人,我们也要用客家话交流,这样听起来很亲切。”
水南镇的客家人不仅讲客家话,还用客家话演唱客家山歌。水南镇山寮村七旬长者赖树生曾经是当地的客家山歌王。他应记者邀请,一口气演唱了十几首客家山歌,其中好几首都抒发了对故土的怀念。
别具一格的“金字栋”老屋
由于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这十几年来,水南镇的客家老屋不断消失,全镇121个客家自然村中,每个村庄中随处可见的是水泥楼房,幸存的客家老屋已经较少。
水南镇双波一村由于十分偏远,4 0多户人家中依然保存着好几幢客家老屋,其中一幢已有100多年历史,是该村甘氏祖先所建。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南镇的客家先民无力将老屋修得豪华、气派,但还是因陋就简,将客家老屋修筑成团结、防匪的坚固堡垒。
水南镇的客家老屋都是砖木结构,墙壁用泥土、石灰和米浆合成的“三合土”夯成,外观就像金字塔,被当地客家人称为“金字栋”。
水南镇的客家老屋分五间两大廊、三间两大廊,大门后面是一个天井。它由某个姓氏的祖先修建,老屋里一般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团结的家族观念。
据双波一村的九旬老者甘武介绍,清代光绪年间,甘氏祖先从梅州迁到高要水南双波村以后,“就建了一幢五间两大廊的房屋,一直住了四代、2 0多口人,我小的时候还在里面住过。”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双波一村的甘氏族人不断增多,甘武等许多甘氏族人搬离了这幢祖屋,自立门户修建了房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间祖屋里还住着我们甘姓的族人,现在变成了村里的甘姓祠堂。”
与众不同的传统习俗
虽然离开中原故土已经900多年,但是居住高要区水南镇的客家人依然保留着祖先重文的观念,还有北宋时期中原汉人的古老习俗。
水南镇政府干部杨梦华是当地客家人,曾经收集、整理过水南客家人的传统习俗。
杨梦华告诉记者,历史上的水南镇客家人虽然贫困,但是对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因此此地的客家人人才辈出,“我们高要水南的客家人有句世代流传的家训:‘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我们客家人还有这样的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水南镇的客家人除了婚丧嫁娶的仪式不同于讲白话地区,春节的习俗也与众不同。
据水南镇下石村村民申汉超介绍,每年除夕之夜,水南镇的客家人吃团年饭之前,“一定要先盛一碗留到来年大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吃完团年饭,所有碗筷都要认真清洗,不能留一点油腻,因为我们客家人大年初一必须吃斋。在客家话中‘斋’与‘灾’是同音,吃斋寓意吃掉灾难,保佑一年之中无灾无难。”
水南镇的客家产妇“坐月子”的食物也很特别。杨梦华告诉记者:“客家妇女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她的家人要用客家黄酒煮鸡给产妇,还有亲人和邻居食用。客家妇女在‘坐月子’的一个月时间里,她的家人每日要用黄酒煮鸡或煮鸡蛋给产妇食用。”
数百年来,水南镇的客家人的祖先无论迁徙至何方,都牢记着祖宗留下的客家话、客家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已经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
记者 李文华
   


来源链接: http://zq.southcn.com/content/2016-12/01/content_160796456.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14 , Processed in 0.1256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