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5|回复: 0

一苇带你晃中国之二十四:寻碟记(上)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06: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个巨大的飞碟状建筑,或呈现北斗七星状,或呈现辐射状,分布在中国西南的深山处。


这能让人想到什么?外形飞碟?神秘基地?


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美国人,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但仍无法了解1500座被他们初步认定为“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忍无可忍的中情局在1985年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调查,终于发现那些“发射井”,仅仅是当地民居,存在已经近千年,美国当局松了口气。


这不是个笑话,是中美外交史上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也让客家土楼第一次走入世人的眼中。


客家土楼的来历也跟一段迁徙史有关,相传西晋末年,由于中原的征战不断,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为躲避战乱而南徙渡江,来到现江西、福建及广东北部,为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之为“客家”。客家土楼就是这些客家人的杰作。这种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在宋以前的中原没有,是这些客家人迁徙到闽南一带后既想保持原来群聚生活,又想抵御外敌侵犯,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妥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但也仅仅在福建到广东北部一带能遇见这些客家土楼,迁徙的其他客家人也曾建过古堡式,四合院式客家围屋,这种建筑形态,除了在围这个字眼上还和客家土楼保存着一样的特征,其他方面更接近中原建筑特点,尤其可见,当年迁徙的中原人落户不同地方,根据当地特征,在重新建造家园上有了很大的差异性。


言归正传,从宋元时代开始出现,到明代中叶以后,客家土楼进入了成熟期,建筑工艺炉火纯青,造型多样化,功能日趋完善。清代以后,客家土楼进入了全盛时期。近千年的建造革新留存土楼无数,加之一直被当作普通居住房屋,客家土楼才得以完整留存下来,给世人呈现了一副完整而天然的土楼博物馆,更有趣的是,这种建筑形态并没有被摒弃,如今尚有居民建造,充分说明土楼精妙之处。


土楼如今虽然已经被初步开发,但当地的居民还是保留着原始的居住形式,一座土楼一般都由一个大姓居住,或者几个小姓集资建一座土楼然后分居,少则两三百人,多则七八百人呢,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大姓,三五土楼就是一个自然村落。但这样的场景也不会常有了,据说明年后很多住户就要迁徙到山上去了,土楼不在住人,纯为游客参观开放。


普通的土楼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的中原儒道,但也有方形甚至椭圆形的土楼。我们居住的土楼群是福建土楼最具特色的一个群落,即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和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由于远看像一朵怒放的梅花,又类似于传统人家餐桌上的摆盘造型,而被形象的称为四菜一汤。


高大,威武,豪迈如罗马角斗士广场,从土楼内部往外看,只看到天是圆的,而天是有边角的,边角处是云山雾绕的仙境,来风了,来雨了,来太阳了,只一个傍晚一个清晨一个二十四小时光影的变化,就让人对土楼迷醉不已,这厚重的红墙后面,有多少迁徙的苦楚,又有多少隐而不宣的秘密。


傍晚的时候,跟老板娘喝茶,茶是当地特产的一种红茶,入口绵软却热烈,老板说今天真是遗憾,阴天的时候没有星星,我闭上眼,就仿佛从那圆形的蓝丝绒天空看见了静静缀满的繁星,出门而去,土楼门前的群山已经被薄薄的白雾遮盖了,他们说萤火虫就要出来玩耍了。


而一场雨,不期而至。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k4OTU2NA==&idx=1&mid=211570205&sn=a12e81dcef690557c681346bca6633b2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10 21:00 , Processed in 0.1302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