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9|回复: 0

客家传统服饰(下)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06: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钟庆禄
客家传统服饰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中原汉服为基础,吸收了生活在赣闽粤边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元素,并逐渐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结晶。它不但种类多样,工艺精湛,而且还融入了客家族群的风情习俗、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汉族服饰艺术的一朵奇葩。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也日益深入,内容涉及客家传统服饰的形制、色彩、纹样、制作材料、工艺技术和民俗文化等。
客家女性容饰
2.化妆
由于客家人生存环境恶劣,客家妇女长期从事着“四头四尾”(田头地尾、锅头灶尾、针头线尾、家头教尾)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她们平常少有化妆,一生仅有两次隆重的化妆:生前出嫁时的化妆和死后的殓妆。
客家姑娘出嫁之时,有一个“开脸”习俗。“开脸”即第一次绞面,将脸上的细黄毛拔除。客家姑娘在未议定婚事前,是不可以把脸部黄毛绞掉的。按风俗,只有在议定婚期后,于出嫁前,择定吉日才能开脸。有些地方还有专门的梳髻开脸仪式。届时,用三牲敬神,新娘端坐大厅中央,由一位命好且具有开脸经验的老成妇人,用坚韧细线将脸部黄毛绞掉。绞时,用牙齿咬住细线一端,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撩住细线,使细线呈交叉状,贴紧新娘脸面,夹住黄毛,一张一弛地往外拔除。开脸的目的是为了使新娘脸部更加光彩照人。
殓妆指人死之后的化妆。客家人生前不注重化妆,死后的殓妆却有许多讲究。当死者寿终正寝后,子孙要立马将其发辫解开,除下首饰,点香烧纸。之后立即带上铜钱,拿上瓦罐到河边去买水回来给死者抹尸,进行殓妆,俗称“买水抹尸”。买水时,要先向河神焚纸跪告,然后将三枚铜钱抛入河中,用左手朝顺流方向舀水,连舀三下,第一、二下为空舀,第三下舀水入罐端回。丧尸间要有人跪迎,接水入室,孝男、孝女即用此水为死者洗脸、抹身、梳头。抹身时,要“前三后四”,即胸前抹三下,背后抹四下,因为“三”与“生”,“四”与“世”谐音,前三后四寓指前辈子生,后辈子还会出世。然后为死者穿上殓衣,再为其梳发。若死者为女性,则需像生前一样为其梳髻、化妆。
3.配饰
客家妇女的配饰主要以佩戴银器为主。女子出嫁需置备一套银器,有银簪、银钗、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等十余件。即使系围身裙也要胸吊银牌,背系银链。毛泽东主席在1930年的《寻乌调查》中如此描述寻乌县的客家妇女们对银器首饰的钟情喜爱:“寻乌的妇女们……不论工农商贾,不论贫富,一律戴起头上和手上的装饰品,除大地主妇女有金首饰外,一概是银子的。每个女人都有插头发银簪子和银耳环子。这两样无论怎么穷的女子都是要的。手钏和戒指也是稍微有碗饭吃的女人就有。银也是个名,实际是洋铁皮上面涂一点银,有些是铜上涂一点银。”
苏维埃时期,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改变穿金戴银的习惯,广大客家妇女积极响应号召,仅瑞金一个县捐献银饰就有数万两之多。1942年,定南县县政府第一次行政会议决定,限期取缔妇女穿戴中的银质装饰品,逾期未取缔者,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金,并没收银器。因推行困难,未曾实施。可见银器首饰在客家地区是多么风行。相反,金、玉等首饰在客家地区却极为少见,仅家庭富裕者少量佩戴。客家妇女常用的首饰有发簪、银链、戒指、耳环、手镯等。
客家传统服饰与中央苏区红军
赣南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当年,中央苏区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红军,男子前方参军打仗,妇女后方搞生产做后勤支援前线。他们无偿地赠送大量的粮食、服饰等军需物资给中央苏区红军。当年到底捐赠了多少物资给红军,现已无从考证,但客家人喜爱唱山歌,对当年捐赠的客家传统服饰情况有一些传唱,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当年中央苏区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物资匮乏,缺衣少穿,红军最需要的除了武器、药品、粮食等外,就是衣服鞋袜。客家人就充分利用本地盛产的稻草,编织草鞋送给红军。赣南采茶戏《双双草鞋送红军》唱道“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干人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兴国山歌《妇女慰劳红军歌》唱道“革命高潮已到来,扩大红军更应该。红军缺少鞋和袜,我为红军做草鞋。”像这样的歌谣有很多。
其中有几首山歌特别提到了赠送草鞋的数量和规模,如《写信歌》其中唱道“(男)十月写信正立冬,问妹有冇闲人工,部队正需布草鞋,几可带领姐妹缝?(女)一封书信转家乡,亲郎嘱托记心上,连夜组织妇慰队,十万草鞋送前方。”《慰劳红军歌》其中唱道“五十万双草鞋送红军”;红军《回答苏区妇女同志的慰劳歌》其中唱道“冬天到来雪纷纷,妇女同志真热心,赶做卅万双布草鞋,送到前方给红军。”
客家人为了支援红军,保卫家乡,一次慰劳红军的草鞋就多达“十万双”“ 卅万双”和“五十万双”。从这些反复提到的数十万双鞋的数据可知,这绝不是山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夸张,而是客家人送鞋的行为已经突破了“老妹送情郎”的个人情感,而是民间大范围的集体意志。客家人送给红军的草鞋有稻草鞋和布草鞋两种,从山歌内容来看,不乏结实耐穿的布草鞋。布草鞋的制作工艺要比稻草鞋繁复得多,耗时费日,都是客家妇女的精工之作。从赠鞋的规模和质量可知,客家人已经把红军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军民友情胜似鱼水之情。
客家传统服饰与爱情
服饰作为人类衣食住行的重要内容,自然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题材,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歌吟了世间伟大的母爱,也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女红图。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最喜爱的民间文学,其中记录了大量的客家人用客家传统服饰作为爱情信物表情达爱的内容,从中也反映出了他们的婚恋观念。
客家人常将客家传统服饰当作爱情信物有鞋、鞋垫、荷包(香包)、带子、银锁、肚兜、衣衫、草帽等。如,《带子虽短情义长》唱道“五月初五是端阳,送郎带子五尺长;阿哥莫嫌带子短,带子虽短情义长。”《阿哥送衫妹送鞋》唱道“老妹送我一双鞋,着起新鞋去逢街;上街走来下街转,几多眼珠看到我。”《帕子虽短情却长》唱道“新做手帕四四方,送给细妹遮太阳。细妹莫嫌手帕短,帕子虽短情却长。”《合拢一团耐心挼》其中唱道“新做兰裙四只角,做起兰裙老妹着。”等等。
此外,客家人还常用客家传统服饰作比或起兴,来表达自己的婚恋观念。如,对歌《一针双线结头多》唱道“(男)大嫂前情有也无?有了前情莫恋哥。一男只有配一女,两男一女事头多。(女)阿哥前情有也无?妹有前情样奈何。只有一针穿一线,一针双线结头多。”用“一针配一线”来表达“一男配一女”的观念。兴国山歌《花不逢春不乱开》其中唱道“一双赤脚配双鞋,哥哥连妹分不开。”用脚与鞋的关系表达了生死相依,永不分开之情。《白衫白裤白手巾》唱道“白衫白裤白手巾,白手同妹来交情;阿妹唔是要钱个,思量阿哥打单身。”用白衫白裤白手巾表达了恋人之间交往不掺杂金钱、纯纯粹粹、清清白白的观念等等。
客家传统服饰的没落与保护传承
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受到改良主义、革命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等的影响。各种新式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反映在服饰上,西服东渐和掀起仿西风潮,传统服饰受到改良。此时期,各种西洋服饰、西洋纱布、化学染料、化妆技术不断引进,传统服饰形制、花色也不断创新,出现了亦中亦西,中外结合的穿着方式。在客家地区,客家传统服饰与新式服饰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巨大变化。人们崇尚简朴,限量购布,军装和工人装热,客家人也以能穿上军装和工人装为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浪潮席卷中国城乡,文化传播异常迅猛,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着打扮越来越注重时尚化和个性化。客家传统服饰在这股服饰现代化、时尚化的浪潮冲击下,最终淡出了客家人主流衣着的选择视野。今天,我们平常除了能见着个别客家传统服饰小件(如绣花鞋垫)外,只能从某些偏远山区才能见到至今还在穿用的活态客家传统服饰,要么只能走进博物馆或在客家老人们的衣箱柜角才能见到,从中感受其迷人艺术魅力了。
客家传统服饰作为一种非常具有艺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客家联谊、旅游、招商等热潮的兴起,逐渐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出现研究、保护、传承等热潮。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流行有三种模式:官方模式、民间模式和宗喀模式。官方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比如进行申遗、制定保护政策等,特点是能调动强大的力量参与,但覆盖范围小。民间模式是民间自发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比如商业开发等,特点是以利益追逐为中心,保护是开发的副产品,往往在开发中破坏传统文化,为人所诟。宗喀模式是藏族学者宗喀提出的,他提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当由学者参与研究,提出保护建议,再由政府制定具体措施,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民间力量参与保护,特点是学者、政府、民间共同承担保护责任。人们更倾向于宗喀模式。
具体来讲,一方面是要对客家传统服饰实物进行收集、研究,推广和传播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当前,赣州市博物馆、赣南师院客家民俗博物馆、江西客家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等文博单位都收集和展出了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客家传统服饰。赣南师院客家研究中心、赣州市博物馆和龙岩学院等单位对客家传统服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整体而言,对客家传统服饰的收集、研究和文化传播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内涵、特色和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客家传统服饰。在专家的指导下,挑选出既美观大方又具有丰富内涵的客家传统服饰精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将其传统元素融入时装设计中,开发出工艺精良,经久耐用,符合现代审美和适合普通民众穿用的服装,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和销售,进而打造客家服饰品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笔者2009年在龙南调查时,发现县城有一家批发店每年批发往乡下的改装冬头帕和客家童裤一万件以上,全县每年销售在四万件左右。
在现代化背景下,客家传统服饰走向了边缘,如何保持其特色,传播其文化,发掘其价值,进行传承与创新,将任重而道远。
   


来源链接: http://szb.gndaily.com/gnrb/html/2016-02/04/content_307277.htm?div=-1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1:18 , Processed in 0.1255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