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4|回复: 0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风俗?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5 1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描述如下:

之前写了一篇轻武侠,被出书的朋友看见了,他特别喜欢,催我写成长篇。准备大量阅读有关唐朝的故事,选一个时间节点来写那个故事。

可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有限,也怕浩瀚的文史让我迷路,遗漏掉很一些有趣的故事。真诚的希望各位朋友能够讲一些故事,丰富我的灵魂域度。

以上,非常感谢。

参考答案如下:

随便发一些吧,大部分都来自于唐代历史笔记。

唐朝人相信龟兹和康国都出产龙种马,而大食国的马能通人语。
武则天曾当过宫廷女子马球队的队长。
盛唐时期流行一种“泼寒胡戏”,相当于一种冬天时进行的泼水节——一大群赤身裸体的胡人汉人青年,戴着稀奇古怪的面具,在乐器的喧闹声中跳跃舞蹈,用冷水互相泼,也泼向围观的人群。群众对这种游戏极其痴迷,百玩不厌,不过后来官府觉得太有伤风化了,到唐中宗时候就给禁止了。
唐朝上层社会的男男女女都生活在香云缭绕的环境之中。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香味,浴缸中加了香料,衣服上挂着香囊。庭院住宅里幽香扑鼻,公堂衙门里芬香袭人,而庙宇寺观就更是香气弥漫了。皇帝登朝时要熏香,祭祀时要熏香,看大臣的奏章之前要熏香。进士考试前,主考人和考生要在香烟袅袅的香案前行礼。
唐玄宗时的宁王,除非口中含有沉香和麝香,否则不会对人开口讲话,“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唐中宗时代有一种高雅的聚会,大臣们在会上“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玄宗朝长安有个国色无双的妓女名叫“莲香”,她香到“每出处之间,则蜂蝶相随,盖慕其香也。”她的这种美色和品位吸引了无数高帅富,“贵门子弟争相诣之”。唐中期有个妓女,她的母亲从小就给女儿喂香吃,到她长大后,浑身散发出自然的香味。
唐朝有道名菜叫浑羊殁忽,很奢侈,大富人才吃得上。《太平广记》里写的做法“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 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就是把鹅收拾好,肚子里塞上肉和糯米饭和作料,放在整羊肚子里烤,烤熟之后只吃进了羊肉滋味的鹅,不吃羊。
唐朝人喝茶的规矩,茶里要放盐、姜,还放苏椒和酪,有些地方甚至还添入桂皮。要按现在的标准,真不知道算茶还是算汤。
唐朝人吃菜离不开蒜,吃鱼要拌蒜,吃肉也要有蒜。他们把蒜加工成蒜齑或蒜酱,吃肉的时候蘸着吃,全唐诗里就有“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的说法。他们还喜欢用橙子和橙丝调味,吃鱼的时候就放很多橙子酱。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吃荔枝,但谁知道这荔枝是哪儿来的?其实唐朝时候荔枝不光产自海南,四川就有,白居易在忠州做官的时候就写过“欲知州远近,阶前摘荔枝”的句子,这样说起来,杨贵妃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奢侈。
现在的单位福利好,定期发洗发水,唐朝的福利是发肉。《唐六典》里记载,亲王以下至五品官,每月都有肉可领,二品以上每月羊20口,猪肉60斤;三品官发羊肉12口,没猪肉;四品和五品官每月发羊9口,也没猪肉。不过这个福利相比皇家那就差多了,御厨每天消耗的羊数,就比亲王一个月发的都多好多倍呢。
显庆年间,光禄寺掌膳官叫封原则。于阗王带了一批人来朝见,朝廷给他们配发了很多食材,他们剩了一百多口活羊,于阗王托封元则送到寺庙去放生,结果元则把这些羊全宰掉卖了。
唐朝禁止吃鲤鱼——很奇怪的规矩,理由是“鲤为李也”,就是国家是李家的,所以鲤也犯忌讳。敢买鲤鱼按规矩要挨60大板。不过尽管朝廷三令五申“禁断天下采捕鲤鱼”,唐朝人民对鲤鱼的热情还是难以挡住。
日本人对生鱼片的热爱其实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唐朝人酷爱吃生鱼,他们叫鱼鲙,甭管海鱼河鱼、鲈鱼鲫鱼,都切成薄片,蘸着蒜、豆豉等生吃。史书里大量对切鲙高手的记载,切的好的刀法技艺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切出来的鱼片薄得像丝一样,轻得吹口气就能飞起。市面上还有《砍鲙书》这类烹饪手册之类的东西,教大家什么“小晃白”、“大晃白”、“舞梨花”等各种刀法。
唐朝人吃梨是用蒸的,或者是放在炉中烧的,总之是弄熟了才吃。唐玄宗送给安禄山的礼物里,就有蒸梨。
如今人们囤金子作为硬通货,唐朝人囤胡椒。大历十二年,唐代宗下旨抄元载的家,结果发现了八百石胡椒,举朝震惊,这情形就跟前阵子抄某贪官的家,数钱烧坏了4台验钞机的观感一样。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里边的绿蚁,指的是酒里的渣滓。唐朝时酿酒有清酒浊酒之分,清酒工艺水平高,一般人掌握不了,大部分人酿酒还都是浊酒,是用米发酵而成的,酒液浑浊,发酵了的米渣滓漂在酒面上,颜色发绿,看着跟蚂蚁似的。
唐朝实行宵禁制度,二更起各街各坊闭门,谁在大街上溜达就按盗贼处理。不过我大天朝从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唐朝的夜生活压根就没被宵禁困扰到。夜宴是唐朝人特别热衷的活动,上流社会往往通宵达旦,“主家盛明欢不极,才子能歌夜未央”,又是吃喝又是歌舞,热闹程度绝对媲美当今夜店。即便在唐末分裂争战的时候,人们的夜宴热情也没消退,往往是厅内烛光酒色,厅外有士兵持刀保驾。
唐朝有一套著名的大型团体操,叫《七德舞》,也叫《破阵乐》,是从李世民时代就有的,也是为了纪念他打败刘武周而做的。这套舞参演者达120人,上场时皆披甲持戟,在大鼓声的伴奏下,一遍齐声高呼,一边模仿军中将士的纵横捭阖的动作,十分大气磅礴。想象一下就觉得很好看。这种舞从初唐开始,每逢皇家重要活动都会演出,但从中唐开始,世风追求奢靡温软,这种舞演奏机会就越来越少,后来就慢慢消失了。
有一种舞蹈风靡整个唐朝的宴会,就是剑舞。剑舞本来起于军营当中,唐玄宗时候每逢大宴,就让将军舞剑助兴,由于这种活动很受欢迎,教坊的女艺人就把它改编成了一种舞蹈,有个叫公孙大娘的,在千秋节的大酺会上表演,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有案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商业性送餐服务起自唐朝。《唐国史补》里说,唐德宗时吴凑被封为京兆尹,而且要求马上赴任。吴凑带着一群贺喜的客人回到府上,发现府上已经摆好了筵席了。吴凑很吃惊,问是怎么来的,小吏告诉他:“东西两市都有礼席服务,就算是三五百人的筵席,也能马上准备好送到家。”
唐朝人比后世开放很多,男男女女一起喝酒调笑、外出游玩是非常平常的事。这种习俗还催生了商业性的陪酒女郎的出现,各地都有专做这门生意的酒妓,随召随至,不仅能陪酒,还会主持酒令,谈吐也都不俗。《北里志》里说,有很多酒妓都是入官方教坊籍的,首先得满族朝士宴饮需要,之外才能从事商业陪酒。
唐朝人爱喝茶爱到什么程度?《封氏闻见记》里说“穷日尽夜,殆成风俗”,《膳夫经手录》里说,“累日不食由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就是说,白天黑夜的都喝,而且可以不吃饭,不可以不喝茶。
在唐朝公款吃喝是合法的,朝廷规定,州郡一级的行政机构可以定期举行官方宴会,长官与幕僚共会一堂,费用由官府支付,称为公宴或者官宴。最奇葩的是,这样的宴会还允许招妓,费用也是公家出的。
赶上盛大节日,按规矩各政府机关都要举办公款宴会,后来大家觉得这样做不实惠,到唐德宗时,就改了个规定,政府发钱给诸司,让大家自己去吃喝。
盛唐时的人们喜欢一大群人郊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party——包括天体大趴。唐玄宗年间有一帮进士,分别是郑愚、刘参、郭保衡、王冲、张道隐……他们每年春天都找几个妓女,坐着小牛车,到名园曲沼的草深处,脱了衣服叫笑喧呼,吃吃喝喝,自称为“颠饮”。也就在唐朝,搁后世估计都当流氓罪打死了。
公款吃喝带动经济发展之一例:唐朝时每到春天,朝廷都在曲江举办大型宴会,并安排教坊艺术家们进行大型表演。这场定期集会吸引了全城士女追随,《唐摭言》里说,“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
见识一下开元年间国家级歌唱艺术家的功力:唐玄宗在勤政殿开大宴,类似于如今的新年团拜会。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喧哗声压过了演出的丝竹声。唐玄宗大怒,想叫停筵席,高力士出了个主意,把教坊头牌歌女许永新叫出来,让她唱一曲。许永新撩鬓举袂,缓缓开口,声音高亢清越,穿云破竹,整个广场立刻安静下来,如无一人。
唐人酷爱歌舞,有钱人家都蓄歌妓。唐玄宗时的宁王府就有很多一流歌女,其中有个叫宠姐的,外界都传说长得非常美,歌声特动听。但宁王从来不让她出来给大家表演。有一次宁王府大宴,喝到半酣,李白站起来借着醉意提要求:“老听说王爷家有个叫宠姐的善歌,从来没见过。今天气氛这么好,还不让她给大家唱一曲?”宁王碍不过情面,一笑:“来人,让宠姐上来。”结果家人先是围上七宝花障,宠姐在花障后面高歌一曲,大家还是见不着人。
唐朝时的广州是个国际化大都市,城里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印度来的佛教徒住在他们自己的寺庙里,躲避呼罗珊的迫害而来到广州的穆斯林建起了自己的清真寺,白天他们都在船上进行紧张的贸易活动,日落时分的鼓声一响,他们就回到自己的居住区,而到晚间又都跑到夜市上来用各国语言讨价还价。黄巢起义时路过广州,一下屠杀了10万外国人。
唐朝时的扬州很像今天的威尼斯,这里水道纵横,帆樯林立,船只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车马的数量。它和广州一样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唐肃宗时候田神功反叛攻进扬州,杀了几千名大食和波斯商人。
唐朝人很歧视外国人,法律规定不许外国人穿大唐衣服,不许跟大唐妇女通婚,如果通婚了就不许回国只能留在大唐境内,不许占田和购买房屋,如果不幸死在大唐他的货物就会被封存,短期内无人领取的话就收归国有……不过即使这样还是有大量外国人来,并且来了就不肯走。
唐初时女人出门,都戴一种长及脚面的面纱,将整个脸和身体都掩盖在面纱下面,很像现在穆斯林妇女的打扮。不过没多少年后这种打扮就不流行了,开放的大唐女人喜欢戴一种可以露出脸的宽檐帽骑着马出门,连皇帝下诏都无法禁止。再过不久干脆就穿男装出门了。
在现在湖南南部的道州,唐代曾以出产侏儒著称,每年都要作为土特产上贡给朝廷不少侏儒,白居易曾写诗描述他们的苦痛: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送进,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后来道州刺史阳城哀怜道州人民,自做主张把这种进贡停了,朝廷来人问他,他机智地想了个答案:“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贡”,皇帝想了想也是,就把这种进贡停了。
来大唐的外国人多,外国骗子也不少。太宗时就有个印度人,叫那罗迩娑婆寐,他自称活了200多岁,能配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他满嘴跑火车,各种信口开河,说印度有一种可以融化肌肉、草木和金铁的药水,必须得先用骆驼的骷髅装,然后再灌进葫芦里;还说凡是产这种药水的地方,都有石像守护,谁泄露了药水的秘密就会死去……但这个骗子竟一度得到了梦想长生不老的唐太宗的信任,被封为宫廷药师。可见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规矩早就有。
有很多来大唐表演的外国魔术师在大唐得到了热情的追捧,凉州和洛阳等地的袄神寺里,总会有定期的幻术表演。不过唐高宗时期有一个婆罗门魔术师因为演出口味太重遭到了驱逐,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以剑刺肚,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极非道理”,高宗还下令“约束边州,若仍有此色,并不须遣入朝”。
唐宪宗元和年间,诃陵国三次遣使,向宪宗进贡了一些童男童女和别的珍稀植物。不过唐朝一直传说诃陵国的女人有毒,凡是和毒女交合者,都会致死。不知道这些童女后来怎么处理的。
唐朝人相信,把鹰粪烧成灰,调入酒中,就成了一剂主治“邪恶”的解毒药;唐朝人还相信,狮子粪用来内服,可以活血化瘀,还能克制百虫;唐朝人还相信,将鸵鸟粪入药,“人误吞铁、石入腹,食之立消”……唐朝人的口味还真是重。
古代女人喜欢头饰,有人簪珠宝,有人簪花,但谁也没有唐朝女人逆天,她们簪虫子。有一种叫“青虫”的广西出产的甲壳虫,甲壳闪着青绿色的光泽,唐朝女人喜欢把它戴在头上。李贺还为此写过一首诗:“灰暖残香柱,发冷青虫簪”。还有一种金绿色、外形像蜜蜂的“金虫”,也是唐朝女人的爱物。
武则天时代有个叫义净的和尚也去过印度,他写的书里比较中印两地的饮食习惯说,“东夏时人,鱼菜多并生食,此乃西国咸悉不食。凡是菜茹,皆须烂煮。”从这里看,唐朝时人的饮食习惯跟现在的日本比较像。
菠菜不是中国土产蔬菜,它是大唐贞观年间泥婆罗国进贡来的波斯土产,刚进中国的时候,由其产地而被命名为“波斯草”,很久后才转变为“菠菜”。最开始唐朝人觉得它有特殊用途,可以“解酒毒”。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唐朝人喜欢犀牛角,它可以入药,可以做犀角杯,还可以做装饰品。大唐每年都通过外贸从南诏和安南进口大量犀角,其数量之大,印度支那犀牛都濒临灭绝。
《岭表录异》里讲过一个广州人,养了一群鸭子,每天在外面自己找食吃。有一次,他发现鸭子从一个池塘里回来时,拉的屎里有金屑,就买了更多的鸭子,每天把鸭子赶到那个池塘去吃食,回来后把鸭屎收集起来淘洗,每天都能淘出半两到一两金子来,靠这个发家致富了。
唐朝宫廷不仅有舞马,还有舞象,也就是经过训练后会随着音乐跳舞的大象,唐玄宗时期每次大宴,都会有舞象和舞马的表演。安禄山攻克洛阳后,在洛阳大宴群臣。为了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他也让人把宫廷舞象牵出来表演。不知道是气氛不对还是驯兽师不在,大象就是不舞。安禄山又惭愧又愤怒,让人把象推进深坑中,让武士从四面八方向里面投槊,大象血流数丈,当场惨死。周围的驯兽师和乐工全都看哭了。
向大唐进贡的藩属很多,其中有不少进贡的是珍禽异兽。建中元年唐德宗继位时,为了表现自己的简朴和仁德,下令把宫廷动物园的这些禽兽都放归山林,其中包括32头大象和很多鹰犬等等。大象可是南方的动物啊,放进陕西的山里想也能想得出会遭遇什么。反正没听说后来有小象被繁衍出来。
唐中晚期宦官彻底把持了皇家,亲王公主们想出阁、嫁人,都要大笔贿赂宦官,否则就只能老死在十王宅里。
唐肃宗是被吓死的。当时他病重躺在床上,他的张皇后密谋政变,宣太子李豫进宫面圣,想等李豫来时杀掉他,立越王为帝。这个计划被宦官李辅国掌握了,他联合李豫冲进宫中,当着唐肃宗的面把张皇后和越王杀死,这种血腥的场面让目击者唐肃宗当场心跳过速而死。
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当了皇帝后,叫人送樱桃给自己的儿子,并赋诗一首:“樱桃一笼子,半已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怀王是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周至是史朝义的王傅。史思明身边的人纷纷表示诗很好,不过韵有点不对,如果后面两句颠倒一下顺序,改成“一半与周至,一半与怀王”就更加完美了。史思明嗤之以鼻:“韵是个屁,我的儿子怎么能位居周至的后面呢!”
俗话说缺啥补啥,史思明发达之后,就特别爱装文人,动不动就吟个诗,吟完了还不能独享,必须要让手下传示各地学习。有一天写了首《石榴诗》:“三月四月红花里,五月六月瓶子里。做刀割破黄袍衣,六七千个赤男女”,照例传示,郡国内所有邮亭都贴上了他的奇葩文,他还得意洋洋。
唐代宗时宦官索贿情况有多严重?宰相到官署办公,必须得带钱,宦官来宣旨,拿到一笔钱,宣一道旨,钱不给够连皇帝的命令都听不全。要是去地方宣旨就更贵了,每次出去一趟,跟收一次赋税差不多。
武则天时期的左卫将军权龙襄,独创了“龙襄体”诗歌,别具一格。他出任沧州刺史,一到任就向诸位官员展示了一首新作:“遥看沧州城,杨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下属不便说不好,只好夸他“公有逸才”,等于是夸丑人长得别致那种意思,他还自谦:“哪里哪里,趁韵而已。”他后来还写过一首《秋日述怀》:“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强。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太深奥了,没人看得懂,于是他自己解释了一下:“抬头看见檐前飞过一只鸟,价值700文,到了后园,看见雪白的衣服挂在那里晾,吃饱后在房间里侧卧,家里粪堆满是屎壳郎。”由于他的诗太独特,连当时的皇太子李显都做了个批示:“龙襄才子,秦州人士。明月昼耀,严霜夏起。如此文章,趁韵而已。”
宰相张九龄年轻的时候养了一群鸽子,训练有素,专门为他送信。与好朋友联络,都是修书一封,系在鸽子脚上让其送过去。
唐朝人爱诗、推崇诗人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在长安招妓,与一个妓女谈价钱,说低了,妓女忿忿:“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嫖客一听,“有道理”,马上服气涨价。唐末有个叫王毂的人以一首“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闻名于世,有一次在街上看见两个流氓打架,上前劝架,是这样说的:“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我就是写‘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的人!”两个流氓竟然立刻收手,行礼而退。
唐朝有任侠之风,好多人以急公好义为标榜,不过到晚唐时,世风日下,这种风气竟然被骗子利用。诗人张祜就被骗过。他总是自称豪侠,提倡恩怨分明。有一天半夜,忽然有个人提着流血的皮囊来拜访他,说自己复仇十年,终于把仇人杀了,皮囊里就是仇人的人头。张祜招待他喝了几杯酒,那人还说:“我还有恩没报,你能先借我十万钱么?我去把恩报了,一会儿回来。以后为你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张祜毫不犹豫就借给他了,那人把皮囊放下出了门,再也没有回来。张祜打开皮囊一看,是一个猪头,才知道这是个骗子。
以上内容辑自我的书《不敢相信这是唐朝》
欲了解更多历史八卦,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相关答案:关于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 宋燕的回答


参考答案如下:

强答一波,争取把唐代风俗的一个特点表现出来,这也是“胡”风。多图预警!

到了唐代,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它给唐朝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使唐朝文化蕴含着鲜活的胡风元素,它也深深着改变着中国文化。


一、饮食胡风化及其影响

唐,胡食非常普遍,丰富,成为中原城市的主要食品。
当时面食成为一种时尚,胡饼成为主要的食品,民间还流行以胡饼作礼物互相馈赠的习俗。
象白居易赠朋友胡饼,并写成诗《寄胡饼与杨万州》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从史料记载胡饼形状味道和能长期保存特点来分析,胡饼就是今天新疆的馕。

众所周知,中亚是小麦的发源地和出产地,面食盛行,唐深受影响,加上唐代还从西域引进了蔗糖及其制糖工艺,使中国面食品种增多,开始出现面食点心。在唐皇家官家的 “烧尾”宴中,著名的面食点心有:巨胜奴(蜜制馓子),婆罗门轻高面,贵妃红(红酥皮),甜雪(蜜饯面),单笼金乳酥(蒸制酥点),曼陀样夹饼(炉烤饼)等。(出至《韦巨源.食谱》)

婆罗门轻高面,一看名字就是从印度传过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幸好,新疆古高昌国附近阿斯塔纳墓葬群中出土了的风干上千年高面:

对比一下今天,陕西的千层饼,甘肃及其河西走廊的月饼

恐怕知道这两种今天食物的前身和来历了吧。恐怕知道这两种今天食物的前身和来历了吧。

巨胜奴
一看名字就知道来至于西域,现在有人考证是麻花,也有证据表明是蜜制馓子。如果是馓子,也是今天西北伊斯兰教民族的主要面食。(我认为应该是馓子,因为就从地理民俗上来看,至今这种食物还是分布在西北,河西走廊新疆一带丝绸之路上,是符合唐朝历史的)

曼陀样夹饼
这是唐代公务员的用餐主食,现在的人复原这个食物,里面带馅,这是我在史料中发现最早的类似今天加馅蛋糕的鼻祖了。

这几样胡食,不仅是当时唐朝的主流,甚至到现在,也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

二、酒文化的胡风

唐初就已将高昌的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法引入长安,唐太宗亲自监制,仿西域酿出八种色泽的葡萄酒。盛唐时期,由于社会风气开放,国家不设酒禁。这时期无论男女还是皇家平民都爱饮酒。当然农家一般是喝中原传统的米酒,而有身份人喝西域的葡萄酒果酒。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了。


当然另一个特色就是胡风酒店和胡姬出现。
胡姬就是来自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女子,她们在酒店充当服务员或侍酒女郎的角色。由于胡姬能歌善舞,风情万种,又有异国情调,许多权贵和文人都喜欢去有胡姬的酒店饮酒,吃着胡食,追捧宠幸异国女子,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了。
例如李白也爱去胡姬酒店了,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描写胡姬的诗句。如: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从诗中描写可以看出当时胡风酒店之多,已是一种现象了。



陕西博物馆的唐三彩胡姬女俑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唐代精品馆中最重要的两件国宝:


兽首玛瑙杯,它又叫兽首牛角杯,陕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之重宝。海内外孤品,现在在全世界甚至找不到制作它的同类材料。材料也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出至西域(具体产地不明),其造型仿自西方传统的角杯——来通,造型在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中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也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

舞马衔杯纹银壶
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舞马衔杯纹则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仅有的。


就从这两件国宝来看,酒具的胡风化,也是当时的一种潮流和时尚,并且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历史珍品。

三、胡风对生活起居习惯的影响。


讲到这点,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前几年一段关于“床前明月光”中“床”的学术争论。
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走上《百家讲坛》,在家具篇中,讲到了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认为李白并不是躺在床上,而是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床前明月光”的床其实是胡床,即马扎,不是真正睡觉的床。于是乎中国考古界顿时掀起一场撕床大战,各种对于"床"的看法认识层出不穷。我以后也一直关注此事,也跑了不少博物馆、古代家居馆,翻看这方面的史料。

到现在大部分人观点达成共识,床就是马扎。但是和马扎不同,有点象下图中的凳子

其实中国家具在秦汉特征是平面化,到了唐代开始有了立体化的表现。其特点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家具渗透进来,象马扎传入,慢慢演化,到唐代总算有了桌椅。人们起居生活习惯开始从地面向高处发展。在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影响下,“席地而坐”过渡为“垂足而坐”的方式由上层阶级开始逐渐普及至平民百姓,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用的局面。这一时期,以桌、椅、凳为代表的新型高足家具渐渐取代了床榻的中心地位。

对画中的所绘的家具,中国人总算坐了起来。

唐代椅子


这些胡风不仅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唐代之前就有床、榻、桌、椅都属于“新事物”产生,只有上层人物才有,“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但是只有到了唐朝中期以后,这些桌椅已进入千家万户,改变了中国人的起居习惯,不再“席地而坐”,不在“和地而卧”了,桌子的出现普及,这时候分餐制转向合食制。 合食制虽然出现,分食制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宋代,合食制才普及,算来,也历经了好几百年。

(大概会引起争论,所以在这里不再多说,以后专门为中国家居的发展做一个历史概况和分析)


说到这里,不禁要多说几句,个人认为考察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化,不能只是翻翻史书,引经据典,要从考古发现和实地考察中,特别是博物馆中,去找答案最好。


四、胡风对唐朝的封装的影响


汉代服装特点:

汉代的服饰主要是曲裾和直裾。

特别是汉代的穷裤
所谓穷裤: 服虔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颜师古日:“使令,所使之人也,绔古袴字也,穷绔,郎今(唐)字绲裆袴乎。”然依“绲裆袴”观之,又与今日之裤异,按,绲诗经小戎,竹闭绲滕,传云:绲,绳也,绲裆袴之腰下前后,施之以裆,唯裆之当私处,仍加开折,而用绳带约束,以便溺溲,与今西装裤,前面开折,加之以扣略同,绝非如今唐装裤也。我国自汉至唐,依师古所云,仍穿穷裤,绲裆袴,何时始变如今制,文献未详,仍待吾人之考证。(参阅黄现璠着《古书解读初探》)


以下就是纨绔子弟的纨绔,也是一种开裆裤。

唐朝的服饰受到胡风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与前朝不同的特点,毕竟是从少数民族发展起来的,唐人喜欢马上的运动(不包括电影中的“马震”),例如马球风靡当时,所以,唐朝为了应试骑马的特点,开始有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裤子,就是死裆裤,人们这才可以坐在椅子上再不用担心春光外泄了。





尤其在女性服饰方面,更多的吸收了胡服的特征。开放时尚的成为主要特点。
第一,体现了开放时尚的特点。襦裙服就是很好的例子,襦裙服是唐代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襦,唐代女性上身的服饰,很短,一般只长到腰部;领口较低,且常有变化,从其款式来看受到胡服的影响;在颜色上唐朝女性追求时尚,喜欢红,绿等鲜艳的颜色。裙,唐代女性下身的服饰,裙腰较高,用来掩胸,外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展示出女性丰满性感的身材,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思想观念是相当开放的。与胡服相匹配的是胡妆,唐代妇女的发型大多采用胡人的样式,有回鹘髻、百合髻、云堆髻等20 多种。为了追求时尚,她们不断更新发型。唐代妇女还喜欢涂胭脂,抹口红。胭脂的原料是从印度引进的黄蓝,胭脂加朱砂就成为口红,这也是源自印度的化妆术。花钿是南北朝时由中亚传入的化妆术,就是在眉目之间贴上翠绿色的鸟羽。到唐代,妇女进行了改革,将鸟羽剪成小圆点,置于眉目正中,这在当时也成为一种时尚。
其二,打破传统,女着男装。按照传统观念,女着男装是不守妇道的,西域女子那种敢作敢为的性格和飒爽英姿的外形,成为唐朝女性崇拜的偶像,转而纷纷仿效。
引用《浅论大唐文化中的胡风元素》李文华


现在某些反映唐代影视剧的女性服装来看,到很符合这上一段的文字描写。也反映当时唐朝受到胡服的影响,成为中国女性最开放的朝代。


五、胡风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1、对音乐影响:
十部乐是唐朝官方认可的音乐,其中有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等八部来自西域。

看过黄晓明最近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就可以知道当时《秦王破阵乐》在世界上影响之大,而这支舞曲就是典型的西域风格。

特别是唐玄宗结合胡曲创造了《霓裳羽衣曲》,使中国音乐一下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候,大量乐器传入唐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陕西博物馆的三彩载乐骆驼俑展示了当时乐器,大部分来至西域。

唐代箜篌是来自印度的古老乐器,琵琶来自印度和波斯,横笛来自羌族,羯鼓来自匈奴族古老的乐器。唐朝音乐之所以能在当时居世界的巅峰,对中国的以后戏剧影响之大,不能不归功于唐玄宗这位梨园戏剧鼻祖,海纳百川的精神、兼容并包的态度,为以后中国戏剧打下了基础。


除此以外,胡风对中国的莫高窟石窟、壁画影响最为深远,其在中国绘画史地位和作用,不用我在这里蜻蜓点水了。

胡风是唐朝文学艺术的主要源泉之一,胡人的形象、胡姬的风情及命运、胡商的活动等,都成为唐朝诗人和小说家的重要题材。
并留下了许多佳句,有李白的“胡雏绿眼吹玉笛”,也有李端的“黄须康生酒泉客”等
胡乐和胡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中原地区,到了唐朝,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经济文化,为胡乐和胡舞的盛行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联珠小团花纹

但是在360百科词条联珠团花纹锦中,居然张冠李戴的,把这个说成在楚墓发现的,也太想当然了。
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览中的团花纹,是以鸟为特点。如下图:

总之在艺术领域,唐朝的文化对现在影响是最大的。

六,胡人对中国的影响:


不能否定,当时长安是个世界性的大都会。很多胡人在唐定居下来。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中国的回族。



对中国至今姓氏最有影响就是粟特人,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粟特人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他们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代善于经商。唐中叶平定西突厥后,这九个国家便臣服于大唐王朝,随后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

对于这些外国人,唐朝显示出宏达的胸怀,允许他们信仰宗教自由。

唐朝人把景教的寺院和摩尼教、祆教的寺院统称为三夷寺

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景教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百度百科)

现在西安还有景教的大秦寺。如下图:


祆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史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此教在唐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 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
山西古城介休还有国内现存唯一一座祆教建筑——祆神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它的装饰。整体建筑是重建的。



摩尼教


看过金庸《倚天屠龙记》人一定记得里面的“明教”,金庸把明教混淆成了拜火教。其实,明教就是把摩尼教,不要把它和祆教搞混了,它虽然起源于祆教,但是后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教派。进入中国以后,慢慢发展成明教,白莲教,天理教。对明清影响很大。

这三教对唐朝还是很有影响的,当时在中国建了很多寺庙,但是在唐末,据来自西拉甫港的著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声称:黄巢在广州对外国人进行大屠杀,共杀死了20万名外国番商和番人.在之前,公元878年,黄巢带兵血洗福建泉州的外国人,已在泉州全部屠杀掉外国犹太人1万余人,然后向广东进军,攻占广州以后又杀死12万外国人,把外国人在广州的聚居区蕃坊全部摧毁铲除消灭。反正这一传言目前也是无法考证了。不过可以看出来,当一个文明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所表现出来不再是宽广的胸襟,而是对异族敌视的态度。这点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因为黄巢,三教的寺庙建筑物几乎全被毁坏,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


最后说一下民俗舞狮子:
狮子是汉代传进来。
最早见于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辟邪狮子,引导其前”。当时有人扮成狮子,走在最前面。

而唐代起源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玄宗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立部伎》中的《太平乐》也称《五方狮子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舞狮子民俗形成。

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

从此西方的狮子成了我国民间的吉兽,具有我国自己的民族特色。

     说了这么多,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任何先进的文化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融入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将失去其生命力,必将暗淡下去。所以,.从民族发展的层面来看,唐朝胡风的盛行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从先秦时期开始,游牧民族的胡文化就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并在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民族大融合趋势已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惯性而不可抗拒。当唐朝文化傲立世界之林时,它并没有固守自封,而是以积极的姿态光照四邻,泽被东西,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而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定型以后,就具备了很强的包容性,在任何时期它都会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异质文化,并进行不断的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今天是必须要面对,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去对当今不同的文化。   


来源链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7052650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1:16 , Processed in 0.1281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