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4|回复: 0

客家阿叔黄石华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5 01: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石华
2010年11月29日,第二十三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广东河源召开。作为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始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
届时,91岁高龄的黄石华将会从香港出发去河源参加盛会。39年前,正是这个从河源走出来的客家人,在香港创办了这个客家人的世界联谊大聚会。
做客家人社团联络工作超过60年的黄石华因为其杰出贡献,被尊称 “客家精神领袖”,人们都亲热地唤他“阿叔”。
围屋岁月
尽管在香港已经居住了61年,黄石华还是不习惯“对门对面不相识”的楼房寓公生活。小时候在乡下住过的围龙屋,时常出现在他的记忆中。
那是家族的祖屋,前后三进,左右各两排,最外面的堂屋的大门是牌坊式的,上面镶嵌着“君子诒”几个大字。19岁之前,黄石华都住在那里。直到现在,他还能清楚记得,自家就在堂屋进去后左手第二排靠后的位置。
房子的背后山林围绕,堂屋的前面有个池塘。客家围龙屋一般都建在这样依山傍水的环境,整体布局是一个圆形,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结合部位用禾坪隔开。
黄石华住在君子诒,就听说,住在这里的人都应该是君子。比他大26岁的族兄黄麟书就是个榜样。黄麟书也曾住“君子诒”,后来去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后,成为与同时代天津南开的张伯苓齐名的民国教育家。
听长辈们说,“君子诒”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里面的雕梁画栋都颇有灵气。不过,黄石华最怀念住在那里的感觉:一个大家族老老少少几代人都住在里面,和和气气地,做什么都互相照应,守望相助。
然而,在君子诒,黄石华见得最多的是老人、妇女,以及和他一样的孩子。
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记得,那年春节,父亲还回来过,在十几个士兵的簇拥下,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也骑着马离开。
黄石华出生之前,在外当军人的父亲就一直驻军外地,只有年节才会偶尔回来。
黄石华六岁那年,父亲回来了,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母亲,再也没有远离“君子诒”,只不过,这次回来的,是一堆遗骨。
叔叔从父亲驻军的地方把遗骨拣出来,用酒精清洗干净,放在陶罐里带回了“君子诒”,葬在了后山上。这就是客家人的“洗骨葬”。
洗骨迁葬,是客家先民一千多年来立下的规矩。客家人一代又一代地,总是在不停地迁徙,在每次迁移中,他们都会把先人的遗骨挖出清洗干净,带到迁徙地安葬。
长期的迁徙让客家人的血脉中凝成了漂泊的因子。客家人甚至形成了一个规矩,即使几十年内没有迁移,都要后人每隔三十年做一次改葬——这个习惯据说也是促使客家人不断向外发展,不断寻求兴旺发达的原动力之一。
黄石华记得,家乡人总会说一句话“走得出去是龙,走不出去是虫”来勉励男人们远行。在他的印象中,母亲再难再苦都没有抱怨过父亲不在身边,反而是以父亲在外为荣。
父亲黄文是祖父黄昌瑚的次子。据说祖父一共有六个儿子。但除了一个跟随父亲到军营当兵的叔叔,黄石华从来没见过父亲的哥哥和其他弟弟。
后来稍微懂事一点,他才听说,早年间,那些伯伯和叔叔,纷纷坐船出海到南洋谋生,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很有可能在海上遇到风浪,葬身鱼腹了。”黄石华曾到南洋一带查找过叔伯们的下落,但都一无所获。
这样的聚散,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无论走到哪里,围屋,永远都是他们可以守望的根。
“不读书就不是客家人”
法国神父赖里查斯曾在梅县传教二十余年。1901年著有《客法词典》。他在自序中曾经这样描写:在嘉应州(今梅州),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两万人的城市,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校人数几乎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客家人的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是六七百个学校。法国人感叹,这真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实。
重教,是客家人的另一个传统,甚至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传统。 “不读书就不是客家人”。
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哥哥黄木华读完小学之后只得辍学养家。但对于黄石华,家里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要把书读出来。因为穷,中学时代的黄石华不得不通过给当时的《中学生》、《东方》、《生活周刊》等杂志和刊物写稿,赚取伙食费。
他给主持《生活周刊》的邹韬奋写过信,讲述自己的贫穷和艰难,希望得到邹韬奋的鼓励。邹韬奋很快回复了他,鼓励他坚持,把眼光放长远。
现在回想起来,黄石华依然觉得很神奇,一个乡下县中,居然订阅了非常多新潮的报刊杂志。那时的他,虽然从中受益良多,但他并不知道,开眼看远方的世界,本来就是客家人为远行做准备。
1937年,黄石华高中毕业,毕业时,他的会考成绩取得全省第三;1938年他去重庆报考中央政治大学,更是取得全国第一的成绩。说到这些的时候,黄石华特意用相当于清朝状元及第这样的字眼自比。
如果按照过去状元的待遇,黄石华是可以在老家分得丰厚田产的。
按照客家人的规矩,一个大家族的祠堂都拥有一大片公田,是全族用以调剂的。但凡考上秀才、举人,就会被认为不辱祖先、光耀门庭,是要从公田里划出一大片最肥沃最精良的部分,作为“学田”,以奖掖中举者。这正是客家人所谓的“耕读传家”的具体表现。
这种传统影响了黄石华,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开校办学,在广州办了一所中学和一所职业教育专科学校。去了香港之后,他加入客家人社团香港崇正总会,1998年,他又发起成立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在这两个地方,兴学育才、捐资助学是他和同伴们的共识和行动。
直到如今,只能靠台湾和香港的一些房产租金过活的他,在中国农业大学还设立了一个以祖父、父亲和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会——“香港昌文华家族基金会”,每年拨十万来资助贫困学生。他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帮助,始于1996年,一直未间断。
“硬颈”
曾观涛是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的副总执行长,和黄石华一块做这个客家人社团的工作十多年了。年过六旬的他说起年过九旬的黄石华,除了敬佩之外,还有抱怨:“他很‘硬颈’,自己决定的事情很少轻易改变,也绝不轻易在言语上妥协。”
有时候,他们这些后辈,觉得应该让老人多休息一些,后辈们多承担一些工作,但黄石华并未此给自己“减负”,该他干的,每一件他都亲力亲为,绝不假他人之手。
“硬颈”是客家话,说一个人很固执,也指这个人很硬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硬颈是客家人最常见的性格特征。在千百年流离迁徙的过程中,在艰难无比的生存环境下,客家人要生存下来,成就家园基业,需要绝不向命运低头、不服输、不妥协的“硬颈”精神。
另外,客家人自视为衣冠南渡的中原士族的后代,什么时候都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黄石华没少受富家子弟的欺辱。有一次,他居然无缘无故被几个富家子打得头破血流,哥哥和他气不过,拿着一把刀就想要冲出去和那些人拼命,最后是祖父强行阻止了他们。
祖父告诫他们,硬气不是用在与人争强斗狠上的。要用就用在为家国做出贡献上来。于是,十来岁的黄石华, 写下“常思家国兴亡责,莫忘艰难百战身”为自己的座右铭。
98岁的民革中央顾问、革命老人张克明和黄石华是同乡。抗战爆发的时候,地下党员张克明回龙川组织抗日救亡运动,还是高中生的黄石华是他的部下。“那个时候,他家很穷,但看得出,他是有远大抱负的。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的。”
客家人,不唯男人“硬颈”,女人也是如此。黄石华觉得自己的母亲和发妻都是硬颈的客家女人。
父亲去世,祖父老弱,家道迅速落败,很多人劝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母亲改嫁。但她硬是一个人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艰难之处,她也会抱着黄石华痛哭,哭的内容却是:不要放弃,不要看不起自己,一定要把书读出来。
发妻在19岁就去世了。在他们不长的婚姻里,黄石华一直在外读书,发妻也和其他所有客家女一样,鼓励着丈夫去外面打拼。为了让他放心,她从来不在黄石华面前说苦。她因为干活失足从高处落下而死的消息,黄石华是第二年才在外地辗转听到的。
黄石华1938年离开家乡远去外地求学。那年,家里穷得几乎拿不出任何多余的钱供他出行。他硬颈,趴在载满货物的运货车顶端,熬到重庆,考进了不收费的中央政治大学,攻读地政专业。
客家人
尽管在浓郁的客家氛围长大,30岁之前,黄石华并不知道自己是个客家人。他更不知道,他少年时培养起来的酷爱读书、向往远行、关心国事……其实都是一个客家人的应有之义。
初到香港,黄石华凭着自己中学时候就给报刊杂志投稿的能力,成功应聘到《星岛日报》当记者。一进入报社工作,有人告知,你是客家人,可以加入香港崇正总会,那是一个客家人的社团。
那个人就是南洋巨商、客家人胡文虎的儿子胡好,胡文虎还是崇正总会的创办人之一。
当时的崇正总会很多人是颇有成就的社会名流:胡文虎、抗日名将张发奎、薛岳等等,这些人,不少也是黄石华过去担任国民党国大代表时候的同仁。他没有多想,就加入了,跟着为社团做做服务工作。
1950年,他去台湾,碰到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老乡周绍群。周绍群告诉他,他俩的父亲在军中是结拜兄弟,一块参军,一块读军校,一块参加北伐,一块成为护国军统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者。而他的祖父黄昌瑚在早年间也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天平天国的义军。
黄石华大吃了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原来是出身“革命世家”。后来,他发现,崇正总会的首任会长、客家人赖际熙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的一员。发动和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以及诸王是客家人,戊戌维新变法的发起人康梁是客家人;孙中山和领导的兴中会、同盟会,其成员中客家人也不在少数……甚至在毛泽东领导的革命中,客家人为数众多——井冈山兴国县是客乡,当时全县只20多万人,参军的就有八万余人,牺牲的就有二万三千多人。
这个时候,黄石华发自内心地同意国民党的元老叶楚伧说过的一句话:中国近代史是由客家人创造的。
但这些,生在客乡的自己,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呢。作为读书人,作为客家人,黄石华都觉得要赶紧补课。
寻根
香港崇正总会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考证源流——这后来成为所有客家人社团的共识。那时,总会非常重视客家和客家人的学术研究,会邀请诸如罗香林这样的著名学者入会,开展研究。
黄石华对自己是客家人倍觉自豪,为总会做起事情来非常卖力和投入。会长张发奎注意到他的能力,决定重用提拔他。1968年他出任香港崇正总会的理事长,全力投入建成12层崇正大厦的工作。
1971年,大厦建成投入使用,恰逢这一年也是总会成立50周年。黄石华想起崇正会的宗旨中有“联络海内外客属人士”,于是他向会长张发奎提出,可以利用这个时机,举办一次客属恳亲大会。
决定召开恳亲大会之后,黄石华亲自到世界各地,一一去邀请客属团体参会。在他的努力下,一共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团体代表参加这次大会。
这也是有史以来,各地的客家人如此团聚在一起。要知道,在之前,很多身在国外的客家人甚至都不敢对人提及自己是客家人,以免被人歧视。但从那之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联合起来,在黄石华的鼓励下,挂牌成立自己的客属团体。
39年过去,由他发起的世界恳亲大会在他的家乡河源召开,尽管已经是91岁高龄,黄石华还是觉得要亲自参加。
除此之外,他还在等一个来自河南潢川县的通知。今年7月份,他和族侄以全联会的名义给潢川捐献了50万,用以兴建黄姓祖先信陵君黄歇的陵园。不出意外,十月下旬将修好,他要去参加落成典礼。
“我们客家人的根,都在中原,远在异地他乡,更不能忘记祖先啊。”黄石华说,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寻根意识,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每个村庄就有几座甚至十几座祠堂。客家人非常重视修族谱,这也是寻根意识的一种体现。
情结与使命
如此高龄的黄石华,为什么还要做客家社团工作?或许,只能用客家人特有的家国情结来解释。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丘权政和黄石华是好友,他至今都记得俩人第一次见面时候的场景。
1992年的9月,丘权政受邀到香港参加由香港崇正总会发起去办的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黄石华当时是崇正总会的负责人。
欢迎宴会上,丘权政和国内一同前来的学者坐在离主宾台最远、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距宴会开始前十分钟,和他并没有打过交道的黄石华,特地找过来把他拉到主宾席,并深情地对他说:“为了弘扬华夏文化,振兴中华,望今后我们一南一北,一老一小携手共力推进客家族群及其文化的研究。”
同是客家人的丘权政,一下子就被黄石华的真诚感动了。
从那以后,丘权政和黄石华成为好朋友,并在他的鼓励下,全面系统地进行客家学的研究,写了《客家与近代中国》《客家与香港崇正总会》等著作。
丘权政才感慨地说,对于黄石华这个近二十年的老友,除了思想,自己对他个人的其他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些年,他俩通过无数电话,来往的信件摞起来都差不多两尺高,但基本上都是在讲关于客家的研究,关于客家社团的工作,几乎没有提及私人问题。
黄石华一向觉得客家人可以做得更多:“既然有先贤称中国近代史是客家人所写的历史,作为客家人,我们也应该为历史作出我们的贡献。”
认识黄石华的人都知道,他始终相信:中国必将统一。“客家人根在中原,故土在中国,客家人的潜意识都会希望故土强大美好,不希望分裂和离乱。那我们为什么不为达成我们美好的心愿努努力呢?”
回头看看那几年黄石华的活动,他的热情和勤力,让人震惊。
先是成立崇正之友会,然后是1992年成立香港创建学会和国际客家学会。1992年7月联合台湾同仁在台北召开第一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以后各届均没落下。
1996年受邀第一次率领香港崇正总会代表团到北京访问,回港后又立即组团访台,传达有关讯息。
1997年12月,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成立,1998年9月又成立了全球客家· 崇正会联合总会,希望藉此团结社会各界精英、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做出实际工作,促进中国早日和平统一。
1999年10月,他综合整理各方意见,以香港崇正总会、香港创建学会、崇正之友会、国际客家学会、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全联会的名义,提出《六团体对两岸中国和平统一的国是建言》,这就是两岸通称的“黄十点”。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几乎不参加任何组织的活动,但他却在1992年接受黄石华的邀请,联合港台两地的诸如严耕望、全汉升、金耀基、张希哲、梅可望等知名学者,发起创立香港创建学会。学会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为两岸和平发展建言献策。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黄石华往来北京和台北非常频繁,有时候,一个月甚至要往返四五趟。
家事
2000年夫人王隐雁去世后,因为醉心于客家团体的工作,黄石华一个人在香港生活。
黄石华的两个儿子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远赴美国求学,然后留在美国闯荡扎根;到了孙子辈,则都是看不懂也不会说中文的“ABC(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孙辈都在美国名校取得了博士和硕士学位,也都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基本很少来香港。黄石华倒是定期飞去美国探望儿孙们。
大儿子黄金生已经72岁,十几岁就离开香港到美国求学并扎根,在美国经济领域做得很成功,和卡特、克林顿、戈尔等人在很多场合都有碰面。但黄金生对政治、族群工作没有任何兴趣,虽然支持父亲工作,但对父亲所作为何从不过问。
最近,有一个孙子让他颇感欣慰。
“我这个孙儿,真的不错,不愧我给他取名为‘本中’,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客家人啊。”
黄本中是黄石华二儿子的长子,36岁,正宗的“ABC”,看不懂中文,会话也是来了中国之后才学会了的。但这样,他也成为孙辈中唯一能和黄石华直接交流的人。这两周他正好从北京到香港去休假,便陪同祖父一起接受《中国周刊》的采访。
去年,早已是华盛顿大学法学博士的他,辞去华盛顿一大公司的高管工作,到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攻读MBA,并打算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
在黄石华看来,黄本中这一举动就是客家人爱国爱乡的具体体现——能抛弃在美国已经拥有的一切,远涉重洋,重新开始,应该就是他血脉里深藏的客家人的乡土情怀的爆发。
但黄本中的解释很简单,之前来中国旅游,喜欢上在中国生活的感觉,于是就来了。他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想法,他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来到中国后,他看着祖父和那些同样也都算是老年人的同仁,忙前忙后,北京香港纽约伦敦沙巴(马来西亚一个州)……满世界跑,只是觉得“很有趣”。
其他的孙辈们,也都和黄本中一样,不知客家是什么。
“我老了,很快就做不了,年轻人……希望他们别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就好了。”显然,老人不知道,客家情结,在他的孙辈们那里,已经很淡漠了。
来源:中国周刊
客家人,共同探讨客家文化!官方微群(300+),请加小编微信号:kjhuge,备注文化交流,只接受邀请进入!
【欢迎投稿至:1281728402@qq.com】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MyMDgzMg==&idx=2&mid=403003172&sn=0d707a9981e21e9e9a055fae23db536f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1:27 , Processed in 0.1336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