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9|回复: 0

唐鉴荣:耕耘在地方志中的“老黄牛”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4 18: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图林斯乾
“我很热爱地方志工作,这里让人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我只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多宣传家乡上杭,多为家乡做些事,这个信念我从未改变。”
坐在我面前的69岁老人,清瘦而矍铄,话语轻柔,谈起自己的“成果”,谦虚又不乏自豪:
在方志委工作20年,先后主持或参与编纂19部年鉴,字数达几百万,为当地保留了翔实的地方史料;退休后先后点校出版康熙、乾隆、民国时期的《上杭县志》,还总纂一部《上杭县志(1988-2003年)》,以及多部乡镇、部门志书……
他就是上杭方志委退休干部唐鉴荣,人称“上杭通”,而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唐。
老唐家住上杭县城,1969年随上山下乡大潮到农村,一年后到酒厂当学徒。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龙岩师专学校,毕业后曾在多个单位任职,直到1997年到县方志委任职,一呆就是20年,成为地方志中的“老黄牛”。“因为有这个经历,我有幸走遍了全县90%以上的村庄,走遍了杭川大地的山山水水。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对县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家乡深厚的人文底蕴有着更深的认识,也让我越来越感觉到挖掘、整理、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义不容辞。”
老唐从小喜欢古典文学,《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早就看了个遍。在龙岩师专就学时,教汉语言文学的郭义山教授对他关爱有加,即便现在,老唐还经常向郭教授请教历史和文学上的问题。
老唐要做的地方志学问,是一本“活”的历史。“研究地方史,不能做蛀书虫,不能拘泥于历史,要跳出历史,用现代的眼光去关照历史。”谈起地方志时老唐总是说,要打通历史与现实的通道,让历史“活”起来,让史料为现实服务。前些年,许多海内外客家裔孙寄信到上杭县有关部门,他们不约而同地寻找族谱中提到的先辈开基祖地--上杭瓦子街,但是,让漂泊海内外客家后人魂牵梦绕的上杭“瓦子街”具体地点究竟在哪,始终没有得到确认。在县里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老唐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新观点,他说作为学术研究,瓦子街的具体地点可以展开深入讨论;但作为一种客家移民的历史现象,应该让客家后裔心中的“瓦子街”变成活生生的“瓦子街”,开辟一条抚慰游子心灵、让人朝圣的“瓦子街”。他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同。如今,“瓦子街”成为上杭县城新的地标。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是我们做史志的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品格。”老唐说,实事求是既是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可也是最艰难的。让他记忆尤深的一件事,就是把上杭中都人邓瀛的传记写进最近的一部《上杭县志》中。“清朝道光进士邓瀛是虎门销烟的倡导者,可是之前的一部《上杭县志》里没有他的传记,因为当时没有找到邓瀛关于就地销毁鸦片的奏折,为慎重起见,没有写他的传记。”可是,这位杰出的客家先贤始终挂在老唐的心头。在编撰第二部地方志时,老唐到处搜寻,在恩师郭义山教授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邓瀛关于就地销毁鸦片的奏折,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完成了邓瀛的个人传记,让这位杰出客家先贤的面貌定格在志书中。
修志是件很枯燥的事,可是,老唐却乐此不疲。由于长期久坐,落下一些毛病,医生建议他不宜久坐,每半个小时必须起来走走。可是,老唐一坐下就沉浸于工作中。他说,“最快乐的,莫过于在现实和书海遨游,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我问老唐,最艰难的是什么,他说,莫过于把握事实,对历史的高度负责,怀着一颗战战兢兢的心。“有时候为了准确把握一件事,走路时在想,吃饭时也在想,半夜醒来也还想着。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既然如此,为何还乐此不疲呢?”我问道。
老唐答日:“我只是热爱这份事。它让我全身心投入,没有多余的欲望,无欲则一身轻嘛!”
   


来源链接: http://edu.gmw.cn/newspaper/2016-10/04/content_116732639.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2 23:04 , Processed in 0.1182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