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9|回复: 0

改革开放30年:张胜友--文学为改革冲锋陷阵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4 2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日期:2008-04-17         
改革开放30年 高举旗帜 解放思想

厦门日报专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

人物名片

  张胜友,福建永定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著有散文及报告文学集《人口:魔方世界》、《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等,撰写电影、电视政论片《十年潮》、《历史的抉择》、《珠江,东方的觉醒》等30余部(集)。



  从许多角度看,张胜友都是个成功者。他的性格似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内核天然地契合:积极乐观而主动,喜欢探险又固执进取,吃过苦所以不再怕苦,对未来充满好奇,不怕“摸着石头过河”……

  他在农村当了10年农民后,以29岁的“高龄”走进了黄浦江畔的复旦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

  他写下了一系列反映中国改革前沿和时代潮流的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以疾呼改革开放的记者和作家而闻名;

  他鏖战出版界,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的第一人”;

  ……

  张胜友的经历与每一次转身,几乎就是中国30年神奇变化的缩影。“我是中国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和直接受惠者。”回头看,张胜友用了“想像不到”四个字来概括30年来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无数大事。

  春暖花开,这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从福州西湖大酒店的玻璃窗往外看,窗外是满眼的绿叶,青翠欲滴。中国作协七届三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我们的话题也因此从文学开始。

1 思想解放 文学先行

  “文学曾经在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大讨论、拨乱反正、启动中国改革方面起到了冲锋陷阵的作用。”

  厦门日报记者:在上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复旦学子们曾用自己的思想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复旦大学中文系77级学生卢新华写的《伤痕》经《文汇报》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一篇短篇小说,为何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卢新华是你的同班同学,你能谈谈这篇小说发表的前前后后吗?

  张胜友:《伤痕》讲述的是一个为错误时代所蛊惑,背弃自己深爱的母亲的少女,在真相大白后内心的满目疮痍。那是1978年春,我们大一时有一堂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老师分析鲁迅的《祝福》时,讲解说:许寿裳曾评价这部作品为“真正的悲剧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旧礼教吞噬了祥林嫂的灵魂。”下课后,卢新华特别有感触,联想到在“文革”期间,有的人认定母亲是坏人,直至母亲去世都不理她的故事,就以这个灵感素材写成了小说。在一次班级策划的墙报上,《伤痕》被处理成头条贴了出来。这篇小说随即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争论,有很多人称赞,也有人评价说不好。卢新华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正因为他没有写过小说,没有受到当时流行的“三突出”文艺理论的影响(“三突出”指“反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当时我还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我受“三突出”的影响比他多呢,我对卢新华说,如果是1957年,二话不说你就是右派。

  班上争论引起整个中文系的争论,中文系的争论又引起全校的争论,引起校长苏步青的关注,校党委书记夏征农也参与了争论,他是与鲁迅同时代的左翼作家,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了这篇小说,他说“文革”摧残了多少人,给我们国家造成多么深重的伤痕!整个事件引起《文汇报》记者的关注,他们读了这篇小说,悄悄向卢新华要了一份底稿,拿回报社。这年8月11日,在反复酝酿和修改以后,《文汇报》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夜之间,“卢新华”这个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因为《文汇报》发表了《伤痕》,引起了全国的大讨论,引起全国文学界的大讨论。

  这个时期的文学,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那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发表,《人民日报》转载,全国人民争相传阅,这篇报告文学不但歌颂了陈景润,歌颂了科学精神,同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文章第一次质疑了当时还是十分神圣的“文革”,说这是“一场有组织的混乱”;此后,出现了包括《于无声处》那样为天安门“四五事件”平反的话剧,包括雷抒雁那首赞颂张志新的《小草在歌唱》的长诗,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他当年写了首诗也挺有名的——《举起你森林般的手,制止!》,全国都在朗诵这些诗歌。那时文学在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真理标准大讨论,拨乱反正,启动中国改革方面起到了突破禁区、冲锋陷阵的作用。

  厦门日报记者:就在同一时期,你也写了一首《中国大学生圆舞曲》,广为传播。

  张胜友: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心灵的复苏。大家跳起舞来,对于和祖国一起从十年浩劫中抬起头来的莘莘学子来说,意味深长,那是一种崭新的生活状态。当时复旦大学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在留学生的录音机里,我第一次听到了邓丽君的歌,“文革”时期我们能听到的都是样板戏等一些轰隆轰隆的音乐。记得第一次听的是邓丽君的《千言万语》,那时我有一种遭遇了一次电击的感觉:“此曲只应天上有。”1978年的“五四”青年节,要举行全市中外大学生文艺联欢晚会。联欢会上,本来说是要跳集体舞,可是到跳舞的时候,留学生们却跳起了交谊舞。从那次开始之后,大学里就流行跳起了交谊舞。那时我发现中国没有大学生圆舞曲,就突发奇想自己能不能写一首《大学生圆舞曲》。“鲜红的太阳升起在东方,美丽的花朵争相开放,四海的同学欢聚一堂,我们展开理想的翅膀……”,我几乎是一口气写完了歌词,歌词表达了当时的大学生的心态、情绪、情感、理想,也折射了整个国家、社会的一种思潮。这首歌最初由同学谱好曲后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文艺汇演,得了一等奖。当时参加文艺演出观摩的有上海歌剧院、上海舞剧院等很多专家,专家看中了我写的词,于是又组织两个作曲家重新谱曲,请了歌剧团的两位演员来领唱,灌制成了唱片,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首先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后来全国所有的电视台都作为每周一歌来播放。

2 歌颂改革 践行改革

  “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和路线,挽救了中国,也挽救了我及其一代人。是改革开放重铸了我的生命,浸染了我的全部血液。从此,我的命运与改革开放同进退、共荣辱、生死相依,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厦门日报记者:无论是当记者还是作家,你为何一直选择“改革”作为自己关注和写作的主题,以至于有人称你为“改革作家”。据说当年邓小平还特地调看了你的电视政论片《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颇为赞赏。

  张胜友:我可以无愧地说,我是讴歌改革最热忱、最持久、最勇敢的作家之一了。因为我认定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惟一出路,也是人民惟一的选择。

  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拉开大幕为标志的。安徽凤阳小岗村21个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广东个体户陈志雄雇工5人承包鱼塘引发大争议、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上书要求给企业松绑……参加工作后,我开始全方位地关注不断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大变革中所面临的诸多社会矛盾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光明日报》工作,就采写了全国第一个家庭剧团引发的社会效应以及著名演员赵燕侠领导的承包剧团改革,还用了《改革带来了希望》、《一包就灵》这样的标题,这两篇长篇通讯的发表,受到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朱穆之的关注和赏识。后来我担任报社机动部记者,可以随时出入中央和国家机关,捕捉最新的改革信息和社会实践的重大动向,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一年有9个多月在全国各地跑,面对势不可挡的改革大潮,面对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崭新生活,我感同身受,从心底里拥戴改革,真心实意为改革呐喊助威。

  《十年潮》的写作始于1991年9月,定稿于1992年2月。《历史的抉择》则于1992年9月定稿,我是满怀着一份激情、一份敬畏和一种诗意来完成创作的,那是我内心的一种冲动和表达。当时正是小平同志“南巡”发起新一轮改革热潮时期,所以他亲自调看了这两部影视政论片,称赞说这么多年来,在宣传改革开放方面,没看到过这么好的东西了。《历史的抉择》还作为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献礼片,在大会期间向全体代表播映,《光明日报》也于此期间全文刊发了这两部影视政论片的解说词,央视曾采用滚动播出方式,反复播放了《十年潮》。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厦门日报记者:由记者、作家到出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再到挂帅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在出版改革过程中的艰辛与奋进,也反映着中国改革的一个侧影。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体制领域改革的?

  张胜友: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也是一个潮流,不可阻挡。为什么我们国家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革,文化、新闻、出版这一块滞后呢?因为意识形态部门的改革风险最大且最为复杂。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出版业肩负着社会教化功能,所以舆论导向不能偏,更不能错。一家出版社出了一千部哪怕是一万部好书,突然出了一本有问题的书,可能社长要下台,出版社要停业整顿。因此搞中国特色的出版业改革关键是两个词:管住与搞活。管住就是要抓好出版导向。社会效益是出版社的底线,是生命线。出了问题,其他一切都免谈。但管住不等于管死,管死了就没有经济效益了,在保证政治导向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要“搞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最终都要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才能实现,那就要强化编辑的市场意识。在作家出版社时,我要求每个编辑必须建立一个账本,每部图书需记三张卡片,分别是成本卡、销售卡、利润卡,年终总算账。这使不用坐班的编辑们工作飞转起来,而且从“君子耻言利”到主动关心市场,并使编辑工作与发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当年就出现了有一部图书的利润达90多万元。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工程,不断打破旧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鲁迅先生说,在中国,想要搬动一张桌子都是要流血的。我努力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完成体制内的利益重组与变革。

3 建设海西 媒体助推

  “福建、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曾发挥还必将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媒体尤其要在解放思想中发挥作用。厦门特区的发展,《厦门日报》功不可没,《厦门日报》有能力办成海峡西岸最好的主流大报。”

  厦门日报记者:你一直关注福建、厦门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多次来闽采风并写下了《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山魂海恋》、《海沧,中国热土》、《海之恋》、《石狮之谜》、《泉州与海》等多篇关于福建、厦门改革的电视政论片、散文等作品。你觉得福建、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胜友:1984年,福建省的55名厂长、经理联名上书要求给企业松绑,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中国地方上第一个航空公司在福建厦门诞生;中国第一个合资企业(福日公司)在福建应运而生;中外合资的第一家银行在厦门挂牌……时间与实践已做出了很好的证明,厦门作为中国的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担负起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场与排头兵的角色。而厦门最为重要的贡献还在它从特区设立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的神圣使命。

  纵观今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令海内外尤为瞩目,无疑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改革开放事业导向更高层次更为壮阔的一幅宏伟蓝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台海考量当推首位,厦门被定位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既当之无愧,又肩负起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的重任,如今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如火如荼,令人振奋。

  厦门日报记者:你觉得媒体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张胜友:媒体尤其要在解放思想中发挥独特作用。当年《光明日报》在1978年5月11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全党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作出了特殊贡献。厦门特区的发展,《厦门日报》同样功不可没。植根于改革开放沃土的《厦门日报》,伴随着特区的成长而成长,为厦门的改革开放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先导作用。很多新的观念、理念、突破、探索、试验,在厦门这片土地上产生,并且通过《厦门日报》的报道传遍全国。《厦门日报》现在是厦门最有影响的报纸,观念开放,致力改革,引领潮流,厦门人应该以能够拥有这么一份优秀的报纸而自豪。如今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的关键时刻,《厦门日报》又率先在福建省媒体中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型新闻策划报道,总结经验,及时地吹响了继续前行的号角,奋力擂动了新一轮进军的战鼓,号召厦门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显示了其致力于办海峡西岸最好的主流大报的气度、眼光和实力。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5 07:35 , Processed in 0.1259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