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友
作为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之作,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总裁张胜友的新著《珠江故事》近日在天津书展亮相。
张胜友可以说是最大力报道和呼吁改革开放的作家之一,他写下的一系列反映中国改革前沿和时代潮流的作品,无论是通讯、报告文学,还是电视政论片,都一直坚持着一个主调:改革。而他自身三十年来的经历,也几乎就是中国三十年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
“我是中国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变革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和直接受惠者。”张胜友如是说。
三十年改革的记录者
1977年,张胜友以29岁“高龄”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那是“文革”间中断10年后首次恢复高考,被戏称为“十年开科取士”。此前,出生于福建闽西山村的他,已经做了十年农民。他修过公路、架过大桥、挖过矿槽,甚至还走村串户做过裁缝匠。当年,这个29岁的青年的青春和中国命运的抉择一样,在于抓住最后机会一搏,别无退路。在日以继夜的复习和瘦成90多斤后,他跨入了复旦校园的大门。
1982年,张胜友毕业后分配入光明日报社。刚当记者不久,他就采写了全国第一个家庭剧团引发的社会效应以及著名演员赵燕侠领导的承包剧团改革,这两篇以《改革带来了希望》、《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为题的长篇通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后来,他担任报社机动部记者,一年有9个多月在全国各地采访写作。那时,他长年奔波在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捕捉最新的改革信息和社会实践的重大动向。“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和路线,挽救了中国,也挽救了我及其一代人。是改革开放重铸了我的生命,浸染了我的全部血液。从此,我的命运与改革开放同进退、共荣辱、生死相依,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我从心底里拥戴改革,真心实意为改革呐喊助威。”
十年记者生涯,张胜友关注的始终是一个主题:改革。“改革”成为他一以贯之的文学创作主调:《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命运狂想曲》、《飞到联合国总部的神奇石块》……电视新媒体兴起后,他又写起电视政论片,1991年,他创作了《十年潮》,1992年,《历史的抉择》问世。当时正是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起新一轮改革热潮时期。小平同志亲自调看了这两部电视政论片,称赞这么多年来,在宣传改革开放方面,没看到过这么好的电视片。《历史的抉择》还作为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献礼片,在大会期间向全体代表放映。
出版改革的弄潮儿
张胜友的性格似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内核天然地契合:积极,乐观,主动,喜欢探险又执著进取,吃过苦所以不再怕苦,对未来充满好奇,不怕“摸着石头过河”,又敢为天下先……他不仅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积极参与者。他在作家出版社的改革,掀起了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浪潮,他也因此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的第一人”。
“第一人”称呼是有一系列数字为佐证的:1993年,他出任光明日报出版社老总,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向报社上交利润80万元。1995年9月,他出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仅一个月,出版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升至276万元,一年后,发行码洋从1200万元达到3859万元,2001年则达到1.7亿元,相当于原来的14倍,甚至曾经有一个月份占据了中国畅销书市场的2/3份额。
这些措施后面,是张胜友对中国现实与国情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刚到作家出版社时,他就把自己在屋里关了整整三天,把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所有的文件、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厚厚的一沓仔细看了一遍。他认识到自己面临的管理和生产过程与纯粹的物质生产部门很不一样,“我从业的是意识形态部门,产品是图书出版物。意识形态的政策性、政治性都很强,而且是非常敏感的,是一票否决的,是绝不允许产生失误的。”
“很多人都说文学边缘化,文学边缘化由很多因素造成,比如媒体革命,以前只有纸介媒体,后来出现了广播,又出现了电视和互联网,现在又有手机短信和手机文学,媒体革命已经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我们的观念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文学的困境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走向了低俗化或私人化写作等等。但那些贴近生活的作品,照样拥有巨大的销量。他曾到武汉去看那条很有名的小商品街汉正街,在汉正街上看到池莉小说《生活秀》的原型,那个卖鸭脖子的女老板,将池莉的大照片、小说封面,还有小说的精彩部分,全部挂在她的小店门口做招贴广告!“纯文学如果是精品的话,一样拥有市场。”
“变革大时代呼唤大作家大作品,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社会转型和变革是惊心动魄的,作家们如果能把握这些本质的东西,能深刻表现这种变革的历史进程,那么你的作品不但能得到当代读者的欢迎,还可能流传于后世。”
(摘自2008年9月26日《文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