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0|回复: 0

资中人溯源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9-21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资中人,就会使人想到资阳人头骨化石和广汉三星堆“纵目人”,前者是更新世晚期的史前人类,至今已有好几万年,是栖息在资阳、资中一带最为古老的原始先民;后者也有好几千年,据有关专家考证,“纵目人”很可能是氏族社会早期从兰州以西的湟水、洮河一带进入四川的羌人,活动范围由青藏高原的边沿山区逐步迁徒到岷江灌县境内,继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幅射到东南方向的内江、富顾、乐山一带,成为早期的蜀人。资中在地域上接近成都,但在春秋战国时代却是巴国属地,因此古代的资中既有蜀人,也有巴人。巴人里面有很多楚人,素有“巴人半楚”之谓,故尔资中古代还有许多“荆楚南蛮”。
    资中古代还有个土著民族叫獠。秦汉时期,獠族居于■■(今贵州西部),西晋惠帝太安年间天下大乱,李雄在成都称帝,建立“大成国”,獠人趁势大量涌入蜀地,分布于岷江、沱江的中、下游和渠江上游一带二十多个郡县,资州、荣州(荣县)、邛州(邛崃)、眉州(眉山)、嘉州(乐山)泸州最多。有铁山獠、东山獠之分,资州叫茅山獠。
    獠人多散居穴处,有的则“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有穿筒裙、文身、鼻饮、凿齿、击鼓、行悬棺葬、用猪头祭鬼等诸多习俗。他(她)们“以农耕为主,兼事鱼猎”、“能卧水底,以刀刺鱼”、“能为细布,色至鲜洁。“所铸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往往荐长者为王”……
    獠人还有个最大的本事是掘井汲盐。资州的茅山獠聚居于资中、仁寿、威远三县接壤的茅山脚下(今罗泉镇珠溪河沿线),开发了许多赖井,“赖”是獠语“盐”,使资中自古以来就以盛产食盐而驰名巴蜀。
    獠人还很骠悍,最爱造反,有史可稽的獠民滋事就有46次,资州都有两次,一是《北史·陆腾传》载:“保定二年(562),资州磐石人反,杀郡守、据险自守、州军不能制,腾率军讨击,尽破斩之。而蛮子反,瞄蜂起,山路险阻,难得掩袭,遂量山川形势,随便开道,蛮獠畏威,承风请服,所开之路,多得古铭,并是诸葛亮、桓沮旧道。”另一史料是《隋书·本传》记载:“隋文帝仁寿元年(601),资州獠民作乱,朝廷委派卫文升为资州剌史,平息动乱。卫文升到任之时,獠人正在围攻太牢镇,他便单人匹马去到獠营,向獠人晓之以理,喻之以义,终使獠人感服,自行解甲,归顺者一千多人……
    归顺后的獠民与汉人杂居相处,逐步同化,四川人个头矮小,即与獠人血统有关。另一部分则被沦为奴隶,“公卿逮于民庶之家,有獠口多矣”:使得很多獠人感到难以生存而只好重返黔、桂山区,近代的壮、侗浯系即与古代的獠人有族源关系。
    以上所“溯”是明朝以前的资中人。明朝之后,四川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是元末明初,一是明末清初。第一次是元末红巾军起义,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了十多万农民军进入四川建立大夏国,随他入川的人大部分都是麻城孝感人,大夏国被朱元璋征服后,这些人就留在四川,没有再回湖北了。明朝建立之后,四川人口仍然很少,洪武年间(1368—1398)全川编户只有205719户,人口1466778人;资中全县只有1336户,10728人,于是朱元璋组织大批以湖广人为主的南方农民入川,移民们都很乐意,自称“奉旨入蜀”。他们开荒种地,艰苦创业,蕃衍生息,到明神宗万历年间,编户已达262694户,3102073人。第二次移民是从清朝顺冶十年(1653)开始的。明朝末季,天灾连年,战乱不已,四川受害最重,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使得天府之国尸骨遍野,十室九空,顺治年间全省只有16000余户,8万多人,康熙年间全省也只有十多万人,还不及现在一个县的人多。资中更惨,全县只有74家,520人,现在的小学都有这么多人,于是康熙继续奉行顺治的移民政策,任命蔡毓荣为四川湖广总督,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将大量的农民迁徙入川。
    蔡毓荣的“软”办法是大力宣传四川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鱼儿遍河都是,随便一捞就是一大串;种的稻米有花生那么大一颗,一顿饭吃一百颗就够了;花生有鸡蛋那么大一个,两颗花生就可以下一顿酒;鸡蛋有拳头那么大一个,傻儿吃了都会写诗……对于这些美妙的“广告”宣传,只有极少数想当诗人的“傻儿”听了才会信以为真,绝大部分神智正常的人是不相信的,并且反而产生怀疑、畏惧、抵触的负面效应,很少有人愿意人川,于是蔡毓荣便使出第二手“硬”的办法,组织了好几十个“招民队”,强行征招。其具体办法是:趁夜深人静,人们熟睡的时候,“招民队”将人丁兴旺的村庄团团围困,把村中的男女老幼全部集合起来,排列成行,由遣送官员依次验看,看到年轻力壮的男子或女人,便一巴掌打去,手下人便将挨打的人推出队列,用绳子拴起来,然后一队一队地押送入川,由于路途遥远,被捆绑的人需要大小便,经常都有人发出“请把索子解一下,我要屙尿了”或者“我要屙屎了”的喊叫声,遣送官认为太不文明了,就统一规定凡是想要方便的人,只要喊一声“解手”就行了。从此,约定俗成,三百年来代代沿承,直到现在四川人都把大小便喊成“解手”。
    四川人还有个习惯是在徒步行走的时候爱将两只手抄在背后,这是祖先被双手反绑长途跋涉而养成的条件反射而传给了后人。更奇怪的是:很多人的手弯弯下面还有道皱纹,这也是祖先的手腕被绳索勒下的痕迹而遗传下来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移民后裔都有这种特殊的标志,因为移民活动一批接一批,一直延续到了乾隆中叶,经历了一百多年。最初几批是强迫押送,后来的人见到先去的人“入川立户,开耕就食”,尝到了甜头,便自觉自愿地迁入四川,没有受过捆绑之苦;另一些移民是从福建、广东、广西、江西、陕西迁入的,也没有受过捆绑。
    康熙谢世之后,雍正、乾隆继续推行移民政策,乾隆元年作过一次统计,四川只有65万户,325万人;嘉庆17年也作过统计,人口已有2140万。资州直隶州在乾隆18年(1753)承粮户4072户,14486人,嘉庆二年(1797)的承粮户发展到18759户,81020人,这个数字在现在看来固然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发展得很不错的。
    资中的移民有湖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江西和少量的广西人、贵州人、陕西人,其中湖广人来得最早,也来得最多,故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其次是广东人,再其次是福建人和江西人。广东人和湖广人的共同特点是特别吃苦耐劳,妇女不缠足,与男子一起下田劳作。这种“铁姑娘”似的女人在当时被人称为“蛮婆子”或“大脚板女人”,不仅不推崇,反而受到歧视,所以数十年后也只好随乡入俗,从小就将双脚用白布紧紧地缠裹起来,缠得越小越“美”,所以资中农村现在都还找得出“小脚美人”穿的鞋子——“三寸金莲”。
    福建人的特点是聪明能干,工于心计,入川后同广东人互通婚姻。江西人来得最晚,最会做生意,大多以商业起家。
    资中的土著川人是明玉珍从湖北麻城孝感率领入川的红巾军后裔,元朝之前真正的老四川人却一个都没有了,于是明玉珍的早期移民便成了资格最老的“老四川人”,又叫“漏刀蛮子”。随着人口的蕃衍和经济的发展,各省移民为了联络乡情,互相关照,全都建起了自己的会馆。“老四川”的会馆是川主庙,又叫川主宫、惠民宫;湖广人的会馆叫禹王宫;广东人的会馆叫南华宫(有的乡镇又直名广东馆);福建人的会馆叫天上宫,又叫天后宫;江西人的会馆叫万寿宫,陕西人的会馆叫西秦宫。此外,还建有五省之人的共同会馆,名日三圣宫,又叫同庆宫。解放前,资中全县有94个会馆,其中川省馆23个,湖广馆17个,广东馆21个,福建馆8个,江西馆12个,五省共同馆11个,陕西馆1个,广西馆1个。
    资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种姓,回族,姓马,原系阿拉伯人,道光年间由成都来到资州从事屠宰业,杀牛的最多。
    从广东来的移民有许多是客家人,最爱聚族而居,并且始终坚持他们的传统语言,订下了“宁卖祖宗田,不变祖宗言”的金科玉律。资中的客家人来自广东长乐县,铁佛镇住得最多,他(她)们的语言与众不同,称为客家话,又叫广东话。
    资中的另一种方言叫湖广话,来自湖南宝庆府的邵阳和湘潭一带,因而又叫“宝老倌话”,也叫“邵腔”、“苕儿腔”。客家话与湖广话的区别是前者“古”、后者“土”。客家人本是祖居中原的汉人,一千六百年前,西晋王朝相继发生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许多士族大户为了避难,四散奔逃,很多人都迁到了在当时相对稳定的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聚族而居”,生活了一千多年,在清初的康熙年间又自动地响应朝廷诏命,来到四川。他们的迁徙是抱团式的,往往是整家、整族而迁,很象西方的犹太人。犹太人很出人才,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歌德等,都是犹太人;客家人中则产生过石达开、刘光第、朱德、叶剑英、陈毅、彭家珍、郭沫若、韩素英等杰出人物。客家人又是一个既开放、又保守的群体,开放的是:他们浪迹天涯,从北方到南方,又从闽、粤率先漂洋过海,世界各地都有。据统计,现在侨居海外的客家人已达三千多万人。清初迁入四川的客家人由于地处沿海地带,交往广泛,视野开阔,向四川引进了一大批南方和海外的农作物,如红苕、包谷、南瓜、洋芋、烟草、广柑、柚子、黄麻、甘蔗等;辣椒也是他们引进的,原产于海外的墨西哥,所以叫“海椒”,蕃茄也是海外传人,就叫“洋海椒”。这些“洋物”进入四川,大大地优化了四川的农业结构,资中、内江的土地和气候特别适于栽种甘蔗,从而成为富甲一方的经济作物区,客家人功不可没。
    客家人的祖先很多都是中原地区的贵族,南迁后仍然以“耕读传家”,十分重视教育。在他们的影响之下,资州的风气“士多志于学,礼义相习,昼经夜史,诵声不绝”;“民性质实,安于耕织,且多秀而知方,虽地狭民贫或不能尽兴于礼让,而古风则犹存也”。(《四川通志·资州风俗条》)
    客家人的“保守”主要是语言方面。他们最爱聚族而居,不愿与四邻的非客家人通婚,又立下了“宁卖祖宗田,不变祖宗言”的祖训,所以经历了一千多年之后他(她)们都还保留了许多文诌诌的古语古音,如吃早饭他们斯文之极地说成“食朝”,吃午饭叫“食昼”(昼念阴平声),晚饭叫“食夜”(夜念阴平声)、穿衣叫“着衫”,洗脸叫“洗面”,骂人叫“诀人”、漂亮叫“乖态”、爱说爱笑的姑娘叫“丫叉”、无能之辈叫“火烟包”、说话啰唆叫“量量哆哆”……这些语言如果出自穿长衫、拄拐杖的酸秀才之口倒也不足为奇,奇的是居然出于一字不识的农二哥之口,真是古色古香、古韵盎然、古得令人难以置信!
    除了“客家话”之外,资中的另外一种方言是“湖广腔”,它的特色是“土”,如大个说成“董个”、什么说成“抹个”、这个说成“果渣”、讲话叫做“港话”、办事拖拉叫“裸杆”,爱开玩笑叫“醒二豁三”,爱吵架叫“扯筋角孽”等。“文化大革命”中人人都要念“最高指示”,湖广腔的念法是:“我尼(们)应当相信群众,我尼(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渣(条)根本果(的)原理,猫(没)有这两渣(条)原理,那就抹个(什么)事情也做甭,(不)成了。”“猫(没)有贫农,便猫(没)有革闷(命),若否认他尼(们),便是否认革闷(命);若逮(打)击他尼(们),便是逮(打)击革闷(命)。”
    这就是源于湖南邵阳、湘潭一带的湖广腔,同普通话比较起来,固然“土”得掉渣,但细心的人只要略加品味,就会发觉这种腔调同毛泽东的口音极为接近。幸好当年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否则,湖广话还很可能会象跳忠字舞那样,全面推广哩!
    资中的湖广话以新桥镇为中心,包括金带场、双河镇、大井坝、五皇场、朱家场、万福场、龙江镇的月山等乡村;客家话以铁佛镇为中心,包括睢家、万发、茶店、石柱、龙结等地,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方言岛,也是资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风景线。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QyODExNw==&idx=3&mid=201716224&sn=140f3e7675c9a844ee569a1f018cdc07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09:23 , Processed in 0.1139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