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1|回复: 0

龙川大长沙村——客家原乡600年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9-21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村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人类在这个载体中孕育、生存、长大,开枝散叶,延绵不绝。
河源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文化热土,特别是古村落文化资源很丰富,至今保存较为完整。
今天发布君带大家走进河源龙川县的大长沙村,看看这里的古村落文化。
史记:王氏开基600年
据村民族谱记载,最早落居龙川县麻布岗镇大长沙村的是王氏,于1379年即落居此处。其次,是黄姓于1390年、陈姓于1396年、杨姓于1410年定居此地。
现村内有王、黄、陈和杨四姓,而以王姓村民居多,仍保存着完好的祠堂。旧时的卢、罗二姓,在此地已无后人。
这里历来崇文重教,明清以来先后设有奇峰、方秀、文林等书院。在科举时代曾有举人10 人,还有许多贡生和秀才。大长沙村还保存有不少建筑年代悠久的宗祠和民居,如志用公祠、“直方大”王屋、锡嘏厦等。曾有碉楼(当地人又称炮楼)36 座,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5 座,是河源少见的碉楼聚集地。
专家说:多个姓氏和睦共处一村并不多见
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教授谭运长是这么评价大长沙村的。它给我的最大的感觉是,第一,它的建筑相对集中,第二,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在客家古村落中看到的所有建筑形式基本上都有,包括祠堂、民居、书院、古井、古塔、古炮台,而且它的炮台特别多,有30多个,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常祥楼旁边的炮楼,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坏。
大长沙村有个很大的特点,几姓人和睦相处几百年,在客家村落里是很难得的。王氏1379年来开基,20年不到黄姓来,后来其他姓氏陆续加入进来。后来经过发展,王姓成为最大的姓,和其他姓氏和睦相处,很难得,很少见。因为,一般客家人的古村落里都有姓氏之间的相互排斥,争斗。尤其是治安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村庄,一般姓氏之间最终只能留下一两个。我想,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大约和大长沙村本身面积很大,这块盆地的土地面积够广有关。
另外,我们看村里文峰塔下面的寺庙也很有意思,看起来是个佛堂,但是它里面供的神像,有玉皇大帝,也有观音,还有民间的张氏姐娘。客家人的寺庙和民间信仰,基本上是多神教,各种各样的神共聚一堂,只要是能够保佑他们的,都信,不像西方人的宗教,排他性很强,这又是大长沙村的一个特点。
该村的体系性很强,各种建筑形式都很完备,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发价值,要建立起体系,在建筑和建筑之间把他的体系性理出来,把整体化样貌搞出来;二要从历史资料和人文资料方面进行挖掘,把文化脉络理出来,理清人物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这个村庄是很有价值的,给人很多启发。
史迹:碉楼内外的人和事
大长沙村曾有碉楼36座,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5座,都是厚墙坚壁的方形角楼,有的还用铁皮包木门页,防御性很强。
青山环抱之中,我们经过绿荫匝地的古榕,踏上清代石拱桥,走过纵横交错的石阶与鹅卵石路,步入青砖瓦屋和石头碉楼。
村头的古榕下,几个老年人在拉二胡,调皮的孩子爬在盘根错节的老树干上,或聊天,或倾听。
这是他们的故乡。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时候,他们仍在自己的故乡悠然自得。
有的“故居”,还有人居住,三代同堂,有的古宅,已经在时光和时代大潮中沦陷、圮塌。
但是,这里依然是一个有着古榕、石拱桥、塔、书院、老宅、碉楼的原乡,值得有心寻找乡土中国的人前来探访。
这个古村落,正是此前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的龙川县麻布岗镇大长沙村。
1古宅:也许你会在下一个角落捡到银子
锡嘏厦是我们到的第一站。
锡嘏厦外墙挂上了一条标语,红底黄字,很是醒目:“保护好古村落,留住青山绿水!”因为在今年年初被评上了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村干部很重视,在着意提升村民保护古村落的意识。

锡嘏厦由王氏先祖建于清代,大门前檐有两根八角红砂岩石柱承三步梁。
这座古宅,和“槐瑞流榕”王屋、“直方大”王屋、九如第等,是大长沙村的古民居代表。
大长沙村的古民居多建于明末至民国初,既有府第式,又有一般的土木结构的民居,现在保存完整的有20多座,每座建筑都有厅、房、天井、走廊等。
古宅的名称,大多有着吉祥的寓意,屋主常常从《诗经》、《尚书》、《论语》等古籍经典中集句拈词而来。那么,何谓“锡嘏”?“锡嘏”二字,“锡尔纯嘏”出自《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蕴“赐福”之意。
走过“锡嘏厦”浮刻石匾,可以发现,这座古宅,饱含了当时屋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子孙的期望——处处雕花,处处有画,举凡能雕能画的,都雕和画上了。
锡嘏厦由王氏先祖建于清代,大门前檐有两根八角红砂岩石柱承三步梁,梁架有金漆雕刻龙凤、鸟雀和花草图案;正厅后部的两根圆木柱,柱面镌有对联一副,上联曰:“曰旦曰明举念勿忘天理”,下联为:“为忠为孝克家须绍宗风”,谆谆教育子孙后代能够克己复礼,遵循家训,忠孝为先。
如今已经81岁的村民王隆烈正是屋主的后代,王隆烈告诉记者,这个屋子里出了很多有学问的人,比如从中山大学毕业的王隆迎,解放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职,曾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与胡乔木共事。
由于历史原因,屋主很多后人已经到国外去生活了。
王隆烈说,每逢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很多出外的男丁都会回来祭祖。
有祖可祭,有根可寻,这也是“故乡”的一个重要功用,这是家族的意义,血缘的印记,客家人过春节,是要和祖先一起过的,在一个客家古村落里,春节、元宵、清明、重阳、中秋,并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消费的时段。
村民王国燕也是锡嘏厦屋主的后人,他说,传说屋子的一位老祖宗就非常有钱,临死之时制作了10口大锡锅,每口锅都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这些锅就被藏在屋子的某个地方。后来,屋主后人只找到了一口锅,其它的锅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因此现在很多村民都还能在村里某个地方捡到银子。
由于锡嘏厦建筑规模较大,木雕刻工艺水平较高,对研究当地清代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2010年,该屋被定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乾隆二十五年的“槐瑞流榕”王屋,已经无人居住,成了养鸡之所。下厅还长了一棵茂盛的苦瓜藤,卷且曲的藤蔓,在夏天的艳阳下绿得透明。鸡群在几个厅里走来走去,踏过一些没堆好的柴草。

大长沙村内的古树古塔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1946平方米的古宅,有9厅9天井和60个房间,龙川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普查队员们深为叹息:“这座古宅规模较大,厅堂宽敞,建筑和雕刻工艺较高,可惜已有部分建筑崩毁,被废弃了。”
此外,安全第、荣蔚第、花鹤楼、九如第等,虽有的木雕工艺水平高,但总体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在“直方大”王屋,我们绕着外墙走了一阵,忽闻到一阵“五谷轮回之物”的臭气,正要快步走开,同行的专家,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教授谭运长忽然叫住我们,指着厕所旁边一块长且大的石条给我们看,原来那是一个石碑,上面记着一些人名及其捐来的功名称谓等。只是当时备受人珍视的石碑,如今作了鸡舍与厕所的一部分。
“直方大”王屋中厅还保存有一对漆金木楹联,上写:“采舞华筵欢五代,年周花甲快双亲”,是前人祝寿留下来的。
不远处有一个小屋,高高的房顶,里面供奉着关羽画像,关羽后面是持刀的周仓,和按剑的关平。村民说,以前这是习武的地方。
2碉楼:30多座碉楼保一方平安
习武强身,且能保家卫国。但血肉之躯,也需要庇护。大长沙村曾有过30多座碉楼。
碉楼在古代主要防御盗匪之用,只有富裕殷实的人家才需要建设碉楼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这么多的碉楼也向后人诉说着大长沙村曾经的辉煌与鼎盛。
“在动乱的年代,比较富裕的村落,很多有钱人建起了很多碉楼,碉楼与碉楼之间可以互相支援,哪里出事,枪炮就能打到那里。”谭运长说,“大长沙全村33座碉楼都是分配在关键的地方,外面的土匪强盗都不敢轻易进这个村,几百年来都很平安,大家都过着平静安乐的日子。”
这些碉楼都是土木结构,非常坚固,一座碉楼可以住上100多人,里面有水井、粮食、灶台,遇到战乱盗匪,这些碉楼就是最佳的避难场所。

大长沙村曾有碉楼(当地人又称炮楼)36 座,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5 座,是河源少见的碉楼聚集地。
村民王国燕告诉记者,1949年5月5日,国民党将领黄道仁率领一个连的残余部队包围了大长沙村,村民们当即被全部转移到了碉楼里,当时共产党的游击队,就在锡嘏厦支起炮台对抗国民党残余部队,打仗打了三四天,终于把国民党残余部队全部赶走。
在长祥碉楼,今年已经71岁的王国清老伯介绍,长祥碉楼建于清朝年间,距今有几百年历史了,这座碉楼的结构主要是由土石和木头所构成,它的外墙有20多厘米厚,非常坚固,里面有水井。通过最顶端的瞭望亭,可以看到全村的一切动态,土匪、强盗一进村,村民就可以看见。
为何大长沙村有这么多炮楼?大长沙炮楼之多之完备,可能在很多作为古村落形式的村庄里是很少见的。
谭运长给我们释疑说,此地在清朝的时候很富裕,是它最繁荣、人口最兴盛的时期,当时这个村就有1000多人,附近几个村的土地都是大长沙村的田产,且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曾发生过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当时这里的很多在外做官、经商的村民,知道外边世界大乱,所以就让村里的富户建筑炮楼,基本上每个大户人家都建有一座炮楼”。
古时的碉楼对于今时今日的村民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太大,因此不少村民把一些碉楼强行拆毁,在原地盖起了新房。
3文教:仍保存有清代私塾
“儿家住近古钱塘,也有朱栏映粉墙。三五良宵团聚乐,春秋佳日嬉游忙”(丰子恺),大长沙优美的风物,滋养了这里的人民,在明清科举时代,大长沙古村人才辈出,有王观(明永乐癸卯科举人、威州通判)、王弼(清乾隆壬子科举人)、黄良礼等10位举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贡生和秀才。民国时期,也出过不少官员,如:紫金县县长王登庸、国民革命军中校团长王观文等等。
至今,大长沙村还存有私塾1座——锡嘏厦私塾,书院1座——文林书院。
锡嘏厦私塾是旁边锡嘏厦主人兴建的一所私塾,有3层,270多平方米,里面有学生上课的和教师居住的地方。过去,不仅住在锡嘏厦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读书,整个村甚至外村的人都有来这里读书的。
“这样一家人自己建一座私塾,办一家书院,在客家建筑中非常普遍,这是当时一个建筑形式的特征,也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观念。”谭运长说。
因为旧族谱已在“文革”中失去,锡嘏厦及其私塾的建造者究竟是谁,已不容易知道。
文林书院也是四合院式的楼房建筑,属于土木结构,建筑面积较小,只有4间房,约为100平方米。为清代举人王弼创建,解放后曾被生产队用作粮仓。锡嘏厦私塾和文林书院虽然保存状况并不佳,但对研究当地清代科举制度下的文化教育状况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寻根访祖,推动黄姓兴旺发展、与时俱进并继续发扬光大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2OTA3NQ==&idx=3&mid=402290242&sn=30e58f7d595f2fc1f3c8cab9f4818472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5:25 , Processed in 0.1122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