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3|回复: 0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邵武和平镇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7-5 15: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建邵武和平镇

古镇概说
和平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1'53"——117°31'2",北纬27°8'17"——27°17'49",其四至范围东和东南与城郊镇、大埠岗镇、泰宁县龙湖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92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划分为128个村民小组,74个自然村,总人口至2006年底为20500人,5410户。2005年荣获“国家群众性体育先进乡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福建省文明村镇”和“福建省最美丽的乡村”。
和平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州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镇面积192平方公里,早在四千年前便有人类繁衍居住,建置始于唐,历史文化悠久,是邵武历史上第一古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和平旧称“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其建置沿革为:唐称昼锦里,宋属昼锦乡,元属昼锦下乡,明为昼锦下乡三十三都,清朝乾隆年间设置和平分县,建县丞署,又有旧市街,旧圩街之称,民国时设禾坪区、禾凤乡,1950年设立和平镇,1958年成立红南人民公社,1960[!--empirenews.page--]年改称和平人民公社,1984年复改为和平镇,现为邵南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集镇。和平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两名宰相、六名尚书、137名进士,故和平又有“中国进士之乡”的美誉,如今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多达20多名,他们分布全国各地。
和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古镇区建筑格局为全国罕见的古城堡式大村镇。现尚存东门、北门两座城门谯楼及部份城墙,城内南北向一条用青石板铺筑的主街长600余米,被专家称为“福建第一街”。古镇区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在0.43平方千米的城堡内有黄峭创办的闽北历史上最早的“和平书院”,有李氏、黄氏、廖氏等五座“大夫第”,清朝乾隆年间设置的分县旧址“县衙门”,还有歧山公祠、丁氏公祠、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司马第、旧市三宫(天后宫、万寿宫、三仙宫)、恩魁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建筑,形成古民居建筑群;和平还是黄峭的故里,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因娶三妻共生21子,其后代子孙2000多万遍布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故位于坎头村的“黄峭墓”和“黄氏峭公祠”每年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黄峭后裔前来寻根祭祖;此外,还有罗前村的光源寺,坎下村的中乾庙,坎头村的下神桥,以及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军事家袁崇焕题名的“聚奎塔”等等,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虽为闽北边陲的山区小镇,却有着千余年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邵武历史上的第一古镇。
和平古镇四大特色
1.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明万历十六年(1588)和平建城堡,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上建谯楼。城堡系民间自发集资建造,墙体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极富个性和特色。城堡内古镇区面积0.43平方公里,形成一个城堡式大村镇。国家旅游资源评定课题组负责人、福建师大旅游系主任袁书琪教授评价和平古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2.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古街巷。
古镇区连接南北城门的一条长600余米的青石板古街为古镇主街,形成于唐天成初(926),街两面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络状的古建卵石巷道,形成一套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古街巷。当今中国古建筑学泰斗、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和省建筑设计院院长、总设计师刘汉民以及省建委高级工程师林萌新等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评价:和平镇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区,全国少见,堪称“福建第一街”。[!--empirenews.page--]
3.保留了大量古代乡土建筑尤其是民居建筑,形成古建民居群。
和平古镇不仅有古城堡及谯楼,有袁崇焕题额的聚奎塔,有创建于五代的“和平书院”,还有“县丞署”、“旧市三宫”、“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和中乾庙、下城庙、光源寺以及廖氏、黄氏、丁氏、赵氏、上官氏等家族祠堂,更有近300幢的明清民居,其中廖氏、黄氏、李氏的三座大夫第及陈氏“贡元”宅等都堪称古民居瑰宝。
4.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平古镇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及传统名产。自五代黄峭创办“和平书院”后,宗族办学成为传统,千余年来始终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宋至清仅进士即有100余名,明清时期的“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学、书法家也屡出不穷。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遗存相当丰富,更有大量传统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浸透在建筑和习俗中,还有不少中原传统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独特习俗,由此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缩影。
和平古镇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1.自汉唐至清末,都是邵武沟通闽西北和江西的交通枢纽。
2.自唐至清的商品贸易集散地。
3.由于历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古隘道--愁思岭隘道在和平境内,中原人士多由此进入福建开拓发展,有“福建八府、殊山起祖”之说,故和平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纽带、桥梁。
4.是邵武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闽北创办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不但开了邵武南区乃至全邵武宗族办学的先河,且相沿成俗,营造了千余年来读书求学、文风炽盛的氛围,而且培育造就了大批英才人杰。
和平古镇的价值
和平古镇是历史与文化的合璧,它既有文物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又有文化价值,相应地也产生了很高的旅游价值。
1.历史价值
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或一个区域的历史特点与文化传统。和平古镇遗存的古街巷和大量古建筑如城堡、宝塔、祠庙以及古民居,既有中原古风,又有其地方特色,而且反映了被建筑文化史论者称为“文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传承沿续的痕迹。和平古镇从各个不同建筑的布局、结构、构件外部特征、工艺特点、装饰花纹等“建筑语言”上强烈地表现出其民族属性、时代演变和地域差异,成为无法再生产的历史人文景观。
袁书琪[!--empirenews.page--]教授说:“和平古镇是汉族经济、文化南移过程中留下的见证,具有历史的阶段性、代表性”,“是汉族文化从中原进入福建后融入当地文化而形成的积淀和缩影”。
明代建筑中乾庙
2.艺术价值
建筑既是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既是实用功能和美感的统一,又是科学技术和艺术技艺的统一。和平古镇的艺术价值最直观的主要还是体现在建筑上。和平古镇的建筑,无论是成组的或单体的,无论是屋面或围墙的外形,以及柱檩、梁枋、雀替、斗拱的精巧组合,无不是以匀称多姿的艺术品的轮廓呈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建筑中的砖木雕饰,最具艺术价值。聚奎塔和几处祠堂、大夫第的仪门门楼砖雕,或平雕、或浮雕、或镂空雕、或写意、或写实、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细腻、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这种砖雕技艺、民间早已失传,如果损坏,连仿造都十分困难。各祠庙和民居建筑中的木雕更为丰富,梁枋、雀替、斗拱、门棂、花窗更是随处可见精美的雕饰。这些砖木雕饰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美仑美焕,无论是花草竹树,还是飞禽走兽,或是人物故事,无不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而且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宛若一座艺术长廓,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文化价值
和平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其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主要是建筑中砖木雕饰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上。古镇的砖木雕饰内容一类是以动植物组合的图案或画面,用谐音、暗喻、象征手法进行祈福吉祥,寓意深刻。如黄氏大夫第仪门砖雕“松鹤延年”、“竹报平(瓶)安”、“锦锈美满”(锦鸡梅花图)、“富贵长留”(牡丹柳枝)。各民居中最多见“蝙蝠”(福)、松竹梅(岁寒三友)、文房四宝、书画琴棋、“暗八仙”等,均有其象征和寓意,文化品位很高。另一类雕饰内容是历史人物故事,如李氏大夫第仪门砖雕有“华容道”、“斩颜良”、“长坂坡”、“博望坡”和“千里送京娘”等,廖氏大夫第门棂木雕有“肖河月下追韩信”、“二十四孝”等。这些画面体现了传统的忠、孝、礼、义道德观的文化内涵。它们都是传统的儒、佛、道哲理以隐喻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在民居中遗存的诸多木刻楹联中也有反映,如“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在建筑中得以体现。如廖氏大夫第主院落廊楼在设计和营建时就保留了一株古柏树,以致这株古柏从两层楼房内穿出屋面,强调了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
第三,和平古镇千余年来注重文化教育蔚为风气,民间自办学堂形成传统,培育了大量英才人杰,诚如《闽谯和平上官氏宗谱》所云:“和平登第,自(上官)凝始均魁亚”。历代科举登第和文学家、书画家、隐士以及他们的著作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empirenews.page--]
第四,和平古镇的文化价值还广泛地体现传统民俗中。如元宵舞龙,诸多种龙灯中以“稻草龙”为魁首,任何龙灯与之相遇均须避让,体现了“以农为本、力农重谷”的传统。而八月初五在中乾庙举行的傩祭“跳番僧”,是被史学界称为活化石的傩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4.旅游价值
(1)人文景观的门类齐全且集中
旅游要有物质载体。古镇旅游的主要物质载体即是人文景观。和平古镇的人文景观门类较齐全,有古城堡、古塔,完整的古街巷、栉比鳞次的古民居,还有书院、衙门、义仓、庄仓以及众多的祠堂、庙宇等古建筑,这些都基本集中在镇区。全国各地遗存的古村镇也不少,但象和平这样人文景观门类齐全而且集中的却不多。
(2)富于特色
古镇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于特色。和平古镇则富于特色。明代聚奎塔砖木石混合结构在古塔建筑中独树一帜,而且其塔额题刻则是20世纪关于袁崇焕文物的最重要发现,明代建的城堡由民众自发集资建造且是就地取材以河卵石砌筑,很有特色和个性;城堡式大村镇全国罕见;被誉为“福建省第一街”的青石板和卵石铺筑的一套完整的古街巷全国少见;庄园主的大型粮仓“谢氏庄仓”也是全国罕有;古民居建筑量大且风格各异、时代特征明显、地方特色浓郁。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评价:“和平古镇的城门、大夫第、祠堂等建筑有很强的多样性,体现多种明清建筑风格,有很强的整体性。”衰书琪教授说:“和平古镇是迄今为止中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和平古镇是汉族文化从中原进入福建后融入当地文化而形成的积淀和缩影,其有阶段性、代表性。古建筑气派大,功能比较完整,中原古风明显,幽静感好,与客家文化相比,汉味更浓,保护得好,是全国同类中最好之一。”“和平古镇不仅有古民居,还有街巷,其街巷保持完整,是全国罕见的,而且规模大,比较集中。把和平古镇放在本省来比较,目前没有与它重复的,很有特色。”
后唐工部侍郎黄峭是南方各省和台、港及东南亚各国大多数黄姓公认的开基大始祖,其后裔现已达数千万之众,近年来国内外大量黄峭后裔不断前来寻根祭祖。寻根认祖结合古镇旅游,其潜力之大在全国的古镇旅游中也是独有的。
和平古镇民俗文物和民俗事象遗存相当丰富,许多民俗活动很奇特,很有观赏价值。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傩舞,独特的龙灯——“烛桥”,传统婚俗、节俗及日常生活习俗也有许多独特之处。和平还有“三绝”:摆果台、观星茶、游浆豆腐,都很能吸引游客。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人黄汉声先生、主编吴美云女士一致评价说:“和平是活的博物馆。”
“福建八府,殊山起祖”






民间俚语:“福建八府,殊山起祖。”殊山,亦作“殳山”,其山有“武阳峰”,又名“观星峰”、“官尖山”,位于和平镇北面。武阳峰有岭名“骝狮岭”,岭上一条古隘道通江西,因山高路险,崎岖难行,令人望而生愁,故又称“愁思岭”,俗呼“愁岭”。北宋时上官端义砖石为磴,重修此隘道。明永乐间又于岭南建隘门。岭上隘道旁有记载上官端义重修隘道的摩崖石刻两方,分别为3×2米、2×1.5米,字大一寸见方。
旧志云:“入闽三道,建州通浙为险道,漳州通海为间道,以邵武为隘道”。愁思岭隘道是江西进入邵武的两条必经之道之一,自汉唐至明清,中原人士多经此隘道进入福建,他们带来中原文化,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开拓发展,故有“福建八府,殊山起祖”之说。
〔史料〕清咸丰五年《邵武县志》卷一《山川》
西南之山:“观星 即‘武阳峰’,又名‘官尖山’”。来自殊山,特障西南。有庙,上有石塔,登之东望闽海,西瞩豫章,千里云山如绘。山半有寺名“翠云庵”,张子冲炼丹处,岭为骝狮岭(俗名“愁思岭”),路通盱江,鸟道萦纡,绵亘十五里。宋上官端义砌石为磴,以便行人。……岭南有隘门,明永乐间建。
邵武历史上第一古镇
和平,古亦作“禾坪”。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因唐时已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商贸街市,故宋以降又称“旧市街”。元承宋制。明为“三十三都”,万历间建城堡,修宝塔。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设和平分县,置“县丞署”和“把总署”,隶属邵武府治,辖5个乡,15个都,355个村。民国为邵武第三区。1950年设和平镇,1958年改和平公社,1984年复改和平镇。
〔史料〕和平、昼锦、旧市街诸名称的来历:《庆亲里李氏宗谱》载“大元成宗十二年丙午岁”(即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黄仲茂撰《开辟旧市地基并延喜庵记》:“吾姓派自江夏,迁于闽地鹳薮,开基于中城。”余祖于宋隆兴五年丁亥岁(即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由中城迁于黄家坊,接绍宗支,未能恢宏先人事业。于元初定鼎以来,敬择成宗六年庚子岁(1299)卜居于此。只缘黄氏数家居于闾里之上,余择庵宇之下开基架屋,见有石砌沟圳、街道基址形迹,取名“旧市”。蒙天庇佑,祖德扶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老幼和平,鼓舞鲜丽,其地故名之曰“和平”、“昼锦”。
清咸丰《邵武县志》卷七《书院》:郡守张凤孙记:……诗曰:“攸介攸止,蒸我髦士。”又曰:“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明万历十六年(1588)和平建城堡。周长360丈,辟8个城门,东西南北4个主城门上建谯楼,俗称“城楼”。北门谯楼因面对武阳峰,故又称“武阳楼”。现存东、北、西三座城门和东、北两座谯楼。谯楼均木构。东门谯楼为三檐歇山式顶,清同治间曾修葺。北门谯楼为重檐歇山式顶。城堡内古镇区面积0.43平方公里。
和平城堡很有特色和个性。和平城堡为民间自发集资建造而非官方所建,其城墙墙体是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筑,与官方所建郡县城池用特别烧制的城墙砖筑造迥然不同。故又称土堡。
和平城堡的作用:防患匪寇,保地方平安。
城堡的价值:民间自发集资建造且全用卵石砌筑的明代乡村城堡,风格迥异,非常独特、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一处珍贵的地面文物。城堡内的青石板主街和纵横交错的卵石巷道加上栉比鳞次的明清民居建筑,形成一个城堡式的大村镇,村落整体性很强,全国罕见。袁书琪教授等专家评定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史料〕《东垣黄氏宗谱》卷六《世德集略》:若歧公:讳景慎,性倜傥,好善乐施。时土寇窃发,公与族兄景华公、乡人聂太三等鸠众创建土堡,周围三百六十丈。厥后土寇屡起,莫能为患,皆公等力也。事载郡志。
显歧公:讳景华,乡生义举,公每首董其事。时土寇窃发,偕堂第若歧公创建土堡,周围丈尺仿周天缠度之数(即360),堡内外余地各广三尺为公地。此事载郡志。
《建城堡上寿记》:余乡同姓异姓虽迁于吾先人之后,而其后胤日见繁盛,住屋渐密,于万历十六年戊子春邀众酌议筑建城堡,自己出十分之四,编派丈尺,分上、中、下三等率户供役。蒙天福庇,城堡告竣。……大明万历乙已三十三年春正月 黄迪五手识。
“福建第一街”
据《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和平的古建筑和古迹》、《和平集圩及其商业》载,作为邵武沟通江西和闽北的交通枢纽且物产丰富的和平,早在唐天成六年(926)就已形成街市,五天一圩,商贾云集,附近府县和福州、江西等地都有大量客商前来进行纸业、笋干、茶叶、粮食等商品贸易,故宋以后又把和平称为“旧市街”。直到晚清,这里的商贸和经济都十分繁荣。清代时临街还建有兼作福州会馆的“天后宫”和兼作江西会馆的“万寿宫”。
和平这个“旧市街”历时千余年长盛不衰,作为商品贸易集散地的古街巷也得以延续并保持至今,且风貌依然,古韵犹存。城堡内连接南、北城门的这条古街是集市贸易街,为古镇的主街,长600余米,宽6-8米[!--empirenews.page--],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青石板两边均铺河卵石,临街的建筑多为前店后住形式。因地形关系,这条青石板主街北高南低,并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的走势,宛如一条腾起欲飞的青龙,古镇区东北隅和西北隅各有一眼水井,恰如青龙的双眼。主街两边的建筑群落间组成近百条以青石板或卵石铺筑的大小巷道,呈现出“高墙窄巷”的形态。这些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长的数百米,短的仅十几米,宽者可过轿马,最窄者仅容一人通行。这些巷道纵横交错,曲折迂迥,呈网络状,犹如一座迷宫。
因其主街是集市贸易街,每逢圩日赶圩者达五、六千人之众,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的局面。清道光三年曾对街道进行修整,整顿集市秩序,并在旧市街口立禁碑,碑文为:“道光三年,合市修理街道。此处狭窄,上下人多,两边不许堆积卖物,违者公罚。”碑为青石,高1米,宽0.2米,为“旧市三禁碑”之一。至今街道两侧为集市设置的固定摊点仍在屋檐滴水以内,已成为传统。
古街巷的价值:是和平古镇悠久历史和历史上作为商贸集散地以及历史上经济繁荣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说:“和平保留的是一整套街区”。原省建委主任、高级规划师严拱钦说:“和平青石板街保持的完整性是全国罕见的”。如此完整的古街巷,其文物价值容置疑是相当高的。因此,陈志华、严拱钦和省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刘汉民等专家都一致评价为“福建第一街”。
古建精粹
历史遗存的乡土建筑,其布局结构、刻划装饰无不深深地浸染传统文化精神。乡土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一直都最直接最真切地面对着普通人生。所以,它们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朴,能最直接最突出地反映地域特色。古镇的面貌是由其古老的乡土建筑所决定的,其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古镇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观赏古建筑是游古镇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平古镇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文化底蕴丰厚的最直观的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即是遗存的乡土建筑。
一、公共建筑
聚奎塔
亦称“奎光塔”,俗呼“聚光塔”,位于古镇区东南1.5公里的狮形山(和平水口山),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系黄峭后裔黄六臣父子首倡并捐资和主持修建。当地乡民也纷纷集资,历时20余年,于崇祯间告竣。
聚奎塔平面呈六角形,五层,通高约20米,砖木石混构。这种砖木石混构的古塔殊为罕见,建筑结构独具特色。该塔每层均辟一券顶门,其朝向各异,门楣均有题额,底层门额阴刻行楷系明末军事家、抗清民族英雄袁崇焕书题:“天启元年秋月吉旦 聚奎塔赐进士第知邵武县事袁崇焕立。”其余五面均外辟拱顶窗龛,龛内砖质浮雕神佛像,龛顶砖雕花草图案,各层塔檐均以麻石板出水达[!--empirenews.page--]2米,塔内沿壁嵌砌石磴旋梯达顶层,楼板及桁条均为木质。塔内壁亦每层各辟一朝向各异的窗龛,均有题刻。
近4个世纪来,聚奎塔饱经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1989年被列为邵武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冬修缮,历时一年告竣。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阎崇年教授在《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认为聚奎塔有四大价值。摘录如下:
聚奎塔的重要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袁宗焕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伟烈英杰,由于死得惨烈,加上专制淫威,至今没有见到一件关于他的确无争议的文物。中国有造假文物的传统,连儒家经典古文尚书都敢伪造,遑论其他!但是,聚奎塔耸立于闽北偏乡僻壤,在此次修缮前,塔奎塔字迹已漫漶不清,近世以来无人知其由袁崇焕题书塔名。在这次修缮前,邵武市博物馆傅唤民先生等见由袁崇焕题书塔名,著文介绍,并在塔南的《聚奎塔修缮碑记》及保护碑上做了文字说明。这是本世纪关于袁崇焕文物最重要的发现,对于研究袁督师的性格、思想、功业、书法及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有着广泛的意义。
二是思想价值。“聚奎塔”的“聚”字,许慎《说文》:“聚,会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聚奎塔”的“奎”字,奎宿为天庭二十八宿之一,其一说主文运,故学人拜天之楼为奎星楼(又作魁星楼);其另一说主库兵,《后汉书.苏竟传》载“奎为毒螯,主库兵。”李贤注曰“奎主武库之兵也”。袁崇焕以“聚奎”二字名塔,其涵义可诠释为会聚天下之文武英才。此塔没有以“报国”、“报恩”为名,而以“聚奎”为名,这充分说明袁崇焕有着朴素的民本思想。这是他关怀民瘼、救民水火,进而投笔从戎、图复辽疆的思想底蕴。
三是文物价值。明代的塔,现存不少。北方的塔,砖石结构为多;南方的塔,木结构的不少。但像聚奎塔那样砖、木、石相混合结构的塔,并不多见。聚奎塔以其砖、木、石相混合的结构,为明塔的研究多提供一个范型。
四是艺术价值。塔中的题字,尤以“聚奎塔”三字为佳,是一份明代书法艺术珍品。塔中券门、券窗之砖雕,简洁疏朗,技艺纯熟;龛内的佛像,造型典雅,质朴慈祥;龛顶花卉,质朴无华,图案清晰--是明代闽北民间工艺的精品,也是明代南方民间工艺的佳作。
〔史料〕《东垣黄氏宗谱》卷六《世德集略》:
六臣公:公颖异,十岁能诗文,年十四入邑庠,试则冠军。尝以人杰必由于地灵,而(和平)水口缺少文笔,遂捐金董建聚奎塔,惜年三十二而卒,仅成三层,嘱子穆生公继董其事。计费金二万有奇,阅寒暑二十余功始竣。乡人义之,祀于塔院焉。
和平书院
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一座书院。系后唐工部侍郎黄峭(871-953[!--empirenews.page--])弃官归隐时创建。初创时为黄氏家族自办的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后逐渐衍变成为一所地方性的学校,不再只是黄姓的家族学堂,和平其他各姓氏家族也都捐钱、粮和田地资助书院,也将子弟送入书院就读。和平书院自创办后历时1000余年,解放后还是作为“和平小学”校址,“文革”后才迁建新校舍于北门外。
现存的和平书院建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士民黄浩然等所请,于文昌阁辟地复建,“以唐宋旧名名之”。邵武知府张凤孙曾作《记》。
现存的和平书院位于古镇区西北隅,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斗砖封火马头墙,单进厅,穿斗式构架。天井两侧建廊楼,堂房地面高出天井和廊楼地面约1.6米。天井正中筑十三级石阶达堂房大厅。堂房为五开间,中为厅堂,两侧作教室。堂房后封火墙外为三坡水附属建筑(厨房)。正门门楼的门额砖刻阳文“和平书院”四个楷书大字,无其他雕画装饰,质朴无华。门前空坪以小卵石铺筑几何图案。空坪北侧建一砖石构单体门墙,顶部形状象一顶官帽,中间大门和两边券拱门形成一个“品”字,暗喻读书为做官,做官要做有品级的官。体现了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意识。
和平书院的历史作用:书院初创时作为家族学堂,目的是“诱进后人”,培养族中子弟。它开了宗族办学的先河,自此邵武南区乃至全邵武宗族办学相沿成俗,营造了和平千余年来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后衍变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造福桑梓,培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
和平书院的重大价值:中国古代的书院起源于唐末五代干戈纷扰之际。和平书院创办于五代后唐,是中国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为闽北创办最早的书院,历时1000余年,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创办后的1000多年中,不但开了宗族办学的先河,更为和平历史上教育发达、文风炽盛作出巨大贡献。和平地区乃至全邵武历史上俊贤辈出、英才荟萃,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仰籍于和平书院。因此,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现有的和平书院虽为清乾隆间建筑,仍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其文物价值不可低估。
〔史料〕《黄氏宗谱.峭祖行录》:……既而创和平书院,诱进后人,……处此五季更移之际,惟戒诸子养晦韬光,毋昧时而燥进。
清咸丰五年《邵武县志》卷七《学校.书院》:
和平书院 在禾坪县丞分辖之旧市街。(乾隆)三十四年,士民黄浩然等请以昔年所置迎神号佛田租建塾,延师以教子弟。台司嘉其义,许之。知府张凤孙即文昌阁辟地创始,以唐宋旧名名之。附郡守张凤孙记。(略)。
县丞署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设和平分县,置“县丞署”和“把总署”,隶属邵武府治,委派武官,驻兵防守。[!--empirenews.page--]
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卷,坐西朝东,现有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保留明代建筑遗风,气派宏伟壮观。大厅为县丞审案的公堂,大门外左侧檐前遗存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痕迹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牢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大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训练、演武场所,称为“较场”。民国四年(1915),县丞署由官产处拍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故此后当地群众也呼其“教堂”。民国九年(1920),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
县丞署的价值:中国古代在乡村建衙门本来就十分罕见,而其建筑能保存至今且基本完整就更显珍稀。其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它又是和平古镇在历史上作为交通枢纽和邵武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有力见证物,其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史料〕清咸丰五年《邵武县志》卷二《建置.公廨》:禾坪县丞署在旧市街。乾隆三十四年,县丞何琳奉文建。
《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和平分县》:1939年修的《邵武县志》中有提到:县丞署于民国四年由官产处拍卖于美以美会,得银洋三百余元。
《邵武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和平教育沿革》: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福音堂(原和平分县衙门)由传教士张书农办起了一所初级女子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停办。
黄氏峭公祠
位于坎头上井,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的享祠。黄峭有21股子孙后裔分处各地,他们为纪念开基大始祖而在其故里建此享祠。现存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筑,民国十年(1921)曾修,1995年再修。
黄氏峭公祠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坐东北,朝西南,砖木构,硬山顶,三山式斗砖封火马头墙,穿斗式构架,单进厅,面宽五间,为18.7米,进深28.1米。时代风格明显,古朴且具地方特色。
黄氏峭公祠的价值:黄峭作为晚唐五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创办书院,造福桑梓,培育人才,教育子孙不靠祖荫,自强自立,晚年时毅然分遣诸子往异方开拓创业,这种精神至今犹具现实意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祠作为历史名人的纪念建筑,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今其后裔已遍布海内外,人口达数千万之众,其祠对吸引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认祖,促进各地后裔的联谊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联络海内外黄峭后裔的纽带和桥梁,其潜在的价值远非仅是一处文物价值可比拟。[!--empirenews.page--]
谢氏庄仓
位于古镇区西南隅。谢姓,原也属和平一望族,在邵南一带有大量“庄田”,年收租谷数额甚巨,故于和平建粮仓以贮存租谷。该庄仓为家族共有财产而非个人所有。现存为清中朝建筑,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建筑外观为斗砖封火墙封闭的四合院式,与住宅建筑无异,并在由封火墙围成单体四合院的基础上进行合纵联横形成建筑群。其内则是隔成若干间的木构仓房,木地板距地面20-30公分以防潮,地板桁条间距很密,以保证承重。大部仓房保存完好,可存贮稻谷约500吨,是一处极罕见的古代庄园主大型粮仓。
价值:我国古代庄园主的大型粮仓已属凤毛麟角,而能保存至今的恐怕是绝无仅有了。即使是解放前大地主的粮仓建筑,象四川大邑县大地主刘文彩家的一应建筑,在抓“阶级斗争”的年代作为“阶级教育”的实物教材,为举办展览而得以保存下来,除此之外,都已拆除殆尽。和平居然侥幸地保存了如此完整的大型“庄仓”,可谓是奇迹。
“岁进士”牌坊
在东门街李家巷巷口。李家巷内为宋丞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处,故名“李家巷”。因有此“岁进士”牌坊,又称“进士巷”。
“岁进士”牌坊始建于清康熙间,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岁进士李友杜所立,清同治间重立,为砖构过街牌坊,无柱,一门。清代时,此李姓家族有三名“岁进士”:顺治五年(1648)李友桃,康熙二十七年(1688)李友杜,嘉庆十五年(1810)李茂春。
价值:各地遗存的古建牌坊为数不少,但多为旌表和标志性牌坊,似此“岁进士”牌坊则少见。一般牌坊均为砖石构或木构,多雕饰或彩画,装饰华丽,且常见二柱一间、四柱三间或六柱五间。似此“岁进士”牌坊纯砖构且无柱单门的则罕有。故其虽结构简单、朴素无华,却以其独特性而不失其文物价值。同时,它也是和平古镇历史上科举登第迭盛的体现和佐证。
〔史料〕《庆亲里李氏宗谱》卷十《荣名志》:
友姚:字公植,顺治戊子出贡岁进士。
友杜:字公树,号二美,康熙戊辰学院高讳日聪出贡岁进士。
茂春:字欣荣,号丽园,名克嘉庆十四年国寿恩贡,十五年学院叶讳绍本考验,给照出贡恩进士。
“旧市三宫”
和平古镇有“天后宫”、“万寿宫”、“三仙宫”,俗称“旧市三宫”。
天后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奉祀妈祖娘娘,系由廖健顺、李行升等为首捐资众助所建。占地[!--empirenews.page--]400多平方米,有上下西殿,并建有戏台。每年元宵节,以8人抬的官轿抬出木雕妈祖圣像花灯游街,宫内演戏。天后宫平时兼作“福州会馆”,多为纸商聚集处,用以洽谈生意及交流纸业行情。
万寿宫:位于古镇区街北,坐东朝西,临大街,为清中期江西旅邵商人所建。占地约500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单门八字形牌坊式门楼,门楣为青石板阴刻楷书“万寿宫”三个大字,砖雕内容丰富、技艺精巧。有上下两殿,仅上殿供奉一尊巨型许真君塑像。该宫不迎神、不祭祀,实际被作为“江西会馆”,是江西商人在和平的聚集和活动场所。
三仙宫:又名“灵仙观”,在东门内东北侧,现存为民国初建筑。坐西朝东,为上下两殿,供奉邱、王、郭三仙塑像,为道教观宇。
价值:会馆,是中国古代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封建性团体所建的作为其开展业务和活动场所的建筑,只有在商贸繁荣发达的商贸口岸和城市中才能见到。和平作为地处闽北偏乡僻址的山区村镇,居然有实质性的会馆(尽管名不符但实符),这在全国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兼作“福州会馆”和“江西会馆”的“天后宫”、“万寿宫”,实际上成为和平历史上是交通枢纽、商品贸易集散地、商贸经济繁荣发达的最有力的实物见证,有其很高的历史价值。
建造天后宫,崇奉海上保护神妈祖娘娘,在沿海城乡和海岛非常盛行。而在内陆尤其是和平这种没有江河、不行舟船的山区村镇建天后宫、供奉妈祖,简直是匪夷所思。它证实了旧志所载郑和下西洋时从邵武卫军带走一批军士出使并安全返回的史实。和平的廖健顺、李行升两个家族在清代时赴福州、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经营纸业等贸易,因而发家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由其首创并捐资建造天后宫,也证实了这一史实。而和平的天后宫被作为“福州会馆”,也证实了邵武历史上造纸业发达以及和平商贸繁荣的史实,还解开了为什么在这种山区村镇会建造天后宫的谜团。因此,和平天后宫更有其极高的历史价值。
〔史料〕清咸丰《邵武县志》卷八《祀典》:天后宫……明永乐间,邵武卫军从征西洋,赖神庇归而建庙。
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之十《祀典》:天妃宫……民言:“永乐间,邵武卫官军从征西洋,舟楫颠危,赖神以济归,因立庙于此。”
《庆亲里李氏宗谱》:《候选同知琼斋公墓志铭》:公讳春江,字光玖,琼斋其号也。……未及冠,家贫不能自给,以父命弃儒而商,经纪积十余年间,累资巨万。……由是,走吴越,经沧海,以达燕齐,往来东昌、津沽,凡通都大邑,山川名胜,一切幽峭怪异奇险之地,罔不经。
《香泉公家传》:……诸孙中惟公最长,因接理天津贸易,……由是数十年出入江海,航海梯山,积商资巨万。
《先考香泉府君事略》:……及冠,诸叔祖于本市设糖肆,府君行货于外,……以纸商客游江西及东昌、天津。……父前树,纸号曰“行一”,……二房之纸号曰“隆兴”,……(府君)以光绪四年六月初五日卒于福建南台上杭街“舟记纸栈”。
《樵南敦叙廖氏家谱》卷七:《少歧公行述》:……少时半耕半读,以佐理家政,后就小商,铢积寸累,遂得小康。不数年就业纸商,与先父同心协力,番心经营,客津三十余载。……
《诰封奉直大夫歧山府君墓志铭》:……同治癸亥春,始命次子传琼运纸赴天津,三子传珍每年赴闽省转运,因而顺遂殷实。[!--empirenews.page--]
旧市义仓
位于古镇区东北隅。早在明代,和平即已建有义仓,现存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建筑,占地近400平方米。建筑外观为斗墙封火墙四合院式,大门门额镌竖行阴文楷书“旧市义仓”四个大字,内设仓房4间,可储谷1000余石。义仓内条规详明,在救助孤寡贫病和灾荒之年赈济灾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是邵武市现存唯一的一座义仓建筑。
惠安祠
古名“溪堂”,奉祀唐镇将上官洎及其子上官兰。上官洎号惠安,故名“惠安祠”。因地处下城桥畔,故又称“下城庙”。创建于北宋熙宁间(1068-1077)。
惠安祠基址原系上官洎茔葬,因奉旨改葬暖水巢,即在此建其享祠,并加塑福善王欧阳佑塑像。该祠历经元明清几度改朝换代,“迭遭兵焚,屡建屦倾”,清初又重建,匾额仍为“惠安祠”。祠内遗存明弘治十一年(1498)铸造的大铜钟一口,通高1.2米,口径0.8米。此钟现收藏于市博物馆。
惠安祠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斗砖封火马头墙,四合院式,两进殿,五开间,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重檐顶,保留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一进为正殿,供奉“民主王”上官洎,“五通王”上官兰和“福善王”欧阳佑。大门楼内天井前建可拆卸的活动戏台,天井两侧建廊楼,为戏台看楼。
价值:虽为清初建筑,但保留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且地方特色浓郁,其建筑的文物价值相当高,是乡土古建之瑰宝。
〔史料〕
《闽樵和平上官氏宗谱》卷首《惠安祠檀越上寿胙筵由来记》:惠安祠,古名溪堂,今名下城庙,为樵南之名祠也。建自宋朝熙宁间,其基址即葬九世祖洎公之王墓墩。公后改葬暖水巢,即就此地建造祖庙。原十七世祖均公奉使金国,夜宿馆驿,有盗图劫,梦见洎公显灵默佑,始克。回朝表奏,朝廷加封洎祖为民主王,兰公为五通王,赐建专祠,享民血食,在公原葬处建祠。公字惠安,故额曰“惠安”。祖殿后因历朝改革,迭遭兵焚,屡建屡倾,其后子孙散居各处,艰于修葺。而四十三都人士咸以尊王神威显赫,御灾捍患,功施于民,神庙应宜修理,祀典不可废驰,爰商诸吾族先辈,准其捐资修建,年规愿照后列各条,送给官姓,永为檀越。后又加塑福善王,而牌匾仍其旧。兹重修家乘,爰志数语,使后人知其由来云。
中乾庙
地处坎下。据《中乾庙众簿》(庙谱)载,始创于唐。其庙塑神五尊,为福善王欧阳佑,民主王上官洎、五通王上官兰以及大乾人高计、李定,故名“五通庙”。宋时更名“中乾庙”,扩建庙宇。宋元明历代屡有修葺。清咸丰八年([!--empirenews.page--]1858)春,遭太平天国军队焚毁,秋季即开始重建,同治元年(1862)告竣。每年八月初五以此庙为中心进行傩祭“跳番僧”和“摆果台”活动,是邵南地区影响相当大的祠庙。
现有中乾庙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斗砖封火马头墙,八字门楼,两进殿,重檐顶。北侧封火墙外有砖构护厝--“雪瓮”(土称,即贮藏房)等附属建筑。五开间,抬梁与穿斗式混构梁架,用材硕大,正殿上作六角形藻井,木构架明显仿明代建筑,庙貌恢宏,巍峨壮观。门楼内天井前建活动戏台,天井两侧厢房上建看楼。门楼外存石雕狮子一对,还遗存一部庙谱《中乾庙众簿》。建筑气势堪称邵武民间祠庙建筑之冠。
中乾庙
价值: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建筑技艺之高,工艺之精,均为罕见,是一处相当珍贵的建筑文物。庙内保存的《中乾庙众簿》,详尽地记载了傩祭的内容,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
〔史料〕《中乾庙众簿》
《乾庙印簿原序》:尝考中乾,始自唐朝。早时基址窄狭,营建草率。塑神五尊,因名之曰“五通庙”。……迨至于宋……因将五通之庙扩其垣墉,输钱鸠工,改造王殿,栋起凌云,轮奂之气象赫奕,堂宽扑地,雕楹与刻角崇隆……庙貌尊严,观瞻益壮,仍号“中乾”,与“大乾”,“小乾”而并著。……考其始末,宇庙虽创于唐,产业实始于宋,至明与本朝所助尤盛……
《重建中乾庙记》:……溯其启自唐宋,历数百年,改建创修亦所不免。……不忆咸丰戊午春,粤逆窜邵,蹂躏已极,……而斯庙遂遭焚毁。……是秋粤逆远遁,境内悉平。纠集各乡之绅耆相议厥事,于是省公费以为经始之资。越己未,内殿落成。……迨至同治壬戌岁,……集腋成裘,陆续告竣。庶几庙貌之恢宏较前犹胜。廊屋之巍峨,焕然重新,上可以迓神庥,下可以壮观瞻。……
年例:三位尊王旋宫规额,各坊要装奇巧故事,一架铳炮,鼓乐吹打,铜锣俱要至前山坪俟候。圣驾起马各要发炮三声,不得缺少。
-计老劝首所擎鸾驾牌版、宫灯、不得推诿。
-计值年劝首所办之事、旗锣、凉伞、新麒麟,扛圣主牌,扛神圣,装番僧一班,铳炮不得缺少。
-计新劝首所办之事,装番僧一班,火把迎接圣驾登殿,不得推托。
歧山公祠
又称“半山园”,建于清光绪间,为朝议大夫、州司马廖德昌(名维周,号歧山)的享祠,系其子传珍、传琼为纪念乃父而建。
该祠原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是请当时天津著名建筑设计师采集大量优秀的园林建式样再结合邵武地方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而且从天津购来大量名贵花木种植,成为一处幽雅别致的园林式建筑,所以又称为“半山园”。现存单体建筑,单进、五开间,约300余平方米。门楼前辟泮池,建石桥。
价值:其建筑园林化,别有风味,颇具观赏性。建筑风格时代性、地方性和园林性结合,亦不失其文物价值。






丁氏家庙

位于古镇区东北隅,现存为清光绪建筑,坐东朝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丁氏在宋时亦是和平一望族,此基址原有其祖莹两座,为宋名儒丁时习及其曾孙、巡抚丁念一夫妇莹葬,后建祠其上,额“丁氏家庙”。
价值:祠庙建于祖莹上,已属奇特。所葬两人均宋代名人,名忝府志、县志,其墓为重要文物。
[史料]《樵南丁氏族谱》卷四
《闽邵旧市街丁氏祠堂记》:旧市街丁氏祠者,时习公暨念一公之古冢也.冢坐祠内右边墙基脚……尝考邵武府志及吾族合修旧谱,时习公,宋之隐士,不屑屑于功名富贵,终岁不出户庭,除昏晨省视外,即诵读经史。至晚年,节益高,志益坚,文益奇。率后其子为结冢于此。至曾孙念一公,官授巡抚,夫妇敕葬亦结冢于此。……
二、民居瑰宝
和平古镇有明清民居建筑近300幢,其中不乏豪门巨宅,仅“大夫第”就有5座,还有司马第、郎官第、“恩魁”、“贡元”等。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的共性是均为封闭式的四合院式天井院,以斗砖封火墙围合成一个院落。单座院落或为单进厅,或为多进厅,以二进厅的中型合院为多见。亦有纵向数进和横向护厝相结合的大型合院。合院中前后数进中轴基本对称。院落中每进厅房的地面都渐次升高,正房又比两侧厢房高,以利排水。每进中一般均一厅一天井或一厅二天井,亦有一井多个天井。屋面均采用四面坡向天井的“四水归一”做法,以便“肥水不流外人田”。当地传统为“聚族而居”,故多座院落连环组合成院落群。单座合院自成一体,合院间又有公共通道并辟小门(当地俗称“孝顺门”)以相互沟通,既保留了独立的隐私空间,又可方便地相互交往。院落群之间以小巷分隔,形成高墙窄巷的形态。高大的封火墙一般均为阶梯状迭落的三山或五山式“马头墙”,偶见以曲线构图的“观音兜”。山墙高低起伏,纵横交错,青砖黑瓦,马头墙又以孤线起翘,具有立面美观、层次丰富的韵律感。豪门大院多建牌坊式的砖石构门楼,平面是一字形式八字形,多为四柱三间一门,亦见二柱一间一门或六柱五间一门。立体木构架明代民居以抬梁式为主,清早中期有抬梁与穿斗式结合,清后期则完全为穿斗式。一般均是有斗拱的“大式作法”,少见无斗拱的“小式作法”。一般木柱与石柱础或木柱础之间均有桎,以防湿气对木柱的侵蚀。常见在地面和地袱之间安装镂空花砖以排除潮气。和平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是砖木雕饰丰富,其雕饰内容广泛,内涵深刻,技艺精湛,而且浸染着浓重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的道、佛、儒哲理也以隐喻的形式广泛地体现在这些砖木雕饰中,充分展示了它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
较典型的古建民居有:

进士巷李宅
在东门街,明代建筑,为宋丞相李纲第七子秀之的后裔住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斗砖封火墙围合成一个大院落,大门南向,门内空坪以小卵石铺地,空坪西侧为并列两座木构单进厅合院,坐西朝东,均为一厅两天井,两合院间辟“孝顺门”,既独立又相联。其构架均以抬梁式为主,梁柱用材硕大,均大式作法,象鼻斗拱较粗大。当地明代民居建筑典型标志的厅堂前两根“金柱”(俗称“现柱”),柱身以苎麻布裹住后施黑漆,木质柱础,柱均有桎。
价值:建筑的时代风格明显,地方特色突出,且年代久远。明清民居建筑一般均为封火墙围合的院落呈一根中轴对称的数进厅合院形式,而此宅却是封火墙围合的一个院落内并列两座中轴线平行的既独立又相联的合院,这种大合院内套小合院的布局极其罕见,有其独特性。故其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黄氏“大夫第”
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清嘉庆间建筑,为嘉庆十七年(1812)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璧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
黄氏大夫第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三座合院,均临大街。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街西一座,坐西朝东。主合院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砖石构四柱三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丰富精美,富丽堂皇,有简洁疏朗的图案,有内涵深刻的画面。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石柱础,均有桎,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均有雕饰,尤以厢房门棂雕饰丰富精致,时代特征明显。朝西的两座合院为避免夏日下午烈日直晒,厅堂檐前梁枋上设置了活动机关,用云母片制成遮帘,收放自如,非常巧妙,又不影响采光。
价值:
文物价值:作为时代风格明显、地方特色浓郁的清嘉庆民居建筑,其建筑本身即具有珍贵文物的价值。
艺术价值:主要体现于雕饰艺术。技术手法多种,艺术形式多样,画面粗犷,图案简洁,风格独特,堪称上乘之作,且大量使用谐音、隐喻、象征手法,祈福吉祥,表达美好愿望和追求,佛、道、儒诸家的思想哲理,伦理观念也得以多方面体现。
科学价值:云母片制成遮帘,既遮阳又不影响采光;木制机关构思巧妙,收放自如,设计制作独具匠心。宅内还有一间暗室,其门与墙壁、家具浑然一体,外人无论如何发现不了,设计制作巧夺天工。
东门李氏“大夫第”
古镇区现有3座李氏“大夫第”,位于东门的李氏大夫第又号“李恒盛”,为清同治间奉政大夫、直隶州州同李春江的宅第,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
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楼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灵、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础,均有桎。砖石构六柱五间一门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内容丰富,有历史人物故事“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千里送京娘”,也有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还有花草、龙凤组合的图案。龙凤图案中凤在上,龙在下,是典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物,时代特征十分明显。[!--empirenews.page--]
价值:
历史价值:其建筑的平面布局、立体结构均为明清时期邵武地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邵武地方古建民居的标本、典范,也是研究地方古建民居的珍贵实物资料。其雕饰凤在上龙在下,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见证和标志。
艺术价值:其雕饰采用精致细腻的写实手法,技艺精湛,人物形态栩栩如生,花草图案疏朗简洁,刻工线条流畅,造型典雅质朴,堪称艺术精品。
廖氏“大夫第”
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
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东西相向两院落,西门坐东朝西两院落,临街两院落均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住。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各院落均穿斗式构架,三开间,柱有桎。瓜柱、门棂、花窗有雕饰,门楼均简朴无华,主门楼也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木构件雕饰题刻极其丰富,其雕饰题刻和楹联文化内涵深刻,呈现浓烈的文化氛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但其建筑又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置有百叶窗和熬制鸦片的小壁炉,中西合璧。南侧“课子楼”有一株古柏树从地面穿过楼板和瓦顶,破屋而出,是建房之前就已有的,至今已至少有近200年树龄,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价值:
主院落平面布局独树一帜,正厅堂房设在第二进,且其地面高出第一进廊楼地面数十公分,既有当地清代民居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民居建筑。
“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
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
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和平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富贵文化遗产,故和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名人
福建电视台寻仙张三丰
上官洎,唐乾符末镇将,与其子上官兰剿黄巢俱战死,封赠忠勇将军,敕建专祠名“惠安祠”。
吴崇书,唐中大夫,书法家。其书法坚瘦奇健,直匹欧柳,道峰山石刻“五台胜境”即其手书。[!--empirenews.page--]
黄峭,又名峭山,讳岳,字仁静,号青冈。后唐庄宗时任工部侍郎,后见复唐无望,乃弃官归隐,回乡创办“和平书院”,造福桑梓。他娶三妻,生21子。  后周广顺元年(1951年),他八十寿诞时召命诸子:三位夫人名下仅各留长子侍奉晨昏,其余18子俱各迁徒异地,自创家业。今其后裔已遍布江南各省和港、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上官凝,字成叔,宋庆历二年进士。为人刚正纯直,不受馈赠,善决疑案,有政声。
黄通,字介夫,宋嘉佑二年进士。以范仲淹荐其才,任大理丞。尝骑黄牛,吹铁笛,浩歌长啸,众目以为异人。著有《易义》等。
上官恢,字闳中,宋元丰五年进士,历知深州、南剑州、徽州。胡安国上书宰相,言其谙历世务,端重有守,遂与杨时同荐于朝。官至中大夫。
上官音,字仲雍,政和二年进士。尚书吏部员外郎。著有《尚书小传》、《论孟略解》、《史统》、《史旨》等。
黄伸,字彦发,宋嘉佑二年进士。历知泉州、建州,至太仆司农卿。
上官均,字彦衡,宋熙宁三年进士。策试时考官吕大临、苏轼拟其第一,以策中诋新法忤王安石,遂改第二。历官光禄寺丞、监察御史、龙图阁侍制,赠紫金光禄大夫。著有《曲礼讲义》二卷、《广陵文集》五十卷等。
上官涣然,字文之,淳佑元年进士,历官至朝奉大夫、司农丞、右司郎。入仕30余年,家无余资。
上官涣酉,字元之,嘉定元年进士。历知真州、池州、尚书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议大夫等。为官清廉,晚年居京口时,散兵劫掠富室,过其门摇手相戒曰:“个官人不要钱,不得犯!”
丁时习,字行可。弃举子业,僦舍掩篱,研究经史。乡之朝贵以书荐于郡守,俾自持谒,时习叹曰:“使我能仰俯于人,不烦书矣!”晚年节益高,文益奇。
黄清老,字子肃。元泰定四年进士。官翰林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为文典雅,诗有盛唐风,学者称“樵水先生”。著有《樵水集》、《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
陈泰 字亭吉,自号“拙庵”,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正统初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先后巡按贵州、山西、山东擢四川按察使,后历任大理右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等。景泰二年状元、学士柯潜与学士彭时论当世人物,柯潜谓:“清操如吉亨,闽中所少有者。”彭时言:“如此人,天下亦少,何止闽中。”成化六年(1470)卒,朝廷遣官赐祭葬,茔葬在覆舟弯(今名苦竹弯)。著有《拙庵稿》二十五卷、《奏议》十卷、《武阳志稿》等。崇祀乡贤。
上官伯达,明代著名画家,善写山水人物。永乐间,召诣京师,作《百鸟朝凤图》,百鸟神态各异,无一雷同。除官不受,乞归。
施鸿,字则威,曾任奉天府经历等职。以知府荐而聘修《台湾府志》,并著《邵武府志稿》、《闽溪纪略》、《文庙纪事》等,著书甚丰。






杜麟光,字豫堂,清光绪举人,曾任南昌义宁县令,工书善画,有“郑虔三绝”之称,著有《知圣斋文集》、《知圣教斋文牍杂存》等。

民情风俗
主要节俗活动
元宵,俗称“上元”。和平“上元”主要有三项活动:舞龙、张灯、“擎菩萨”。龙灯种类很多,但以稻草扎龙为魁首,任何龙灯与之相遇均须避让,体现了以“农为本”、“立农重谷”的传统观念。有种独特而简单的“龙灯”,谓之“烛桥”,是在长板凳上安放点燃的蜡烛,每家扛一张,首尾相接,次第进行在街巷和田间小道,可长达上千米。远远望去,宛若一条长龙,蜿蜒游动,蔚为壮观。正月十四、十五两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递相夸竞”。而以各宗族祠堂张灯结彩最为奢华壮丽。处处张挂各色新式巧样花灯,灯上或画画,或题词,或书联,或写谜。所有匾、壁、堂、廊、门、柱以及斗口、檐口、照墙也都题辞或贴联。所有联、词的内容及相应花灯的张挂和楹联张贴的位置均有详明的规定,载于宗谱之中。所谓“擎菩萨”,即是在十五日入夜后以官轿抬出当地所崇信的地方神祗如福善王、民主王、五通王、妈祖娘娘进行花灯游街。
八月初五傩祭与“摆果台”。据《中乾庙众簿》(即庙谱)载,八月初五日是福善王欧阳佑生日,也是和平“庙会”。是日,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傩祭”即跳傩舞活动,俗称“跳番僧”。“摆果台”俗称“摆果子”,为“和平三绝”之一,八月初五日傩祭时,把此前一年中的春笋、冬笋、杨梅、桃、李、梨、柑桔、枇杷等四季鲜果达300余种摆出祭神。这些保存了一年的鲜果仍色泽鲜艳,不腐烂不变质,如初上市鲜果,其特殊的保鲜技术堪称一绝。
生产习俗
植苎织布。和平素有种植苎麻织造苎布的传统,宋代已十分兴盛。苎布,亦称“夏布”,因其织机为木制,俗称“腰机”,故其布又称“腰机布”。至今和平仍有农妇以“腰机”织造苎布。
稻田养鱼。和平农民早已有稻田养鱼的习俗。每年春季插秧后,即在稻田中投入鱼苗,再适时投放些饵料,秋天稻谷成熟前排水烤田时即可收获成鱼。过去主要是放养鲤鱼,近些年科学种田,已发展为多品种养殖。
田埂种豆。利用本来只供行走的田埂种植大豆,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出产了大量黄豆,而且来年将田埂劈土入田,又是极好的天然肥料。这一悠久的优良传统至今仍得以继承发扬。
酿酒习俗 和平素有农家自酿米酒的传统,多在冬至日酿造,俗称“水酒”,旧志称为“冬酒”、“双夹”。其酒甘甜香醇,口感好,后劲大。清顺治间,按察使、户部侍郎周亮工入闽,誉其为“闽酒当以此为第一”。
传统名产
观星茶 “和平三绝”之一。产于和平镇坎下村的观星山。其茶不仅有祛风清热、解暑消食、凉血润肝、止渴生津的功效,而且有能碎铜钱的奇效,故又名“碎铜茶”。
游浆豆腐 和平豆腐素负盛名,尤其是游浆豆腐最具特色,也是“和平三绝”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既不用石膏,也不用卤水,而是以前一天的豆浆徐徐注入新煮豆浆内并不断搅动,以旧豆浆作为酵母。故称为:“游浆豆腐”。其味纯正自然,鲜嫩可口,因而闻名遐迩。因豆腐也衍生出一系列地方菜肴,如泥鳅豆腐汤,油豆腐、烊豆腐等。更有一样“泥鳅钻豆腐”堪称烹饪绝活。[!--empirenews.page--]
和平鲤鱼和熏鱼干 和平鲤鱼久负盛名,较之河鱼、塘鱼,其味更显鲜、香、嫩。因稻田养鱼,秋收时田鱼大丰收,一时食用不了,便熏制成干。和平熏鱼干尤其是鲤里干最为出名 。它是置于糠上以微微的碳火熏烤而成,嫩而不涩,异香朴鼻,风味独特。
此外,还有和平田螺、和平粮粉、和平包糍等也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来稿整理)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5:39 , Processed in 0.1561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