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岁的“客家第一围”鹤湖新居
2014年06月05日 11:05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杨雨轩
鹤湖新居总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围屋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2年,鹤湖新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学民俗、看民俗、体验民俗”的重要场所。在深圳客家围屋鹤湖新居中,还珍藏着一件宝贝,那就是一组用贝壳磨制而成的窗户——海镜窗。
“聚族於斯”的牌坊见证了鹤湖新居近200年的变迁。 鹤湖新居外景图。 两口这样的古井可供全族人使用。 古巷。 清康熙年间,今梅州市梅县、五华、兴宁等客家地区的贫苦农民被清政府“招垦”,陆陆续续来到现在的深圳地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一位名叫罗瑞凤的兴宁人,迁居龙岗圩马福头立业。他勤俭致富,始建罗氏住宅,其宅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经三代人的扩建,终于建成了被誉为“客家第一围”的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总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围屋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2年,鹤湖新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学民俗、看民俗、体验民俗”的重要场所。
近200年风雨沧桑
在龙岗街道罗瑞合社区的现代钢筋水泥丛林中,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传统客家民居,它就是鹤湖新居。虽然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人们徜徉在当年客家先祖来时的地方,眼前仍能浮现当年的喧闹和繁华。
从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6米多高的围墙。坐落于月池后面的鹤湖新居像一位深沉含蓄且怡然自得的老者,不动声色地审视着人世间风云变迁。
正门两侧安放着两尊铁炮,门外面上部正中位置,有一块大石匾,上面刻有“鹤湖新居”4个大字,题款为“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仲秋月吉旦”,这是鹤湖新居内围落成时间,即公元1817年,距今已经有197年了。
穿过新居的正门门厅,进入眼帘的是高大匀称、造型端庄美观的牌坊。以前牌坊上有精美的人物花鸟浮雕,后遭到破坏,目前只有上书“亲仁犹在”“聚族於斯”的石质横额保留完整,成为客家先民虽流离迁徙仍努力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穿过正门后,便来到中堂。中堂是家族议事、接待宾客的地方。两边的堂联所反映的就是一部罗氏家族史,也是龙岗客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中堂后面是上堂。上堂是客家人供奉祖宗牌位的场所,这里不仅是年节之时祭祀祖宗的场所,也是家族中举行婚丧嫁娶等礼仪仪式的地方。
七彩虹光海镜窗
鹤湖新居现为深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修复,现已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复原了一套原居房。该院坐南朝北,两间一进,带一个天井和一个廊房。原居房内所有陈列物品都是鹤湖新居罗氏族人使用过的物品,简单质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客家普通平民的生活状况。
奇怪的是,大部分单元房的卧室、客厅都没有窗户,光线较暗,采光和通风主要通过天井。新居工作人员介绍,原来也有人家会用玻璃开个小窗,以前玻璃是稀有之物,因此能开得了玻璃窗的人家大多是有钱人家。
不开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安全。客家围屋相传始于东汉时的“坞堡”,防卫始终是围屋一个重要功能,为确保安全,鹤湖新居的外墙高6余米,厚约1米,由三合土夯筑而成,非常坚固,墙上开有数排“望窗”与“枪眼”,墙顶半米多高的女儿墙内侧有宽约40厘米的过道。
整个鹤湖新居建筑外围前宽后窄,略呈梯形。内部建筑主体为三堂两横结构,分内外两围,规模宏大。围墙内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错落有致,号称“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贯穿整个围屋,与四角的碉楼相连,组成防御工事,可居高临下防御外扰。这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风格。
在深圳客家围屋鹤湖新居中,还珍藏着一件宝贝,那就是一组用贝壳磨制而成的窗户——海镜窗。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一种用打磨成薄片的蠡壳(贝类的壳)代替窗纸制作而成的窗屏,这种窗屏就叫海镜窗。海镜窗具有“透光不透亮”的特点,阳光通过海镜窗,过滤掉紫外线,形成温和典雅的七彩虹光,既不刺眼还能防止家具因晒伤而褪色。由于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费时费力,因此当时只有富裕人家才有实力安装得起海镜窗。
鹤湖新居里的海镜窗是在几年前才被意外发现的,当时它就藏在这栋房子里围南部外侧的一间横屋内。这组海镜窗是深圳地区已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海镜窗,对深圳地方史、建筑史,尤其是对客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家族兴衰的见证
曾经显赫一时的围屋如今已经显得有些暗淡,但是那白色高墙上模糊的壁画,檀木屏风上依稀可辨的雕刻,宽大祠堂中雄伟的麻石立柱似乎在向我们讲述当年热闹的场景。
据说鹤湖新居所处的位置原来是三面环山,周围水草丰美,有一水塘,水质清澈甘甜,经年不竭,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白鹤在此栖息、繁衍,因而取名为“鹤湖山”,鹤湖新居因之得名。鹤湖新居一共有179间独立的房屋,鼎盛的时候,庞大的围屋里居住着千余罗氏子孙。即便是锦衣玉食,罗氏人仍然忘不了客家的古训:走出家门。
于是,一代代客家人就这样迈过围屋高高的门槛,奔徙的足印留在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客家人在围屋前掘出一口如镜的半圆形池塘,取名“半月池”。整个围屋有两口水井供全族人饮用,有完整合理的排水系统,出口皆汇集于月池。中间的天井,给森严的围屋带来雨露和阳光,天井下更有茵绿的盆草,摇曳出勃勃生机。每天朝霞初露时,一轮红日伴着半月池袅袅的晨雾,鹤湖新居自香梦沉睡中苏醒,静逸安详。也许正是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才能有这般泰然自若。
本版图片由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杨雨轩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