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7|回复: 0

客家土楼里的“回归潮”:从外出打工到回家创业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4-25 09: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土楼里的“回归潮”:从外出打工到回家创业
2014-04-13 16:1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社福建永定4月13日电 题:客家土楼里的“回归潮”:从外出打工到回家创业

作者 张金川

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振成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之一和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1995年,其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的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

振成楼,坐落于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迄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1990年对外开放以来已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李乐也被振成楼引来,不过她不是外来的游客,而是从振成楼里走出去又回到楼里的。

“我生活在土楼,对土楼很有感情。”“80后”客家妹子李乐就住在振成楼里,她家是土楼人家的和谐家庭典范,中央电视台等摄制组到土楼拍摄专题片曾到李乐家取景。

早年,李乐和许许多多农村青年一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在厦门从事销售工作。2009年,她回村当起了一名土楼旅游讲解员。李乐说,“在家里做讲解员,没有房租等费用,而且可以照顾到老人和孩子。”

实际上,吸引李乐回归的最主要因素,是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土楼之旅”越来越火热,她的家乡洪坑村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观土楼的最热门土楼景区。

“我的丈夫现在也回来做土楼旅游纪念品生意,我们一家收入不会低于外出打工。”谈及回村在旅游公司做讲解员,李乐备感满足与自豪,“能把家乡的土楼及客家文化告诉给游客,觉得很开心,很骄傲,我爱我的工作。”

如果说“土楼之乡”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博物馆,那么洪坑村就是一个浓缩的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以其40多座独特土楼建筑著称。如今,伴随土楼观光潮的方兴未艾,一股“回归潮”也在这个土楼民俗文化村悄然兴起。

湖坑镇党委书记林寿杨告诉中新社记者,该镇现有近80%的村民从事土楼旅游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土楼旅游带动了外出人口的“回归潮”,仅土楼民俗文化村就有700多位外出打工或远嫁他乡的纷纷回到老家创业,开饭店、办旅馆、卖土特产。

距振成楼不远处的玉成楼是进村的第一个景点,林炳祥是玉成楼里的居民之一。在土楼里土生土长的林炳祥,200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他瞅准土楼旅游的商机,返乡创业,办起了一家土楼旅馆,开起了一家客家饭店。

“回来开旅馆、开饭店,总共投入2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林炳祥说,“做旅游是很好的一个产业,是一座无烟的工厂,土楼旅游的前景会很好。”

玉成楼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古老的方形土楼,古朴而精美,且承载着100多年的酿酒技艺,并成为土楼景区精选开发的客家文化馆,楼里既展示客家传统的酿酒技艺和方法,也让到此参观的游客免费品尝客家米酒。

现在,客家米酒与茶叶、笋干一起成为玉成楼居民向往来游客兜售的土特产。从隔壁村嫁到玉成楼的一游姓妇女告诉记者,“原生态”是她做好土楼生意的最大“卖点”。

据玉成楼楼主林志文介绍,楼里已有14人借土楼旅游同唱“土楼歌”,他自己做客家糯米酒、茶叶、笋干等农产品生意,一年也有近百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要倍加珍惜这份祖宗留下的客家土楼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这是我们的责任。”林志文说。(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01:09 , Processed in 0.1283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