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光为何投向客家人
2014年04月01日 11:12来源:凤凰网综合
原标题:客家人的中国密码
■美国首任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泰国首任女总理英拉……
■他们不仅都有着一副华人面孔,而且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的根其实与我们的根连在一起,客家人的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开拓史……
■归“客”骆家辉,11小时飞跃百年
■编辑寻访他信、英拉祖屋,客家老农说:“英拉是我表妹”
■编辑探访客家迁徙最后一站梅州:这里是最后的客家
■梅州99%的人口是客家人,某些姓氏与济南同宗
我们的目光为何投向客家人
为什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解读客家人的中国密码?
直接诱因是英拉、骆家辉。
他们有两个相同点:一个是中国面孔;一个是——— 都是客家人。
中国面孔证明,他们血缘之根在中国,也因此让中国人感到亲切;客家身份,显示他们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因缘——— 不管他们现在正为哪个国家服务。
英拉、骆家辉……所有客家人的根,其实与我们的根连在一起——— 他们的祖先和我们的祖先,都经历苦难,都曾颠沛流离,最终他们成为客家人。
在国籍和政见之外,文化脐带将他们与中国连接。而文化,天然具有纵深感和超越性。
英拉、骆家辉的客家身份,是我们决定解读客家人中国密码的引子。
此外,我们亦有现实考量:远离故土、异地谋生的人越来越多,考察客家人生存状况和精神构建,对今人有着现实意义。
鉴于此,当聚光灯更多地打向他们现实身影之际,我们回头追溯与他们有关的历史——— 那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亦是中华文化的开拓史。
希望,我们的心头能装下客家人的文化记忆,他们经历的苦难、创造的辉煌也成为精神营养,让我们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
客家人,是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自河洛、中原地区南迁聚居的移民及其后裔所组成的群体,故而又被称为“河洛郎”。
据师从梁启超、王国维、有“客家学大师”之称的历史学家罗香林研究,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贵州、四川、台湾等地,粗略统计出纯客住县33个,非纯客住县144个。“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家”,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有血缘和地缘上的根系联系。8月7日,记者来到河洛文化的发祥地——— 河南洛阳市,试图揭开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与鲁文化一脉相承
河洛地区是指以黄河、洛水夹角地带为中心区域的地区,即狭义的中原地区的中心。历史上,河洛地区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
河南洛阳市孟津县,有着4000年文明史的中原名县。8日下午,记者来到这片河洛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着种种关于河洛文化的古老传说——— 上古伏羲氏时,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着一幅“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演成八卦。又据传说,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而“河”指黄河,“洛”指洛河。河图与洛书被认为是河洛文化之滥觞,起源于史前,形成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秦汉和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和宋朝。
春秋时期,孔子在山东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也源自河洛文化中的“周礼”。鲁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一脉相承、千丝万缕的关系。
“五胡乱华”引发第一次民族大迁移
据《晋书》记载,晋惠帝时,在中原大地上发生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而后在西晋永嘉二年,归降匈奴人刘渊的汉人王弥,率军在洛阳伊水之北击败西晋军队,直逼京师洛阳。西晋永嘉五年,匈奴人刘聪派王弥攻下洛阳,俘虏晋怀帝,在洛阳城内烧杀掳掠,史称“永嘉之乱”。
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游牧部落趁机南下占领中原地区,史称“五胡乱华”。随后百余年间,中原地区的门阀士族和百姓开始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并由此拉开客家人的千年迁移史,东晋则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史称“衣冠南渡”。
客家人的千年迁移史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大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河南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国楼所撰《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对“客家”进行了学术定义:本是指客居他乡的家族,即相对于土著居民而言。客家最初不是自称,而是他称,是土著民对南迁汉人群体的称呼。
据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称,“五胡乱华”后到达长江流域的汉人至少有70万,另有20万人没有到达长江,而是聚居在今天的山东境内。8日下午,河洛文化知名专家徐金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位于河南南部的固始县,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在这里有过大规模移民南迁,固始是部分闽粤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祖根地,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在南方地区的很多家谱中,都将他们的祖先与河南固始联系起来。
持续千年的客家人迁移史中,早期客家先民从中原向南方迁徙,主要在黄河流域,然后集中在江淮之间豫、皖、鄂的交接地带,进而渡江向赣南转移,再转移到闽西等地。经安国楼研究,宋朝时期客家人的民系基本形成,明清时期江西、福建、广东的客家人又大量地向其他地区及海外迁移。
客家方言曾是中国的“雅言”
由于客家人长期迁徙,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所以很多风俗都和传统不同。以妇女缠脚为例,客家妇女为了迁移方便,耕种农田,抛弃了女孩必须缠成“三寸金莲”的风俗。徐旭曾写的《丰湖杂记》中记载,“客人妇女,其先亦缠足者。自经国变,艰苦备尝,始知缠足之害。厥后,生女不论贫富,皆以缠足为戒。”
长期封闭聚居的生活环境使客家方言传承下来,其常用词语被认为是古代的“雅言”,体现出古代中原古音或以中原方言为基础的官方语言特色。另外,《宋书》记载,“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里所容。”这种传统而浓重的祖地情节,影响着南迁的客家人,作为家风一代代传承下来。直到今天,乡土观念和宗族观念仍然在客家人心中根深蒂固。
“五波迁移说”和“三波迁移说”
客家学著名学者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提出客家人的“五波迁移说”,并得到一批学者的认同。
罗香林认为,客家人历史上有五次大迁移:第一波,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客家先民由中原地区迁至鄂豫南部和皖赣,沿长江北岸和赣江上下游;第二波,自唐末黄巢起义,由第一时期的皖、豫、赣等地区,向南再迁至皖南、赣东、闽西和粤东地区;第三波,自宋高宗南渡,客家先民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东北部;第四波,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影响,客家先民由第二、三时期的旧居,迁移到粤中及沿海地区、川、桂、湘、及台湾;第五波,自清朝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迁到广东南路和海南岛等地。
持有客家人“三波迁移说”的代表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韩廷敦、英国传教士肯贝尔。他们认为,汉人向南方迁移,第一波是由于西元4世纪的饥荒和“五胡乱华”引起的;第二波开始于西元9世纪的唐朝黄巢起义,其中光启元年(西元885年),约有5000人迁移到闽西山区,伺候在那里定居400年形成客家民系;第三波始于宋室南渡至元朝灭宋,此时客家人从闽西山区移入了粤东山区嘉应州(今广东梅州)。
两派学者对于客家人南迁的次数虽有争议,但均认为客家人南迁,对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启了随后近千年的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南移。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具体国情与这场移民运动有关。
“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8日下午,记者在阴雨天中,来到河南洛阳市孟津县金村。这里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这座地球上曾经最为繁华的都城,现在已没有一处亭台楼阁,更不用说雕栏玉砌了。千年的故城,隐藏在大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中,只有站在高处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大致看清楚它的轮廓。雾气中,记者登高远眺,只是看到了一辆火车在,遗址南侧的孟津铁路线飞驰而过。
然而,进入这片故城遗址,建筑的宏伟气魄和规划布局则令人震撼:对称的城市结构,显示着王者的气魄;平坦如飞机场的广场,显示着当时夯土技术的成熟;开阔的城中街道,笔直的通向北侧阙台;曾经高大的阙台,虽然只留有当时建设时的夯土地基,但仍能想象得出当时工程的浩瀚。在宫城北侧闾阖门遗址附近,记者看到出土的柱础石,巨石呈粉色,长1米,宽1.1米,厚约0.6米。通过这块柱础石的体积,可以遥想到当年的宫殿是何等雄伟。步行约2公里,记者在故城遗址的北侧看到夯土城墙,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至今还有10米多高。
田先生今年40岁了,是孟津县金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自己小的时候,附近的村民每逢婚丧嫁娶要盖房子的时候,都会到故城的城墙处取土。“这座城墙在古洛阳的正北侧。我小的时候,城墙比现在还要高。20年间,村民取了那么多土盖房子,这座城墙仍然保持着十几米的高度,你说说这座城墙当年有多高!”
位于今天洛阳市东约15公里处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始建于西周初年(西元前11世纪),废弃于唐初(西元7世纪),前后延续使用1600余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汉魏洛阳故城人口以东汉顺帝永和五年(西元140年)为最多,达101万人以上;面积以北魏时期最大,包括外郭在内达到100平方公里,是近代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故城遗址。
在中国八大古都中,以洛阳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居住帝王最多,史称为“九朝古都”,历史上有100多位帝王居住在此,建都长达1500余年。所以历史学家司马光说,“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田先生告诉记者,自从这座故城遗址被挖掘出来之后,每年都有不少人到这里来观光,“我之前开出租车的时候接待过很多外地人,不少人的口音听着像是广东和福建那边的。也不知道他们大老远的来看这个干什么。”
记者询问田先生是否知道客家人这个族群,“啥?客家人?”田先生用洛阳方言反问记者,一脸疑惑。
记者告诉田先生,那些来到这里旅游的南方人,很有可能是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是中原地区的“河洛郎”。他们使用的语言,是当时洛阳的“雅言”。“咦!他们也说的是洛阳话?俺可是没听懂几句。”田先生用现在的洛阳方言笑着说。
专访河洛文化专家徐金星———
五次迁移均以河洛人为主
每次迁移,都以河洛人为主
记者:请问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有什么关系?
徐金星:西晋末年,司马氏集团开始内部权力斗争,史称“八王之乱”,后来国立衰败导致“五胡乱华”,且自然灾害严重,于是大批贵族和政府机构、皇室南迁。他们从中原出发,途径淮河流域,又到了长江流域,他们是客家人的先民,是第一批客家人。
我认为客家人迁移历史上的五次大迁移,每一次都以河洛人为主。这些人的文化程度高,带着先进的中原文明来到南方,与当地土著的习俗大不相同。客家人保留了中原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客家人的方言则是古时候中原地区的“官话”。用客家话读古诗,很多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会变得很押韵,这说明他们讲的方言保留了当时的发音。
现在,客家人如果回乡祭祖,河南洛阳是首选。当然,因为当年南迁时,不同家族会有不同的籍贯,所以有些客家人也会去河南的其他地方,例如偃师。
记者:请问河洛人南迁有几条路线?
徐金星:我认为“衣冠南渡”的路线有三条:一条是从现在的陕西南迁;第二条是从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向南迁移;第三条是从山东青州和徐州南迁。
南迁的客家人中,以中原地区的人数最多,文化程度最高,毕竟他们是当时国都的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像王羲之家族,虽然祖籍是山东琅琊,但是长期生活在洛阳,担任官职,所以也是从洛阳南迁的。到了南方,王氏家族的势力依然庞大,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徐金星研究员。男,1944年11月出生,河南偃师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现任河南省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所长,洛阳近代史博物馆筹建处负责人等,是河洛文化知名专家。
客家人成功,得益于南迁者文化高
记者:那么,中原贵族和士大夫都南迁了,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中原文明还存在吗?
徐金星:中原文明是存在的。虽然大批的贵族、士大夫南迁,但是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守。而且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低于中原文明,入主中原后很快被汉化了,例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提倡穿汉族的衣服,说汉族人的话等。后来,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是中原文明的代表和继承者了。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是无法毁灭中华文明的,元朝如此,清朝也是如此。
记者:现在客家人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海外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成功,例如泰国总理英拉、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等。请问您是怎么看待海外客家人的成功?
徐金星:历史上,当时“衣冠南渡”的客家人,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批人,所以他们的后代大多比较聪明。长期的迁徙,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让他们具有了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