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穿越千年的迁徙--探寻秦岭深处的客家人
2014年03月31日 17:31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原标题:回家穿越千年的迁徙——探寻秦岭深处的客家人(上)
蓝家湾是个古老安静的村庄,村内至今无一外姓人居住 蓝家湾蓝东学的媳妇付莲在打豆腐 大约1700年前,战乱使得许多北方百姓流离失所,数以万计的汉族百姓被迫离开故土,举族、举家成批南迁。这些南迁汉人经长途跋涉,渐次定居在赣、闽、粤等地的山区,被称为客家人。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一个客家人倒流中原客家祖地的“返乡”潮流。据一些资料显示,客家人中,有很多是从商洛、汉中等地迁至南方,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倒流到陕西的客家人,后来多分布在了商洛、汉中、安康等地,目前,在这些地区聚集了40多个姓氏的100多万客家人,商洛一带是陕西客家人分布较密集的地区。
客家人,这个以中原南迁汉民为主体的群体,不断与当地畲(shē)、瑶等南方少数民族融合,使他们有别于当地居民。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是中华汉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民系。每一个客家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源于汉族,他们是地道的炎黄子孙。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省边境地域形成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因家境贫困、战乱和灾荒等原因,不断地搬迁、繁衍和发展。先是在赣、闽、粤三省境内的其他地区扩展,后来又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繁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1.2亿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陕南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代,这一地区始终在人口的迁徙运动中起伏跌宕,尤其是明、清两代,陕南成为以湖广、闽粤为主体的全国性大移民的地区之一。5月10日,记者走访了商洛两户在当地影响力较大的客家人家族——蓝氏家族和罗氏家族,通过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探寻秦岭深处客家人的历史印迹。
壮族后裔蓝氏家族
今住在无外姓人的蓝家湾
在柞水红岩寺镇红岩寺村蓝家湾,散落着一群广东壮族后裔。据悉,柞水的本地人是最早从北方迁徙而来,居住在秦岭南坡一带的人,他们成为柞水的当地人。而大家把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搬来的人称为下户人,还有兴国人、通山人,他们则统称为客家人。
穿过红岩寺古老的街道,向南步行约500米,记者看到一座安静的村庄依山而建,这就是蓝家湾。据《柞水县域文化丛书〈移民宗源〉》收录的红岩寺蓝家湾蓝氏信息显示,红岩寺蓝家湾蓝氏祖籍广东省平远县。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粤地水旱灾频繁,连年歉收,壮族蓝姓老阿婆邱氏为求生存,携四个儿子背井离乡,一路乞讨北上。一子在路途染疾而亡,一子因无法忍受饥饿和长途跋涉之艰辛中途返粤,仅有蓝元迪、蓝元进兄弟二人陪伴其母邱氏,最终落脚于红崖寺的南柏湾(今柞水县红岩寺蓝家湾)定居。
在蓝家湾,记者见到了热情好客的村民组长蓝小明。据蓝小明介绍,蓝家湾目前有客家人53户共154人,全部都是壮族蓝姓后裔,至今无一户外姓人入住定居蓝家湾。
在蓝小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蓝氏祠堂,这个清代就建起的祠堂位于一排矮矮的民居之中,毫不显眼,屋顶上那些苔痕斑斑的青瓦错落有致,隐喻着蓝氏家族的前世今生,剪辑出了一个旧时的江南。蓝小明向记者介绍,蓝氏家族至今已有十代了,按照族谱排列辈分,依次为元、旺、茂、盛、长、琼、楼、栋、玉、相。
辗转北归的罗氏家族
族人至今仍讲传统客家话
明末清初,南民多次北迁,特别是清初连颁《垦荒令》《迁海令》,“以湖广填陕西”,由军队押解南民集体向北方迁移。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客家人倒流中原客家祖地的“返乡”潮流,罗家湾人就是在这支“返乡”大潮中北归的一支。另外,在丹江源头,还有一处客家人的村落叫梁坪村,这两处行政规划同属商州区黑龙口镇。
罗家湾村地处秦岭腹地,位于丹江河发源地的泥峪川大水岔沟。根据保存下来的族谱记载,罗家湾始祖有罗尚荣、罗尚华、罗尚富、罗尚贵四兄弟。乾隆三十年(1765年),尚华兄弟承父志继续访寻故里,从长沙府迁至西安府泥峪川大水岔,也就是现在的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罗家湾村落业定居。
罗家湾人定居于此至今已有200多年,他们之间交谈,外人根本听不懂,最多只能从表情上揣摩出只言片语。记者在村中的老房子前转悠,正巧遇见两个妇女晒着太阳聊天,一位妇女坐在院子里,另一位则坐在不太高的房顶上,穿着玫红色的外套,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艳动人。两人隔着数米的距离,音调很高,用客家话不停地谈论着,话虽然听不懂,但是从她们欢快的表情中,记者也能感受到她们的几分快乐。据当地人介绍,罗家湾人无论大人、小孩都仍在讲正宗的客家话,而且带有浓重的梅县口音。尤其是妇女,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出村,很少与外界接触,因此她们的客家话讲得比男人纯正得多。记者向坐在房顶上的妇女招手,她就冲我们“咯咯”地笑,然后用地道的商州话跟我们问好,顷刻间,客家人的热情和爽朗感染了我们。既然来了客家村,怎能不学几句客家话呢。于是,热情的客家妇女教记者几句最简单的客家话,如管一日三餐为“食朝”、“食昼”,称呼爷爷叫“阿公”、爸爸为“阿爸”……记者蹩脚地学着客家话,逗得她们哈哈大笑。
老人要求后辈不忘广东话
客家人至今保存着家族习俗
在罗家湾,除了祠堂历史悠久外,一百多年的老宅也随处可见,建筑风格也与当地不同,土楼居多。棕黄色的土墙,黑色的屋檐。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土墙房屋竟然可以历经百余年依旧完好。罗家湾客家人建房一般就地取生土筑墙,在生土中除加入竹枝、木条、石灰、沙子外,有的还加入桐油、糯米饭、红糖、蛋清等黏性物,因此土墙异常坚固。虽然看似简陋,却也能遮挡风雨百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人逐渐受到当地人的“同化”,建房风格也逐渐接近当地风格,砖混的小楼房在村中的土楼中,也显得格外抢眼。
在传统习俗方面,罗氏姑娘外嫁时,要向宗祠辞别,由兄或弟从家中背到宗祠,放在“斗”上拜别。拜罢,背朝香堂,将新筷子顺着脊背扔掉(快走之意)方上花轿。族人丧葬时,临近的一般将灵柩停放在宗祠,且棺木大头朝里,小头朝外(即走丧,与本地托丧相反),族上要围着灵柩唱“孝歌”告别,然后择日下葬(过去罗氏客家人须下葬两次,死后埋葬一次,三年过后,家人将尸骨清洗,再用火纸熏过,然后装入瓮罐再次下葬掩埋。现只下葬一次)。
蓝氏家族在家族传统文化延续方面更为丰富。当记者和村民组长蓝小明走在村子里时,不时有村民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记者发现,他们彼此之间交流时,说的是原汁原味的柞水方言,而家族内的老一辈人,说的却是记者听不懂的“广东话”。“现在村里的老辈人还会说广东话。”蓝小明向记者介绍,“很遗憾我的广东话说得不好,虽然家族尽力要求后辈不忘广东话,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现在所说的广东话也是四不像了。”
除了讲广东话,蓝家湾人至今还保存着一些自己的家族习俗。蓝小明告诉记者,过春节时,再穷的人家也会打豆腐,炸南方人爱吃的甜果子。在蓝家湾,家家户户都会打豆腐。蓝家湾村口的蓝东学家,祖上就是以做豆腐为生,媳妇付莲做出来的豆腐口感特别好,备受当地人欢迎。
在蓝东学家里,记者见到了54岁的付莲,她正和儿子在自家的灶房忙着打豆腐。他们先把泡了一天一夜的黄豆倒进电磨里“打浆”,边打边对记者说:“以前打浆都是用石磨子,太费工夫,但是打出来的豆腐好吃。”打好浆后,接着把浆倒进大锅里烧,大概烧一个小时,再在豆腐架子四角扎上一个包袱,把烧好的原浆倒进去过细渣,这个过程要反复几次,就是为了追求豆腐口感的嫩滑。接下来,就是点浆,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要往原浆里兑入石膏水,石膏水过多,做出的豆腐太老,石膏水过少,豆腐不筋道。最后一步,就是将豆腐花装箱,盖上布,用石头压住。再揭开时,嫩嫩滑滑的豆腐就做成了。
除此之外,蓝小明告诉记者:“在元宵节时,红岩寺街道还会表演社火。蓝家湾人会表演舞龙灯,玩旱船,这些龙灯、旱船都是他们亲手扎的,蓝家湾是红岩寺街道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呢!”端午节时,蓝家湾家家户户都要插葛藤。说到这,蓝小明向记者介绍,传说蓝氏的老祖先在社会动荡时期曾利用葛藤躲过一劫,祖辈们心存感激就在端午时候插葛藤,这样一辈辈传承下来,在端午节时就有了这一习俗。 (记者 王展飞) |